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耳遜干涉儀利用分振幅法產生雙光束以實現干涉,在近代物理中具有一定地位。
沈奇正在做這個實驗,這是若干基礎性物理實驗中的一個。
將擴束器轉移到邁克耳遜光路以外,調節氦氖雷射器支架,配合光靶使光束平行於儀器的台面,控制各光學鏡面的入射和出射點到台面的距離約為70mm……沈奇嚴格按照實驗操作流程執行,這個近代物理的光學基礎實驗並不難,考驗的是耐心和細心。
記錄原始數據後,沈奇很快計算出雷射波長及空氣折射率,將記錄紙手稿交給物院的一位實驗助教。
年輕的實驗助教檢查沈奇的記錄紙,點了點頭:「ok,沒什麼問題。」
「師兄,綜合設計性實驗也是你負責哈?」沈奇問到。
「對的,任老師已經交待過了。」實驗助教看上去對任教授很尊重,他是物院的一位品學兼優研究生。
「研究創新性實驗呢?」沈奇又問。
實驗助教笑道:「還是我負責,總而言之本科生實驗方面的事情,你找我就好了。」
「謝謝了老哥,對了,老哥怎麼稱呼?」沈奇心說任老爺子挺有能量的,分分鐘就搞定了我的物理實驗安排。
「我叫秦浩,現在讀研二。」實驗助教說到,然後虛心請教般的問到:「沈奇,我問你個事情哈,普林斯頓的面試具體怎麼操作?」
「非常簡單,跟那個老外面試官吹吹水就好了,面試時間一般在1小時左右,45分鐘講英語,15分鐘說中國話。」
「現在這些老外很厲害的,中國話講的超級溜。」沈奇說到,傳授經驗。
「光吹水啊?面試官不考察學術方面的問題?」秦浩又問。
「浩哥,別人怎麼面試的我不清楚,我只能說說我自己的面試經歷。」
「那個美國面試官一開局就表揚我,說我的紙面數據優異,然後問我,嘿,沈,你有沒有什麼精彩而特別的經歷?」
「我沒啥精彩而特別的經歷,就回憶了我的往事,從高中一直回憶到大二,然後過了幾天,我收到了普林斯頓的offer。」
沈奇耐心的告訴秦浩儘可能多的面試細節,互相幫助嘛,後面兩個物理實驗還得仰仗秦浩協調:「所以,浩哥也想去普林斯頓?」
「有這個想法,想去常春藤讀博。」
「但普林斯頓太難申請了,或許我的目標應該是賓大或者康奈爾。」
秦浩非常羨慕的說到:「還是沈奇你牛,大二階段就拿到了普林斯頓的offer,普林斯頓數學系的offer。」
沈奇說到:「常春藤那些學校面試程序估計差不多,主要是考察申請者的口頭表達能力吧。」
「和面試官交流時應避免語無倫次,前言不搭後語,邏輯混亂。交流什麼話題倒不是重點,重點是交流時的自信和從容。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此時的沈奇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師兄。
「謝謝分享!」秦浩感激的說到,申請常春藤名校的書面流程他都懂,面試這種事情,網上的信息也不知真假。
最靠譜的諮詢渠道當然是請教剛參加完普林斯頓面試,並順利通過的沈奇。
在任教授的安排下,在秦浩的具體協調下,沈奇於次日參加物院綜合設計性實驗。
同樣是光學實驗,沈奇給實驗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光子間的心靈感應」,並列出所需的實驗儀器清單。
和模式化固定程序操作的基礎性實驗不同,綜合設計性實驗需要實驗者自己設計方案。
沈奇申請的實驗儀器非常簡單,一個光源發射器,兩個探測器,幾面普通透鏡,一面半透鏡。
在秦浩的監督下,沈奇開始了「光子間的心靈感應」實驗。
沈奇小心翼翼的調整光源發射器,不斷降低入射光的功率,直到最終發出極其微弱的光,並讓它通過半透鏡。
半透鏡是一種特殊的鏡子,一半的光可以通過,另一半被反射。
入射光被半透鏡分為兩段,再用普通透鏡分別改變它們的行進路線,最後抵達光子探測器。
實驗到了這個步驟,其實已進入了量子力學領域,要解決的問題是,光到底是個啥玩意?
牛頓認為光的本質是人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同時代的惠更斯卻認為光的本質是一種波。
兩位大佬及各自的追隨者爭吵了一百多年仍未分勝負。
直到托馬斯-楊進行了著名的雙縫實驗,才獲得了光是一種波的決定性證據。
然而辯論仍在繼續,不久之後愛因斯坦站了出來,他站牛頓,主張光具有粒子性,光量子說因此誕生,物理學的新時代開啟。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動性和粒子性是極端對立的兩種特性,猶如硬幣的正反面,我們永遠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但無法否認另一面的存在。
光子的波動性和粒子性何時出現就如拋硬幣,五五開,完全隨機,物理學術語稱為量子關聯,它是量子密碼設定的理論基礎。
量子密碼比撩妹用的維吉尼亞密碼更高端,數學系的選修課《密碼學》只是簡單描述了幾句,沈奇涉獵較淺,這是非常偏應用的一個領域。
沈奇操作實驗儀器,通過兩個不同的探測器來接收光子。
被波動探測器接收到的光子呈波動性,被粒子探測器接收到光子呈粒子性。
實際上這些光子來自於同一束微弱的光源,被半透鏡分光後,期波粒特性取決於探測器的屬性。
實驗做到這裡,沈奇可以收工了,他複製了當代物理學家惠勒的「延時選擇實驗」,徹底證明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愛因斯坦也好,玻爾也罷,20世紀初的量子物理大佬們在理論上提出了方向和見解,但受制於當時的實驗條件,無法通過實驗數據進行完美證明。即便是21世紀最基礎的量子物理實驗儀器,在愛因斯坦他們那個年代也是神器一般的存在。
沈奇更願意認為光子具備孿生屬性,他的實驗並未結束,他利用孿生光子繼續實驗。
孿生光子即兩個光子在同一方向上振動,好像光子與遠處的其他光子通過「心靈感應」進行瞬時信息交換。
「浩哥,我的綜合設計實驗結束,我只能做到這一步了,高速量子計算機的研究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沈奇關閉實驗儀器,在記錄紙上簽名,交給秦浩。
「也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秦浩接過沈奇的實驗記錄紙,也簽了個名,之後他將上報物院老師,並以實驗助教身份給沈奇寫出初步評語。
沈奇在兩天內完成了兩個物理實驗,還剩最後一個研究創新性實驗,這需要一些準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