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四年五月十九,河北西路,雄州。
連綿數日的陰雨天終於消散,溫暖的陽光重新統治大地。被耽擱了幾天的伐燕大軍也終於開始準備出動。
「辛卿。」勝捷軍營地外,蟒袍紫金冠,全副正式裝扮的趙栩向著一位滿臉都是鋼針似鬍子的軍將拱手「祝卿家此去旗開得勝,為我大宋立下不世功勳。」
此人名為辛興宗,是湟州知州辛叔獻次子,官至忠州防禦使。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辛興宗是童貫的部將與鐵桿心腹。
趙栩是在為其送行,因為按照童貫的計劃伐燕大軍將會在這裡分兵。
辛興宗將帶著數萬西路軍走永寧軍,保州一線直撲易州吸引遼國注意力。而主力部隊則是由童貫,种師道親自率領出雄州,過白溝進抵涿州。之後伐燕大軍分左右兩路合擊燕京城。
對於童貫這個老太監策劃的作戰方式,趙栩完全就是嗤之以鼻。
遼國雖然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可其在南京道一帶依舊保有著最後一支能戰之軍。
這支兵馬數量不少,只要有能人鼓動士氣,爆發哀兵狀態,其戰鬥力絕對報表。
因為整個遼國都快完了,這南京道就是遼人最後的根據地。再加上大宋背盟而來,內憂外患的壓力下若是爆發。那股氣勢絕對不弱於護步達岡之戰時候的金兵。
趙栩有時候想到這段歷史都感覺想笑。因為遼國最後的一股血性都凝聚在了這邊,可沒等金兵趕上卻是被準備趁火打劫的大宋挨了正著。
遼國最後的血性和氣勢都砸在了大宋的腦袋上。等到金兵南下的時候,這股勁道已經用光,輕易就被金兵滅亡。而大宋卻是吃了一個啞巴虧。
趙栩也是很無奈,史書上這種巧合實在是太多了。
原本實力就不占優勢,而且這種情況下還分兵。這是妥妥的給人家各個擊破的機會。
事實也是如此,遼國最後的雙壁良將,耶律大石和蕭干分別統帥一軍,各自擊破了童貫與辛興宗所部。釀成了史上一場著名的慘敗。
「請殿下放心。」與絕大部分人一樣,認為這將是一場輕鬆戰鬥的辛興宗大刺刺的揮手「末將一定為大宋奪下燕京城!」
趙栩面帶笑意「那就恭祝辛卿立下不世之功。燕王之位,就為卿家留著了。」
大宋的皇子開府之後,有著正式的職務才可以稱呼大臣為卿家。普通的皇子是沒這個資格的。
至於燕王,那是宋徽宗開出的價碼。誰能拿下燕京城,誰就能得封燕王之爵。
這實際上趙佶為童貫準備的爵位。因為童貫在軍中數十年,影響力實在是太大。所以趙佶就準備借著這次的伐燕給童貫高高供起來,然後收走他的軍權。
童貫本人也明白這是怎麼個意思,他也沒有別的想法。認為自己能夠成為千古以來第一個封王的太監,他感覺非常滿足,對此也是默認。
對於這些,趙栩除了聳肩膀之外什麼表示都沒有。
這些人把所有的事情安排的挺好,甚至連戰後的封賞都安排號了。可是卻沒有想過自己有沒有做到的實力。
如果趙栩不出現的話,很快童貫就會在白溝遭遇毀滅性慘敗。最終被迫中止伐燕,不得不花費巨款買通金兵南下奪取了燕京。而這,也讓金人徹底看清了大宋的虛弱。
「這都是西府相公運籌帷幄之功。」辛興宗清楚童貫的心思,自然不敢爭功「末將只是在西府相公麾下效命。」
童貫現在是職務掛著領樞密院事,也就是西府相公。
旌旗獵獵,戰鼓震天。辛興宗帶著兩萬西軍以及一萬隻存在於紙面上的禁軍出發,他們將作為奇兵吸引遼軍注意力,從而給童貫他們創造戰機。
看著依次拔營而出的大軍,趙栩明知道他們會走向死地卻並沒有阻止。因為他很清楚自己說的話在西軍之中毫無用處。
趙栩說服不了自大的童貫,也說服不了內心有自己主見种師道。他雖然有不少錢財,可卻無法在這種軍國大事上影響他們。
「真是威風。」看在在數千勝捷軍精銳護衛下遠去的童貫,趙栩身邊的楊再興很是艷羨。他也想自己能有如此威風,統帥大軍的一天。
「威風不了多久。」趙栩捏了捏下巴,現在如日中天的童貫紅火不了幾天了。
送走了辛興宗的西路軍之後,由七萬西軍和兩萬禁軍組成的東路軍也即將出發。不過童貫和种師道可沒打算帶著趙栩一起上戰場。
「殿下只需在河間府等候吾等喜訊即可。」正是最為意氣風發時刻的童貫並不在乎趙栩。哪怕趙栩掛著名義上的伐燕軍都元帥。
在童貫想來自己戎馬一生,痛毆西夏的時候這位皇子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呢。既然只是做個名義上的統帥,那就老老實實聽話待在後面等著好消息就是。
童貫統兵多年,身上的氣勢很強。等閒普通人單單是說話都會被震懾住,就算是太子趙桓和童貫說話的時候也是不自在。可趙栩卻不會有任何的不適或者敬畏。
趙栩在現代世界的時候在網絡上什麼樣的信息都見過,氣勢十足的人見的多了去了。他童貫不過是個長鬍子的太監而已,有什麼了不起的。
「童相公此言差矣。」趙栩坐在椅子上擺弄手中的摺扇「既然聖人命本王為伐燕元帥,怎麼能不入燕地?」
全天下都知道趙栩這個元帥只是名義上的,是類似被供奉起來的傀儡一般的存在。可知道是一回事,卻不能直接說出來。可以心照不宣,卻不能明說。因為明說出來就是在打皇家的臉面。
有著一把長須的童貫不滿的看了一眼趙栩,心中想著這位皇子怎麼這麼不知趣。有心讓种師道幫忙說幾句,可种師道卻是猶如老僧入定般盯著手裡的茶杯,絲毫沒有說話的意思。
童貫皺眉,只能是自己來「殿下,官家讓殿下來這裡,是為了宣揚天家仁慈。貿然上戰場的話,官家必然不喜。」
在童貫看來,宋徽宗的招牌對於這些皇子們有著絕殺的作用。只要搬出了宋徽宗的招牌,趙栩肯定是只能乖乖聽話。
可讓這位位極人臣的太監沒想到的是,哪怕是他搬出了宋徽宗的招牌,趙栩依舊是不為所動「本王相信聖人也不喜歡一個身為伐燕元帥,卻連燕地都不敢進入的皇子。而且也沒辦法向天下百姓們交代。」
趙栩話風一轉「不過本王也知道自己對戰陣之道沒什麼經驗,所以本王可以跟在大軍後面出發作為後軍。等到童相公大軍獲勝攻占燕京城之後,本王能跟著入燕京城就行。讓本王也好混些戰功。」
童貫不想讓趙栩入燕地,第一是怕他出了危險自己不好交代。第二就是擔心趙栩的身份在入燕京城的時候會搶了自己的風頭。
現在趙栩自己主動提出來跟在後面入城,自然也就搶不了自己的風頭。至於安全方面,趙栩鼓搗的那什麼神武軍雖然入不了童貫的法眼,可怎麼說都有兩三萬人馬,跟在自己後面安全至少是沒問題。
想了這些之後,童貫終於是點頭「既然如此,那殿下就率神武軍作為後軍,延後百里出發好了。」
童貫瞧不起趙栩弄出來的神武軍,因為他認為這支大部分都是新招募士卒的軍隊缺乏足夠的訓練和實戰經驗,上了戰場絕對是一觸即潰的炮灰。哪怕數量眾多,也是不值一提。
此時的童貫正處在人生最巔峰,剿滅方臘讓他認為自己已經是天下無敵。這次進攻遼國餘孽,不過是手到擒來的小事情。
童貫開始幻想著自己封王的美好場景,而一旁的趙栩卻是用看死人的目光看著他。
趙栩已經得到了名正言順的出兵機會,他沒想過直接在戰場上挽救童貫他們。因為沒有那份實力,也不願意那麼做。
他的計劃實際上很簡單,那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到了那個時候,該殺的殺,該死的就去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