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燦的用意在於,張獻忠聽調,則我居功。
不聽調,則余應桂任罪。
這便是他對內面對皇帝的時候,功勞都是我的,那黑鍋都是手底下人背的。
對外則是雖然我給張獻忠發了軍餉,可實際上張獻忠他是懂得官場規矩的。
我給的軍餉不僅有對我的「返點」,還會有額外的潤筆費呢!
大明的哪個官員,能夠經受得住這樣的考驗吶?
就算有人說熊文燦不知逮捕張獻忠,只顧自身利害,而留他關係數省之安危,恐將重蹈陳奇瑜的覆轍。
朝堂內如此有見識的話,可沒有人聽啊。
還被嘲笑杞人憂天,大明正在逐步轉好,你這樣說,是不是見不得大明的好?
朝堂之上已經很難在留有真話。
什麼忠言逆耳,通通不再適用。
余應桂自己也在詔獄裡上疏申辯。
全面追述近年來的撫剿始末,揭發熊文燦畏首畏尾,遷就退讓,收受巨額賄賂,以致造成張獻忠強占谷城要挾招撫的局面。
張獻忠在谷城招納亡命,買兵置器,人人知其叵測。
熊文燦卻把他當作捍衛荊襄的前茅;派官調遣,張獻忠不但不應,
反而扣留解餉官,謀求湖廣總兵之職.而今更造浮橋橫跨漢水。
凡此種種,熊文燦先足誇張冒功,後是掩匿不報,難道不是欺君麼?
講得有根有據。
遺憾的是,崇禎一概不予理睬.就把余應桂遣戍邊地,調撥給吳國俊了。
事實證明,余應桂致熊文燦信中所說『獻忠必反」是有先見之明的。
就連一向桀驁不馴的左良玉也看出張獻忠「反跡大露」,極力催促熊文燦發兵襲擊。
熊文燦看在銀子的份上,敷衍搪塞。
張獻忠他雖懷貳心,但未開釁。
你左良玉雖敢斗,但部眾末集。
貿然出擊,其他受撫各部必然行動。
如不能勝,所失實多,不如慢慢來。
左良玉對熊文燦的腦迴路極為震驚,反駁:
「不然,逆賊利於野戰,而不利於守城,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彼士卒有駭心,糧餉無後繼。
諸部觀望必不齊心,賊寡我眾,賊散我合,賊怠我奮,攻之必拔,襲之必擒,一失此機,後悔無及。」
這一番話說得熊文燦無言以對,只好苦苦相勸,禁勿用兵。
這麼多年起義軍在官軍眼裡的形象終於改變了。
他們從最開始起義時的不利於野戰,被幾百官軍追著幾千幾萬人砍。
終於變成了起義軍利於野戰,數百人就敢追著上千上萬的官軍砍。
待到熊文燦意識到形勢不妙,向朝廷驚呼張獻忠復叛。
朝廷緊急調集川陝軍隊進抵鄖襄圍剿時,張獻忠已搶先一步在谷城起兵,打得熊文燦揩手不及,自食其果。
】
張獻忠不僅各種物資準備,還徵召了從河南來的一萬多的災民。
尤其是在他給熊文燦送賄賂之後,對著自己部下說錢都要送光了。
希望他們也能拿出一點來先墊上,此舉搞得諸多將領都想要重新起事。
咱們辛辛苦苦這麼多年才搞來的一點銀子,他熊文燦連動嘴都不用,咱們就得把積攢的身家乖乖給他送上去。
憑什麼?
張獻忠麾下的士卒們,也都毫不掩飾他們要起事的話。
因為咱八大王是一心一意想要歸降朝廷,帶著兄弟們過上安穩日子。
可是朝廷不信任咱,總想滅了八大王與咱們兄弟拿著腦袋去請賞。
張獻忠團伙,從上到下都只剩下一個心愿:
造反!
起事!
在左良玉動手之前,張獻忠便率先動手了。
他摧毀谷城城牆,搶掠倉庫,釋放囚犯,重新舉起反對大明的義旗。
谷城知縣阮之鈿自知在劫難逃,服毒自殺。
相比於前段時間都被擺爛日子,他也算是臨死報君王了。
奉張獻忠之命前往縣衙的馬元利來遲一步,一舉焚毀縣衙門,順便將還未斷氣的阮之鈿扔進火海。
殺官的步驟很重要。
就算他想要自殺,也得是咱起義軍先把他救下來。
然把繩子重新他套好了,凳子由咱們踹,親眼看著他死。
我等起義軍決不允許大明的狗官自殺!
要死也得死在我們的手上,否則怎麼能叫做殺官造反呢?
張獻忠在過去一年中委曲求全,備受大明各級官僚敲詐勒索,時人稱「熊文燦責賂金珠瑰貨累萬萬」。
起兵後,他狠狠的出了這口惡氣。
張獻忠在通衢大道上張貼告示,向當地百姓宣布:
「我張獻忠再次叛亂,全都是總理熊文燦他媽逼得」!
張獻忠指責熊文燦慾壑難填,其他官員也貪得無厭。
他張榜公布索取賄賂的官員姓名、索賄數量與日期。
老子送禮歸送禮,不要以為額老張沒文化,就不懂得記黑賬本。
這份明細清單把那些借招撫發財的貪官污吏一一曝光。
張獻忠還如實地指出:不受獻忠金者,唯襄陽道王瑞旃一人。
湖廣等地整個官場都被他給腐蝕了一遭。
或者說是大明官員是主動被腐蝕的。
誰都曉得張獻忠當了這麼多年的賊頭,指定搜颳了數不清的財富。
既然他都改正了,那這等不義之財,就不該他一人獨占,我等大明官員需要齊心協力為他消災祈福。
所以便是恭喜發財,銀子拿來。
就這還沒等楊嗣昌提議收取賦稅事實下來呢,否則湖廣的官員會做的更加過分。
張獻忠的這種宣傳攻勢非常有效。
令熊文燦及大大小小的文官武將們,羞愧得無地自容。
主要是丟臉吶。
這種事是能拿到檯面上說的嗎?
狗反賊,果然不懂官場的規矩。
當初他們都只顧著掂量銀子的分量,認為張獻忠的忠心是大大的有。
可現在一瞧,全都是捅向他們的刀子。
此舉也令世人盡知,熊文燦之流所謂招撫的真相。
與其說他們是在招撫流寇.還不如說是在招撫金錢更加正確的概括。
這哪是幫朝廷辦事啊?
他們分明是為了把更多銀子揣進自家地窖里,希望朝廷這麼辦事。
張獻忠谷城起兵後.熊文燦自知縱虎歸山罪不容誅,立即寫了密疏.報朝延,千方百計為自己推卸責任。
哪個高官犯了錯,不想把自己的責任摘得乾乾淨淨呢?
畢竟他敲了張獻忠那麼多銀子,就是想要回老家享受去。
一旦皇帝怪罪,他必須得提前找替死鬼。
兵科都給事中張縉彥一向對失職官員不放過。
上一次清軍入塞給官員們定罪,他都想要把滿朝文武都給送進詔獄去。
這次也不例外,他措辭嚴厲地駁斥熊文燦,向崇禎上報:
「張獻忠包藏禍心,無論愚者智者,人盡皆知,熊文燦受他愚弄。
不斷為他請官開賞,巧辭匠飾掩蓋殺人越貨的痕跡,有發覺其陰謀者,立即封堵其口。
熊文燦不斷向朝廷謊報軍情,把攻州奪郡之雄,說成漏刃破膽之人。
把奔山騰谷之勢,說成鼠竄路窮,把擁強兵負異志說成反形未露。
凡此種種.恢飾不倫,欺矇已甚,還望陛下重重懲罰!」
崇禎至此才恍然大悟,悔不當初。
下令革去熊文燦所有官職,要他立功自贖。
張獻忠部義軍到達房縣,羅汝才、白貴、黑雲祥等三部立即響應,聯合圍攻房縣縣城。
大明知縣郝景春等負隅頑抗,五日後,城上已經沒有招架之力了。
大明鄖陽衛指揮張三錫打開北門投降,起義軍遂占領房縣,郝景春被處死。
谷城、房縣起義之後,在均州一帶「受撫」的王光恩、王國寧,惠登相、常國安、楊友賢五營首領聚集在一起商議何去何從。
王光恩對著眾人道:「大丈夫各立門戶,今獻忠反,吾輩亦反,是出其褲下,吾不為也。」
他當場咬破手指,歃血定盟,並上書熊文燦表明他的立場,請求大明官府「分順逆」。
王光恩大言不慚地說什麼「大丈夫各立門戶」,拒絕同張獻忠、羅汝才等一道重舉義旗。
實際上他並沒有立什麼門戶,不過是鑽在豪門當中,充當一隻看門狗,有奶便是娘。
其餘幾個人真被他給唬住了。
儘管熊文燦上書說張獻忠要反,還真的反了後,他依舊玩忽職守。
他聽說左良玉要發兵追擊,故意給張獻忠透露消息。
且強留左良玉餞飲,拖延時間,使得張獻忠從容地把武器糧食運人房縣山中。
待到熊文燦接到皇帝要他立功自贖的聖旨後,自知身在禍門,根本沒心思審度形勢,強令左良玉冒險出兵。
左良玉氣得大發雷霆:「督台縱虎負隅,使我擒拿,若不去,必加我逗留之罪。」
熊文燦是懂讓手下人背鍋的。
左良玉這麼個主,從來都是坑別人,鮮有被人坑,自然一眼看出來了。
在這個世界上,能成功坑過左良玉,且讓他自愧不如的,只有王朴一人,其餘皆不足論。
現在名單上又填了熊文燦的名字。
「這一帶儘是大山,路途險阻,運糧不易,難以追趕。」左良玉咬著牙說出直接的理由。
熊文燦卻不管那個,我還有尚方寶劍,你真敢不聽令?
陛下雖然剝奪了我的官職,叫我戴罪立功,可我要是沒有功可立,臨死我也要拉上你。
對於這種狠人,在大明體系下的左良玉,饒是桀驁不馴也是沒轍。
令旗一到,左良玉只得冒著暑氣討伐。
左良玉同河南副將羅岱率領部眾冒著炎暑進兵。
他讓羅岱打前鋒,自己跟在後面。
從襄陽起程,官軍只走了兩天糧食就接濟不上。
士兵飢腸轆轆,沿途採摘山中野桃、棗子為食。
有的把軍馬殺了吃,有的甚至吃樹葉,直至十天後才趕到房縣。
張獻忠則以逸待勞,在房縣西八十里的羅喉山布下埋伏。
且故意「羊敗二陣」,誘敵深入。
官軍進入埋伏圈後,義軍一聲令下,把官軍全部包圍。
官軍情知中計,亂成一團,副將羅岱被殺,左良玉拼命突圍,大敗而回。
連總兵官的關防也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
士卒死者一萬多人,喪失軍資器械不計其數。
左良玉逃回房縣清點人數,剩下的還不到一千人。
一向驕悍的左良玉當然不願代熊文燦受過,寫了一道奏疏給崇禎。
他把熊文燦在張獻忠反跡已躇時阻撓他出擊,縱虎歸山後又強令他冒險,以及其他種種劣跡和盤托出。
崇禎大為惱火,下旨逮捕熊文燦,進京師的詔獄好好審問,該殺殺。
令左良玉連降三級,戴罪自己反思。
該聽話的時候桀驁不馴,不該聽話的時候真他媽的聽話。
朕都不知道你腦瓜子,是怎麼被熊文燦給嚇唬住的。
當初熊文燦當總理初期,你那狂妄的勁頭怎麼沒了?
張獻忠谷城起兵,大敗左良玉後,原先接受招撫的造反武裝紛紛響應,根本不鳥王光恩的血盟,大明招撫的形勢急轉直下。
自從清軍北撤後,言官彈劾楊嗣昌的奏章不斷送進宮中,使楊嗣昌坐立不安,屢次上疏引罪。
崇禎令其落職冠帶視事,不久又以敘功名義恢復他的原官,對他卷顧不衰。
楊嗣昌又推薦了陳新甲擔任兵部尚書。
當楊嗣昌慶幸自己可以解脫軍務時,傳米了張獻忠反於谷城的消息.使他無法睡一個好覺。
因為楊鶴的書信,就讓他睡不好,現在夜裡更難睡著了。
谷城事件的貴任者熊文燦是他推薦的,熊文燦被逮,「討賊」重任何人堪當?
崇禎也在考慮這些,楊嗣昌機敏掩蓋下的粗疏,且言過其實,已被阻撓群議用其為閣臣。
在朝廷繼續待著也沒什麼用,熊文燦那個職位還空著。
不如令其外出督師,萬一成功,可以謝天下,也可以顯示自己卷顧楊嗣昌的初衷。
楊嗣昌察知皇上的意向.立即自告奮勇請命督師,因為沒有留別的路給他走。
既然父親說錘匪很強,那我就先拿張獻忠練練手!
祟禎作出決定,派楊嗣昌代熊文燦督師。
他在楊嗣昌的請罪疏上提筆寫下了這樣的諭旨:
「輔臣屢疏請罪,誠懇愈加,尤見守法之意。
可今叛寇猖獗,總理革任,以輔臣才識過人辦此差事,可星馳往代,速盪妖氛,救民水火。
凱旋之日,優敘隆酬。仍賜尚方劍,督師各省兵馬,自督撫鎮以下俱聽節制,副參以下即以賜劍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