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節 坦克戰
他們其實在兩天前,就已經匯合了在津浦徐州段鎮守的第七戰區部隊,而第七集團軍代理司令,也已經去和第五戰區長官李宗仁會和。
只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坦克過於較貴,在正式出征之前,團長林效范很是下令檢修了一邊坦克,耽誤了一點時間,等她們好不容易趕到了台兒莊的時候,又有好幾輛坦克車出了問題,需要檢修了。
見此情況,作為團長的林效范,立刻及時決定,全團進行檢修,順便等待雷司令和李宗仁商量好作戰計劃後,再正式下達出擊。
這個時候的李宗仁,早已經和雷太鵬這個第七集團代理司令會和,只是對於范哈兒派出的這一支裝甲部隊,他固然欣喜,卻又因為數量只有一個團,而不敢非常放心的作為頂大梁用,很想讓坦克配合守軍在台兒莊內進行防守。
在這個時候,李宗仁能夠想到坦克有助於防守,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他的作戰觀念,還是和雷太鵬的意見發生了衝突。
這位代理司令,知道範哈兒之所以讓這個團來徐州參戰,最關鍵的就算檢驗裝甲團的戰力,而且作戰方式也早就確定,那就是坦克加裝甲車,步坦協同,快速穿插作戰。
所以在級別上,並不李宗仁低多少的雷太鵬,立刻和第五戰區司令官據理力爭。
這個時候,范哈兒之所以派雷太鵬來,並且給予他代理第七軍團軍司令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雷太鵬作為知名的守雨花台英勇將領,在軍界的名聲很不錯,現在級別上有足夠資格和李宗仁對話,他的意見,李宗仁確實不得不聽,在僵持了半天后,李宗仁終於因為台兒莊的形勢過於緊張,同意了雷太鵬的意見,命令林效范的第二裝甲團,立刻出擊,對台兒莊西面日軍瀨谷啟親率的第10聯隊及戰車部隊,發起突擊。
中國戰場第一次戰車對戰車大規模作戰,即將在台兒莊的西面,正式爆發。
李宗仁正式以戰區司令長官的名義,發電命令林效范第二裝甲團,立刻對瀨谷支隊第10聯隊和戰車中隊,發起擊潰式攻擊。
這一次,雙方投入的戰車總數將近兩百輛,如果算上彼此的裝甲汽車,則這個數量還要高很多。其中中方投入的是一個裝甲團,日本南下支隊投入的是兩個戰車中隊。也許是因為知道中**隊的實力,可能比預想的要強,這兩個戰車中隊中,寺內壽一特地從對蘇前線,抽調了幾輛最新型的97式戰車來,其餘部分為日軍現役主力的89式乙型中戰車。
1934年7月定型的89式乙型中型坦克,它採用一台三菱a6120vd氣冷式柴油發動機代替了89式甲型的戴姆勒118馬力六缸汽油發動機。
89式坦克,一般被認為脫胎於英國維克斯c型戰車。而根據有「日本戰車之父」之稱的原已未生中將稱,這種坦克的設計綜合了維克斯c型戰車和此前超重失敗的日本「第一號戰車」的特點。這種戰車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坦克中排不上號,但在中國戰場堪稱巨獸。中**隊除了從印度打回來的遠征軍中裝備有美式m3、m4坦克,整個抗戰期間還沒有比它更重的戰車。
97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備的最成功的一種坦克。日本在這以前主要裝備89式坦克,到了30年代中期,89式坦克的火力和機動性已明顯落後於當時世界坦克的發展潮流。為此,日軍參謀總部和工程部在1936年決定發展一種新式坦克。時值七七蘆溝橋事變爆發之際,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急需大量戰車投入戰鬥,於是採用了三菱重工的樣車「奇哈」坦克。日軍將其定名為「97式中戰車」(即97式中型坦克)。和89式一樣,雖然名為中型坦克,但對比歐洲來看,只能算是輕型坦克。
戰車全重 15000公斤,車長 5.52米,車寬 2.33米,車高 2.23米,引擎為mitsubishi type 97最大公路越野速度每小時38公里,最大行程210公里,乘員4人,火力裝備 57毫米火炮一門,7.7毫米機槍兩挺,配彈藥炮彈100發,機槍彈2745發,裝甲8-33毫米,爬坡度34度,通過垂直牆高 0.90米,越壕寬2.5米,涉水深 1米。
與西方列強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陸軍,在軍事學術的諸多領域表現出明顯的滯後。其中,坦克兵種的弱小是最典型的例證,這主要體現在坦克的質量、數量以及戰略戰術的運用上。由於坦克部隊的建設直接涉及國家經濟實力、戰備技術水平以及軍事思想的演進等基本方面,所以其最能反映一個國家力量的實質。
與坦克「硬體」建設最直接相關的是坦克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而其主要依託是該國冶金業中的鋼鐵工業和機械制、造業里的汽車工業的狀況。
儘管30、40年代的日本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是世界列強之一,但它的經濟水平仍大大低於歐美諸強國。以1937年為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工業生產在全世界所占比重分別是38、10、11、5、4,日本居末位。而且它重工業的基礎過分薄弱,在工業結構中的比重較小,1936年時僅為49.6,尚不到一半。雖然日本拼命壓縮日用商品的生產以擴大重工業的比重,從1936年到1941年其冶金業產量增加了1.9倍,機器制.造業增加了4.3倍,但軍需工業在列強中依然是「最脆弱和最不成熟的」。這是發展坦克兵器難以逾越的障礙。
鋼是製造坦克最重要的原材料,鋼產量是衡量國家鋼鐵工業水平的最佳尺度。1939至1945年間,日本的鋼產總量為4800萬噸,蘇聯是它的1.9倍,英國是2.1倍,德國是3.9倍,美國甚至達到了10.6倍。坦克工業的可用鋼量受制於國家的鋼產總量,日本在前者上的劣勢要比後者更為明顯。除去民間用鋼外,它還需要制.造大量的船舶艦艇,維持一支與美國相對抗的龐大海軍,這對鋼產量位居後列的日本來說,負擔是極重的。因此,日本陸軍,特別是它坦克兵種所占的用鋼比例和絕對數量勢必要比列強小得多。
戰前,日本的鋼產量就已無法滿足其軍需工業及機器制.造業的需求,不得不依賴進口。1931年至1934年間,日本輸入鋼製品共達22.75萬噸,便是明證。戰爭爆發後,隨著軍工規模不斷擴大,日本更是感到鋼產量嚴重不足,只好靠收集全國的廢鐵,甚而剝奪居民的一部分金屬用具,拆除花園和私人領地上的鐵柵,用木柱代替電車路的金屬柱子。1944年以後,收集國內廢鐵的規模更為擴大,但畢竟杯水車薪,於事無補。
坦克是運動的鋼鐵,鋼鐵要裝上輪子,必須緊密依賴汽車工業的整套技術班子和人員。後世的日本是汽車王國,但在30、40年代,它的汽車製造還遠遜於包括義大利在內的歐美列強。大多數企業由外資經營,其產量甚至連平時的需要都不能滿足,每年都必須輸入大量的外國汽車和汽車發動機、曳引機等部件。民族汽車企業起步較晚,雖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但發展緩慢。在歐美當小汽車已成為普遍交通工具時,日本所擁有的只限於少數人的高級車和公共汽車而已。
一般來說,汽車工業和坦克制.造業的規模是成正比的,兩者猶如母子關係,前者預示著後者可能發展的潛力。從1930年至1945年的16年間,日本汽車總產量是398947輛,最高年份在1940年,達57330輛。同樣是1940年,蘇聯生產了14.54萬輛汽車,德國約30萬輛,英國也有40、50萬輛,而美國竟達447.1萬輛,超過日本16年總產量的10倍。由於當時日本汽車工業規模甚小,故其機械化師團的裝備,絕不能及英美的規模。
日本貧弱的鋼鐵和汽車工業,註定了其坦克制.造業決難有大的作為。日本遲至1926年才開始自己試造坦克,此前主要是向英國購買「mk—iv」和「mk—a」坦克,向法國購買「雷諾—f17」輕型坦克。
1927年2月,日本陸軍技術本部車輛班模仿雷諾坦克設計的第一號戰車,在大阪兵工廠和一些民間會社的協作下終於研製成功,它重12噸,時速25公里。第一號戰車在富士山下進行了變速、爬坡、越壕以及火力射擊的檢驗,基本上達到了設計要求。1929年4月,大阪兵工廠又研製成第二號戰車,重9.8噸,一門57毫米火炮,一挺6.5毫米機槍,裝甲5至17毫米,最大時速26公里,最大行程120公里。該車在從東京到青森的長途試行中表現良好。它在投產時應軍方要求增重到11.5噸,並定名為89式中戰車。另兩種主戰坦克,即95式輕戰車和97式中戰車則分別製成於1935和1937年。
在此期間,日本還先後研製成其他一些輔助戰車和裝甲車。30、40年代,日本從事坦克和坦克部件生產的廠家主要有:川崎汽車廠、大阪兵工廠、小倉兵工廠、名古屋兵工廠、石川島兵工廠、東京瓦斯電氣公司、相模造兵廠、三菱重工業、日立製作所、日野自動車、日本制鋼所、汽車會社、新鐵工所、神戶制鋼所、池貝自動車等。日本坦克製造企業95屬於民營,其餘5屬軍營,生產能力總體較低。 15年的總產量是6510輛,其中95式輕戰車和97式中戰車占了大頭,分別是2374輛和2300輛。這15年的平均產量僅400多輛而已,即使是1937年到1945年,年均也不過701輛。考慮到戰時坦克車輛的整批損壞,如此低產顯然很難滿足軍方的需求。
事實上,30年代中期就已有人對日本戰時坦克生產的窘境作過預計:稱日本坦克車生產在戰事初起半年中,不能超過五百輛,下一年不能超過一千三百輛。軍隊現有的和存儲的坦克車亦達一千二百輛,但是戰爭初期半年所需的坦克車數卻是三千三百輛,所以,日本在這個期間,它必須從國外輸入一六00輛。在下一半年中,所需坦克車數是二千七百輛。因此,日本所需輸入的是一千四百輛。
坦克的質量和數量屬於「硬體」範疇,通過數據比較,日本在列強中的位置便能一目了然。 除義大利外,列強在坦克產量上都對日本構成壓倒優勢。英國是6.1倍,而美、蘇兩國竟超過了20倍。聯想到日軍是在比歐洲和北非更為廣闊的中國大陸及東南亞作戰,其區區4800輛的產量的確非常可憐,長期戰爭必定捉襟見肘,他們必須慶幸的是,歷史上的中國,連自產坦克最基本的坦克也做不到,才讓他可以在亞洲大陸稱王稱霸。
10噸以下為輕型,10至20噸為中型,20噸以上為重型,這是日軍劃分坦克級別的通常尺度。但就歐美的標準而言,20噸以下均屬輕型坦克。因此,此時日軍的主戰坦克實際上都是輕型的。它和歐美坦克綜合比較中的主要技術弱點是:火炮口徑小、裝甲薄弱、噸位低、速度慢、行程短等。這在實戰中直接導致了火力、防護力和持續力的低下。此外,在懸掛裝置、發電和傳動裝置、液壓氣動裝置、機件堅牢度、無線電通訊、光學器材等方面也存在著顯著的差距。當時歐美軍事人士對日本坦克有這樣一些評價,稱日本的坦克是陳舊的,相當於30年代初歐洲式坦克;日本坦克車多數是小型的雙座輕坦克,正如歐洲人舊日大量應用的,坦克車實力薄弱的因素在戰爭中將予彼以重要影響;日本坦克的技術品質都很低劣,它沒有衝擊用的重坦克,也沒有快的和加快的坦克。這些坦克大半是輕的和中型的,就歐洲的標準來說,這是非常平凡的。
就李宗仁的作戰命令下達後,前線的林效范林團長,立刻命令已經做好了最後一次戰車檢查的部隊進入坦克和裝甲汽車。
「目標,前方三公里處之瀨谷支隊!」
這道通過電台發出的命令傳開以後,「轟隆隆」一陣大響隨即響起,大量的坦克,冒著濃濃的尾氣,開始移動起來。
嘎吱嘎吱聲不斷,但都是穩穩的按照林效范所指的方向,開始快速進軍。
對於瀨谷啟所在的位置,林效范這邊在沒抵達戰場前,就已經知道了,到是日軍那邊,一直等到中**隊的坦克逼近三公里的警範圍內,才發現了來襲的林效范裝甲團。
這個時候,瀨谷啟不管是撤退還是另外設置新的戰術,都已經來不及了,加上他對自己部隊的自信,讓他在第一時間,就下達了:
「迎擊中國戰車部隊的!」的命令。
此前日本戰車和中國戰車部隊,也有過小規模的交手經歷,在淞滬會戰期間,**進口自德國的1型坦克,就曾和日軍的89式中型坦克交手,最終是**1型坦克敗北。瀨谷啟在得知中**隊的新型坦克過來時,心中覺得這裡面有什麼異常,卻還是下令應戰了。
徐州會戰開始以來,日軍每進一步,都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但是不管怎麼樣,日軍還是在步步逼近關鍵的戰略要地,瀨谷啟對於取得會戰的最終勝利,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三公里的路程,對於兩支相向而行的戰車部隊來說,不過幾分鐘的車程而已。
幾乎沒感覺過多少時間,前鋒的快速偵察式坦克,就通過戰車的車載電台,向第二裝甲團團長的林效范的戰車發回情報:
「發現日軍先遣戰車,為輕型裝甲車!」
「立刻靠近予以擊毀!」林效范毫不猶豫的回覆。
第二裝甲團的偵察坦克,也是配有火炮和機槍的,只是裝甲和地盤減重,發動機馬力馬力增加,速度調教更快而已,擊毀日軍的裝甲車,當然沒什麼問題。
就在林效范的命令下達後不到一分鐘,隨著遠處傳來「轟隆」一聲大響,兩支裝甲部隊的第一炮,由中**方這邊率先打響了。
也許是因為第一炮的緣故,幸運女神特別照顧,那輛38式偵察坦克,竟然非常精準的一炮就打中了日軍瀨谷支隊的偵察戰車,而且直接穿過裝甲車薄弱的裝甲,在車內爆炸,將整輛戰車打爆。
「一炮擊毀日軍裝甲車偵察車,不過追擊花費時間拖了幾十秒,很可能已經讓它將發現我軍位置的情報發回日軍總隊了!」
偵察坦克再次回報林效范。
「恩,繼續偵察!」林效范簡短的回覆。
對於一炮擊毀日軍偵察的裝甲車,根本沒有歡呼,這本來就是預料中的事情。如果沒有一炮殲敵,那才是真正需要檢討的事情。
至於現在的情況,發現就發現吧,以中日兩軍現在的戰車實力對比,自己就算是不偷襲,地理位置被日軍詳細的偵察到,也絲毫不用擔心在正面作戰中,會輸給那鐵皮坦克。
「全軍擺出攻擊隊形,以戰車為先導,裝甲汽車運兵跟進,步坦協同突入日軍陣地!」林效范向整個坦克團下達了正式命令。
從他的命令意思里,根本沒有一點會和日軍坦克打坦克的意思,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知道,以這個時候的日軍建軍思路,基本是不大會選擇單獨派坦克出來單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