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公映的商業電影來說,次周票房跌幅至關重要;而對於點映的藝術電影來說,擴映策略、擴映節奏、擴映成績則維繫生死。
「日出之前」首周在七間院線點映,取得了單館四萬三千美元的出色成績之後,哥倫比亞影業並沒有盲目地展開擴映,依舊固守洛杉磯和紐約兩地,並沒有在其他城市進行放映,僅僅只是在這兩座城市的五十三間院線進行了第一輪的擴映。
由此可見哥倫比亞影業的策略十分清晰,他們並不想把擴映腳步放得太快,首先在美國最大的兩座城市把口碑完完全全傳播開來,然後再來謀求下一輪的擴映。
這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得益於「紐約時報」和「洛杉磯時報」的追捧,「日出之前」在這兩座城市顯然擁有先天優勢,而洛杉磯附近的舊金山這一次也力挺「日出之前」,紐約又發生了「紐約郵報」的炒作,可以想像,這兩座城市的「文青們」十分樂意走進電影院,為最近最為火熱的討論話題之一尋找一些靈感。
在藝術院線沒有強勁對手的情況下大部分藝術電影為了搶頒獎典禮截止時間,都在聖誕節之前上映了,「日出之前」依靠著強大的話題性和炙熱的口碑,輕而易舉成為了藝術院線最受歡迎的作品。
二月第二周,「日出之前」再次拿下單館兩萬四千美元的亮眼成績,周末三天搶下一百二十七萬美元的票房,一舉躋身冷清冬季檔的本周北美票房前十名,將將掛在了第十名!兩周累積票房更是直接攀升到了兩百零八萬美元的位置。
僅僅兩周,「日出之前」距離賬面成本的兩百五十萬就已經近在咫尺了,當然,沒有人會忘記哥倫比亞影業支付給夢工廠的一百萬美元版權費,所以,可以說,至少賬面成本是已經回收了。實現盈利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如此結果著實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的,雖然不少媒體都猜測「日出之前」能夠回收成本,依靠著雨果的號召力實現盈利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兩周時間?這個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一些,特別是「日出之前」的聖丹斯出身,就更加顯得不可思議了。由此可見,「日出之前」打破「瘋狂店員」的票房記錄,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紐約郵報」聲勢浩大,科林一心一意想要看到雨果遭遇滑鐵盧,但這一次也僅僅持續了兩周,希望就正式宣告破滅。但幸運的是,這一次科林加了保險,話沒有說得太滿,不至於像「生死時速」那次那般難堪。可是,這個結果還是讓科林大失所望,「紐約郵報」又再一次落了下風。
當然,好消息就是,得益於「日出之前」的強大話題性,「紐約郵報」的銷量開始回暖了。這也讓科林越發堅定了自己的策略,即使沒有辦法戰勝雨果也無所謂,他就是要利用雨果來完成「紐約郵報」的突破,順便噁心噁心雨果,這就知足了。
於是,目睹了「日出之前」在兩周時間內獲得的成績,科林又心生一計,這一次他把目標放在了更加長遠的地方,「『日出之前』的票房走勢已經可以一些不妙的跡象,『低俗小說』的強勢崛起已經將雨果的號召力消耗了大半,顯然,『日出之前』不可能複製『低俗小說』的奇蹟。也許,這一次雨果就要為他的選擇付出代價了。」
其實科林的話題選擇角度十分有趣,他悄悄地將「日出之前」放在了「低俗小說」的同一水平線上,以此來諷刺「日出之前」目前成績根本不足為奇,相反還需要擔憂。
雖然說科林的說法在圈內人眼中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因為圈內人都知道,如果所有人都盯著最終票房,而不是考慮收益的話,那麼幾乎所有演員都不要混了。簡單舉例,一部電影投資一萬美元,結果拿到了一百萬美元票房,那麼這是成功還是失敗?
按照科林的方式來說,自然是失敗的,一部僅僅只有一百萬票房的電影,放在影史里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所有圈內人都知道,這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撇開分紅比率等附加因素不說,這就相當於將成本翻了一百倍,如此收益足以讓任何一家公司偷笑了。
但這就是新聞媒體報道的藝術,有不少媒體報道了「燃情歲月」票房破億的新聞,讓所有觀眾都覺得這部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事實上「燃情歲月」北美票房僅僅六千多萬而已,破億的是全球票房,同時還不能忽略電影三千萬美元的投資。這樣說來,「燃情歲月」的票房只能說是表現還算可以而已,這部電影更多是因為其藝術價值而在1994年取得了一個席位。
輿論的風向、觀眾的想法就是如此被新聞媒體所引導的。
「紐約郵報」這一次的關注焦點也是如此,觀眾不會像圈內人士一樣去分析「日出之前」的「低迷」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只會看到結果:「日出之前」的票房確實說不上成功,不要說和「低俗小說」比了,也不要說和雨果過去三年的作品比了,就連和「死亡詩社」比,都遜色不少。
於是,科林這一次的如意算盤得逞了,「紐約郵報」這一期的銷量居然直接暴漲了三十個百分點,只自從去年票房賭局之後,八個月以來銷量最為出色的一期。
第一時間就察覺了對手動靜的里克知道,「紐約郵報」是甩不掉了,科林-邁勒就像是附骨之疽一般,絕對不會輕易放過雨果的。
不過這些事對於里克來說,他倒不同擔憂,應付媒體本來就是他的工作,更何況,身為雨果經紀人的一個好處就在於:他總是能夠挺直腰板、底氣十足地說話,「日出之前」的票房成績就是最好的事實!
「日出之前」上映兩周之後,累積票房邁過兩百萬門檻,引起了無數討論,「紐約郵報」所引導的擔憂也在逐漸發酵,成為了紐約客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宣傳電影,大衛-格芬帶領著「日出之前」劇組出征德國柏林,參加了第四十五屆柏林電影節的展映,並且成功入選競賽單元,加入了最終金熊獎的角逐。
遠在歐洲征戰的「日出之前」再次傳來捷報,藝術電影大行其道的歐洲土地對於「日出之前」愛不釋手,讚譽之聲遠遠超過了北美媒體,歐洲各大媒體的綜合評分居然達到了不可思議的九十一分,悍然邁過了九十分門檻,可見歐洲專業人士們對於這部作品的喜愛。
在群星雲集的柏林,「日出之前」依舊搶走了無數目光,理察-林克萊特、查理茲-塞隆和雨果-蘭開斯特還是脫穎而出,獲得了一片讚譽。在政治、軍事、信仰、社會問題等冷峻風格洋溢的柏林土壤之中,「日出之前」這樣一部內斂、悶騷、深刻的愛情電影顯然是贏得了影評人和觀眾的一致喜愛。
一時間,關於「日出之前」在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等獎項上的前景,喧囂不已;而對於這部作品進一步取得突破,爭奪金熊獎的討論也間或可以看見。由此可見柏林對這部作品的喜愛了。
最終,持續了十二天的柏林電影節落下帷幕,法國電影「毒胭脂(appat,l』)」力挫群雄,拿下了金熊獎,成為最大贏家。德國、美國和日本合作的作品「煙(s摸ke)」則拿下了評審團特別獎,而在銀熊獎的三個獎項爭奪之中,分別隸屬於三個不同的得獎者。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最終頒發給了老而彌堅的保羅-紐曼,這位在美國電影、世界電影歷史上都占據了一席之地的優雅紳士,依靠「誰也不是傻子」的精彩演出,拿到了他的第一座柏林影帝獎盃,同時也為即將拉開帷幕的奧斯卡爭奪增加了砝碼。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則歸屬於香。港演員蕭。芳芳,她依靠電影「女人,四十(summer。snow)」里精彩絕倫的表演問鼎該獎,同時也開啟了該作導演才女許。鞍。華在國際電影節上披荊斬棘的漫長旅程。
而最佳導演銀熊獎在激烈的競爭之中,最後理察-林克萊特依靠著「日出之前」這部實驗性質格外強烈的獨立佳作脫穎而出,拿到了屬於他的第一個重要獎項,可謂是一舉驚艷了歐洲電影市場。
雖然雨果和查理茲錯過了影帝、影后的爭奪,而由於柏林沒有單獨設置編劇獎項,「日出之前」收到無數讚譽的原創劇本也沒有能夠表現力挫群雄的戲碼;但是「日出之前」拿下了最佳導演銀熊獎還是收穫了諸多目光,也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這部作品的出色,從聖丹斯開始到北美媒體,現在又蔓延到了藝術電影百花齊放的歐洲,得到了歐洲媒體和柏林電影節的認可,剎那之間,「日出之前」的關注度又更上一個台階。
本來,柏林電影節對北美電影市場的影響力是十分有限的,不僅因為柏林電影節舉辦的時間距離奧斯卡太近,而且還是在寒冬二月;同時也因為柏林電影節的審美標準一向太過冷峻、偏僻,與北美沒有太多契合之處。所以在柏林電影節上讚譽而歸的作品往往會被北美市場無視。
但這一次卻有些不同,「日出之前」出身於聖丹斯,由雨果掛帥,從一開始就雲集了諸多關注,現在柏林電影節的嘉獎就完全是錦上添花,作為一部藝術電影,在藝術層面的讚譽達到了一個全新高度,於是北美電影市場就「勉為其難」地給予了相對應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