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結果。
屬實是攻守雙方都沒有料到。
李自成本想出個大彩,在眾多首領面前露露臉,與他們顯擺一下闖王的威風,結果他媽的~栽了!
守城的明軍看著闖賊這般氣勢洶洶,也覺得要他媽的完蛋嘍。
連巡撫都喊出他小命要丟了。
結果就這般結果?
巡撫高名衡被人攙扶著站起來,發現原本殺氣騰騰的闖賊士卒,一個個哀嚎不停。
他再環顧左右,發現周遭士卒雖然臉上帶著懼色,但臉上也面露疑色,沒受什麼傷。
方才的地動是闖賊搞出來的,但傷都是闖賊的土耗子。
城外闖賊的人馬相互扶持撤軍,城牆上的明軍開始歡呼起來。
李自成臉色鐵青,方才那一幕著實是把他給整懵逼了。
這一次為了露面可是特意把自己手中的精銳派上去。
但現在,不僅沒有做到他預料當中的事,而且還損兵折將,著實是掛不住面子了。
老回回馬守應抽著旱菸,他也沒成想李自成會丟了如此大的臉面。
革里眼賀一龍不可置信的往前走了兩步,想要說些什麼,又覺得喉嚨有些東西堵塞。
就這?
羅汝才緊皺眉頭,不言語。
闖王李自成下令收兵,著開封城實在是堅固,不是他能硬啃下來的。
畢竟闖賊的火炮轟擊,那也不是轟城牆上,而是在空中亂飛。
嚇人的很,但對城牆而言沒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面對再次攻打開封的挫敗感,李自成決定要去打左良玉。
「闖王,三思啊!」
李岩當即勸諫,畢竟打左良玉對於目前而言,還是有著極大的挑戰性的。
「我害怕左良玉,左良玉也害怕我,但我主動進攻,他就得先害怕我。」
李自成攥著拳頭說著自己的理論。
今天失去的面子,他得踩著左良玉才能找補回來。
要不然就不容易讓這些人看輕了自己。
李自成因為被開封守將射瞎了一隻眼睛要報仇,一個是想要打破開封,擒獲周王,獲得大批的錢糧壯大自身。
奈何開封城的城牆過于堅固,阻止了他的想法,如今也只能找一個相對好打的人了。
張獻忠對戰左良玉是先勝後敗,李自成也想要來一個先勝。
在眾多首領言開封難打的時候,李自成當即提出要去打來支援的左良玉,只要把援軍打崩潰了,開封城內的明軍自是崩潰的更快。
左良玉也是戰鬥力強的悍將,老回回等人聽完李自成的提議,也是心裡打鼓。
但是李自成說是要自己打頭陣,眾人便紛紛應和。
不僅如此,左良玉攻破臨潁,原本為闖王的占據,結果被左良玉屠城擄掠,得到了不少起義軍的物資,李自成怒氣積攢的極多,更是加快行軍,攻打左良玉。
等到左良玉得知李自成不去死磕開封城,率領幾十萬大軍來打他,立馬就龜縮在郾城,並且向督師汪喬年求援。
反正他帶著部下搶了一波,發了財,又有了糧食,守衛城池,等援軍與闖賊廝殺,豈不是更好?
左良玉看著城外的闖賊一點都不擔心。
有本事就扛著雲梯來攻城,沒本事就在外面干瞪著眼去吧。
但是面對左良玉龜縮的行動,闖王軍隊士氣大振。
俺們闖王在河南這片名聲好使,官軍都不敢對戰。
賀一龍等人對於李自成的態度有所改觀。
至少李闖王的名號,還是有些唬人的。
汪喬年在傅宗龍死前曾牽手道別,未曾想如此快就接了傅宗龍的差。
朝廷令他立即救援左良玉。
當然目前崇禎在學習如何擺爛,軍事上的事全都是陳新甲主持的。
只要大明與錘匪、滿清之間的議和消息,被某些人「無意」透露出來,陳新甲兵部尚書以及他的小命都可以保住。
把柄捏在有些人的手中,需要他什麼時候去赴死,那消息也就該捅咕出來了。
汪喬年拼湊了步騎3萬人,以鄭嘉棟、牛成虎、李國奇率領,到達洛陽。
汪喬年是天啟二年進士,東林黨人。
他自以為是個用兵之材,休息的時候總是騎馬奔跑,練習射箭、衝刺,在野外的風露當中睡覺。
這時,農民軍圍困郾城正急,左良玉不斷的求救。
汪喬年認為,農民軍銳氣正盛,如果直趨郾城,難與爭鋒。
襄城距郾城百餘里,是農民軍的後方基地。
如果攻占襄城,李自成勢必回救,郾城之圍自解。
待其回救之機,汪軍擊其前,左軍乘其後,可一戰而勝。
作為經常與左良玉打交道的李國奇,倒是面露疑色,他不認為左良玉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這種人寧願突圍也不可能困守孤城,乖乖等著朝廷援軍來救他。
所以當李國奇建議咱們先在洛陽觀望一二,讓麾下士卒歇歇腳的事,被汪喬年斷然拒絕。
可又經不過牛成虎三人聯合的勸諫。
畢竟奔襲百里外,大軍拖沓實在是走不快。
於是,汪喬年半推半就的留步兵和火器於洛陽,他親率騎兵一萬,日夜兼程,進占襄城。
其第一步作戰計劃如意實現。
當然了,能攻克襄城,也是有舉人私自打開城門,才能讓汪喬年順利進來。
但是等他進占襄城後,殺了駐守的起義軍,汪喬年率兵駐城外。
他命總兵李國奇、鄭嘉棟、牛成虎各為一路,進駐城東四十里處,以聲援左良玉軍。
李國奇等人皆是表示反對,有襄城在手,為什麼要分兵離城四十里外去與闖賊交戰?
讓他們來主動攻城,消耗他們的士氣不行嗎?
結果汪喬年認為自己作戰計劃周密,順利進占襄城,調動闖賊回救都能如意實現。
現在三個臭丘八敢反對本督師的策略?
你們只有執行,沒有反駁的餘地,況且一萬騎兵困守城中,能發揮什麼作用?
李國奇臉上也露出震驚之色。
這一萬騎兵是什麼樣的成色,你不知道嗎?
然後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直接分兵而行。
李自成得知襄城陷落消息後,緊皺著眉頭。
現在哪裡冒出來的官軍,都敢來欺負他?
李自成認為郾城一時難以攻下,汪喬年遠來立足未穩。
為了消除腹背受敵的威脅,留一部兵力監視郾城,親率主力數十萬立即奔赴襄城,攻擊敵軍。
汪軍在農民軍的突然進攻之下,不戰俱潰。
本就是被他強行拼湊的隊伍,騎兵許多還是騎著搶來的驢子。
官軍還想要湊一萬匹戰馬,簡直是痴心妄想。
援錦州的十三萬官軍,才有馬匹騾子等四萬。
李、鄭、牛三總兵率部先逃,跑的慢的副將馬名廉被擊殺。
汪喬年率殘兵千餘退守襄城,氣的大怒,向外求援,命令他們回來。
結果左良玉龜縮於郾城,不敢出援。
甚至左良玉在闖王的義軍主動解圍後,他不僅沒有西向夾擊義軍,反而乘機帶著部眾向東熘走。
三個總兵同樣選擇跑回洛陽擴充實力,免得士卒也落入闖賊手中。
總督汪喬年遂成了光杆司令。
李自成看著城外堆積的起義軍屍體,惱怒下了死令。
經過五晝夜的圍攻,用火藥成功炸開城牆,攻入城內,俘汪喬年及副將張國欽、張一貫、黨威等人。
李自成待到城北當眾審訊這些人,然後斬殺,惹得士卒歡呼。
殺官,殺大官!
眾人對於李自成指揮作戰的觀感大為改變。
畢竟開封是堅城,而且有了開封的失敗經驗,襄城終於被炸成功了。
特別是李自成指揮作戰,解除了背腹受敵的威脅,及時更改目標,採取避實就虛,捨棄左良玉這個沙場悍將,專打這種督師率領的隊伍。
結果一戰功成!
李自成如今指揮數萬大軍作戰的經驗指數級增長。
李自成潰敗汪喬年占據襄城兩天後,即拔營東向。
他志在奪取開封,以實現「距河洛,取天下」的目標。
但是李自成並沒有直接圍攻開封,而是再一次奪取開封周遭的州縣,一來是積蓄糧草養活大軍,二來是孤立開封。
闖王乘勝連克豫東大批城鎮,據傳,闖賊克睢州時「入城搜掠大量財物,而未殺一人。」
李自成等部起義軍很快就掃清了開封的外圍。
第三次圍攻開封戰事開始,採取長圍解困。
兵部急令督師丁啟睿,總兵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等率領大批軍隊來援。
官軍總數多達十八萬,號稱四十萬,連營河上,擺出了同闖賊展開決戰的陣勢。
官軍前鋒到達朱仙鎮,起義軍暫時撤離開封,集中力量打擊來援的官軍。
李自成設指揮部於閻李寨,羅汝才屯於橫地鋪。
為了防止開封城內的官軍出城追襲,使義軍陷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地位。
李自成派人持偽造的左良玉部令箭到城下大呼道:
「賊旦夕可擒矣,但恐其潛遁入城中騷亂,汴兵無多,爾等當嚴守,不可輕出!」
城內的大明官僚果然中計,信以為真,閉門不出。
畢竟四十萬大軍還是挺唬人的,周王鬆了口氣。
這次闖賊三攻開封,終於不用他來付銀子了。
為了針對這伙官軍,李自成費盡心機,夜裡都在籌謀如何搞定他們。
畢竟以「百萬闖王軍」對付「四十萬明軍」,優勢在我!
李自成為了截斷明軍退路,預先於官軍之東南要道掘長塹,深二尋(八尺為一尋),寬數尋。
雙方展開激戰。
明軍乃由幾鎮兵臨時拼湊的,由於丁啟睿統御無能,他連自己麾下都不能制止,官軍內部各將領之間又矛盾重重。
丁啟睿要諸路軍向闖賊發起攻擊,左良玉以農民軍士氣正盛不可擊,斷然拒絕。
當年皇帝最受寵的楊督師都不能調動他,更不用說這個丁督師了。
然後左良玉放牧的戰馬數十匹混於丁啟睿的馬群中,索要不得,大怒。
丁啟睿可不覺得自己馬多了,就是左良玉這個人過於跋扈,想要逃跑,所以才會故意來找茬的!
必須得打壓他,只要磨了刺頭,才能讓眾人都聽他丁啟睿的命令。
要沒有靖遼侯在側,還真治不了他!
就在官軍內訌的時候,李自成命人築起四座土山,架設大炮,居高臨下,攻擊官軍。
那麼多人組成的「官軍」,手裡根本就沒多少糧食。
當夜左良玉拔營逃跑,直接派兵掠奪其他營的馬騾。
姓丁的,你他媽的敢不給我戰馬,老子就搶!
各營被左良玉這麼一攪和均亂,頓成全線崩潰之勢。
李自成發現左良玉等逃跑,哈哈大笑,命人對先逃的步兵置之不理。
騎兵過後,闖王的隊伍只與左良玉後衛部隊接觸,而不與其鏖戰。
左良玉甚喜,疾馳八十里外,逃至起義軍預築的長壕深塹之處,受阻不得前進。
正當左兵下馬找東西鋪墊壕溝,一片亂糟糟的模樣之時,埋伏在此的假曹操羅汝才縱兵奮擊。
突然遇襲之下,左軍自相蹂踐,後邊人踏著前邊人的身體過壕,壕塹被屍體填平,騾馬器械丟失無數。
】
左良玉僅以身免,親兵愛將俱盡,逃往襄陽。
丁啟睿在總兵楊德政、虎大威的保護下逃亡。
可以說朱仙鎮一戰,官軍主力左良玉部七千人首先避戰而逃,其他將領也不戰而潰。
丁啟睿藉口追回左良玉,經許州逃往光州、固始。
農民軍渡過沙河進行追擊,闖王的軍隊大獲全勝,俘殺明總兵姜名武,收得降卒數萬名,騾馬七千匹。
起義軍復圍開封。
一直學些擺爛的朱由檢獲悉援軍潰敗,丁啟睿在狼狽逃竄時竟把督師的敕書、印、劍都丟失一空,憤恨不已!
朕縱然是想要休息,可手下的督師都不能讓朕省心。
偏偏讓朕出來給他擦屁股。
隨即朱由檢便下令把丁啟睿逮捕下獄。
左良玉雖然逃亡在先,但是由於他兵多勢大,這次只不過是損失了不少的親兵,但還是有實力的。
兵部有所顧忌。
只把另一總兵楊德政作個「法頭例首」,予以處斬。
因為楊德政為了保護後逃跑的丁啟睿,突圍數次,成了光杆司令,那不殺你殺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