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楚夫人的壽辰,六十一歲壽辰。
班從意被梅院判收了作弟子,梅院判也不多說,只是將醫書一本本地丟給班從意,看完一本來換一本。若是來得巧了,正巧遇上梅院判在煎藥的,那就觀摩觀摩,梅院判也會說上一些經驗。不過,大多時候,梅院判都在宮裡。梅院判是太后娘娘懿旨欽點的御醫,再者,這宮中,太后娘娘也唯獨信得過梅院判,從太后還只是後宮小小的一個妃嬪,便已經結下的。
梅趣之已經與班從意熟識了,招招手便讓班從意過來,一道兒在書案後坐著。「表妹,又來換醫書了?」
班從意如善從流地挨著梅趣之,手裡捧著一個綢布包,梅趣之已經盯著這布包許久了,「表姐,你快打開瞧瞧。這可是排了一個多時辰來買到的。」
梅趣之一聽,不等班從意話落,只顧著點頭打發著,動作麻利地解開了綢布包,「怎地還打得這麼結實,表妹你這是還當包藥包呢!也虧得我手巧——」說著就解開了布包,「真是逢春點心鋪的椰香奶油條,這麼一大包!我最親的好妹妹,往後姐姐罩著你。」
「大姐,你是個姑娘家,能不能稍稍矜持些。這是姑娘家說的話嗎!若是被祖父聽到了,一準給你一劑藥灌下去!」梅閒之坐在另一處角落些的書案後,悠閒地捧著書。
班從意一進門也沒留意到屋子裡還有人,這會兒,才見著梅閒之,「表哥,你怎地去了那張桌案了?」
梅府的書房是三間正房給打通的,一溜兒地一大間,除了正中間擺著的幾張桌案,其餘的都是密密麻麻的書籍。如此大手筆,班從意剛進來那會兒,可是嚇了一大跳。而且,都是手抄本。這院子裡,光是水缸就擺著好幾處,院子的西北角落裡還開了口井。如今,她也見怪不怪了。也虧得梅府人少,下人也少,是以,這三進的院子可夠著折騰了。
「別理他,他這是又在偷翻四書五經了,真不知那種枯燥的東西,我讀著可是比醫書還枯燥的,之乎者也,人云亦云!」梅趣之小心地將點心復又藏好了,「祖父的鼻子靈,向來不准在書房裡吃東西的。我將布包給白翠送去,讓她給收到我的院子裡去,咱一會兒一道兒吃點心去,配著我前幾日收的露水,咱煮茶吃點心賞梅花。」梅府最不缺的便是梅花,聖上便是聽說這座院子多種梅花,才將這院子賞賜給了梅院判,也算是投其所好。
「你就別再折騰你院子裡的那幾個丫鬟了,本來就人不多,若是再折騰,娘那裡可真是再也撥不出丫鬟來了。」梅閒之吸了吸鼻子,滿屋子的奶香。
班從意歪著腦袋,看著兄妹倆人互相擠兌著,一模一樣的面孔,忍不住聽著聽著就晃了神了。
梅趣之只是哼了一聲,就往院外跑。若非得了梅院判的應允,丫鬟婆子一律不得進入書房的。班從意看著梅趣之小跑著出了門,才道是真有這個規定的。班從意嗅覺靈敏,也不知這奶油棒是如何做的,香氣濃郁,在這紙墨香中,更絕突兀。趕緊也幫著將窗戶打開,就是連梅閒之身旁的那扇窗戶也沒落下,惹得梅閒之哀聲載到。
「後日可就是楚老夫人的壽辰了,姑母可是要帶著你一道兒去的?」這些年,牛府與楚府越走越近,每年的楚老夫人壽辰,都會發了帖子給牛府。如此大事,梅氏自是一道兒去的。
「嗯?娘沒說過這事兒。」班從意托著下巴,想著楚老夫人又是何人。以前,在京城裡,除了住過的敦化坊和教化坊的鄰里,她好像並不知道旁的府上。這乍一回府,也無人說起過。
「唉呀,肯定是姑母又一頭栽到藥房裡去了,姑母不知最近在做什麼藥丸子,可是來問外祖父要了好些藥材,直到被外祖父給趕了出去。」接下來的一個時辰,梅趣之給班從意很好地普及了下京城裡的人物,想到哪些說哪些。梅閒之還在一旁補充著,兄妹三人嘰嘰喳喳地竟是不能停了。
一直等到了梅院判從太醫院翹班回來,班從意才發現自己這是該回去了。「外祖父,我先回去了,游先生的怕是已經在講學了。我又該罰了。」班從意從書房裡換了一本書。
「楚府多怪人,多怪蟲,你讓你娘多給你配些藥丸子,趕緊回府吧。你府上的游先生,看著年紀小,可不是好脾氣的。」梅院判半點兒不覺得剛剛這是講了人壞話,揮揮手打發班從意回去了。
多怪人,多怪蟲!班從意忍不住顫了顫,這種是非之地還是不去的好。
自打班從意進了府後,梅氏幾次三番地要求紀氏給她些做娘的空間,讓她有個發揮地地兒,是以。對於後日的赴宴,紀氏是早就提點過的。梅氏不管事,就是嫁妝鋪子也是交到了紀氏手裡幫著打點的,每年都的租子一應都被梅氏換了藥材。如今紀氏也學了乖,已經托人置辦了不少的藥田。
梅氏確實是忘記了,等著紀氏又問及時,梅氏仍不住哀嚎,「大嫂,我又給忘了!」原本,就一個兒子牛子康,梅氏只單身一人,隨著紀氏便成,多了個姑娘家,里里外外都是要置備的,況且,這回是班從意第一回在京城露臉。
「我就知道,這就不能全指望了你。讓人去元德錦繡坊瞧瞧,前些日子做的衣裳可好了?若是沒有,就先趕製一件出來。至於首飾,就到庫房裡去尋一套出來。我記得有一套我做了紅寶石頭面剩下來的,做了一小套的,趕巧,恰是能給意兒用。小姑娘家用的寶石不大,也不打眼。」若是太過平淡,也容易當然忽視。
梅氏哪有不應好的,本來這些就是紀氏打理的,這險些就釀了錯。「大嫂,往後,我就不搶差事了,我想過了,意兒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姑娘,你也是半個娘啊。」梅氏生怕紀氏推了擔子,趕緊討好道。
紀氏逮著機會,狠狠地念叨了梅氏一回,以確保後日能少惹了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