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第一百四十章:罷黜百家,統一思想!儒道之心,浩然正氣!

    測試廣告1;;;;「敢問先生何人?」

    ;;;蘇長歌看著面前平平無奇的青年,心中閃過數個念頭。七色字小說網http://m.qisezi.com

    ;;;要知道,清玄一直守在外面,此人卻能在不驚動她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出現在牢裡,足可見修為、手段不同尋常。

    ;;;而普天之下能做到此事的人。

    ;;;可謂屈指可數。

    ;;;同時,這青年又是一副儒生打扮。

    ;;;兩者相加,蘇長歌心中對青年的身份,已然有了猜測。

    ;;;只不過朱聖幾百年前就死了,雖然傳聞他還有一縷殘魂留在太學院內,但誰都沒見過,也正是這樣,他才開口詢問。

    ;;;「叫我朱夫子吧。」

    ;;;青年開口,很是隨意的盤腿坐下。

    ;;;而蘇長歌聽到此話,也肯定了心中猜測,來者正是朱聖的那縷殘魂。

    ;;;不過正好,他的確碰上了些麻煩,有些問題想不通,朱聖作為儒道聖人,他對儒道的了解,想來應該在自己之上。

    ;;;既然對方說有麻煩可以直言。

    ;;;蘇長歌也不就客氣。

    ;;;「朱夫子。」

    ;;;「晚輩有一事不明。」

    ;;;「自古以來,歷代聖賢皆有學問、道理傳下,但其精義卻常被有心人歪曲。」

    ;;;「人有百性,對道理有不同的理解,這點在下明白,可那些追名逐利,滿口空談仁義之輩,卻為何蘊養出浩然正氣?」

    ;;;「這群人以聖賢門徒自稱。」

    ;;;「假借聖人之名,只為滿足一己私慾,全然不顧百姓生死,無半點仁義。」

    ;;;「這樣的人,焉能稱之為儒生?」

    ;;;蘇長歌出言問道。

    ;;;他對儒生圖利其實並不反感。

    ;;;利者,義之和也。

    ;;;對利益的追求,必須要講究道義,彼此之間要做到相互統一。

    ;;;就拿墨家舉例,他們同樣逐利,但他們的利跟錢、名、色不一樣,他們的利是天下,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使天下百姓過好就是他們追逐的利益。

    ;;;當然,這對普通人來說太難。

    ;;;儒家的利就簡單很多。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逐利取之有道。

    ;;;這個道,就是仁義之道,愛財逐利,皆要在仁義的範疇內。

    ;;;而蘇長歌所厭惡的,就是為了一己私利,不顧仁義,肆意欺辱壓榨百姓,這樣的儒生,能養出浩然正氣實在太奇怪了。

    ;;;此時,隨著聲音響起。

    ;;;朱聖淡淡一笑。

    ;;;「老夫當初在知天命之齡,也和你一樣,思慮過與此類似的問題。」

    ;;;說完之後,他滿眼讚賞看著的蘇長歌,開口道:「你如今就能有此問,這很好,將來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你認為對的答案。」

    ;;;「我認為對的答案?」

    ;;;聞言,蘇長歌疑惑的望向朱聖,問道:「那前輩您的答案是什麼?」

    ;;;「老夫的答案」

    ;;;朱聖撓了撓頭,接著道:「老夫按照順序,跟你說下歷代先賢的答案吧。」

    ;;;「其實不只是你我,董聖,禮聖,亞聖,他們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亞聖身逢亂世,各國征戰,諸子百家爭鳴。」

    ;;;「儒家在那時雖強,但卻只是諸子百家其一,甚至算不上最為鼎盛的。」

    ;;;「楊朱學派和墨家你應該知道吧?」

    ;;;「嗯。」

    ;;;蘇長歌點頭應了一聲。

    ;;;「彼時天下之言,非楊即墨,楊朱的想法是人人貴己,舉世皆入道門。」

    ;;;「不利他人,不損他人,只追求自身天性而活。」

    ;;;「如此一來,相當於整個凡間都成了道門,眾生修道,可惜不切實際,人性皆有私,而且天地也無法滿足如此多的修行者。」

    ;;;「墨家則是另一個極端。」

    ;;;「兼相愛,交相利,人人皆成為墨者一般的人,為天下大利而奮鬥。」

    ;;;說到這裡,朱聖特地停頓下來,補充道:「墨家脫身於我儒家,他們的理念雖好,但終究是理念,想要人人兼愛太難了。」

    ;;;「聽聽還可以,但做人要腳踏實地,道理也是同樣如此。」

    ;;;「必須要考慮到實際情況。」

    ;;;他特地說此話。

    ;;;就是怕蘇長歌被墨家給拐跑。

    ;;;畢竟單以仁義來論,儒墨兩家實在太像了,只不過墨家要極端一些。

    ;;;「嗯。」

    ;;;蘇長歌點了點頭。

    ;;;墨家在此世確實難以大興,等到後世生產力上來,倒有可能成為主流。

    ;;;見狀,朱聖繼續說下去。

    ;;;「百家思想爭執不休。」

    ;;;「誰都想爭奪天命,以自家學派的義理,來制定人道規矩。」

    ;;;「眼見於此。」

    ;;;「亞聖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要證明儒家道理天下第一。」

    ;;;「將仁義變成世俗的規矩。」

    ;;;「於是,他所想到的法子,就是和文聖一樣周遊列國,與各家學派辯論,以此證明儒家仁義,才是天下唯一的出路。」

    ;;;「可惜,當時的百家學派太強。」

    ;;;「亞聖並未成功。」

    ;;;「不過卻給儒家爭到了一份天命,以自身之道,補充了儒家道理。」

    ;;;話音落下。

    ;;;蘇長歌輕輕頷首。

    ;;;人性本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捨生取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

    ;;;這些道理全部都是亞聖留下的。

    ;;;他雖然沒有終結亂世,沒有說服百家,但卻留下了諸多道理。

    ;;;而此時,朱聖又說起了禮聖。

    ;;;「禮聖和亞聖一樣,同樣出生於亂世,但他的諸多理念與亞聖相悖。」

    ;;;「性本惡,就是禮聖所提出來的,他覺得天下太亂,不在於思想的紛亂,而在於行動,世人的惡行沒有得到強有力的限制。」

    ;;;「為此,他所想到的答案。」

    ;;;「就是隆法重禮。」

    ;;;「以律法來懲戒惡行,以禮法來約束人的言行舉止,教化世人向善。」

    ;;;「於是,在禮聖及其弟子,再加上法家的共同努力下,亂世被終結,天下最終一統,律法成了世人行為不可逾越的底線。」

    ;;;「在這點上,禮聖要比亞聖好。」

    ;;;「可也衍生出新的問題。」

    ;;;「同一個王朝內,各家學派、不同勢力之間的權利鬥爭層出不窮。」

    ;;;說到這,朱聖嘆了一口氣。

    ;;;蘇長歌則聽的津津有味。

    ;;;亞聖和諸子百家的這段歷史,與他前世某段歷史較為相似。

    ;;;但自禮聖開始,歷史就有很大出路。

    ;;;不過他的思想,倒是很像那位雖沒被封聖,但道理卻流傳千古,惠及世人的荀子,論貢獻而言,他絲毫不比亞聖要低。

    ;;;言歸正傳。

    ;;;亞聖和禮聖,他們都碰到了跟自己差不多的問題。

    ;;;自己是逐出儒家中的害群之馬。

    ;;;他們正值亂世,百家爭鳴,他們所做的則是逐出世間誤導百姓的害群之馬。

    ;;;亞聖想要靠道理來辯駁。

    ;;;可惜沒有成功。

    ;;;而禮聖靠禮法和律法,想以律法威懾,禮法教化,但權勢卻可以無視律法,禮法也成了權勢者維護自身合法性的工具。

    ;;;當然,再怎麼也比打仗要好。

    ;;;至少禮聖的做法。

    ;;;將鬥爭都控制在規矩內,嘴炮成了常態,不像亂世那樣動輒以命相搏。

    ;;;正想著,朱聖的聲音再次響起。

    ;;;「董聖繼承了亞聖之說,覺得天下之亂,不僅在於行為,還在於思想。」

    ;;;「王朝雖然統一,百姓得到安定,但諸子百家依舊在爭奪天命,一個個都想著取代儒家,從而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攻訐算計。」

    ;;;「對此,董聖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王朝統一能平定亂世,那麼思想統一便可以使天地大同。」

    ;;;「道理,只要一家就夠了。」

    ;;;「於是董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諸子百家趕盡殺絕,焚毀百家之書。」

    ;;;說到這裡,朱聖似乎想起了什麼,嘆道:「老夫曾見過董聖的殘魂,就如你我現在這樣,他將這些事情講給老夫聽。」

    ;;;「而老夫當時所困惑的問題。」

    ;;;「與你相差無幾。」

    ;;;「罷黜百家後,思想上統一了,但又沒完全統一。」

    ;;;「人有百性,對道理的理解各有不同,而為了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者,比比皆是,總會有人歪曲道理來牟取私利。」

    ;;;「百家的確沒了。」

    ;;;「但儒家內部卻多出了百家。」

    ;;;「他們一樣操弄權術,一樣視彼此為死敵,就如你之心學,老夫之理學。」

    ;;;朱聖開口。

    ;;;幽怨的看了眼蘇長歌。

    ;;;雖然早在死前,他就想過自己可能會被後聖鞭屍。

    ;;;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並且,他也不怪蘇長歌,因為自己的緣故,那群徒子徒孫的確不爭氣,沒有其他學派,他們的日子過的太安逸太舒服了。

    ;;;而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這番話。

    ;;;對董聖的做法能理解。

    ;;;但卻很難認同,畢竟百家當中亦有如墨家、農家這種學派。

    ;;;他們的思想或許和當時不太對付,但也沒必要趕盡殺絕,焚燒全部書籍,完全可以將一些與民有利的東西保存流傳下來。

    ;;;只不過,蘇長歌也明白。

    ;;;他的這種想法。

    ;;;也只是因為自己是後世之人,看到了弊端,才會難以認同。

    ;;;設身處地的站在董聖當時立場來看,聖人又不是全知全能,他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罷黜百家是董聖所給出的答案。

    ;;;想到這裡。

    ;;;蘇長歌目光看向面前的朱聖,已然知曉了他的解題思路。

    ;;;「所以前輩您當時想的辦法。」

    ;;;「就是固定。」

    ;;;「清掃出儒家中多餘的學派,只留下幾支,並設立太學院,推崇理學。」

    ;;;「而有太學院在。」

    ;;;「理學在朝廷上必然占據主導地位,甚至決定性地位。」

    ;;;「理學本身,便是將三綱五常、禮法律法固定,將思想牢牢鎖死在理學規矩中,如此一來,變相等於徹底統一了思想。」

    ;;;蘇長歌開口。

    ;;;理學的本質就是將儒家道理給教條化,成為儒教,禮教。

    ;;;以權勢作為倚靠。

    ;;;給思想、道理一個客觀固定答案,所有人都按照聖人的話來。

    ;;;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保證了思想不出亂子,但也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思想固化,儒道落寞,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不僅如此。

    ;;;那些追名逐利之徒,依舊大行其道。

    ;;;只不過以前是披著各家各派的皮,如今披著理學的皮。

    ;;;諸如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有幾個不是理學出身?這些人對百姓做出過什麼貢獻?其中最好的,也不過是清廉不貪污而已。

    ;;;而此時,聽到蘇長歌的話。

    ;;;朱聖倒是坦然自若。

    ;;;他承認,自己的方法確實沒能如自己預想中那樣,使天下大同。

    ;;;也正是因此,他才會先講亞聖、禮聖、董聖,畢竟這是歷代先賢都未解決問題,他也只是在按禮聖、董聖的思路往下走。

    ;;;至於這條路的結果如何。

    ;;;如今來看。

    ;;;雖然緩解了思想上的爭執,但取而代之的是儒道開始走下坡路。

    ;;;別的不說,天地大儒的人數相較巔峰時期而言,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就連大儒,也有不少是嚴院長這種湊數的。

    ;;;是利是弊。

    ;;;朱聖自己也很難說清楚。

    ;;;目的的確達成了。

    ;;;可損失重大。

    ;;;隨即,他看向蘇長歌,說道:「按照老夫當初與董聖商量的法子。」

    ;;;「就如王朝一般,理學內部也會腐朽,所以有兩個應對之法,一是新的學派取代理學,二是將理學內部的腐臭全部掃蕩一空。」

    ;;;「相當於改朝換代和王朝中興。」

    ;;;「如今你自立心學。」

    ;;;「第二條路肯定不會選,而走第一條路的話,便是在走老夫的老路子。」

    ;;;朱聖看著蘇長歌,他不知道此子會做出什麼選擇,但他希望能開闢出一條新路來,因為儒道不該如此死氣沉沉。

    ;;;只是朱聖又怕。

    ;;;怕回到當初那樣,各派之間爭執不休,爾虞我詐的環境下。

    ;;;因此,他沒有去干涉蘇長歌選擇。

    ;;;只是將一切擺在他面前。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話,站起身來對他拱手行禮。

    ;;;經過朱聖的梳理,他雖然沒得到答案,但卻是明白了歷代聖人的解題思路,也明白了儒道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

    ;;;只不過他心中還有一問。

    ;;;至關重要。

    ;;;「敢問朱聖,浩然正氣究竟為何?」

    ;;;蘇長歌凝聲問道。

    ;;;聽到此問,朱聖望了他一眼。

    ;;;然後才說道:「想來你也知道蘊養浩然正氣的三種方法。」

    ;;;「第一是讀書明意,明悟聖賢道理,第二傳播道理,教化百姓,這是民心,第三是頓悟,學問得到天道認可。」

    ;;;「然而,本質上來講。」

    ;;;「浩然正氣實際上就是心的力量,分別對應己心,民心,天心。」

    ;;;「這也是為什麼誤入歧途,歪曲道理之人,依舊能蘊養浩然正氣的原因,因為他們堅持己心,又得到百姓民心。」

    ;;;「你知道天地大儒為什麼那麼少嗎?」

    ;;;「因為凡成為天地大儒。」

    ;;;「其心、其學問必須要得到天道認可,己心和民心只夠他們走到大儒。」

    ;;;朱聖開口解釋道。

    ;;;聞言,蘇長歌知道這是儒家辛秘。

    ;;;畢竟在世人眼中。

    ;;;儒道的浩然正氣,一直都是孟子口中的至剛至大之氣

    ;;;如此來看,儒道能崛起不是沒道理,為了從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包裝、營銷的套路都用上,不過這麼做也沒什麼。

    ;;;浩然正氣。

    ;;;光是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正派。

    ;;;而且儒家本身的道理,也是講究仁義孝悌,純儒將其稱為浩然正氣並無不可。

    ;;;假如要是取名為心氣、心力之類的。

    ;;;就少了那股堂堂正正的感覺。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再次拱手感謝。

    ;;;知曉浩然正氣的來源後,他隱約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不過還有一些東西,需要蘇長歌去思考解決,一旦想通,便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將那些害群之馬從儒道中踢出去。

    ;;;「老夫所講的,能對你有用就好。」

    ;;;見狀,朱聖淡淡一笑。

    ;;;他也希望蘇長歌能走出條不同的路來,最好是徹底解決儒道的問題。

    ;;;就如董聖當初寄希望於自己,一代人託付一代人,只為了讓儒道變得更好,讓百姓過的更好,但朱聖對此也沒抱太大希望。

    ;;;或者說對現在的蘇長歌。

    ;;;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此子現在還太年輕,見識和經歷的太少,接觸的道理也不多。

    ;;;自己當初光是想辦法,就耗費了整整十幾年的光陰,而且那時他已經古稀之齡,有著幾十年積累,蘇長歌這才用多久?

    ;;;而後,朱聖緩緩言道。

    ;;;「老夫能留在這的時間所剩無幾,你可還有何事要問老夫?」

    ;;;「暫時沒有。」

    ;;;蘇長歌恭敬的開口:「辛苦前輩特地走這一遭了。」

    ;;;不論是朱聖,還是歷代聖賢,亦或者當世之人,只要他們心存仁義,所作所為是為了百姓,那他都會抱以尊重之心。

    ;;;畢竟道理之爭是道理之爭。

    ;;;不涉及兩者關係。

    ;;;「嗯。」

    ;;;朱聖聞言,輕輕頷首。

    ;;;隨後,就像從未來過一樣,化作一陣光點,在牢房中消失。

    ;;;而蘇長歌則再次盤腿坐下思考。

    ;;;只不過。

    ;;;相比於牢房中的清淨,隨著斬立決的日子越來越近,外界一天比一天亂。;;;;「敢問先生何人?」

    ;;;蘇長歌看著面前平平無奇的青年,心中閃過數個念頭。

    ;;;要知道,清玄一直守在外面,此人卻能在不驚動她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出現在牢裡,足可見修為、手段不同尋常。

    ;;;而普天之下能做到此事的人。

    ;;;可謂屈指可數。

    ;;;同時,這青年又是一副儒生打扮。

    ;;;兩者相加,蘇長歌心中對青年的身份,已然有了猜測。

    ;;;只不過朱聖幾百年前就死了,雖然傳聞他還有一縷殘魂留在太學院內,但誰都沒見過,也正是這樣,他才開口詢問。

    ;;;「叫我朱夫子吧。」

    ;;;青年開口,很是隨意的盤腿坐下。

    ;;;而蘇長歌聽到此話,也肯定了心中猜測,來者正是朱聖的那縷殘魂。

    ;;;不過正好,他的確碰上了些麻煩,有些問題想不通,朱聖作為儒道聖人,他對儒道的了解,想來應該在自己之上。

    ;;;既然對方說有麻煩可以直言。

    ;;;蘇長歌也不就客氣。

    ;;;「朱夫子。」

    ;;;「晚輩有一事不明。」

    ;;;「自古以來,歷代聖賢皆有學問、道理傳下,但其精義卻常被有心人歪曲。」

    ;;;「人有百性,對道理有不同的理解,這點在下明白,可那些追名逐利,滿口空談仁義之輩,卻為何蘊養出浩然正氣?」

    ;;;「這群人以聖賢門徒自稱。」

    ;;;「假借聖人之名,只為滿足一己私慾,全然不顧百姓生死,無半點仁義。」

    ;;;「這樣的人,焉能稱之為儒生?」

    ;;;蘇長歌出言問道。

    ;;;他對儒生圖利其實並不反感。

    ;;;利者,義之和也。

    ;;;對利益的追求,必須要講究道義,彼此之間要做到相互統一。

    ;;;就拿墨家舉例,他們同樣逐利,但他們的利跟錢、名、色不一樣,他們的利是天下,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使天下百姓過好就是他們追逐的利益。

    ;;;當然,這對普通人來說太難。

    ;;;儒家的利就簡單很多。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逐利取之有道。

    ;;;這個道,就是仁義之道,愛財逐利,皆要在仁義的範疇內。

    ;;;而蘇長歌所厭惡的,就是為了一己私利,不顧仁義,肆意欺辱壓榨百姓,這樣的儒生,能養出浩然正氣實在太奇怪了。

    ;;;此時,隨著聲音響起。

    ;;;朱聖淡淡一笑。

    ;;;「老夫當初在知天命之齡,也和你一樣,思慮過與此類似的問題。」

    ;;;說完之後,他滿眼讚賞看著的蘇長歌,開口道:「你如今就能有此問,這很好,將來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你認為對的答案。」

    ;;;「我認為對的答案?」

    ;;;聞言,蘇長歌疑惑的望向朱聖,問道:「那前輩您的答案是什麼?」

    ;;;「老夫的答案」

    ;;;朱聖撓了撓頭,接著道:「老夫按照順序,跟你說下歷代先賢的答案吧。」

    ;;;「其實不只是你我,董聖,禮聖,亞聖,他們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亞聖身逢亂世,各國征戰,諸子百家爭鳴。」

    ;;;「儒家在那時雖強,但卻只是諸子百家其一,甚至算不上最為鼎盛的。」

    ;;;「楊朱學派和墨家你應該知道吧?」

    ;;;「嗯。」

    ;;;蘇長歌點頭應了一聲。

    ;;;「彼時天下之言,非楊即墨,楊朱的想法是人人貴己,舉世皆入道門。」

    ;;;「不利他人,不損他人,只追求自身天性而活。」

    ;;;「如此一來,相當於整個凡間都成了道門,眾生修道,可惜不切實際,人性皆有私,而且天地也無法滿足如此多的修行者。」

    ;;;「墨家則是另一個極端。」

    ;;;「兼相愛,交相利,人人皆成為墨者一般的人,為天下大利而奮鬥。」

    ;;;說到這裡,朱聖特地停頓下來,補充道:「墨家脫身於我儒家,他們的理念雖好,但終究是理念,想要人人兼愛太難了。」

    ;;;「聽聽還可以,但做人要腳踏實地,道理也是同樣如此。」

    ;;;「必須要考慮到實際情況。」

    ;;;他特地說此話。

    ;;;就是怕蘇長歌被墨家給拐跑。

    ;;;畢竟單以仁義來論,儒墨兩家實在太像了,只不過墨家要極端一些。

    ;;;「嗯。」

    ;;;蘇長歌點了點頭。

    ;;;墨家在此世確實難以大興,等到後世生產力上來,倒有可能成為主流。

    ;;;見狀,朱聖繼續說下去。

    ;;;「百家思想爭執不休。」

    ;;;「誰都想爭奪天命,以自家學派的義理,來制定人道規矩。」

    ;;;「眼見於此。」

    ;;;「亞聖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要證明儒家道理天下第一。」

    ;;;「將仁義變成世俗的規矩。」

    ;;;「於是,他所想到的法子,就是和文聖一樣周遊列國,與各家學派辯論,以此證明儒家仁義,才是天下唯一的出路。」

    ;;;「可惜,當時的百家學派太強。」

    ;;;「亞聖並未成功。」

    ;;;「不過卻給儒家爭到了一份天命,以自身之道,補充了儒家道理。」

    ;;;話音落下。

    ;;;蘇長歌輕輕頷首。

    ;;;人性本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捨生取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

    ;;;這些道理全部都是亞聖留下的。

    ;;;他雖然沒有終結亂世,沒有說服百家,但卻留下了諸多道理。

    ;;;而此時,朱聖又說起了禮聖。

    ;;;「禮聖和亞聖一樣,同樣出生於亂世,但他的諸多理念與亞聖相悖。」

    ;;;「性本惡,就是禮聖所提出來的,他覺得天下太亂,不在於思想的紛亂,而在於行動,世人的惡行沒有得到強有力的限制。」

    ;;;「為此,他所想到的答案。」

    ;;;「就是隆法重禮。」

    ;;;「以律法來懲戒惡行,以禮法來約束人的言行舉止,教化世人向善。」

    ;;;「於是,在禮聖及其弟子,再加上法家的共同努力下,亂世被終結,天下最終一統,律法成了世人行為不可逾越的底線。」

    ;;;「在這點上,禮聖要比亞聖好。」

    ;;;「可也衍生出新的問題。」

    ;;;「同一個王朝內,各家學派、不同勢力之間的權利鬥爭層出不窮。」

    ;;;說到這,朱聖嘆了一口氣。

    ;;;蘇長歌則聽的津津有味。

    ;;;亞聖和諸子百家的這段歷史,與他前世某段歷史較為相似。

    ;;;但自禮聖開始,歷史就有很大出路。

    ;;;不過他的思想,倒是很像那位雖沒被封聖,但道理卻流傳千古,惠及世人的荀子,論貢獻而言,他絲毫不比亞聖要低。

    ;;;言歸正傳。

    ;;;亞聖和禮聖,他們都碰到了跟自己差不多的問題。

    ;;;自己是逐出儒家中的害群之馬。

    ;;;他們正值亂世,百家爭鳴,他們所做的則是逐出世間誤導百姓的害群之馬。

    ;;;亞聖想要靠道理來辯駁。

    ;;;可惜沒有成功。

    ;;;而禮聖靠禮法和律法,想以律法威懾,禮法教化,但權勢卻可以無視律法,禮法也成了權勢者維護自身合法性的工具。

    ;;;當然,再怎麼也比打仗要好。

    ;;;至少禮聖的做法。

    ;;;將鬥爭都控制在規矩內,嘴炮成了常態,不像亂世那樣動輒以命相搏。

    ;;;正想著,朱聖的聲音再次響起。

    ;;;「董聖繼承了亞聖之說,覺得天下之亂,不僅在於行為,還在於思想。」

    ;;;「王朝雖然統一,百姓得到安定,但諸子百家依舊在爭奪天命,一個個都想著取代儒家,從而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攻訐算計。」

    ;;;「對此,董聖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王朝統一能平定亂世,那麼思想統一便可以使天地大同。」

    ;;;「道理,只要一家就夠了。」

    ;;;「於是董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諸子百家趕盡殺絕,焚毀百家之書。」

    ;;;說到這裡,朱聖似乎想起了什麼,嘆道:「老夫曾見過董聖的殘魂,就如你我現在這樣,他將這些事情講給老夫聽。」

    ;;;「而老夫當時所困惑的問題。」

    ;;;「與你相差無幾。」

    ;;;「罷黜百家後,思想上統一了,但又沒完全統一。」

    ;;;「人有百性,對道理的理解各有不同,而為了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者,比比皆是,總會有人歪曲道理來牟取私利。」

    ;;;「百家的確沒了。」

    ;;;「但儒家內部卻多出了百家。」

    ;;;「他們一樣操弄權術,一樣視彼此為死敵,就如你之心學,老夫之理學。」

    ;;;朱聖開口。

    ;;;幽怨的看了眼蘇長歌。

    ;;;雖然早在死前,他就想過自己可能會被後聖鞭屍。

    ;;;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並且,他也不怪蘇長歌,因為自己的緣故,那群徒子徒孫的確不爭氣,沒有其他學派,他們的日子過的太安逸太舒服了。

    ;;;而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這番話。

    ;;;對董聖的做法能理解。

    ;;;但卻很難認同,畢竟百家當中亦有如墨家、農家這種學派。

    ;;;他們的思想或許和當時不太對付,但也沒必要趕盡殺絕,焚燒全部書籍,完全可以將一些與民有利的東西保存流傳下來。

    ;;;只不過,蘇長歌也明白。

    ;;;他的這種想法。

    ;;;也只是因為自己是後世之人,看到了弊端,才會難以認同。

    ;;;設身處地的站在董聖當時立場來看,聖人又不是全知全能,他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罷黜百家是董聖所給出的答案。

    ;;;想到這裡。

    ;;;蘇長歌目光看向面前的朱聖,已然知曉了他的解題思路。

    ;;;「所以前輩您當時想的辦法。」

    ;;;「就是固定。」

    ;;;「清掃出儒家中多餘的學派,只留下幾支,並設立太學院,推崇理學。」

    ;;;「而有太學院在。」

    ;;;「理學在朝廷上必然占據主導地位,甚至決定性地位。」

    ;;;「理學本身,便是將三綱五常、禮法律法固定,將思想牢牢鎖死在理學規矩中,如此一來,變相等於徹底統一了思想。」

    ;;;蘇長歌開口。

    ;;;理學的本質就是將儒家道理給教條化,成為儒教,禮教。

    ;;;以權勢作為倚靠。

    ;;;給思想、道理一個客觀固定答案,所有人都按照聖人的話來。

    ;;;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保證了思想不出亂子,但也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思想固化,儒道落寞,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不僅如此。

    ;;;那些追名逐利之徒,依舊大行其道。

    ;;;只不過以前是披著各家各派的皮,如今披著理學的皮。

    ;;;諸如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有幾個不是理學出身?這些人對百姓做出過什麼貢獻?其中最好的,也不過是清廉不貪污而已。

    ;;;而此時,聽到蘇長歌的話。

    ;;;朱聖倒是坦然自若。

    ;;;他承認,自己的方法確實沒能如自己預想中那樣,使天下大同。

    ;;;也正是因此,他才會先講亞聖、禮聖、董聖,畢竟這是歷代先賢都未解決問題,他也只是在按禮聖、董聖的思路往下走。

    ;;;至於這條路的結果如何。

    ;;;如今來看。

    ;;;雖然緩解了思想上的爭執,但取而代之的是儒道開始走下坡路。

    ;;;別的不說,天地大儒的人數相較巔峰時期而言,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就連大儒,也有不少是嚴院長這種湊數的。

    ;;;是利是弊。

    ;;;朱聖自己也很難說清楚。

    ;;;目的的確達成了。

    ;;;可損失重大。

    ;;;隨即,他看向蘇長歌,說道:「按照老夫當初與董聖商量的法子。」

    ;;;「就如王朝一般,理學內部也會腐朽,所以有兩個應對之法,一是新的學派取代理學,二是將理學內部的腐臭全部掃蕩一空。」

    ;;;「相當於改朝換代和王朝中興。」

    ;;;「如今你自立心學。」

    ;;;「第二條路肯定不會選,而走第一條路的話,便是在走老夫的老路子。」

    ;;;朱聖看著蘇長歌,他不知道此子會做出什麼選擇,但他希望能開闢出一條新路來,因為儒道不該如此死氣沉沉。

    ;;;只是朱聖又怕。

    ;;;怕回到當初那樣,各派之間爭執不休,爾虞我詐的環境下。

    ;;;因此,他沒有去干涉蘇長歌選擇。

    ;;;只是將一切擺在他面前。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話,站起身來對他拱手行禮。

    ;;;經過朱聖的梳理,他雖然沒得到答案,但卻是明白了歷代聖人的解題思路,也明白了儒道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

    ;;;只不過他心中還有一問。

    ;;;至關重要。

    ;;;「敢問朱聖,浩然正氣究竟為何?」

    ;;;蘇長歌凝聲問道。

    ;;;聽到此問,朱聖望了他一眼。

    ;;;然後才說道:「想來你也知道蘊養浩然正氣的三種方法。」

    ;;;「第一是讀書明意,明悟聖賢道理,第二傳播道理,教化百姓,這是民心,第三是頓悟,學問得到天道認可。」

    ;;;「然而,本質上來講。」

    ;;;「浩然正氣實際上就是心的力量,分別對應己心,民心,天心。」

    ;;;「這也是為什麼誤入歧途,歪曲道理之人,依舊能蘊養浩然正氣的原因,因為他們堅持己心,又得到百姓民心。」

    ;;;「你知道天地大儒為什麼那麼少嗎?」

    ;;;「因為凡成為天地大儒。」

    ;;;「其心、其學問必須要得到天道認可,己心和民心只夠他們走到大儒。」

    ;;;朱聖開口解釋道。

    ;;;聞言,蘇長歌知道這是儒家辛秘。

    ;;;畢竟在世人眼中。

    ;;;儒道的浩然正氣,一直都是孟子口中的至剛至大之氣

    ;;;如此來看,儒道能崛起不是沒道理,為了從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包裝、營銷的套路都用上,不過這麼做也沒什麼。

    ;;;浩然正氣。

    ;;;光是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正派。

    ;;;而且儒家本身的道理,也是講究仁義孝悌,純儒將其稱為浩然正氣並無不可。

    ;;;假如要是取名為心氣、心力之類的。

    ;;;就少了那股堂堂正正的感覺。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再次拱手感謝。

    ;;;知曉浩然正氣的來源後,他隱約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不過還有一些東西,需要蘇長歌去思考解決,一旦想通,便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將那些害群之馬從儒道中踢出去。

    ;;;「老夫所講的,能對你有用就好。」

    ;;;見狀,朱聖淡淡一笑。

    ;;;他也希望蘇長歌能走出條不同的路來,最好是徹底解決儒道的問題。

    ;;;就如董聖當初寄希望於自己,一代人託付一代人,只為了讓儒道變得更好,讓百姓過的更好,但朱聖對此也沒抱太大希望。

    ;;;或者說對現在的蘇長歌。

    ;;;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此子現在還太年輕,見識和經歷的太少,接觸的道理也不多。

    ;;;自己當初光是想辦法,就耗費了整整十幾年的光陰,而且那時他已經古稀之齡,有著幾十年積累,蘇長歌這才用多久?

    ;;;而後,朱聖緩緩言道。

    ;;;「老夫能留在這的時間所剩無幾,你可還有何事要問老夫?」

    ;;;「暫時沒有。」

    ;;;蘇長歌恭敬的開口:「辛苦前輩特地走這一遭了。」

    ;;;不論是朱聖,還是歷代聖賢,亦或者當世之人,只要他們心存仁義,所作所為是為了百姓,那他都會抱以尊重之心。

    ;;;畢竟道理之爭是道理之爭。

    ;;;不涉及兩者關係。

    ;;;「嗯。」

    ;;;朱聖聞言,輕輕頷首。

    ;;;隨後,就像從未來過一樣,化作一陣光點,在牢房中消失。

    ;;;而蘇長歌則再次盤腿坐下思考。

    ;;;只不過。

    ;;;相比於牢房中的清淨,隨著斬立決的日子越來越近,外界一天比一天亂。;;;;「敢問先生何人?」

    ;;;蘇長歌看著面前平平無奇的青年,心中閃過數個念頭。

    ;;;要知道,清玄一直守在外面,此人卻能在不驚動她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出現在牢裡,足可見修為、手段不同尋常。

    ;;;而普天之下能做到此事的人。

    ;;;可謂屈指可數。

    ;;;同時,這青年又是一副儒生打扮。

    ;;;兩者相加,蘇長歌心中對青年的身份,已然有了猜測。

    ;;;只不過朱聖幾百年前就死了,雖然傳聞他還有一縷殘魂留在太學院內,但誰都沒見過,也正是這樣,他才開口詢問。

    ;;;「叫我朱夫子吧。」

    ;;;青年開口,很是隨意的盤腿坐下。

    ;;;而蘇長歌聽到此話,也肯定了心中猜測,來者正是朱聖的那縷殘魂。

    ;;;不過正好,他的確碰上了些麻煩,有些問題想不通,朱聖作為儒道聖人,他對儒道的了解,想來應該在自己之上。

    ;;;既然對方說有麻煩可以直言。

    ;;;蘇長歌也不就客氣。

    ;;;「朱夫子。」

    ;;;「晚輩有一事不明。」

    ;;;「自古以來,歷代聖賢皆有學問、道理傳下,但其精義卻常被有心人歪曲。」

    ;;;「人有百性,對道理有不同的理解,這點在下明白,可那些追名逐利,滿口空談仁義之輩,卻為何蘊養出浩然正氣?」

    ;;;「這群人以聖賢門徒自稱。」

    ;;;「假借聖人之名,只為滿足一己私慾,全然不顧百姓生死,無半點仁義。」

    ;;;「這樣的人,焉能稱之為儒生?」

    ;;;蘇長歌出言問道。

    ;;;他對儒生圖利其實並不反感。

    ;;;利者,義之和也。

    ;;;對利益的追求,必須要講究道義,彼此之間要做到相互統一。

    ;;;就拿墨家舉例,他們同樣逐利,但他們的利跟錢、名、色不一樣,他們的利是天下,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使天下百姓過好就是他們追逐的利益。

    ;;;當然,這對普通人來說太難。

    ;;;儒家的利就簡單很多。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逐利取之有道。

    ;;;這個道,就是仁義之道,愛財逐利,皆要在仁義的範疇內。

    ;;;而蘇長歌所厭惡的,就是為了一己私利,不顧仁義,肆意欺辱壓榨百姓,這樣的儒生,能養出浩然正氣實在太奇怪了。

    ;;;此時,隨著聲音響起。

    ;;;朱聖淡淡一笑。

    ;;;「老夫當初在知天命之齡,也和你一樣,思慮過與此類似的問題。」

    ;;;說完之後,他滿眼讚賞看著的蘇長歌,開口道:「你如今就能有此問,這很好,將來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你認為對的答案。」

    ;;;「我認為對的答案?」

    ;;;聞言,蘇長歌疑惑的望向朱聖,問道:「那前輩您的答案是什麼?」

    ;;;「老夫的答案」

    ;;;朱聖撓了撓頭,接著道:「老夫按照順序,跟你說下歷代先賢的答案吧。」

    ;;;「其實不只是你我,董聖,禮聖,亞聖,他們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亞聖身逢亂世,各國征戰,諸子百家爭鳴。」

    ;;;「儒家在那時雖強,但卻只是諸子百家其一,甚至算不上最為鼎盛的。」

    ;;;「楊朱學派和墨家你應該知道吧?」

    ;;;「嗯。」

    ;;;蘇長歌點頭應了一聲。

    ;;;「彼時天下之言,非楊即墨,楊朱的想法是人人貴己,舉世皆入道門。」

    ;;;「不利他人,不損他人,只追求自身天性而活。」

    ;;;「如此一來,相當於整個凡間都成了道門,眾生修道,可惜不切實際,人性皆有私,而且天地也無法滿足如此多的修行者。」

    ;;;「墨家則是另一個極端。」

    ;;;「兼相愛,交相利,人人皆成為墨者一般的人,為天下大利而奮鬥。」

    ;;;說到這裡,朱聖特地停頓下來,補充道:「墨家脫身於我儒家,他們的理念雖好,但終究是理念,想要人人兼愛太難了。」

    ;;;「聽聽還可以,但做人要腳踏實地,道理也是同樣如此。」

    ;;;「必須要考慮到實際情況。」

    ;;;他特地說此話。

    ;;;就是怕蘇長歌被墨家給拐跑。

    ;;;畢竟單以仁義來論,儒墨兩家實在太像了,只不過墨家要極端一些。

    ;;;「嗯。」

    ;;;蘇長歌點了點頭。

    ;;;墨家在此世確實難以大興,等到後世生產力上來,倒有可能成為主流。

    ;;;見狀,朱聖繼續說下去。

    ;;;「百家思想爭執不休。」

    ;;;「誰都想爭奪天命,以自家學派的義理,來制定人道規矩。」

    ;;;「眼見於此。」

    ;;;「亞聖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要證明儒家道理天下第一。」

    ;;;「將仁義變成世俗的規矩。」

    ;;;「於是,他所想到的法子,就是和文聖一樣周遊列國,與各家學派辯論,以此證明儒家仁義,才是天下唯一的出路。」

    ;;;「可惜,當時的百家學派太強。」

    ;;;「亞聖並未成功。」

    ;;;「不過卻給儒家爭到了一份天命,以自身之道,補充了儒家道理。」

    ;;;話音落下。

    ;;;蘇長歌輕輕頷首。

    ;;;人性本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捨生取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

    ;;;這些道理全部都是亞聖留下的。

    ;;;他雖然沒有終結亂世,沒有說服百家,但卻留下了諸多道理。

    ;;;而此時,朱聖又說起了禮聖。

    ;;;「禮聖和亞聖一樣,同樣出生於亂世,但他的諸多理念與亞聖相悖。」

    ;;;「性本惡,就是禮聖所提出來的,他覺得天下太亂,不在於思想的紛亂,而在於行動,世人的惡行沒有得到強有力的限制。」

    ;;;「為此,他所想到的答案。」

    ;;;「就是隆法重禮。」

    ;;;「以律法來懲戒惡行,以禮法來約束人的言行舉止,教化世人向善。」

    ;;;「於是,在禮聖及其弟子,再加上法家的共同努力下,亂世被終結,天下最終一統,律法成了世人行為不可逾越的底線。」

    ;;;「在這點上,禮聖要比亞聖好。」

    ;;;「可也衍生出新的問題。」

    ;;;「同一個王朝內,各家學派、不同勢力之間的權利鬥爭層出不窮。」

    ;;;說到這,朱聖嘆了一口氣。

    ;;;蘇長歌則聽的津津有味。

    ;;;亞聖和諸子百家的這段歷史,與他前世某段歷史較為相似。

    ;;;但自禮聖開始,歷史就有很大出路。

    ;;;不過他的思想,倒是很像那位雖沒被封聖,但道理卻流傳千古,惠及世人的荀子,論貢獻而言,他絲毫不比亞聖要低。

    ;;;言歸正傳。

    ;;;亞聖和禮聖,他們都碰到了跟自己差不多的問題。

    ;;;自己是逐出儒家中的害群之馬。

    ;;;他們正值亂世,百家爭鳴,他們所做的則是逐出世間誤導百姓的害群之馬。

    ;;;亞聖想要靠道理來辯駁。

    ;;;可惜沒有成功。

    ;;;而禮聖靠禮法和律法,想以律法威懾,禮法教化,但權勢卻可以無視律法,禮法也成了權勢者維護自身合法性的工具。

    ;;;當然,再怎麼也比打仗要好。

    ;;;至少禮聖的做法。

    ;;;將鬥爭都控制在規矩內,嘴炮成了常態,不像亂世那樣動輒以命相搏。

    ;;;正想著,朱聖的聲音再次響起。

    ;;;「董聖繼承了亞聖之說,覺得天下之亂,不僅在於行為,還在於思想。」

    ;;;「王朝雖然統一,百姓得到安定,但諸子百家依舊在爭奪天命,一個個都想著取代儒家,從而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攻訐算計。」

    ;;;「對此,董聖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王朝統一能平定亂世,那麼思想統一便可以使天地大同。」

    ;;;「道理,只要一家就夠了。」

    ;;;「於是董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諸子百家趕盡殺絕,焚毀百家之書。」

    ;;;說到這裡,朱聖似乎想起了什麼,嘆道:「老夫曾見過董聖的殘魂,就如你我現在這樣,他將這些事情講給老夫聽。」

    ;;;「而老夫當時所困惑的問題。」

    ;;;「與你相差無幾。」

    ;;;「罷黜百家後,思想上統一了,但又沒完全統一。」

    ;;;「人有百性,對道理的理解各有不同,而為了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者,比比皆是,總會有人歪曲道理來牟取私利。」

    ;;;「百家的確沒了。」

    ;;;「但儒家內部卻多出了百家。」

    ;;;「他們一樣操弄權術,一樣視彼此為死敵,就如你之心學,老夫之理學。」

    ;;;朱聖開口。

    ;;;幽怨的看了眼蘇長歌。

    ;;;雖然早在死前,他就想過自己可能會被後聖鞭屍。

    ;;;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並且,他也不怪蘇長歌,因為自己的緣故,那群徒子徒孫的確不爭氣,沒有其他學派,他們的日子過的太安逸太舒服了。

    ;;;而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這番話。

    ;;;對董聖的做法能理解。

    ;;;但卻很難認同,畢竟百家當中亦有如墨家、農家這種學派。

    ;;;他們的思想或許和當時不太對付,但也沒必要趕盡殺絕,焚燒全部書籍,完全可以將一些與民有利的東西保存流傳下來。

    ;;;只不過,蘇長歌也明白。

    ;;;他的這種想法。

    ;;;也只是因為自己是後世之人,看到了弊端,才會難以認同。

    ;;;設身處地的站在董聖當時立場來看,聖人又不是全知全能,他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罷黜百家是董聖所給出的答案。

    ;;;想到這裡。

    ;;;蘇長歌目光看向面前的朱聖,已然知曉了他的解題思路。

    ;;;「所以前輩您當時想的辦法。」

    ;;;「就是固定。」

    ;;;「清掃出儒家中多餘的學派,只留下幾支,並設立太學院,推崇理學。」

    ;;;「而有太學院在。」

    ;;;「理學在朝廷上必然占據主導地位,甚至決定性地位。」

    ;;;「理學本身,便是將三綱五常、禮法律法固定,將思想牢牢鎖死在理學規矩中,如此一來,變相等於徹底統一了思想。」

    ;;;蘇長歌開口。

    ;;;理學的本質就是將儒家道理給教條化,成為儒教,禮教。

    ;;;以權勢作為倚靠。

    ;;;給思想、道理一個客觀固定答案,所有人都按照聖人的話來。

    ;;;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保證了思想不出亂子,但也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思想固化,儒道落寞,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不僅如此。

    ;;;那些追名逐利之徒,依舊大行其道。

    ;;;只不過以前是披著各家各派的皮,如今披著理學的皮。

    ;;;諸如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有幾個不是理學出身?這些人對百姓做出過什麼貢獻?其中最好的,也不過是清廉不貪污而已。

    ;;;而此時,聽到蘇長歌的話。

    ;;;朱聖倒是坦然自若。

    ;;;他承認,自己的方法確實沒能如自己預想中那樣,使天下大同。

    ;;;也正是因此,他才會先講亞聖、禮聖、董聖,畢竟這是歷代先賢都未解決問題,他也只是在按禮聖、董聖的思路往下走。

    ;;;至於這條路的結果如何。

    ;;;如今來看。

    ;;;雖然緩解了思想上的爭執,但取而代之的是儒道開始走下坡路。

    ;;;別的不說,天地大儒的人數相較巔峰時期而言,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就連大儒,也有不少是嚴院長這種湊數的。

    ;;;是利是弊。

    ;;;朱聖自己也很難說清楚。

    ;;;目的的確達成了。

    ;;;可損失重大。

    ;;;隨即,他看向蘇長歌,說道:「按照老夫當初與董聖商量的法子。」

    ;;;「就如王朝一般,理學內部也會腐朽,所以有兩個應對之法,一是新的學派取代理學,二是將理學內部的腐臭全部掃蕩一空。」

    ;;;「相當於改朝換代和王朝中興。」

    ;;;「如今你自立心學。」

    ;;;「第二條路肯定不會選,而走第一條路的話,便是在走老夫的老路子。」

    ;;;朱聖看著蘇長歌,他不知道此子會做出什麼選擇,但他希望能開闢出一條新路來,因為儒道不該如此死氣沉沉。

    ;;;只是朱聖又怕。

    ;;;怕回到當初那樣,各派之間爭執不休,爾虞我詐的環境下。

    ;;;因此,他沒有去干涉蘇長歌選擇。

    ;;;只是將一切擺在他面前。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話,站起身來對他拱手行禮。

    ;;;經過朱聖的梳理,他雖然沒得到答案,但卻是明白了歷代聖人的解題思路,也明白了儒道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

    ;;;只不過他心中還有一問。

    ;;;至關重要。

    ;;;「敢問朱聖,浩然正氣究竟為何?」

    ;;;蘇長歌凝聲問道。

    ;;;聽到此問,朱聖望了他一眼。

    ;;;然後才說道:「想來你也知道蘊養浩然正氣的三種方法。」

    ;;;「第一是讀書明意,明悟聖賢道理,第二傳播道理,教化百姓,這是民心,第三是頓悟,學問得到天道認可。」

    ;;;「然而,本質上來講。」

    ;;;「浩然正氣實際上就是心的力量,分別對應己心,民心,天心。」

    ;;;「這也是為什麼誤入歧途,歪曲道理之人,依舊能蘊養浩然正氣的原因,因為他們堅持己心,又得到百姓民心。」

    ;;;「你知道天地大儒為什麼那麼少嗎?」

    ;;;「因為凡成為天地大儒。」

    ;;;「其心、其學問必須要得到天道認可,己心和民心只夠他們走到大儒。」

    ;;;朱聖開口解釋道。

    ;;;聞言,蘇長歌知道這是儒家辛秘。

    ;;;畢竟在世人眼中。

    ;;;儒道的浩然正氣,一直都是孟子口中的至剛至大之氣

    ;;;如此來看,儒道能崛起不是沒道理,為了從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包裝、營銷的套路都用上,不過這麼做也沒什麼。

    ;;;浩然正氣。

    ;;;光是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正派。

    ;;;而且儒家本身的道理,也是講究仁義孝悌,純儒將其稱為浩然正氣並無不可。

    ;;;假如要是取名為心氣、心力之類的。

    ;;;就少了那股堂堂正正的感覺。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再次拱手感謝。

    ;;;知曉浩然正氣的來源後,他隱約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不過還有一些東西,需要蘇長歌去思考解決,一旦想通,便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將那些害群之馬從儒道中踢出去。

    ;;;「老夫所講的,能對你有用就好。」

    ;;;見狀,朱聖淡淡一笑。

    ;;;他也希望蘇長歌能走出條不同的路來,最好是徹底解決儒道的問題。

    ;;;就如董聖當初寄希望於自己,一代人託付一代人,只為了讓儒道變得更好,讓百姓過的更好,但朱聖對此也沒抱太大希望。

    ;;;或者說對現在的蘇長歌。

    ;;;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此子現在還太年輕,見識和經歷的太少,接觸的道理也不多。

    ;;;自己當初光是想辦法,就耗費了整整十幾年的光陰,而且那時他已經古稀之齡,有著幾十年積累,蘇長歌這才用多久?

    ;;;而後,朱聖緩緩言道。

    ;;;「老夫能留在這的時間所剩無幾,你可還有何事要問老夫?」

    ;;;「暫時沒有。」

    ;;;蘇長歌恭敬的開口:「辛苦前輩特地走這一遭了。」

    ;;;不論是朱聖,還是歷代聖賢,亦或者當世之人,只要他們心存仁義,所作所為是為了百姓,那他都會抱以尊重之心。

    ;;;畢竟道理之爭是道理之爭。

    ;;;不涉及兩者關係。

    ;;;「嗯。」

    ;;;朱聖聞言,輕輕頷首。

    ;;;隨後,就像從未來過一樣,化作一陣光點,在牢房中消失。

    ;;;而蘇長歌則再次盤腿坐下思考。

    ;;;只不過。

    ;;;相比於牢房中的清淨,隨著斬立決的日子越來越近,外界一天比一天亂。;;;;「敢問先生何人?」

    ;;;蘇長歌看著面前平平無奇的青年,心中閃過數個念頭。

    ;;;要知道,清玄一直守在外面,此人卻能在不驚動她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出現在牢裡,足可見修為、手段不同尋常。

    ;;;而普天之下能做到此事的人。

    ;;;可謂屈指可數。

    ;;;同時,這青年又是一副儒生打扮。

    ;;;兩者相加,蘇長歌心中對青年的身份,已然有了猜測。

    ;;;只不過朱聖幾百年前就死了,雖然傳聞他還有一縷殘魂留在太學院內,但誰都沒見過,也正是這樣,他才開口詢問。

    ;;;「叫我朱夫子吧。」

    ;;;青年開口,很是隨意的盤腿坐下。

    ;;;而蘇長歌聽到此話,也肯定了心中猜測,來者正是朱聖的那縷殘魂。

    ;;;不過正好,他的確碰上了些麻煩,有些問題想不通,朱聖作為儒道聖人,他對儒道的了解,想來應該在自己之上。

    ;;;既然對方說有麻煩可以直言。

    ;;;蘇長歌也不就客氣。

    ;;;「朱夫子。」

    ;;;「晚輩有一事不明。」

    ;;;「自古以來,歷代聖賢皆有學問、道理傳下,但其精義卻常被有心人歪曲。」

    ;;;「人有百性,對道理有不同的理解,這點在下明白,可那些追名逐利,滿口空談仁義之輩,卻為何蘊養出浩然正氣?」

    ;;;「這群人以聖賢門徒自稱。」

    ;;;「假借聖人之名,只為滿足一己私慾,全然不顧百姓生死,無半點仁義。」

    ;;;「這樣的人,焉能稱之為儒生?」

    ;;;蘇長歌出言問道。

    ;;;他對儒生圖利其實並不反感。

    ;;;利者,義之和也。

    ;;;對利益的追求,必須要講究道義,彼此之間要做到相互統一。

    ;;;就拿墨家舉例,他們同樣逐利,但他們的利跟錢、名、色不一樣,他們的利是天下,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使天下百姓過好就是他們追逐的利益。

    ;;;當然,這對普通人來說太難。

    ;;;儒家的利就簡單很多。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逐利取之有道。

    ;;;這個道,就是仁義之道,愛財逐利,皆要在仁義的範疇內。

    ;;;而蘇長歌所厭惡的,就是為了一己私利,不顧仁義,肆意欺辱壓榨百姓,這樣的儒生,能養出浩然正氣實在太奇怪了。

    ;;;此時,隨著聲音響起。

    ;;;朱聖淡淡一笑。

    ;;;「老夫當初在知天命之齡,也和你一樣,思慮過與此類似的問題。」

    ;;;說完之後,他滿眼讚賞看著的蘇長歌,開口道:「你如今就能有此問,這很好,將來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你認為對的答案。」

    ;;;「我認為對的答案?」

    ;;;聞言,蘇長歌疑惑的望向朱聖,問道:「那前輩您的答案是什麼?」

    ;;;「老夫的答案」

    ;;;朱聖撓了撓頭,接著道:「老夫按照順序,跟你說下歷代先賢的答案吧。」

    ;;;「其實不只是你我,董聖,禮聖,亞聖,他們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亞聖身逢亂世,各國征戰,諸子百家爭鳴。」

    ;;;「儒家在那時雖強,但卻只是諸子百家其一,甚至算不上最為鼎盛的。」

    ;;;「楊朱學派和墨家你應該知道吧?」

    ;;;「嗯。」

    ;;;蘇長歌點頭應了一聲。

    ;;;「彼時天下之言,非楊即墨,楊朱的想法是人人貴己,舉世皆入道門。」

    ;;;「不利他人,不損他人,只追求自身天性而活。」

    ;;;「如此一來,相當於整個凡間都成了道門,眾生修道,可惜不切實際,人性皆有私,而且天地也無法滿足如此多的修行者。」

    ;;;「墨家則是另一個極端。」

    ;;;「兼相愛,交相利,人人皆成為墨者一般的人,為天下大利而奮鬥。」

    ;;;說到這裡,朱聖特地停頓下來,補充道:「墨家脫身於我儒家,他們的理念雖好,但終究是理念,想要人人兼愛太難了。」

    ;;;「聽聽還可以,但做人要腳踏實地,道理也是同樣如此。」

    ;;;「必須要考慮到實際情況。」

    ;;;他特地說此話。

    ;;;就是怕蘇長歌被墨家給拐跑。

    ;;;畢竟單以仁義來論,儒墨兩家實在太像了,只不過墨家要極端一些。

    ;;;「嗯。」

    ;;;蘇長歌點了點頭。

    ;;;墨家在此世確實難以大興,等到後世生產力上來,倒有可能成為主流。

    ;;;見狀,朱聖繼續說下去。

    ;;;「百家思想爭執不休。」

    ;;;「誰都想爭奪天命,以自家學派的義理,來制定人道規矩。」

    ;;;「眼見於此。」

    ;;;「亞聖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要證明儒家道理天下第一。」

    ;;;「將仁義變成世俗的規矩。」

    ;;;「於是,他所想到的法子,就是和文聖一樣周遊列國,與各家學派辯論,以此證明儒家仁義,才是天下唯一的出路。」

    ;;;「可惜,當時的百家學派太強。」

    ;;;「亞聖並未成功。」

    ;;;「不過卻給儒家爭到了一份天命,以自身之道,補充了儒家道理。」

    ;;;話音落下。

    ;;;蘇長歌輕輕頷首。

    ;;;人性本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捨生取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

    ;;;這些道理全部都是亞聖留下的。

    ;;;他雖然沒有終結亂世,沒有說服百家,但卻留下了諸多道理。

    ;;;而此時,朱聖又說起了禮聖。

    ;;;「禮聖和亞聖一樣,同樣出生於亂世,但他的諸多理念與亞聖相悖。」

    ;;;「性本惡,就是禮聖所提出來的,他覺得天下太亂,不在於思想的紛亂,而在於行動,世人的惡行沒有得到強有力的限制。」

    ;;;「為此,他所想到的答案。」

    ;;;「就是隆法重禮。」

    ;;;「以律法來懲戒惡行,以禮法來約束人的言行舉止,教化世人向善。」

    ;;;「於是,在禮聖及其弟子,再加上法家的共同努力下,亂世被終結,天下最終一統,律法成了世人行為不可逾越的底線。」

    ;;;「在這點上,禮聖要比亞聖好。」

    ;;;「可也衍生出新的問題。」

    ;;;「同一個王朝內,各家學派、不同勢力之間的權利鬥爭層出不窮。」

    ;;;說到這,朱聖嘆了一口氣。

    ;;;蘇長歌則聽的津津有味。

    ;;;亞聖和諸子百家的這段歷史,與他前世某段歷史較為相似。

    ;;;但自禮聖開始,歷史就有很大出路。

    ;;;不過他的思想,倒是很像那位雖沒被封聖,但道理卻流傳千古,惠及世人的荀子,論貢獻而言,他絲毫不比亞聖要低。

    ;;;言歸正傳。

    ;;;亞聖和禮聖,他們都碰到了跟自己差不多的問題。

    ;;;自己是逐出儒家中的害群之馬。

    ;;;他們正值亂世,百家爭鳴,他們所做的則是逐出世間誤導百姓的害群之馬。

    ;;;亞聖想要靠道理來辯駁。

    ;;;可惜沒有成功。

    ;;;而禮聖靠禮法和律法,想以律法威懾,禮法教化,但權勢卻可以無視律法,禮法也成了權勢者維護自身合法性的工具。

    ;;;當然,再怎麼也比打仗要好。

    ;;;至少禮聖的做法。

    ;;;將鬥爭都控制在規矩內,嘴炮成了常態,不像亂世那樣動輒以命相搏。

    ;;;正想著,朱聖的聲音再次響起。

    ;;;「董聖繼承了亞聖之說,覺得天下之亂,不僅在於行為,還在於思想。」

    ;;;「王朝雖然統一,百姓得到安定,但諸子百家依舊在爭奪天命,一個個都想著取代儒家,從而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攻訐算計。」

    ;;;「對此,董聖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王朝統一能平定亂世,那麼思想統一便可以使天地大同。」

    ;;;「道理,只要一家就夠了。」

    ;;;「於是董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諸子百家趕盡殺絕,焚毀百家之書。」

    ;;;說到這裡,朱聖似乎想起了什麼,嘆道:「老夫曾見過董聖的殘魂,就如你我現在這樣,他將這些事情講給老夫聽。」

    ;;;「而老夫當時所困惑的問題。」

    ;;;「與你相差無幾。」

    ;;;「罷黜百家後,思想上統一了,但又沒完全統一。」

    ;;;「人有百性,對道理的理解各有不同,而為了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者,比比皆是,總會有人歪曲道理來牟取私利。」

    ;;;「百家的確沒了。」

    ;;;「但儒家內部卻多出了百家。」

    ;;;「他們一樣操弄權術,一樣視彼此為死敵,就如你之心學,老夫之理學。」

    ;;;朱聖開口。

    ;;;幽怨的看了眼蘇長歌。

    ;;;雖然早在死前,他就想過自己可能會被後聖鞭屍。

    ;;;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並且,他也不怪蘇長歌,因為自己的緣故,那群徒子徒孫的確不爭氣,沒有其他學派,他們的日子過的太安逸太舒服了。

    ;;;而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這番話。

    ;;;對董聖的做法能理解。

    ;;;但卻很難認同,畢竟百家當中亦有如墨家、農家這種學派。

    ;;;他們的思想或許和當時不太對付,但也沒必要趕盡殺絕,焚燒全部書籍,完全可以將一些與民有利的東西保存流傳下來。

    ;;;只不過,蘇長歌也明白。

    ;;;他的這種想法。

    ;;;也只是因為自己是後世之人,看到了弊端,才會難以認同。

    ;;;設身處地的站在董聖當時立場來看,聖人又不是全知全能,他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罷黜百家是董聖所給出的答案。

    ;;;想到這裡。

    ;;;蘇長歌目光看向面前的朱聖,已然知曉了他的解題思路。

    ;;;「所以前輩您當時想的辦法。」

    ;;;「就是固定。」

    ;;;「清掃出儒家中多餘的學派,只留下幾支,並設立太學院,推崇理學。」

    ;;;「而有太學院在。」

    ;;;「理學在朝廷上必然占據主導地位,甚至決定性地位。」

    ;;;「理學本身,便是將三綱五常、禮法律法固定,將思想牢牢鎖死在理學規矩中,如此一來,變相等於徹底統一了思想。」

    ;;;蘇長歌開口。

    ;;;理學的本質就是將儒家道理給教條化,成為儒教,禮教。

    ;;;以權勢作為倚靠。

    ;;;給思想、道理一個客觀固定答案,所有人都按照聖人的話來。

    ;;;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保證了思想不出亂子,但也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思想固化,儒道落寞,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不僅如此。

    ;;;那些追名逐利之徒,依舊大行其道。

    ;;;只不過以前是披著各家各派的皮,如今披著理學的皮。

    ;;;諸如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有幾個不是理學出身?這些人對百姓做出過什麼貢獻?其中最好的,也不過是清廉不貪污而已。

    ;;;而此時,聽到蘇長歌的話。

    ;;;朱聖倒是坦然自若。

    ;;;他承認,自己的方法確實沒能如自己預想中那樣,使天下大同。

    ;;;也正是因此,他才會先講亞聖、禮聖、董聖,畢竟這是歷代先賢都未解決問題,他也只是在按禮聖、董聖的思路往下走。

    ;;;至於這條路的結果如何。

    ;;;如今來看。

    ;;;雖然緩解了思想上的爭執,但取而代之的是儒道開始走下坡路。

    ;;;別的不說,天地大儒的人數相較巔峰時期而言,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就連大儒,也有不少是嚴院長這種湊數的。

    ;;;是利是弊。

    ;;;朱聖自己也很難說清楚。

    ;;;目的的確達成了。

    ;;;可損失重大。

    ;;;隨即,他看向蘇長歌,說道:「按照老夫當初與董聖商量的法子。」

    ;;;「就如王朝一般,理學內部也會腐朽,所以有兩個應對之法,一是新的學派取代理學,二是將理學內部的腐臭全部掃蕩一空。」

    ;;;「相當於改朝換代和王朝中興。」

    ;;;「如今你自立心學。」

    ;;;「第二條路肯定不會選,而走第一條路的話,便是在走老夫的老路子。」

    ;;;朱聖看著蘇長歌,他不知道此子會做出什麼選擇,但他希望能開闢出一條新路來,因為儒道不該如此死氣沉沉。

    ;;;只是朱聖又怕。

    ;;;怕回到當初那樣,各派之間爭執不休,爾虞我詐的環境下。

    ;;;因此,他沒有去干涉蘇長歌選擇。

    ;;;只是將一切擺在他面前。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話,站起身來對他拱手行禮。

    ;;;經過朱聖的梳理,他雖然沒得到答案,但卻是明白了歷代聖人的解題思路,也明白了儒道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

    ;;;只不過他心中還有一問。

    ;;;至關重要。

    ;;;「敢問朱聖,浩然正氣究竟為何?」

    ;;;蘇長歌凝聲問道。

    ;;;聽到此問,朱聖望了他一眼。

    ;;;然後才說道:「想來你也知道蘊養浩然正氣的三種方法。」

    ;;;「第一是讀書明意,明悟聖賢道理,第二傳播道理,教化百姓,這是民心,第三是頓悟,學問得到天道認可。」

    ;;;「然而,本質上來講。」

    ;;;「浩然正氣實際上就是心的力量,分別對應己心,民心,天心。」

    ;;;「這也是為什麼誤入歧途,歪曲道理之人,依舊能蘊養浩然正氣的原因,因為他們堅持己心,又得到百姓民心。」

    ;;;「你知道天地大儒為什麼那麼少嗎?」

    ;;;「因為凡成為天地大儒。」

    ;;;「其心、其學問必須要得到天道認可,己心和民心只夠他們走到大儒。」

    ;;;朱聖開口解釋道。

    ;;;聞言,蘇長歌知道這是儒家辛秘。

    ;;;畢竟在世人眼中。

    ;;;儒道的浩然正氣,一直都是孟子口中的至剛至大之氣

    ;;;如此來看,儒道能崛起不是沒道理,為了從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包裝、營銷的套路都用上,不過這麼做也沒什麼。

    ;;;浩然正氣。

    ;;;光是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正派。

    ;;;而且儒家本身的道理,也是講究仁義孝悌,純儒將其稱為浩然正氣並無不可。

    ;;;假如要是取名為心氣、心力之類的。

    ;;;就少了那股堂堂正正的感覺。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再次拱手感謝。

    ;;;知曉浩然正氣的來源後,他隱約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不過還有一些東西,需要蘇長歌去思考解決,一旦想通,便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將那些害群之馬從儒道中踢出去。

    ;;;「老夫所講的,能對你有用就好。」

    ;;;見狀,朱聖淡淡一笑。

    ;;;他也希望蘇長歌能走出條不同的路來,最好是徹底解決儒道的問題。

    ;;;就如董聖當初寄希望於自己,一代人託付一代人,只為了讓儒道變得更好,讓百姓過的更好,但朱聖對此也沒抱太大希望。

    ;;;或者說對現在的蘇長歌。

    ;;;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此子現在還太年輕,見識和經歷的太少,接觸的道理也不多。

    ;;;自己當初光是想辦法,就耗費了整整十幾年的光陰,而且那時他已經古稀之齡,有著幾十年積累,蘇長歌這才用多久?

    ;;;而後,朱聖緩緩言道。

    ;;;「老夫能留在這的時間所剩無幾,你可還有何事要問老夫?」

    ;;;「暫時沒有。」

    ;;;蘇長歌恭敬的開口:「辛苦前輩特地走這一遭了。」

    ;;;不論是朱聖,還是歷代聖賢,亦或者當世之人,只要他們心存仁義,所作所為是為了百姓,那他都會抱以尊重之心。

    ;;;畢竟道理之爭是道理之爭。

    ;;;不涉及兩者關係。

    ;;;「嗯。」

    ;;;朱聖聞言,輕輕頷首。

    ;;;隨後,就像從未來過一樣,化作一陣光點,在牢房中消失。

    ;;;而蘇長歌則再次盤腿坐下思考。

    ;;;只不過。


    ;;;相比於牢房中的清淨,隨著斬立決的日子越來越近,外界一天比一天亂。;;;;「敢問先生何人?」

    ;;;蘇長歌看著面前平平無奇的青年,心中閃過數個念頭。

    ;;;要知道,清玄一直守在外面,此人卻能在不驚動她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出現在牢裡,足可見修為、手段不同尋常。

    ;;;而普天之下能做到此事的人。

    ;;;可謂屈指可數。

    ;;;同時,這青年又是一副儒生打扮。

    ;;;兩者相加,蘇長歌心中對青年的身份,已然有了猜測。

    ;;;只不過朱聖幾百年前就死了,雖然傳聞他還有一縷殘魂留在太學院內,但誰都沒見過,也正是這樣,他才開口詢問。

    ;;;「叫我朱夫子吧。」

    ;;;青年開口,很是隨意的盤腿坐下。

    ;;;而蘇長歌聽到此話,也肯定了心中猜測,來者正是朱聖的那縷殘魂。

    ;;;不過正好,他的確碰上了些麻煩,有些問題想不通,朱聖作為儒道聖人,他對儒道的了解,想來應該在自己之上。

    ;;;既然對方說有麻煩可以直言。

    ;;;蘇長歌也不就客氣。

    ;;;「朱夫子。」

    ;;;「晚輩有一事不明。」

    ;;;「自古以來,歷代聖賢皆有學問、道理傳下,但其精義卻常被有心人歪曲。」

    ;;;「人有百性,對道理有不同的理解,這點在下明白,可那些追名逐利,滿口空談仁義之輩,卻為何蘊養出浩然正氣?」

    ;;;「這群人以聖賢門徒自稱。」

    ;;;「假借聖人之名,只為滿足一己私慾,全然不顧百姓生死,無半點仁義。」

    ;;;「這樣的人,焉能稱之為儒生?」

    ;;;蘇長歌出言問道。

    ;;;他對儒生圖利其實並不反感。

    ;;;利者,義之和也。

    ;;;對利益的追求,必須要講究道義,彼此之間要做到相互統一。

    ;;;就拿墨家舉例,他們同樣逐利,但他們的利跟錢、名、色不一樣,他們的利是天下,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使天下百姓過好就是他們追逐的利益。

    ;;;當然,這對普通人來說太難。

    ;;;儒家的利就簡單很多。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逐利取之有道。

    ;;;這個道,就是仁義之道,愛財逐利,皆要在仁義的範疇內。

    ;;;而蘇長歌所厭惡的,就是為了一己私利,不顧仁義,肆意欺辱壓榨百姓,這樣的儒生,能養出浩然正氣實在太奇怪了。

    ;;;此時,隨著聲音響起。

    ;;;朱聖淡淡一笑。

    ;;;「老夫當初在知天命之齡,也和你一樣,思慮過與此類似的問題。」

    ;;;說完之後,他滿眼讚賞看著的蘇長歌,開口道:「你如今就能有此問,這很好,將來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你認為對的答案。」

    ;;;「我認為對的答案?」

    ;;;聞言,蘇長歌疑惑的望向朱聖,問道:「那前輩您的答案是什麼?」

    ;;;「老夫的答案」

    ;;;朱聖撓了撓頭,接著道:「老夫按照順序,跟你說下歷代先賢的答案吧。」

    ;;;「其實不只是你我,董聖,禮聖,亞聖,他們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亞聖身逢亂世,各國征戰,諸子百家爭鳴。」

    ;;;「儒家在那時雖強,但卻只是諸子百家其一,甚至算不上最為鼎盛的。」

    ;;;「楊朱學派和墨家你應該知道吧?」

    ;;;「嗯。」

    ;;;蘇長歌點頭應了一聲。

    ;;;「彼時天下之言,非楊即墨,楊朱的想法是人人貴己,舉世皆入道門。」

    ;;;「不利他人,不損他人,只追求自身天性而活。」

    ;;;「如此一來,相當於整個凡間都成了道門,眾生修道,可惜不切實際,人性皆有私,而且天地也無法滿足如此多的修行者。」

    ;;;「墨家則是另一個極端。」

    ;;;「兼相愛,交相利,人人皆成為墨者一般的人,為天下大利而奮鬥。」

    ;;;說到這裡,朱聖特地停頓下來,補充道:「墨家脫身於我儒家,他們的理念雖好,但終究是理念,想要人人兼愛太難了。」

    ;;;「聽聽還可以,但做人要腳踏實地,道理也是同樣如此。」

    ;;;「必須要考慮到實際情況。」

    ;;;他特地說此話。

    ;;;就是怕蘇長歌被墨家給拐跑。

    ;;;畢竟單以仁義來論,儒墨兩家實在太像了,只不過墨家要極端一些。

    ;;;「嗯。」

    ;;;蘇長歌點了點頭。

    ;;;墨家在此世確實難以大興,等到後世生產力上來,倒有可能成為主流。

    ;;;見狀,朱聖繼續說下去。

    ;;;「百家思想爭執不休。」

    ;;;「誰都想爭奪天命,以自家學派的義理,來制定人道規矩。」

    ;;;「眼見於此。」

    ;;;「亞聖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要證明儒家道理天下第一。」

    ;;;「將仁義變成世俗的規矩。」

    ;;;「於是,他所想到的法子,就是和文聖一樣周遊列國,與各家學派辯論,以此證明儒家仁義,才是天下唯一的出路。」

    ;;;「可惜,當時的百家學派太強。」

    ;;;「亞聖並未成功。」

    ;;;「不過卻給儒家爭到了一份天命,以自身之道,補充了儒家道理。」

    ;;;話音落下。

    ;;;蘇長歌輕輕頷首。

    ;;;人性本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捨生取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

    ;;;這些道理全部都是亞聖留下的。

    ;;;他雖然沒有終結亂世,沒有說服百家,但卻留下了諸多道理。

    ;;;而此時,朱聖又說起了禮聖。

    ;;;「禮聖和亞聖一樣,同樣出生於亂世,但他的諸多理念與亞聖相悖。」

    ;;;「性本惡,就是禮聖所提出來的,他覺得天下太亂,不在於思想的紛亂,而在於行動,世人的惡行沒有得到強有力的限制。」

    ;;;「為此,他所想到的答案。」

    ;;;「就是隆法重禮。」

    ;;;「以律法來懲戒惡行,以禮法來約束人的言行舉止,教化世人向善。」

    ;;;「於是,在禮聖及其弟子,再加上法家的共同努力下,亂世被終結,天下最終一統,律法成了世人行為不可逾越的底線。」

    ;;;「在這點上,禮聖要比亞聖好。」

    ;;;「可也衍生出新的問題。」

    ;;;「同一個王朝內,各家學派、不同勢力之間的權利鬥爭層出不窮。」

    ;;;說到這,朱聖嘆了一口氣。

    ;;;蘇長歌則聽的津津有味。

    ;;;亞聖和諸子百家的這段歷史,與他前世某段歷史較為相似。

    ;;;但自禮聖開始,歷史就有很大出路。

    ;;;不過他的思想,倒是很像那位雖沒被封聖,但道理卻流傳千古,惠及世人的荀子,論貢獻而言,他絲毫不比亞聖要低。

    ;;;言歸正傳。

    ;;;亞聖和禮聖,他們都碰到了跟自己差不多的問題。

    ;;;自己是逐出儒家中的害群之馬。

    ;;;他們正值亂世,百家爭鳴,他們所做的則是逐出世間誤導百姓的害群之馬。

    ;;;亞聖想要靠道理來辯駁。

    ;;;可惜沒有成功。

    ;;;而禮聖靠禮法和律法,想以律法威懾,禮法教化,但權勢卻可以無視律法,禮法也成了權勢者維護自身合法性的工具。

    ;;;當然,再怎麼也比打仗要好。

    ;;;至少禮聖的做法。

    ;;;將鬥爭都控制在規矩內,嘴炮成了常態,不像亂世那樣動輒以命相搏。

    ;;;正想著,朱聖的聲音再次響起。

    ;;;「董聖繼承了亞聖之說,覺得天下之亂,不僅在於行為,還在於思想。」

    ;;;「王朝雖然統一,百姓得到安定,但諸子百家依舊在爭奪天命,一個個都想著取代儒家,從而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攻訐算計。」

    ;;;「對此,董聖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王朝統一能平定亂世,那麼思想統一便可以使天地大同。」

    ;;;「道理,只要一家就夠了。」

    ;;;「於是董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諸子百家趕盡殺絕,焚毀百家之書。」

    ;;;說到這裡,朱聖似乎想起了什麼,嘆道:「老夫曾見過董聖的殘魂,就如你我現在這樣,他將這些事情講給老夫聽。」

    ;;;「而老夫當時所困惑的問題。」

    ;;;「與你相差無幾。」

    ;;;「罷黜百家後,思想上統一了,但又沒完全統一。」

    ;;;「人有百性,對道理的理解各有不同,而為了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者,比比皆是,總會有人歪曲道理來牟取私利。」

    ;;;「百家的確沒了。」

    ;;;「但儒家內部卻多出了百家。」

    ;;;「他們一樣操弄權術,一樣視彼此為死敵,就如你之心學,老夫之理學。」

    ;;;朱聖開口。

    ;;;幽怨的看了眼蘇長歌。

    ;;;雖然早在死前,他就想過自己可能會被後聖鞭屍。

    ;;;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並且,他也不怪蘇長歌,因為自己的緣故,那群徒子徒孫的確不爭氣,沒有其他學派,他們的日子過的太安逸太舒服了。

    ;;;而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這番話。

    ;;;對董聖的做法能理解。

    ;;;但卻很難認同,畢竟百家當中亦有如墨家、農家這種學派。

    ;;;他們的思想或許和當時不太對付,但也沒必要趕盡殺絕,焚燒全部書籍,完全可以將一些與民有利的東西保存流傳下來。

    ;;;只不過,蘇長歌也明白。

    ;;;他的這種想法。

    ;;;也只是因為自己是後世之人,看到了弊端,才會難以認同。

    ;;;設身處地的站在董聖當時立場來看,聖人又不是全知全能,他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罷黜百家是董聖所給出的答案。

    ;;;想到這裡。

    ;;;蘇長歌目光看向面前的朱聖,已然知曉了他的解題思路。

    ;;;「所以前輩您當時想的辦法。」

    ;;;「就是固定。」

    ;;;「清掃出儒家中多餘的學派,只留下幾支,並設立太學院,推崇理學。」

    ;;;「而有太學院在。」

    ;;;「理學在朝廷上必然占據主導地位,甚至決定性地位。」

    ;;;「理學本身,便是將三綱五常、禮法律法固定,將思想牢牢鎖死在理學規矩中,如此一來,變相等於徹底統一了思想。」

    ;;;蘇長歌開口。

    ;;;理學的本質就是將儒家道理給教條化,成為儒教,禮教。

    ;;;以權勢作為倚靠。

    ;;;給思想、道理一個客觀固定答案,所有人都按照聖人的話來。

    ;;;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保證了思想不出亂子,但也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思想固化,儒道落寞,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不僅如此。

    ;;;那些追名逐利之徒,依舊大行其道。

    ;;;只不過以前是披著各家各派的皮,如今披著理學的皮。

    ;;;諸如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有幾個不是理學出身?這些人對百姓做出過什麼貢獻?其中最好的,也不過是清廉不貪污而已。

    ;;;而此時,聽到蘇長歌的話。

    ;;;朱聖倒是坦然自若。

    ;;;他承認,自己的方法確實沒能如自己預想中那樣,使天下大同。

    ;;;也正是因此,他才會先講亞聖、禮聖、董聖,畢竟這是歷代先賢都未解決問題,他也只是在按禮聖、董聖的思路往下走。

    ;;;至於這條路的結果如何。

    ;;;如今來看。

    ;;;雖然緩解了思想上的爭執,但取而代之的是儒道開始走下坡路。

    ;;;別的不說,天地大儒的人數相較巔峰時期而言,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就連大儒,也有不少是嚴院長這種湊數的。

    ;;;是利是弊。

    ;;;朱聖自己也很難說清楚。

    ;;;目的的確達成了。

    ;;;可損失重大。

    ;;;隨即,他看向蘇長歌,說道:「按照老夫當初與董聖商量的法子。」

    ;;;「就如王朝一般,理學內部也會腐朽,所以有兩個應對之法,一是新的學派取代理學,二是將理學內部的腐臭全部掃蕩一空。」

    ;;;「相當於改朝換代和王朝中興。」

    ;;;「如今你自立心學。」

    ;;;「第二條路肯定不會選,而走第一條路的話,便是在走老夫的老路子。」

    ;;;朱聖看著蘇長歌,他不知道此子會做出什麼選擇,但他希望能開闢出一條新路來,因為儒道不該如此死氣沉沉。

    ;;;只是朱聖又怕。

    ;;;怕回到當初那樣,各派之間爭執不休,爾虞我詐的環境下。

    ;;;因此,他沒有去干涉蘇長歌選擇。

    ;;;只是將一切擺在他面前。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話,站起身來對他拱手行禮。

    ;;;經過朱聖的梳理,他雖然沒得到答案,但卻是明白了歷代聖人的解題思路,也明白了儒道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

    ;;;只不過他心中還有一問。

    ;;;至關重要。

    ;;;「敢問朱聖,浩然正氣究竟為何?」

    ;;;蘇長歌凝聲問道。

    ;;;聽到此問,朱聖望了他一眼。

    ;;;然後才說道:「想來你也知道蘊養浩然正氣的三種方法。」

    ;;;「第一是讀書明意,明悟聖賢道理,第二傳播道理,教化百姓,這是民心,第三是頓悟,學問得到天道認可。」

    ;;;「然而,本質上來講。」

    ;;;「浩然正氣實際上就是心的力量,分別對應己心,民心,天心。」

    ;;;「這也是為什麼誤入歧途,歪曲道理之人,依舊能蘊養浩然正氣的原因,因為他們堅持己心,又得到百姓民心。」

    ;;;「你知道天地大儒為什麼那麼少嗎?」

    ;;;「因為凡成為天地大儒。」

    ;;;「其心、其學問必須要得到天道認可,己心和民心只夠他們走到大儒。」

    ;;;朱聖開口解釋道。

    ;;;聞言,蘇長歌知道這是儒家辛秘。

    ;;;畢竟在世人眼中。

    ;;;儒道的浩然正氣,一直都是孟子口中的至剛至大之氣

    ;;;如此來看,儒道能崛起不是沒道理,為了從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包裝、營銷的套路都用上,不過這麼做也沒什麼。

    ;;;浩然正氣。

    ;;;光是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正派。

    ;;;而且儒家本身的道理,也是講究仁義孝悌,純儒將其稱為浩然正氣並無不可。

    ;;;假如要是取名為心氣、心力之類的。

    ;;;就少了那股堂堂正正的感覺。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再次拱手感謝。

    ;;;知曉浩然正氣的來源後,他隱約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不過還有一些東西,需要蘇長歌去思考解決,一旦想通,便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將那些害群之馬從儒道中踢出去。

    ;;;「老夫所講的,能對你有用就好。」

    ;;;見狀,朱聖淡淡一笑。

    ;;;他也希望蘇長歌能走出條不同的路來,最好是徹底解決儒道的問題。

    ;;;就如董聖當初寄希望於自己,一代人託付一代人,只為了讓儒道變得更好,讓百姓過的更好,但朱聖對此也沒抱太大希望。

    ;;;或者說對現在的蘇長歌。

    ;;;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此子現在還太年輕,見識和經歷的太少,接觸的道理也不多。

    ;;;自己當初光是想辦法,就耗費了整整十幾年的光陰,而且那時他已經古稀之齡,有著幾十年積累,蘇長歌這才用多久?

    ;;;而後,朱聖緩緩言道。

    ;;;「老夫能留在這的時間所剩無幾,你可還有何事要問老夫?」

    ;;;「暫時沒有。」

    ;;;蘇長歌恭敬的開口:「辛苦前輩特地走這一遭了。」

    ;;;不論是朱聖,還是歷代聖賢,亦或者當世之人,只要他們心存仁義,所作所為是為了百姓,那他都會抱以尊重之心。

    ;;;畢竟道理之爭是道理之爭。

    ;;;不涉及兩者關係。

    ;;;「嗯。」

    ;;;朱聖聞言,輕輕頷首。

    ;;;隨後,就像從未來過一樣,化作一陣光點,在牢房中消失。

    ;;;而蘇長歌則再次盤腿坐下思考。

    ;;;只不過。

    ;;;相比於牢房中的清淨,隨著斬立決的日子越來越近,外界一天比一天亂。;;;;「敢問先生何人?」

    ;;;蘇長歌看著面前平平無奇的青年,心中閃過數個念頭。

    ;;;要知道,清玄一直守在外面,此人卻能在不驚動她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出現在牢裡,足可見修為、手段不同尋常。

    ;;;而普天之下能做到此事的人。

    ;;;可謂屈指可數。

    ;;;同時,這青年又是一副儒生打扮。

    ;;;兩者相加,蘇長歌心中對青年的身份,已然有了猜測。

    ;;;只不過朱聖幾百年前就死了,雖然傳聞他還有一縷殘魂留在太學院內,但誰都沒見過,也正是這樣,他才開口詢問。

    ;;;「叫我朱夫子吧。」

    ;;;青年開口,很是隨意的盤腿坐下。

    ;;;而蘇長歌聽到此話,也肯定了心中猜測,來者正是朱聖的那縷殘魂。

    ;;;不過正好,他的確碰上了些麻煩,有些問題想不通,朱聖作為儒道聖人,他對儒道的了解,想來應該在自己之上。

    ;;;既然對方說有麻煩可以直言。

    ;;;蘇長歌也不就客氣。

    ;;;「朱夫子。」

    ;;;「晚輩有一事不明。」

    ;;;「自古以來,歷代聖賢皆有學問、道理傳下,但其精義卻常被有心人歪曲。」

    ;;;「人有百性,對道理有不同的理解,這點在下明白,可那些追名逐利,滿口空談仁義之輩,卻為何蘊養出浩然正氣?」

    ;;;「這群人以聖賢門徒自稱。」

    ;;;「假借聖人之名,只為滿足一己私慾,全然不顧百姓生死,無半點仁義。」

    ;;;「這樣的人,焉能稱之為儒生?」

    ;;;蘇長歌出言問道。

    ;;;他對儒生圖利其實並不反感。

    ;;;利者,義之和也。

    ;;;對利益的追求,必須要講究道義,彼此之間要做到相互統一。

    ;;;就拿墨家舉例,他們同樣逐利,但他們的利跟錢、名、色不一樣,他們的利是天下,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使天下百姓過好就是他們追逐的利益。

    ;;;當然,這對普通人來說太難。

    ;;;儒家的利就簡單很多。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逐利取之有道。

    ;;;這個道,就是仁義之道,愛財逐利,皆要在仁義的範疇內。

    ;;;而蘇長歌所厭惡的,就是為了一己私利,不顧仁義,肆意欺辱壓榨百姓,這樣的儒生,能養出浩然正氣實在太奇怪了。

    ;;;此時,隨著聲音響起。

    ;;;朱聖淡淡一笑。

    ;;;「老夫當初在知天命之齡,也和你一樣,思慮過與此類似的問題。」

    ;;;說完之後,他滿眼讚賞看著的蘇長歌,開口道:「你如今就能有此問,這很好,將來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你認為對的答案。」

    ;;;「我認為對的答案?」

    ;;;聞言,蘇長歌疑惑的望向朱聖,問道:「那前輩您的答案是什麼?」

    ;;;「老夫的答案」

    ;;;朱聖撓了撓頭,接著道:「老夫按照順序,跟你說下歷代先賢的答案吧。」

    ;;;「其實不只是你我,董聖,禮聖,亞聖,他們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亞聖身逢亂世,各國征戰,諸子百家爭鳴。」

    ;;;「儒家在那時雖強,但卻只是諸子百家其一,甚至算不上最為鼎盛的。」

    ;;;「楊朱學派和墨家你應該知道吧?」

    ;;;「嗯。」

    ;;;蘇長歌點頭應了一聲。

    ;;;「彼時天下之言,非楊即墨,楊朱的想法是人人貴己,舉世皆入道門。」

    ;;;「不利他人,不損他人,只追求自身天性而活。」

    ;;;「如此一來,相當於整個凡間都成了道門,眾生修道,可惜不切實際,人性皆有私,而且天地也無法滿足如此多的修行者。」

    ;;;「墨家則是另一個極端。」

    ;;;「兼相愛,交相利,人人皆成為墨者一般的人,為天下大利而奮鬥。」

    ;;;說到這裡,朱聖特地停頓下來,補充道:「墨家脫身於我儒家,他們的理念雖好,但終究是理念,想要人人兼愛太難了。」

    ;;;「聽聽還可以,但做人要腳踏實地,道理也是同樣如此。」

    ;;;「必須要考慮到實際情況。」

    ;;;他特地說此話。

    ;;;就是怕蘇長歌被墨家給拐跑。

    ;;;畢竟單以仁義來論,儒墨兩家實在太像了,只不過墨家要極端一些。

    ;;;「嗯。」

    ;;;蘇長歌點了點頭。

    ;;;墨家在此世確實難以大興,等到後世生產力上來,倒有可能成為主流。

    ;;;見狀,朱聖繼續說下去。

    ;;;「百家思想爭執不休。」

    ;;;「誰都想爭奪天命,以自家學派的義理,來制定人道規矩。」

    ;;;「眼見於此。」

    ;;;「亞聖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要證明儒家道理天下第一。」

    ;;;「將仁義變成世俗的規矩。」

    ;;;「於是,他所想到的法子,就是和文聖一樣周遊列國,與各家學派辯論,以此證明儒家仁義,才是天下唯一的出路。」

    ;;;「可惜,當時的百家學派太強。」

    ;;;「亞聖並未成功。」

    ;;;「不過卻給儒家爭到了一份天命,以自身之道,補充了儒家道理。」

    ;;;話音落下。

    ;;;蘇長歌輕輕頷首。

    ;;;人性本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捨生取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

    ;;;這些道理全部都是亞聖留下的。

    ;;;他雖然沒有終結亂世,沒有說服百家,但卻留下了諸多道理。

    ;;;而此時,朱聖又說起了禮聖。

    ;;;「禮聖和亞聖一樣,同樣出生於亂世,但他的諸多理念與亞聖相悖。」

    ;;;「性本惡,就是禮聖所提出來的,他覺得天下太亂,不在於思想的紛亂,而在於行動,世人的惡行沒有得到強有力的限制。」

    ;;;「為此,他所想到的答案。」

    ;;;「就是隆法重禮。」

    ;;;「以律法來懲戒惡行,以禮法來約束人的言行舉止,教化世人向善。」

    ;;;「於是,在禮聖及其弟子,再加上法家的共同努力下,亂世被終結,天下最終一統,律法成了世人行為不可逾越的底線。」

    ;;;「在這點上,禮聖要比亞聖好。」

    ;;;「可也衍生出新的問題。」

    ;;;「同一個王朝內,各家學派、不同勢力之間的權利鬥爭層出不窮。」

    ;;;說到這,朱聖嘆了一口氣。

    ;;;蘇長歌則聽的津津有味。

    ;;;亞聖和諸子百家的這段歷史,與他前世某段歷史較為相似。

    ;;;但自禮聖開始,歷史就有很大出路。

    ;;;不過他的思想,倒是很像那位雖沒被封聖,但道理卻流傳千古,惠及世人的荀子,論貢獻而言,他絲毫不比亞聖要低。

    ;;;言歸正傳。

    ;;;亞聖和禮聖,他們都碰到了跟自己差不多的問題。

    ;;;自己是逐出儒家中的害群之馬。

    ;;;他們正值亂世,百家爭鳴,他們所做的則是逐出世間誤導百姓的害群之馬。

    ;;;亞聖想要靠道理來辯駁。

    ;;;可惜沒有成功。

    ;;;而禮聖靠禮法和律法,想以律法威懾,禮法教化,但權勢卻可以無視律法,禮法也成了權勢者維護自身合法性的工具。

    ;;;當然,再怎麼也比打仗要好。

    ;;;至少禮聖的做法。

    ;;;將鬥爭都控制在規矩內,嘴炮成了常態,不像亂世那樣動輒以命相搏。

    ;;;正想著,朱聖的聲音再次響起。

    ;;;「董聖繼承了亞聖之說,覺得天下之亂,不僅在於行為,還在於思想。」

    ;;;「王朝雖然統一,百姓得到安定,但諸子百家依舊在爭奪天命,一個個都想著取代儒家,從而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攻訐算計。」

    ;;;「對此,董聖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王朝統一能平定亂世,那麼思想統一便可以使天地大同。」

    ;;;「道理,只要一家就夠了。」

    ;;;「於是董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諸子百家趕盡殺絕,焚毀百家之書。」

    ;;;說到這裡,朱聖似乎想起了什麼,嘆道:「老夫曾見過董聖的殘魂,就如你我現在這樣,他將這些事情講給老夫聽。」

    ;;;「而老夫當時所困惑的問題。」

    ;;;「與你相差無幾。」

    ;;;「罷黜百家後,思想上統一了,但又沒完全統一。」

    ;;;「人有百性,對道理的理解各有不同,而為了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者,比比皆是,總會有人歪曲道理來牟取私利。」

    ;;;「百家的確沒了。」

    ;;;「但儒家內部卻多出了百家。」

    ;;;「他們一樣操弄權術,一樣視彼此為死敵,就如你之心學,老夫之理學。」

    ;;;朱聖開口。

    ;;;幽怨的看了眼蘇長歌。

    ;;;雖然早在死前,他就想過自己可能會被後聖鞭屍。

    ;;;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並且,他也不怪蘇長歌,因為自己的緣故,那群徒子徒孫的確不爭氣,沒有其他學派,他們的日子過的太安逸太舒服了。

    ;;;而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這番話。

    ;;;對董聖的做法能理解。

    ;;;但卻很難認同,畢竟百家當中亦有如墨家、農家這種學派。

    ;;;他們的思想或許和當時不太對付,但也沒必要趕盡殺絕,焚燒全部書籍,完全可以將一些與民有利的東西保存流傳下來。

    ;;;只不過,蘇長歌也明白。

    ;;;他的這種想法。

    ;;;也只是因為自己是後世之人,看到了弊端,才會難以認同。

    ;;;設身處地的站在董聖當時立場來看,聖人又不是全知全能,他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罷黜百家是董聖所給出的答案。

    ;;;想到這裡。

    ;;;蘇長歌目光看向面前的朱聖,已然知曉了他的解題思路。

    ;;;「所以前輩您當時想的辦法。」

    ;;;「就是固定。」

    ;;;「清掃出儒家中多餘的學派,只留下幾支,並設立太學院,推崇理學。」

    ;;;「而有太學院在。」

    ;;;「理學在朝廷上必然占據主導地位,甚至決定性地位。」

    ;;;「理學本身,便是將三綱五常、禮法律法固定,將思想牢牢鎖死在理學規矩中,如此一來,變相等於徹底統一了思想。」

    ;;;蘇長歌開口。

    ;;;理學的本質就是將儒家道理給教條化,成為儒教,禮教。

    ;;;以權勢作為倚靠。

    ;;;給思想、道理一個客觀固定答案,所有人都按照聖人的話來。

    ;;;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保證了思想不出亂子,但也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思想固化,儒道落寞,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不僅如此。

    ;;;那些追名逐利之徒,依舊大行其道。

    ;;;只不過以前是披著各家各派的皮,如今披著理學的皮。

    ;;;諸如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有幾個不是理學出身?這些人對百姓做出過什麼貢獻?其中最好的,也不過是清廉不貪污而已。

    ;;;而此時,聽到蘇長歌的話。

    ;;;朱聖倒是坦然自若。

    ;;;他承認,自己的方法確實沒能如自己預想中那樣,使天下大同。

    ;;;也正是因此,他才會先講亞聖、禮聖、董聖,畢竟這是歷代先賢都未解決問題,他也只是在按禮聖、董聖的思路往下走。

    ;;;至於這條路的結果如何。

    ;;;如今來看。

    ;;;雖然緩解了思想上的爭執,但取而代之的是儒道開始走下坡路。

    ;;;別的不說,天地大儒的人數相較巔峰時期而言,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就連大儒,也有不少是嚴院長這種湊數的。

    ;;;是利是弊。

    ;;;朱聖自己也很難說清楚。

    ;;;目的的確達成了。

    ;;;可損失重大。

    ;;;隨即,他看向蘇長歌,說道:「按照老夫當初與董聖商量的法子。」

    ;;;「就如王朝一般,理學內部也會腐朽,所以有兩個應對之法,一是新的學派取代理學,二是將理學內部的腐臭全部掃蕩一空。」

    ;;;「相當於改朝換代和王朝中興。」

    ;;;「如今你自立心學。」

    ;;;「第二條路肯定不會選,而走第一條路的話,便是在走老夫的老路子。」

    ;;;朱聖看著蘇長歌,他不知道此子會做出什麼選擇,但他希望能開闢出一條新路來,因為儒道不該如此死氣沉沉。

    ;;;只是朱聖又怕。

    ;;;怕回到當初那樣,各派之間爭執不休,爾虞我詐的環境下。

    ;;;因此,他沒有去干涉蘇長歌選擇。

    ;;;只是將一切擺在他面前。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話,站起身來對他拱手行禮。

    ;;;經過朱聖的梳理,他雖然沒得到答案,但卻是明白了歷代聖人的解題思路,也明白了儒道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

    ;;;只不過他心中還有一問。

    ;;;至關重要。

    ;;;「敢問朱聖,浩然正氣究竟為何?」

    ;;;蘇長歌凝聲問道。

    ;;;聽到此問,朱聖望了他一眼。

    ;;;然後才說道:「想來你也知道蘊養浩然正氣的三種方法。」

    ;;;「第一是讀書明意,明悟聖賢道理,第二傳播道理,教化百姓,這是民心,第三是頓悟,學問得到天道認可。」

    ;;;「然而,本質上來講。」

    ;;;「浩然正氣實際上就是心的力量,分別對應己心,民心,天心。」

    ;;;「這也是為什麼誤入歧途,歪曲道理之人,依舊能蘊養浩然正氣的原因,因為他們堅持己心,又得到百姓民心。」

    ;;;「你知道天地大儒為什麼那麼少嗎?」

    ;;;「因為凡成為天地大儒。」

    ;;;「其心、其學問必須要得到天道認可,己心和民心只夠他們走到大儒。」

    ;;;朱聖開口解釋道。

    ;;;聞言,蘇長歌知道這是儒家辛秘。

    ;;;畢竟在世人眼中。

    ;;;儒道的浩然正氣,一直都是孟子口中的至剛至大之氣

    ;;;如此來看,儒道能崛起不是沒道理,為了從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包裝、營銷的套路都用上,不過這麼做也沒什麼。

    ;;;浩然正氣。

    ;;;光是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正派。

    ;;;而且儒家本身的道理,也是講究仁義孝悌,純儒將其稱為浩然正氣並無不可。

    ;;;假如要是取名為心氣、心力之類的。

    ;;;就少了那股堂堂正正的感覺。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再次拱手感謝。

    ;;;知曉浩然正氣的來源後,他隱約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不過還有一些東西,需要蘇長歌去思考解決,一旦想通,便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將那些害群之馬從儒道中踢出去。

    ;;;「老夫所講的,能對你有用就好。」

    ;;;見狀,朱聖淡淡一笑。

    ;;;他也希望蘇長歌能走出條不同的路來,最好是徹底解決儒道的問題。

    ;;;就如董聖當初寄希望於自己,一代人託付一代人,只為了讓儒道變得更好,讓百姓過的更好,但朱聖對此也沒抱太大希望。

    ;;;或者說對現在的蘇長歌。

    ;;;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此子現在還太年輕,見識和經歷的太少,接觸的道理也不多。

    ;;;自己當初光是想辦法,就耗費了整整十幾年的光陰,而且那時他已經古稀之齡,有著幾十年積累,蘇長歌這才用多久?

    ;;;而後,朱聖緩緩言道。

    ;;;「老夫能留在這的時間所剩無幾,你可還有何事要問老夫?」

    ;;;「暫時沒有。」

    ;;;蘇長歌恭敬的開口:「辛苦前輩特地走這一遭了。」

    ;;;不論是朱聖,還是歷代聖賢,亦或者當世之人,只要他們心存仁義,所作所為是為了百姓,那他都會抱以尊重之心。

    ;;;畢竟道理之爭是道理之爭。

    ;;;不涉及兩者關係。

    ;;;「嗯。」

    ;;;朱聖聞言,輕輕頷首。

    ;;;隨後,就像從未來過一樣,化作一陣光點,在牢房中消失。

    ;;;而蘇長歌則再次盤腿坐下思考。

    ;;;只不過。

    ;;;相比於牢房中的清淨,隨著斬立決的日子越來越近,外界一天比一天亂。;;;;「敢問先生何人?」

    ;;;蘇長歌看著面前平平無奇的青年,心中閃過數個念頭。

    ;;;要知道,清玄一直守在外面,此人卻能在不驚動她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出現在牢裡,足可見修為、手段不同尋常。

    ;;;而普天之下能做到此事的人。

    ;;;可謂屈指可數。

    ;;;同時,這青年又是一副儒生打扮。

    ;;;兩者相加,蘇長歌心中對青年的身份,已然有了猜測。

    ;;;只不過朱聖幾百年前就死了,雖然傳聞他還有一縷殘魂留在太學院內,但誰都沒見過,也正是這樣,他才開口詢問。

    ;;;「叫我朱夫子吧。」

    ;;;青年開口,很是隨意的盤腿坐下。

    ;;;而蘇長歌聽到此話,也肯定了心中猜測,來者正是朱聖的那縷殘魂。

    ;;;不過正好,他的確碰上了些麻煩,有些問題想不通,朱聖作為儒道聖人,他對儒道的了解,想來應該在自己之上。

    ;;;既然對方說有麻煩可以直言。

    ;;;蘇長歌也不就客氣。

    ;;;「朱夫子。」

    ;;;「晚輩有一事不明。」

    ;;;「自古以來,歷代聖賢皆有學問、道理傳下,但其精義卻常被有心人歪曲。」

    ;;;「人有百性,對道理有不同的理解,這點在下明白,可那些追名逐利,滿口空談仁義之輩,卻為何蘊養出浩然正氣?」

    ;;;「這群人以聖賢門徒自稱。」

    ;;;「假借聖人之名,只為滿足一己私慾,全然不顧百姓生死,無半點仁義。」

    ;;;「這樣的人,焉能稱之為儒生?」

    ;;;蘇長歌出言問道。

    ;;;他對儒生圖利其實並不反感。

    ;;;利者,義之和也。

    ;;;對利益的追求,必須要講究道義,彼此之間要做到相互統一。

    ;;;就拿墨家舉例,他們同樣逐利,但他們的利跟錢、名、色不一樣,他們的利是天下,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使天下百姓過好就是他們追逐的利益。

    ;;;當然,這對普通人來說太難。

    ;;;儒家的利就簡單很多。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逐利取之有道。

    ;;;這個道,就是仁義之道,愛財逐利,皆要在仁義的範疇內。

    ;;;而蘇長歌所厭惡的,就是為了一己私利,不顧仁義,肆意欺辱壓榨百姓,這樣的儒生,能養出浩然正氣實在太奇怪了。

    ;;;此時,隨著聲音響起。

    ;;;朱聖淡淡一笑。

    ;;;「老夫當初在知天命之齡,也和你一樣,思慮過與此類似的問題。」

    ;;;說完之後,他滿眼讚賞看著的蘇長歌,開口道:「你如今就能有此問,這很好,將來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你認為對的答案。」

    ;;;「我認為對的答案?」

    ;;;聞言,蘇長歌疑惑的望向朱聖,問道:「那前輩您的答案是什麼?」

    ;;;「老夫的答案」

    ;;;朱聖撓了撓頭,接著道:「老夫按照順序,跟你說下歷代先賢的答案吧。」

    ;;;「其實不只是你我,董聖,禮聖,亞聖,他們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亞聖身逢亂世,各國征戰,諸子百家爭鳴。」

    ;;;「儒家在那時雖強,但卻只是諸子百家其一,甚至算不上最為鼎盛的。」

    ;;;「楊朱學派和墨家你應該知道吧?」

    ;;;「嗯。」

    ;;;蘇長歌點頭應了一聲。

    ;;;「彼時天下之言,非楊即墨,楊朱的想法是人人貴己,舉世皆入道門。」

    ;;;「不利他人,不損他人,只追求自身天性而活。」

    ;;;「如此一來,相當於整個凡間都成了道門,眾生修道,可惜不切實際,人性皆有私,而且天地也無法滿足如此多的修行者。」

    ;;;「墨家則是另一個極端。」

    ;;;「兼相愛,交相利,人人皆成為墨者一般的人,為天下大利而奮鬥。」

    ;;;說到這裡,朱聖特地停頓下來,補充道:「墨家脫身於我儒家,他們的理念雖好,但終究是理念,想要人人兼愛太難了。」

    ;;;「聽聽還可以,但做人要腳踏實地,道理也是同樣如此。」

    ;;;「必須要考慮到實際情況。」

    ;;;他特地說此話。

    ;;;就是怕蘇長歌被墨家給拐跑。

    ;;;畢竟單以仁義來論,儒墨兩家實在太像了,只不過墨家要極端一些。

    ;;;「嗯。」

    ;;;蘇長歌點了點頭。

    ;;;墨家在此世確實難以大興,等到後世生產力上來,倒有可能成為主流。

    ;;;見狀,朱聖繼續說下去。

    ;;;「百家思想爭執不休。」

    ;;;「誰都想爭奪天命,以自家學派的義理,來制定人道規矩。」

    ;;;「眼見於此。」

    ;;;「亞聖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要證明儒家道理天下第一。」

    ;;;「將仁義變成世俗的規矩。」

    ;;;「於是,他所想到的法子,就是和文聖一樣周遊列國,與各家學派辯論,以此證明儒家仁義,才是天下唯一的出路。」

    ;;;「可惜,當時的百家學派太強。」

    ;;;「亞聖並未成功。」

    ;;;「不過卻給儒家爭到了一份天命,以自身之道,補充了儒家道理。」

    ;;;話音落下。

    ;;;蘇長歌輕輕頷首。

    ;;;人性本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捨生取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

    ;;;這些道理全部都是亞聖留下的。

    ;;;他雖然沒有終結亂世,沒有說服百家,但卻留下了諸多道理。

    ;;;而此時,朱聖又說起了禮聖。

    ;;;「禮聖和亞聖一樣,同樣出生於亂世,但他的諸多理念與亞聖相悖。」

    ;;;「性本惡,就是禮聖所提出來的,他覺得天下太亂,不在於思想的紛亂,而在於行動,世人的惡行沒有得到強有力的限制。」

    ;;;「為此,他所想到的答案。」

    ;;;「就是隆法重禮。」

    ;;;「以律法來懲戒惡行,以禮法來約束人的言行舉止,教化世人向善。」

    ;;;「於是,在禮聖及其弟子,再加上法家的共同努力下,亂世被終結,天下最終一統,律法成了世人行為不可逾越的底線。」

    ;;;「在這點上,禮聖要比亞聖好。」

    ;;;「可也衍生出新的問題。」

    ;;;「同一個王朝內,各家學派、不同勢力之間的權利鬥爭層出不窮。」

    ;;;說到這,朱聖嘆了一口氣。

    ;;;蘇長歌則聽的津津有味。

    ;;;亞聖和諸子百家的這段歷史,與他前世某段歷史較為相似。

    ;;;但自禮聖開始,歷史就有很大出路。

    ;;;不過他的思想,倒是很像那位雖沒被封聖,但道理卻流傳千古,惠及世人的荀子,論貢獻而言,他絲毫不比亞聖要低。

    ;;;言歸正傳。

    ;;;亞聖和禮聖,他們都碰到了跟自己差不多的問題。

    ;;;自己是逐出儒家中的害群之馬。

    ;;;他們正值亂世,百家爭鳴,他們所做的則是逐出世間誤導百姓的害群之馬。

    ;;;亞聖想要靠道理來辯駁。

    ;;;可惜沒有成功。

    ;;;而禮聖靠禮法和律法,想以律法威懾,禮法教化,但權勢卻可以無視律法,禮法也成了權勢者維護自身合法性的工具。

    ;;;當然,再怎麼也比打仗要好。

    ;;;至少禮聖的做法。

    ;;;將鬥爭都控制在規矩內,嘴炮成了常態,不像亂世那樣動輒以命相搏。

    ;;;正想著,朱聖的聲音再次響起。

    ;;;「董聖繼承了亞聖之說,覺得天下之亂,不僅在於行為,還在於思想。」

    ;;;「王朝雖然統一,百姓得到安定,但諸子百家依舊在爭奪天命,一個個都想著取代儒家,從而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攻訐算計。」

    ;;;「對此,董聖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王朝統一能平定亂世,那麼思想統一便可以使天地大同。」

    ;;;「道理,只要一家就夠了。」

    ;;;「於是董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諸子百家趕盡殺絕,焚毀百家之書。」

    ;;;說到這裡,朱聖似乎想起了什麼,嘆道:「老夫曾見過董聖的殘魂,就如你我現在這樣,他將這些事情講給老夫聽。」

    ;;;「而老夫當時所困惑的問題。」

    ;;;「與你相差無幾。」

    ;;;「罷黜百家後,思想上統一了,但又沒完全統一。」

    ;;;「人有百性,對道理的理解各有不同,而為了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者,比比皆是,總會有人歪曲道理來牟取私利。」

    ;;;「百家的確沒了。」

    ;;;「但儒家內部卻多出了百家。」

    ;;;「他們一樣操弄權術,一樣視彼此為死敵,就如你之心學,老夫之理學。」

    ;;;朱聖開口。

    ;;;幽怨的看了眼蘇長歌。

    ;;;雖然早在死前,他就想過自己可能會被後聖鞭屍。

    ;;;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並且,他也不怪蘇長歌,因為自己的緣故,那群徒子徒孫的確不爭氣,沒有其他學派,他們的日子過的太安逸太舒服了。

    ;;;而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這番話。

    ;;;對董聖的做法能理解。

    ;;;但卻很難認同,畢竟百家當中亦有如墨家、農家這種學派。

    ;;;他們的思想或許和當時不太對付,但也沒必要趕盡殺絕,焚燒全部書籍,完全可以將一些與民有利的東西保存流傳下來。

    ;;;只不過,蘇長歌也明白。

    ;;;他的這種想法。

    ;;;也只是因為自己是後世之人,看到了弊端,才會難以認同。

    ;;;設身處地的站在董聖當時立場來看,聖人又不是全知全能,他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罷黜百家是董聖所給出的答案。

    ;;;想到這裡。

    ;;;蘇長歌目光看向面前的朱聖,已然知曉了他的解題思路。

    ;;;「所以前輩您當時想的辦法。」

    ;;;「就是固定。」

    ;;;「清掃出儒家中多餘的學派,只留下幾支,並設立太學院,推崇理學。」

    ;;;「而有太學院在。」

    ;;;「理學在朝廷上必然占據主導地位,甚至決定性地位。」

    ;;;「理學本身,便是將三綱五常、禮法律法固定,將思想牢牢鎖死在理學規矩中,如此一來,變相等於徹底統一了思想。」

    ;;;蘇長歌開口。

    ;;;理學的本質就是將儒家道理給教條化,成為儒教,禮教。

    ;;;以權勢作為倚靠。

    ;;;給思想、道理一個客觀固定答案,所有人都按照聖人的話來。

    ;;;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保證了思想不出亂子,但也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思想固化,儒道落寞,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不僅如此。

    ;;;那些追名逐利之徒,依舊大行其道。

    ;;;只不過以前是披著各家各派的皮,如今披著理學的皮。

    ;;;諸如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有幾個不是理學出身?這些人對百姓做出過什麼貢獻?其中最好的,也不過是清廉不貪污而已。

    ;;;而此時,聽到蘇長歌的話。

    ;;;朱聖倒是坦然自若。

    ;;;他承認,自己的方法確實沒能如自己預想中那樣,使天下大同。

    ;;;也正是因此,他才會先講亞聖、禮聖、董聖,畢竟這是歷代先賢都未解決問題,他也只是在按禮聖、董聖的思路往下走。

    ;;;至於這條路的結果如何。

    ;;;如今來看。

    ;;;雖然緩解了思想上的爭執,但取而代之的是儒道開始走下坡路。

    ;;;別的不說,天地大儒的人數相較巔峰時期而言,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就連大儒,也有不少是嚴院長這種湊數的。

    ;;;是利是弊。

    ;;;朱聖自己也很難說清楚。

    ;;;目的的確達成了。

    ;;;可損失重大。

    ;;;隨即,他看向蘇長歌,說道:「按照老夫當初與董聖商量的法子。」

    ;;;「就如王朝一般,理學內部也會腐朽,所以有兩個應對之法,一是新的學派取代理學,二是將理學內部的腐臭全部掃蕩一空。」

    ;;;「相當於改朝換代和王朝中興。」

    ;;;「如今你自立心學。」

    ;;;「第二條路肯定不會選,而走第一條路的話,便是在走老夫的老路子。」

    ;;;朱聖看著蘇長歌,他不知道此子會做出什麼選擇,但他希望能開闢出一條新路來,因為儒道不該如此死氣沉沉。

    ;;;只是朱聖又怕。

    ;;;怕回到當初那樣,各派之間爭執不休,爾虞我詐的環境下。

    ;;;因此,他沒有去干涉蘇長歌選擇。

    ;;;只是將一切擺在他面前。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話,站起身來對他拱手行禮。

    ;;;經過朱聖的梳理,他雖然沒得到答案,但卻是明白了歷代聖人的解題思路,也明白了儒道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

    ;;;只不過他心中還有一問。

    ;;;至關重要。

    ;;;「敢問朱聖,浩然正氣究竟為何?」

    ;;;蘇長歌凝聲問道。

    ;;;聽到此問,朱聖望了他一眼。

    ;;;然後才說道:「想來你也知道蘊養浩然正氣的三種方法。」

    ;;;「第一是讀書明意,明悟聖賢道理,第二傳播道理,教化百姓,這是民心,第三是頓悟,學問得到天道認可。」

    ;;;「然而,本質上來講。」

    ;;;「浩然正氣實際上就是心的力量,分別對應己心,民心,天心。」

    ;;;「這也是為什麼誤入歧途,歪曲道理之人,依舊能蘊養浩然正氣的原因,因為他們堅持己心,又得到百姓民心。」

    ;;;「你知道天地大儒為什麼那麼少嗎?」

    ;;;「因為凡成為天地大儒。」

    ;;;「其心、其學問必須要得到天道認可,己心和民心只夠他們走到大儒。」

    ;;;朱聖開口解釋道。

    ;;;聞言,蘇長歌知道這是儒家辛秘。

    ;;;畢竟在世人眼中。

    ;;;儒道的浩然正氣,一直都是孟子口中的至剛至大之氣

    ;;;如此來看,儒道能崛起不是沒道理,為了從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包裝、營銷的套路都用上,不過這麼做也沒什麼。

    ;;;浩然正氣。

    ;;;光是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正派。

    ;;;而且儒家本身的道理,也是講究仁義孝悌,純儒將其稱為浩然正氣並無不可。

    ;;;假如要是取名為心氣、心力之類的。

    ;;;就少了那股堂堂正正的感覺。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再次拱手感謝。

    ;;;知曉浩然正氣的來源後,他隱約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不過還有一些東西,需要蘇長歌去思考解決,一旦想通,便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將那些害群之馬從儒道中踢出去。

    ;;;「老夫所講的,能對你有用就好。」

    ;;;見狀,朱聖淡淡一笑。

    ;;;他也希望蘇長歌能走出條不同的路來,最好是徹底解決儒道的問題。

    ;;;就如董聖當初寄希望於自己,一代人託付一代人,只為了讓儒道變得更好,讓百姓過的更好,但朱聖對此也沒抱太大希望。

    ;;;或者說對現在的蘇長歌。

    ;;;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此子現在還太年輕,見識和經歷的太少,接觸的道理也不多。

    ;;;自己當初光是想辦法,就耗費了整整十幾年的光陰,而且那時他已經古稀之齡,有著幾十年積累,蘇長歌這才用多久?

    ;;;而後,朱聖緩緩言道。

    ;;;「老夫能留在這的時間所剩無幾,你可還有何事要問老夫?」

    ;;;「暫時沒有。」

    ;;;蘇長歌恭敬的開口:「辛苦前輩特地走這一遭了。」

    ;;;不論是朱聖,還是歷代聖賢,亦或者當世之人,只要他們心存仁義,所作所為是為了百姓,那他都會抱以尊重之心。

    ;;;畢竟道理之爭是道理之爭。

    ;;;不涉及兩者關係。

    ;;;「嗯。」

    ;;;朱聖聞言,輕輕頷首。

    ;;;隨後,就像從未來過一樣,化作一陣光點,在牢房中消失。

    ;;;而蘇長歌則再次盤腿坐下思考。

    ;;;只不過。

    ;;;相比於牢房中的清淨,隨著斬立決的日子越來越近,外界一天比一天亂。;;;;「敢問先生何人?」

    ;;;蘇長歌看著面前平平無奇的青年,心中閃過數個念頭。

    ;;;要知道,清玄一直守在外面,此人卻能在不驚動她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出現在牢裡,足可見修為、手段不同尋常。

    ;;;而普天之下能做到此事的人。

    ;;;可謂屈指可數。

    ;;;同時,這青年又是一副儒生打扮。

    ;;;兩者相加,蘇長歌心中對青年的身份,已然有了猜測。

    ;;;只不過朱聖幾百年前就死了,雖然傳聞他還有一縷殘魂留在太學院內,但誰都沒見過,也正是這樣,他才開口詢問。

    ;;;「叫我朱夫子吧。」

    ;;;青年開口,很是隨意的盤腿坐下。

    ;;;而蘇長歌聽到此話,也肯定了心中猜測,來者正是朱聖的那縷殘魂。

    ;;;不過正好,他的確碰上了些麻煩,有些問題想不通,朱聖作為儒道聖人,他對儒道的了解,想來應該在自己之上。

    ;;;既然對方說有麻煩可以直言。

    ;;;蘇長歌也不就客氣。

    ;;;「朱夫子。」

    ;;;「晚輩有一事不明。」

    ;;;「自古以來,歷代聖賢皆有學問、道理傳下,但其精義卻常被有心人歪曲。」

    ;;;「人有百性,對道理有不同的理解,這點在下明白,可那些追名逐利,滿口空談仁義之輩,卻為何蘊養出浩然正氣?」

    ;;;「這群人以聖賢門徒自稱。」

    ;;;「假借聖人之名,只為滿足一己私慾,全然不顧百姓生死,無半點仁義。」

    ;;;「這樣的人,焉能稱之為儒生?」

    ;;;蘇長歌出言問道。

    ;;;他對儒生圖利其實並不反感。

    ;;;利者,義之和也。

    ;;;對利益的追求,必須要講究道義,彼此之間要做到相互統一。

    ;;;就拿墨家舉例,他們同樣逐利,但他們的利跟錢、名、色不一樣,他們的利是天下,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使天下百姓過好就是他們追逐的利益。

    ;;;當然,這對普通人來說太難。

    ;;;儒家的利就簡單很多。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逐利取之有道。

    ;;;這個道,就是仁義之道,愛財逐利,皆要在仁義的範疇內。

    ;;;而蘇長歌所厭惡的,就是為了一己私利,不顧仁義,肆意欺辱壓榨百姓,這樣的儒生,能養出浩然正氣實在太奇怪了。

    ;;;此時,隨著聲音響起。

    ;;;朱聖淡淡一笑。

    ;;;「老夫當初在知天命之齡,也和你一樣,思慮過與此類似的問題。」

    ;;;說完之後,他滿眼讚賞看著的蘇長歌,開口道:「你如今就能有此問,這很好,將來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你認為對的答案。」

    ;;;「我認為對的答案?」

    ;;;聞言,蘇長歌疑惑的望向朱聖,問道:「那前輩您的答案是什麼?」

    ;;;「老夫的答案」

    ;;;朱聖撓了撓頭,接著道:「老夫按照順序,跟你說下歷代先賢的答案吧。」

    ;;;「其實不只是你我,董聖,禮聖,亞聖,他們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亞聖身逢亂世,各國征戰,諸子百家爭鳴。」

    ;;;「儒家在那時雖強,但卻只是諸子百家其一,甚至算不上最為鼎盛的。」

    ;;;「楊朱學派和墨家你應該知道吧?」

    ;;;「嗯。」

    ;;;蘇長歌點頭應了一聲。

    ;;;「彼時天下之言,非楊即墨,楊朱的想法是人人貴己,舉世皆入道門。」

    ;;;「不利他人,不損他人,只追求自身天性而活。」

    ;;;「如此一來,相當於整個凡間都成了道門,眾生修道,可惜不切實際,人性皆有私,而且天地也無法滿足如此多的修行者。」

    ;;;「墨家則是另一個極端。」

    ;;;「兼相愛,交相利,人人皆成為墨者一般的人,為天下大利而奮鬥。」

    ;;;說到這裡,朱聖特地停頓下來,補充道:「墨家脫身於我儒家,他們的理念雖好,但終究是理念,想要人人兼愛太難了。」

    ;;;「聽聽還可以,但做人要腳踏實地,道理也是同樣如此。」

    ;;;「必須要考慮到實際情況。」

    ;;;他特地說此話。

    ;;;就是怕蘇長歌被墨家給拐跑。

    ;;;畢竟單以仁義來論,儒墨兩家實在太像了,只不過墨家要極端一些。

    ;;;「嗯。」

    ;;;蘇長歌點了點頭。

    ;;;墨家在此世確實難以大興,等到後世生產力上來,倒有可能成為主流。

    ;;;見狀,朱聖繼續說下去。

    ;;;「百家思想爭執不休。」

    ;;;「誰都想爭奪天命,以自家學派的義理,來制定人道規矩。」

    ;;;「眼見於此。」

    ;;;「亞聖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要證明儒家道理天下第一。」

    ;;;「將仁義變成世俗的規矩。」

    ;;;「於是,他所想到的法子,就是和文聖一樣周遊列國,與各家學派辯論,以此證明儒家仁義,才是天下唯一的出路。」

    ;;;「可惜,當時的百家學派太強。」

    ;;;「亞聖並未成功。」

    ;;;「不過卻給儒家爭到了一份天命,以自身之道,補充了儒家道理。」

    ;;;話音落下。

    ;;;蘇長歌輕輕頷首。

    ;;;人性本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捨生取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

    ;;;這些道理全部都是亞聖留下的。

    ;;;他雖然沒有終結亂世,沒有說服百家,但卻留下了諸多道理。

    ;;;而此時,朱聖又說起了禮聖。

    ;;;「禮聖和亞聖一樣,同樣出生於亂世,但他的諸多理念與亞聖相悖。」

    ;;;「性本惡,就是禮聖所提出來的,他覺得天下太亂,不在於思想的紛亂,而在於行動,世人的惡行沒有得到強有力的限制。」

    ;;;「為此,他所想到的答案。」

    ;;;「就是隆法重禮。」

    ;;;「以律法來懲戒惡行,以禮法來約束人的言行舉止,教化世人向善。」

    ;;;「於是,在禮聖及其弟子,再加上法家的共同努力下,亂世被終結,天下最終一統,律法成了世人行為不可逾越的底線。」

    ;;;「在這點上,禮聖要比亞聖好。」

    ;;;「可也衍生出新的問題。」

    ;;;「同一個王朝內,各家學派、不同勢力之間的權利鬥爭層出不窮。」

    ;;;說到這,朱聖嘆了一口氣。

    ;;;蘇長歌則聽的津津有味。

    ;;;亞聖和諸子百家的這段歷史,與他前世某段歷史較為相似。

    ;;;但自禮聖開始,歷史就有很大出路。

    ;;;不過他的思想,倒是很像那位雖沒被封聖,但道理卻流傳千古,惠及世人的荀子,論貢獻而言,他絲毫不比亞聖要低。

    ;;;言歸正傳。

    ;;;亞聖和禮聖,他們都碰到了跟自己差不多的問題。

    ;;;自己是逐出儒家中的害群之馬。

    ;;;他們正值亂世,百家爭鳴,他們所做的則是逐出世間誤導百姓的害群之馬。

    ;;;亞聖想要靠道理來辯駁。

    ;;;可惜沒有成功。

    ;;;而禮聖靠禮法和律法,想以律法威懾,禮法教化,但權勢卻可以無視律法,禮法也成了權勢者維護自身合法性的工具。

    ;;;當然,再怎麼也比打仗要好。

    ;;;至少禮聖的做法。

    ;;;將鬥爭都控制在規矩內,嘴炮成了常態,不像亂世那樣動輒以命相搏。

    ;;;正想著,朱聖的聲音再次響起。

    ;;;「董聖繼承了亞聖之說,覺得天下之亂,不僅在於行為,還在於思想。」

    ;;;「王朝雖然統一,百姓得到安定,但諸子百家依舊在爭奪天命,一個個都想著取代儒家,從而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攻訐算計。」

    ;;;「對此,董聖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王朝統一能平定亂世,那麼思想統一便可以使天地大同。」

    ;;;「道理,只要一家就夠了。」

    ;;;「於是董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諸子百家趕盡殺絕,焚毀百家之書。」

    ;;;說到這裡,朱聖似乎想起了什麼,嘆道:「老夫曾見過董聖的殘魂,就如你我現在這樣,他將這些事情講給老夫聽。」

    ;;;「而老夫當時所困惑的問題。」

    ;;;「與你相差無幾。」

    ;;;「罷黜百家後,思想上統一了,但又沒完全統一。」

    ;;;「人有百性,對道理的理解各有不同,而為了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者,比比皆是,總會有人歪曲道理來牟取私利。」

    ;;;「百家的確沒了。」

    ;;;「但儒家內部卻多出了百家。」

    ;;;「他們一樣操弄權術,一樣視彼此為死敵,就如你之心學,老夫之理學。」

    ;;;朱聖開口。

    ;;;幽怨的看了眼蘇長歌。

    ;;;雖然早在死前,他就想過自己可能會被後聖鞭屍。

    ;;;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並且,他也不怪蘇長歌,因為自己的緣故,那群徒子徒孫的確不爭氣,沒有其他學派,他們的日子過的太安逸太舒服了。

    ;;;而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這番話。

    ;;;對董聖的做法能理解。

    ;;;但卻很難認同,畢竟百家當中亦有如墨家、農家這種學派。

    ;;;他們的思想或許和當時不太對付,但也沒必要趕盡殺絕,焚燒全部書籍,完全可以將一些與民有利的東西保存流傳下來。

    ;;;只不過,蘇長歌也明白。

    ;;;他的這種想法。

    ;;;也只是因為自己是後世之人,看到了弊端,才會難以認同。

    ;;;設身處地的站在董聖當時立場來看,聖人又不是全知全能,他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罷黜百家是董聖所給出的答案。

    ;;;想到這裡。

    ;;;蘇長歌目光看向面前的朱聖,已然知曉了他的解題思路。

    ;;;「所以前輩您當時想的辦法。」

    ;;;「就是固定。」

    ;;;「清掃出儒家中多餘的學派,只留下幾支,並設立太學院,推崇理學。」

    ;;;「而有太學院在。」

    ;;;「理學在朝廷上必然占據主導地位,甚至決定性地位。」

    ;;;「理學本身,便是將三綱五常、禮法律法固定,將思想牢牢鎖死在理學規矩中,如此一來,變相等於徹底統一了思想。」

    ;;;蘇長歌開口。

    ;;;理學的本質就是將儒家道理給教條化,成為儒教,禮教。

    ;;;以權勢作為倚靠。

    ;;;給思想、道理一個客觀固定答案,所有人都按照聖人的話來。

    ;;;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保證了思想不出亂子,但也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思想固化,儒道落寞,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不僅如此。

    ;;;那些追名逐利之徒,依舊大行其道。

    ;;;只不過以前是披著各家各派的皮,如今披著理學的皮。

    ;;;諸如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有幾個不是理學出身?這些人對百姓做出過什麼貢獻?其中最好的,也不過是清廉不貪污而已。

    ;;;而此時,聽到蘇長歌的話。

    ;;;朱聖倒是坦然自若。

    ;;;他承認,自己的方法確實沒能如自己預想中那樣,使天下大同。

    ;;;也正是因此,他才會先講亞聖、禮聖、董聖,畢竟這是歷代先賢都未解決問題,他也只是在按禮聖、董聖的思路往下走。

    ;;;至於這條路的結果如何。

    ;;;如今來看。

    ;;;雖然緩解了思想上的爭執,但取而代之的是儒道開始走下坡路。

    ;;;別的不說,天地大儒的人數相較巔峰時期而言,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就連大儒,也有不少是嚴院長這種湊數的。

    ;;;是利是弊。

    ;;;朱聖自己也很難說清楚。

    ;;;目的的確達成了。

    ;;;可損失重大。

    ;;;隨即,他看向蘇長歌,說道:「按照老夫當初與董聖商量的法子。」

    ;;;「就如王朝一般,理學內部也會腐朽,所以有兩個應對之法,一是新的學派取代理學,二是將理學內部的腐臭全部掃蕩一空。」

    ;;;「相當於改朝換代和王朝中興。」

    ;;;「如今你自立心學。」

    ;;;「第二條路肯定不會選,而走第一條路的話,便是在走老夫的老路子。」

    ;;;朱聖看著蘇長歌,他不知道此子會做出什麼選擇,但他希望能開闢出一條新路來,因為儒道不該如此死氣沉沉。

    ;;;只是朱聖又怕。

    ;;;怕回到當初那樣,各派之間爭執不休,爾虞我詐的環境下。

    ;;;因此,他沒有去干涉蘇長歌選擇。

    ;;;只是將一切擺在他面前。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聽完朱聖的話,站起身來對他拱手行禮。

    ;;;經過朱聖的梳理,他雖然沒得到答案,但卻是明白了歷代聖人的解題思路,也明白了儒道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

    ;;;只不過他心中還有一問。

    ;;;至關重要。

    ;;;「敢問朱聖,浩然正氣究竟為何?」

    ;;;蘇長歌凝聲問道。

    ;;;聽到此問,朱聖望了他一眼。

    ;;;然後才說道:「想來你也知道蘊養浩然正氣的三種方法。」

    ;;;「第一是讀書明意,明悟聖賢道理,第二傳播道理,教化百姓,這是民心,第三是頓悟,學問得到天道認可。」

    ;;;「然而,本質上來講。」

    ;;;「浩然正氣實際上就是心的力量,分別對應己心,民心,天心。」

    ;;;「這也是為什麼誤入歧途,歪曲道理之人,依舊能蘊養浩然正氣的原因,因為他們堅持己心,又得到百姓民心。」

    ;;;「你知道天地大儒為什麼那麼少嗎?」

    ;;;「因為凡成為天地大儒。」

    ;;;「其心、其學問必須要得到天道認可,己心和民心只夠他們走到大儒。」

    ;;;朱聖開口解釋道。

    ;;;聞言,蘇長歌知道這是儒家辛秘。

    ;;;畢竟在世人眼中。

    ;;;儒道的浩然正氣,一直都是孟子口中的至剛至大之氣

    ;;;如此來看,儒道能崛起不是沒道理,為了從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包裝、營銷的套路都用上,不過這麼做也沒什麼。

    ;;;浩然正氣。

    ;;;光是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正派。

    ;;;而且儒家本身的道理,也是講究仁義孝悌,純儒將其稱為浩然正氣並無不可。

    ;;;假如要是取名為心氣、心力之類的。

    ;;;就少了那股堂堂正正的感覺。

    ;;;「多謝朱聖賜教。」

    ;;;此時,蘇長歌再次拱手感謝。

    ;;;知曉浩然正氣的來源後,他隱約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不過還有一些東西,需要蘇長歌去思考解決,一旦想通,便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將那些害群之馬從儒道中踢出去。

    ;;;「老夫所講的,能對你有用就好。」

    ;;;見狀,朱聖淡淡一笑。

    ;;;他也希望蘇長歌能走出條不同的路來,最好是徹底解決儒道的問題。

    ;;;就如董聖當初寄希望於自己,一代人託付一代人,只為了讓儒道變得更好,讓百姓過的更好,但朱聖對此也沒抱太大希望。

    ;;;或者說對現在的蘇長歌。

    ;;;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此子現在還太年輕,見識和經歷的太少,接觸的道理也不多。

    ;;;自己當初光是想辦法,就耗費了整整十幾年的光陰,而且那時他已經古稀之齡,有著幾十年積累,蘇長歌這才用多久?

    ;;;而後,朱聖緩緩言道。

    ;;;「老夫能留在這的時間所剩無幾,你可還有何事要問老夫?」

    ;;;「暫時沒有。」

    ;;;蘇長歌恭敬的開口:「辛苦前輩特地走這一遭了。」

    ;;;不論是朱聖,還是歷代聖賢,亦或者當世之人,只要他們心存仁義,所作所為是為了百姓,那他都會抱以尊重之心。

    ;;;畢竟道理之爭是道理之爭。

    ;;;不涉及兩者關係。

    ;;;「嗯。」

    ;;;朱聖聞言,輕輕頷首。

    ;;;隨後,就像從未來過一樣,化作一陣光點,在牢房中消失。

    ;;;而蘇長歌則再次盤腿坐下思考。

    ;;;只不過。

    ;;;相比於牢房中的清淨,隨著斬立決的日子越來越近,外界一天比一天亂。測試廣告2



  
相關:    不滅武尊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百鍊飛升錄  雷武  娛樂帝國系統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第一百四十章:罷黜百家,統一思想!儒道之心,浩然正氣!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538s 4.0197MB

搜"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360搜"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