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奧普拉是怎麼想的,她應該知道《黑客帝國》的相性和節目的宗旨不符。
難道奧普拉還要深挖小吉伯特的過去,比如他那去世的母親,勾起小吉伯特的傷心往事?
還別說,以節目組的作風,還真有可能。
節目組的情報比聯邦調查局的還要厲害,能挖到各種不為人知的細節,讓嘉賓傷心。這時候奧普拉再用她那寬厚的胸懷,送上一個大大的擁抱。
所以千萬不要把奧普拉當做一個什麼知心大姐,雖然她扮演的就是知心大姐的角色。
人家只是為了收視率,所以才要這麼做而已。
當然,就事業而言,小吉伯特還是佩服她的。
現在可不是幾十年後正確的日子,如今這個白左不是主流的年代,一個黑人主持人能在脫口秀界殺出來,所付出的努力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
佩服歸佩服,但讓小吉伯特上節目,他是不會去的。
《黑客帝國》展開如火如荼的宣傳工作,《泰坦尼克號》也不閒著。
從去年十二月開始一直到現在,《泰坦尼克號》實現北美周票房八連冠,創造新的北美紀錄。
這之後影片還時不時能拿到周票房冠軍的寶座,直到現在影片每周都票房排行榜前十的位置。
看這樣子,《泰坦尼克號》能一直放映到暑期檔去。
截止四月的第一個周末,泰坦尼克號北美票房已經累計5.89億美元,破六億美元票房已經不是問題了。
海外票房表現也相當出色,已經累計拿到了10.2億美元的票房,加上北美票房已經來到了16.09億美元。
這誇張的票房成績,讓所有此前不看好《泰坦尼克號》的人都閉上了嘴巴,睜大了眼睛。
此刻,哪怕是最討厭詹姆斯·卡梅隆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詹姆斯·卡梅隆是一個偉大的導演。
事實上,當詹姆斯·卡梅隆在奧斯卡上捧起獎盃,喊出我是世界之王那句話的時候,有的媒體抨擊他狂妄,有的媒體覺得他自大,卻沒有人覺得他不夠資格。
站在好萊塢從業者的角度,你可以不喜歡卡車司機,甚至不喜歡《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
但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情是,《泰坦尼克號》這艘大船,撞翻了世界上很多封閉國家的電影市場,完成了好萊塢電影全球化的革命。
從某個龐然大物倒塌開始,好萊塢就已經開始了全球化革命,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是這場革命的一個節點,而《泰坦尼克號》則徹底完成了這場革命。
從此以後,哪怕所謂的歐洲三大電影節名氣再大,也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那就是歐洲電影已經被好萊塢遠遠甩在身後。
他們只有保護自己的份,而無力發起和好萊塢競爭的行動。
更何況,歐洲市場還從來不是鐵板一塊。
歐洲市場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其他市場了。
號稱東方好萊塢的港島電影更慘,本來被《侏羅紀公園2》在心臟部位來了一劍,已經奄奄一息了。
沒想到《泰坦尼克號》直接把港島電影碾成肉泥,再也復活不了。
其實小吉伯特很羨慕詹姆斯·卡梅隆,這是一個真正的電影天才,不像他是作弊的。即便他作弊,仍然比不過詹姆斯·卡梅隆,甚至比不過斯皮爾伯格。
論累計票房,斯皮爾伯格吊打他,論單部影片的票房,現在能和詹姆斯·卡梅隆比的從來只有他自己。
在《泰坦尼克號》取得巨大成功後,媒體一直吹噓,小吉伯特和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是九十年代的三大導演。
這個說法得到了公眾的認同,小吉伯特自己倒是稍微有點心虛。
不過他臉皮厚,坦然接受了自己是九十年代三大導演的事情。
小吉伯特也不用妄自菲薄,他自己覺得不如斯皮爾伯格和詹姆斯·卡梅隆,離這兩人還差得遠,但在外界眼中,他才是最可怕的那一個。
為什麼這麼說?看小吉伯特做出的成績就知道了。
在好萊塢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二十一歲執導電影就大獲成功的導演。更可怕的是,這個人成功,卻還是維持相當清醒的頭腦。
沒有的吹捧聲中迷失自己,一年一部電影,堪稱好萊塢快槍手,而且部部影片大賣,成為好萊塢主流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現在海外市場的觀眾可能還是覺得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才是好萊塢的代表。
但在北美民眾眼中,這兩人都比不上小吉伯特,小吉伯特更具有代表性,更能代表好萊塢。
不過小吉伯特不關心這些虛名,他更在意實際。
《泰坦尼克號》成功,他也有一份功勞,畢竟掛著製作人和編劇的名頭。
經過漫長的時間,《泰坦尼克號》收益分成陸續到賬,北美已經進行了兩次票房分賬,得益於小吉伯特的提醒,北美票房分賬簽訂的合約很合理。
兩次分賬,小吉伯特在這個項目上拿到了六千多萬美元的票房收益。
比起他投入的五千萬美元的投資,這筆收益還不足以讓小吉伯特賺回成本,畢竟還要交稅。
雖然可以合理避稅,但一些稅目確實沒法避開。
小吉伯特也不想被聯邦稅務局盯上,這個機構比聯邦調查局還厲害。
而海外票房分賬也陸續到賬,小吉伯特再次拿到總計八千五百萬美元的票房分成。至此,他投資《泰坦尼克號》這個項目,通過票房就實現了大規模的盈利。
而且不要忘了,這不是終點,影片還在上映,剩下的票房至少還是蚊子腿分成級別的。
此外,最讓人驚喜的是影片的周邊利潤,簡直賺大了。
從去年以來,光是原聲帶大碟,就實現了北美公告牌六連冠的壯舉,把一眾天王天后,殿堂級搖滾樂隊的專輯都壓得動彈不了。
光在北美市場,《泰坦尼克號》原聲帶大碟就賣出了1100萬張,在海外非英語地區銷量不會那麼好,但海外市場相加,也賣出了1800萬張的銷量。
雖然要和各種北美和海外行銷商分成,但在四月初,原聲帶大碟第一筆分成到賬,仍然替創造了一筆2450萬美元的收入。
這只是第一筆分成,看著少了一些,但後續還會源源不斷的帶來收入。
海外市場計算極其繁瑣,中間經過的手續簡直難以想像。沒有人只出力不拿錢,反是過了手的,總要拿到一筆屬於自己的收益。
而且別忘了,還有各國的稅,這也是需要交的。
所以如果沒有專業的人盯著,這複雜的程序小吉伯特根本就無法監管。
好在他有自己的會計師團隊,雖然要從收益中拿自己的分成,但起碼幫小吉伯特解決了一大部分麻煩。
除開原聲帶大碟之外,其他周邊市場也在持續不斷的創造收益。光是在北美,周邊市場,包括文化衫,玩偶,模型等就創造了2億2000萬美元的收入。
雖然同樣要分成,但這部分小吉伯特仍然拿到了超過兩千萬美元的收入。
具體的收入細節外界不知道,不過看《泰坦尼克號》節節攀升的票房,媒體大致也能推測出《泰坦尼克號》所帶來的收入。
此前《泰坦尼克號》不斷加大投入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笑二十世紀福克斯,笑派拉蒙,嘲笑小吉伯特。
確實,在《未來水世界》票房撲街之後,大家意識到電影並不是一味的堆高製作成本,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但是當《泰坦尼克號》持續創造紀錄的時候,這些人又轉變了風向。
兩家電影公司那邊還好,主要是小吉伯特這邊,被人們夸上天了。誇他投資眼光好,誇他電影眼光不錯,誇他天才的,什麼都有。
這其實反而還帶動了《黑客帝國》,很多因為《泰坦尼克號》走進電影院的萌新觀眾,徹底愛上了電影這門藝術。
當他們想要再看電影時,就會問好朋友:「我想去看電影,該看哪個導演的作品?」
這時候好朋友就會推薦:「我推薦你去看小吉伯特的電影作品,他和我們年紀差不多大,但已經拍了七部長篇電影,一部比一部出色。」
「最近他有什麼新電影上映嗎?」
「當然有,《黑客帝國》,在五月八號上映。如果你實在著急,可以去看他擔任製作人的《尖峰時刻》,聽說也不錯。」
這個萌新觀眾深以為然,從此就迷上了小吉伯特的電影。
而這個好朋友說的《尖峰時刻》,正式在四月份登陸了北美電影市場,比暑期檔檔期稍早一些。
電影的品質不錯,小吉伯特早就看過了。
當時他就和大鼻子程龍說,這是一部很精彩的動作片電影,應該會很受觀眾喜歡,但不適合放在暑期檔。
因為暑期檔競爭壓力太大,一部由華人演員主演的影放在這個檔期,會撞得頭破血流的。
《尖峰時刻》從4月3號登陸北美市場,周五就砍下了675.3萬美元的票房,相當不錯的成績。
影片很受動作片影迷的喜愛,加上其特有的喜劇風格,讓其在不太火熱的四月份成為電影市場難得的一抹亮色。
此外,小吉伯特也積極為這部影片站台,畢竟是自己工作室投資製作的電影。
他的影迷的支持,也是影片成績不錯的原因。
而影迷們看完之後,大部分表示確實沒有失望,影片製作超乎想像。尤其是那個來自東方的大鼻子演員,雖然長得不帥,但就是覺得他有一種特別的魅力。
周六《尖峰時刻》單日居然砍下924.6萬美元票房,周日再度砍下808.5萬美元票房,首周末居然就砍下了2408.4萬美元票房。
不得不說,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勞要屬於小吉伯特,是他積極為影片做宣傳,靠著自己的號召力才拿下了如此出色的首周票房成績。
但如果影片質量不好,那小吉伯特再怎麼賣力宣傳都沒用。
這就要歸功於《尖峰時刻》全體劇組,尤其是主演程龍,影片中大部分精彩有趣的動作戲,都來自於他自己的小設計。
很多影評人對這部影片也是讚不絕口,比如《紐約客》影評人托尼·麥肯錫就評價:「來自東方的功夫大師,讓我們見識到了一部有趣的動作片是什麼樣的。
傑克成革新了好萊塢的動作片模式,我敢肯定以後會有不少動作片,學習《尖峰時刻》的方式。」
《好萊塢報道者》評價道:「影片生動有趣,不拘泥於俗套,做到了老少皆宜。雖然有大量的動作戲,卻沒有什麼血腥的場面,反而時常能讓人開懷大笑。
高級不俗套,給我們奉獻了一出精彩的動作片大餐。」
影評人評價不錯,影迷那邊評價也很真實。
一個剛看完《尖峰時刻》的影迷在影院門口被記者抓住採訪,他興奮的表示:「實在太酷了,我要學他那個動作。」
說著,這位影迷還興奮的擺擺動作,差點把出入的一個影迷給打倒。
這個首周末票房成績,也讓《尖峰時刻》成功登頂北美周票房冠軍,程龍迎來了自己在好萊塢事業生涯的一個巔峰。
《尖峰時刻》在北美市場大獲成功,順著太平洋傳到了大洋彼岸的港島,頓時整個港島電影人都沸騰了。
從1996年以來,港島電影市場逐漸走下坡路,在大船登陸港島市場後,這種下坡的速度變得更快了。
這時候所有人都在尋找新的出路,都在尋找各種策略來拯救港島電影市場。
所以程龍雖然拍的是一部好萊塢電影,但影片本身港片味道很濃厚,這是讓港島電影人很振奮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袁和平的動作團隊剛結束和著名好萊塢導演小吉伯特的合作,另外,白鴿吳和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合作的《碟中諜2》也已經殺青。
再加上李連節也去了好萊塢闖蕩,以及李安在好萊塢的發展,可以說好萊塢華人幫空前的強大。
大家一看這些人都能混好萊塢,覺得自己也行,於是促成了更多的人才來到好萊塢。
而這些人才被好萊塢吸收利用,學會港片的優點,然後融合創新,再形成一套好萊塢自己的模式。
小吉伯特此前和程龍聊過關於港島電影的未來,和現在好萊塢的功夫熱,華人熱。
他和程龍說,這些都只是暫時的,好萊塢永遠不會讓黃種人,尤其是華人占據主流位置。
等浪潮褪去,港島電影的未來還是很堪憂。
程龍就問小吉伯特:「那我們該怎麼辦?」
小吉伯特只有一條建議:「想要拯救港島電影,就必須放下你們的傲氣,以一個低姿態去和北邊合作,才有希望。」
和北邊合作?程龍皺眉,他自己可以,但問題是那些人不行啊!
看來小吉伯特還是不了解港島電影人,提出的建議雖然很好,但無法實現。
程龍哪裡知道,就是因為了解港島電影人,小吉伯特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等待港島電影的只有一條死路,無解。
全世界都無法抵擋好萊塢的威力,港島電影更不可能。
想要抵抗住好萊塢的攻勢,必須擁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本土市場足夠大,能容納夠多的本土電影不斷的試錯。
不和北邊聯合,港島電影哪裡會有那麼大的市場?東南亞?東南亞早就姓好萊塢了。
島國市場?還別說,港島電影在島國還是很流行的。
但島國基本就是當狗的份,主子的電影要在島國市場上上映,島國本土電影都很難抵抗,更何況是港島電影。
其他市場就更別說了,港島電影根本無力和好萊塢競爭,已經是只剩一口氣的狀態了。
小吉伯特也就提個建議而已,至於港島電影人聽不聽,那就不在他的管轄範圍內的了。畢竟他現在是鬼佬,是外人。
另外一個值得一說的是,《尖峰時刻》砍下首周票房冠軍的時候,《泰坦尼克號》居然是當周票房亞軍,拿到了742萬美元的票房。
大船一直這樣,已經在前十的位置待了好久沒下去過,時不時反彈,衝上周票房冠亞軍的寶座。
一開始媒體還有興趣去報道,到後來都見怪不怪了,頗有一種累了,毀滅吧的感覺。
來到次周末,《尖峰時刻》繼續前行,這周砍下4526.8萬美元票房,再次蟬聯周票房冠軍,北美票房也來到6935.2萬美元。
前十天拿到這個票房數據,意味著影片北美票房破億毫無壓力。
主演的好萊塢電影破億,程龍立即身價大漲,也成為好萊塢最知名的華人演員。
影片成本才3500萬美元,看樣子光是通過北美票房就足以收回成本,實現盈利了。關鍵按照計劃,如果這一部影片表現不錯,後面是有續集電影的。
試金石影業是《尖峰時刻》在北美的發行商,當初這部影片由香瓜電影工作室獨資的時候,羅伯特·艾格就有點懷疑。
一個華人演員主演的電影,能否取得成功。
但現在真的取得成功了,羅伯特·艾格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
自己到底在懷疑什麼?這可是小吉伯特看好的項目,自己居然會懷疑?早點跟著投資不久好了?
雖然說,光是發行抽成,就讓試金石影業賺到了豐厚的利潤,但誰不想在票房上分一杯羹,還有周邊版權市場。
這些都是收入啊,羅伯特·艾格全都錯過了,所以他很後悔。
這就更加堅定了羅伯特·艾格收購香瓜電影工作室,把小吉伯特緊緊綁在迪士尼戰車上的決心。
擁有眾多優質潛力項目的香瓜電影工作室,絕對是好萊塢最受歡迎的香餑餑。
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