求月票和推薦票!
想要新項目成行,墨菲首先要搞定劇本的計劃書,尤其是劇本,即便是好萊塢流水線化的劇本,也是一部電影拍攝的基礎之一。
第八十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後,墨菲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劇本編寫上。
大綱故事線基本確定,由於其中涉及到喬丹-貝爾福特的法律權益問題,墨菲不可能在主角上面做太多的文章,大部分內容必然要依照有據可查的內容走,可以說主角已經被限定在了一個框架範圍之內,供劇本自由發揮的餘地並不大。
這樣肯定會對劇本產生一些不利影響。
但墨菲很快找到了應對的方法,喬丹-貝爾福特的反戈一擊,確實給他帶來了主要角色方面的限制,突出主角的話,卻未必全都要體現在主角身上,還可以通過他身邊的配角進行烘托。
一個人身邊的人,往往會反應出他的為人,就像斯坦頓黨徒一樣,如果墨菲是個道德模範,肯定不會與喬納-希爾、詹姆斯-弗蘭科和小羅伯特-唐尼這些人成為死黨。
換作好萊塢的編劇理念,這可以說是要為主角塑造出彩的搭檔。
在成功的電影中,角色都承擔著或者說凸顯著某種特定的人物原型,每一種原型都有著特定的行為和思維模式,便於觀眾理解和接受。
這種人物原型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著深層次的多樣化的人物性格,眾多不同的因素編織在一起組成了人們的性格,當然在這些眾多的人物性格中,有一個主導的特徵。
所以,當墨菲為主角塑造一個搭檔配角時,就需要搭檔展示出某些人物原型,從而為主角創建一個可信賴的盟友。
瑞典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曾總結了十二種人物原型赤子、英雄、法外之徒、魔法師、浪蕩子、普通人、戀人、守護者、統治者、探索家、發明家、求真務實者。
包括墨菲在內的所有電影工作者,在創作劇本時或多或少的會為主角加上這些性格特徵,但墨菲並不會僅限於這些原型,因為這樣就很難延展人物角色的深度和立體感。
比如,在傳統的好萊塢電影主角上,大多是一個好人,或者最後變成好人,但喬丹-貝爾福特不在這一行列,墨菲的計劃是進一步突顯這個角色熱愛金錢和陰暗瘋狂的一面,所以搭配在他身邊的配角絕對不能是個好人。
確切點來說,大部分都是些名副其實的混蛋。
由於受到一定的法律方面的限制,在喬丹-貝爾福特身上不能肆意發揮,當主角不能獨自完成自己的故事時,墨菲就需要一些支持和反對他們的配角,藉以讓故事得以繼續並且更為豐滿。
當然,配角還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比如非常討喜、自帶喜劇效果或者幫助觀眾揭示電影中的謎題等等。
首先,墨菲設定的是喬丹-貝爾福特最為重要的助手,也可以說是影片當中的男二號多尼-阿佐夫。
在墨菲的劇本中,這會是一個典型的小丑型的配角。
如果這樣的角色相信人生只活一次,並且及時行樂,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那麼他最好設定成小丑型角色。
這類角色的人生目標是開心並及時行樂,享受快樂,害怕無聊,時刻喜歡開玩笑並製造歡樂和惡作劇,生活中追求一些看起來不怎樣的刺激,最重要的一點是比較粗心和笨拙。
多尼-阿佐夫無疑非常適合這樣的角色,而且設定這個角色的同時,墨菲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誰最適合出演這樣的角色,即便角色有所變化,但就像曾經馬丁-斯科塞斯的選擇一樣,喬納-希爾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當墨菲設定這個角色時,在喬納-希爾為原型的基礎上加入搞笑和幽默的成分,用幽默的對話來化解衝突或危機,也以此增添小丑型角色的趣味性。
另一個配角則是20世紀鞋業大鱷史蒂夫-麥登公司的創始人,多尼-阿佐夫的髮小,劇本中史蒂夫-麥登事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外表也很單純,從表面上看,這會是一個天真型的配角。
天真型配角的外貌需要非常孩子氣,同時也是配角中最純正的一種類型,最起碼錶面上看起來是這樣。
比如墨菲曾經觀看過的《冰雪奇緣》中的雪寶,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天真型配角,他不知道自己在太陽下會融化,而且還非常想來一次「太陽浴」……不僅如此,雪寶還屬於討喜的角色,給觀眾帶來各種歡樂。
這類配角不管內心如何與外貌不符,都會盡力去按照「正確的方式」做事情,而且信念堅定。
還有一個重要的配角是喬丹-貝爾福特的死對頭,也就是不受他收買,將他送進監獄裡面的聯邦探員。
這個叫做派屈克-德納姆的聯邦調查局探員,負責調查斯特拉頓-奧克芒公司的非法欺詐內幕,面對喬丹-貝爾福特的金錢賄賂攻勢不為所動,而是堅持查清真相。
派屈克-德納姆無疑是個探索型的配角,這類角色總是試圖擊倒或打破阻攔他的所有障礙,能夠成為一個絕佳的突顯主角的人物。
在人物的設定上面,除了現實中調查喬丹-貝爾福特的幾位真實探員可以拿來借鑑,墨菲還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喬治-馬丁在《權力的遊戲》中對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的某些刻畫。
《權力的遊戲》中的「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可謂是一個典型的探索型角色,儘管他個頭很矮,但他極具野心。
在第一季中,他去北境長城拜訪守夜人,他這般長途跋涉,在他周圍的人眼中,覺得這非常不符合像他這樣一個高貴的王公貴族身份。而且,他在《權力的遊戲》中還是一個英雄角色,而且成為了「龍媽」丹妮莉絲的左膀右臂。
絕大部分的影視作品中,這種類型的配角都喜歡體驗真實且充實的生活,渴望探索世界的自由並尋找真正的自己,害怕舒適和被俗世困擾,避免被俗世和外界所擾,試圖保持自我,渴望學習並期待長途旅行,可能是個極不合群或漫無目的的人。
搞定喬丹-貝爾福特的配角,墨菲特地去見了自己的會計師大衛一面,委託他專門從華爾街請來了幾位專業的股票經紀人,來協助自己的編劇團隊,完成劇本中關於金融和證券等方面比較專業化的那些內容。
這方面不用多驚艷,但最起碼不能犯基礎性的錯誤。
從劇本里看不到具體的操作和手法,雖然主角蠱惑人心的能力很強,但不會有具體化的細微操作,這也能減少犯這種錯誤的幾率。
「如果是按影片中所描述,真的就是一群賣大麻的地痞無賴成了運作資金的高手?」
作為影片未來的執行製片人之一,蓋爾-加朵最先看到了已經完成的前半部分劇本的初稿,對於很多東西,她都比較疑惑,問墨菲,「那豈不是狠狠打了金融從業人士的臉?」
「他們用的方法叫。」
實際上,墨菲對這方面的了解也不是特別多,所知道的內容少部分是以前看各種與華爾街相關的電影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這幾天大衛那幾位華爾街的朋友所了解到的,他基本也是現買現賣,「這主要是針對小微股票,就是市值相當小的,劇本中你也看到了,那個傳說中的美國未來通訊業領導企業,其實就是在偏僻鄉村道路旁的一個類似廁所的東西。」
這部影片看似比較接近喜劇,墨菲設定的內核卻是黑的,他並不打算給喬丹-貝爾福特洗白,更不會展示華爾街光鮮亮麗的一面,反而會盯著背後的那一面。
不說喬丹-貝爾福特的資料,從奧斯卡之後,墨菲讓人收集到了大量的關於斯特拉頓-奧克芒公司當年有據可查的資料,相比於這些傢伙,斯坦頓黨徒真的是一群好人。
當年的那些傢伙忽悠陌生人,把自己包裝成一個華爾街精英,之後把這破公司吹的天花亂墜,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謊稱掌握傳說中的內部消息,比如說兩天後股票必大漲,「請給我兩天的時間,就兩天,你那些錢兩天內也不會有急用」,一般都是這麼說的……
然後客戶就買了,之後因為市值很小,價格確實很快就上去了,之後他們用這個作為成功案例,繼續忽悠更多的人進來:我兩天前就說這隻股票要漲,兩天內他確實瘋漲,我十分抱歉兩天前沒能聯繫到您,不過現在還來得及……
然後就這樣越滾越大,就像打氣球一樣,所以為稱為pump。
直到某一天,覺得時機到了,一般可能是因為玩夠了,或者這隻股票被金融大鱷盯上了,這幫人怕到手的金子被奪走,於是把自己持有的全部拋掉,徹底跟這隻股票說白白,就像倒垃圾一樣,也就是dump。
還沒有賣出的那些客戶就活該了。
至於蓋爾-加朵所說的一群賣大.麻的地痞無賴成了運作資金的高手,據墨菲的了解,這種情況真的不罕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