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節 撇開蘇聯
當時羅斯福的態度是為了贏得對日德戰爭,必須藉助蘇聯的力量,所以他用盡各種手段,努力使蘇聯在戰後也能協助美國的世界政策。因此,羅斯福對史達林所提出的要求,幾乎都全部無代價地予以允諾,以期獲得史達林的好感,使他不但在戰時可以合作,即在戰後也能配合美國的世界政策。
唯獨在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問題上,羅斯福卻堅決不容妥協,僅僅表示,會在確保對華軍事援助的基礎上,繼續增加對蘇聯的軍事援助。
這是一個很清楚的事實,如今蘇聯對付歐洲方向的德國,就已經需要美國的大力物資支援了,對於日本的進攻,絕對不可能在對德戰爭結束之前展開。而現在羅斯福之所以和歷史上一樣的再次提出讓蘇聯參加對德作戰,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注意到中日在徐州戰場的新一輪交戰陷入僵持,如果這時候蘇聯在北方傾力一擊,就算不能直接破壞日軍的東北大基地,也能給中國的徐州戰場創造機會。
他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現在這個時空的中國戰場。
史達林想讓羅斯福甩開中國和蘇聯單幹,在羅斯福看來顯然是本末倒置了。
所以最後經過一番激烈的商討,敲定協議,最終,關於亞洲的對日作戰問題上,蘇聯還是被顧慮重重的美國排除在外了。
這是一個截然不同於原本歷史上的改變,如果蘇聯這次未能獲得再次介入亞洲的機會,那對於今後幾十年的亞洲格局來說,絕對有非常至關重要的影響。
羅斯福的上述措施正中史達林的下懷,可以確保兩個方向戰線的物資供應,卻只要主攻德國一個方向,更符合了他蘇聯利益第一的目的。雖然不能藉此機會拿美國人的錢打入亞洲分配,錯過了一個好機會,但史達林相信,這樣的機會今後肯定還有,只要中國國內的兩黨鬥爭還在,蘇聯就絕對可以再次找到機會介入亞洲的權力分配。
對於羅斯福所提出的《大西洋憲章》,史達林也表示同意,對於戰爭的一般目的,即擁護民主主義等事,當然也表示贊成。為達到這一目的,在戰時或戰後的國際協助等諸問題,都沒有表示反對。同時,史達林對過去開闢第二戰場問題並未多提。史達林還進一步透露在德國崩潰後三個月內,蘇聯肯定也可以參加對日戰爭,這一點使以為遊說不成的羅斯福同樣喜悅。
羅斯福甚至相信用基督教的民主主義的方式與史達林直接會談,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他更公開地說:
「蘇聯的要求,僅是為了確保安全,其目的仍是為了和平。為了這個目的,蘇聯需要與西方國家合作。」
羅斯福當然不可能是一位幼稚的人,相反,他絕對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政治家,他知道什麼時候適合說什麼話,怎麼樣說才對美國利益最好。於是,羅斯福「誤」認為蘇聯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主國」。在德黑蘭會議之後所發表的聲明中,也使用了這種名詞。
其實毫無疑問,美、蘇的世界政策在根本觀點上是不同的,無論所謂「和平」還是「民主主義」,雙方的解釋均有天壤之別。但是由於羅斯福等美國領導者竟無條件地表示了這種態度,致使政府各部門及民間機構,甚而派駐中國或南美的美國人,也都信以為真而採取了這種態度,或者說,至少表面上採取了這種態度。
德黑蘭會議時,蘇聯的領袖們對於未來戰爭的發展似乎已經獲得了結論,癥結已經不是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而是如何使德國屈服有關戰爭最後階段的問題,也就是結束戰爭的問題。
蘇聯所追求的並不是什麼理想,而是具體的利益。它所想的是如何將**勢力在各地區擴張,也就是在東歐、巴爾幹及中央亞細亞與遠東所面臨的勢力範圍問題。
一九四二年五月,莫洛托夫訪問倫敦時,希望英國同意蘇聯在東歐及巴爾幹的勢力範圍,但艾登外相考慮到美國方面的意圖,並未承諾,反而建議締結英、蘇同盟條約。蘇聯的目的,永遠是獵獲具體的權益,所以史達林表面上贊成羅斯福所懷抱的世界政策,實際上他是想努力利用這個而達到自己的目標。愛好和平的兩大國領袖思想、外表是一致,而實際卻是根本水火不相容的。
這一個時空在德黑蘭會議中,關於對德作戰有關的軍事及政治方面最重要問題,曾加以重點討論,反倒是原本歷史的對日問題,屬於僅僅過場罷了。中國和范哈兒的強勢崛起,讓亞洲戰場完全變得面目全非,現在中國的能力和地位,已經完全取代了蘇聯在亞洲將會發揮的能力和地位了。
英美聯合參謀班子為了弄清楚德黑蘭會議上作出的具有深遠意義的戰略性決定的含意,再次舉行了開羅會談。丘吉爾首相對決定持悲觀態度看來是有充分根據的,英國三軍參謀長們早先試圖取消「海盜」作戰計劃而把地中海的攻勢擴大到愛琴海,但是他們為此所作的努力最後被史達林否定了。作為可供選擇的另一種戰略,他們免強同意,除了「霸王」作戰計劃以外另在法國南部採取「鐵砧」登陸行動,但是他們爭論說,這一行動需要更多的登陸艇,因而無法在遠東再發動大規模的兩棲攻勢。丘吉爾現在可以借這場爭論之機使羅斯福總統相信,史達林作出的在遠東參戰的許諾降低了讓中國人積極抗日的重要性,英國人對此非常在意,不過美國人和羅斯福都清楚的知道,不管蘇聯什麼時候參加亞洲的對日作戰,他們能發揮的作用,絕對不會超過現在的老蔣和范哈兒。
歷史上,蔣介石在開羅首腦會議之後曾誇口說,他的要求羅斯福總統都不會拒絕。然而,他並不知道,因為龐大蘇聯表現出比中國更強的對日打擊能力,中國短暫的大國地位已經被美英兩國在德黑蘭同史達林達成的秘密協議出賣了。在德黑蘭會議後不久,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直截了當地拒絕向國會提出新的十億美元貸款計劃,拒絕履行在開羅會議中羅斯福和老蔣達成的協議,迅速消耗它和中國好不容易達成的友好資本。接下來,羅斯福也採取了比較強硬的態度。
但毫無疑問,這個時空范哈兒和老蔣表現出的能量,還是贏得了羅斯福極大重視的。
當范哈兒在得知羅斯福並沒有和史達林達成共同對日作戰協議後,幾乎是欣喜若狂。
即便現在的中國已經比歷史上強大了不少,但最多也就是從待宰的肉牛變成了彪悍的公牛而已,現在少了一頭兇殘的巨熊跟你搶食,那怎麼可能不興奮。
范哈兒甚至可以想像,歷史上正是因為美國在開羅協議後又和蘇聯人達成了德黑蘭協議,造成亞洲最終全面混亂,戰後各國長時間內戰不斷,而現在少了德黑蘭協議關於亞洲的內容,是不是戰後各國就能馬上完成統一了呢?
在德黑蘭最終未能和蘇聯達成對日作戰協議,更是加強了美國對中國戰場的關注,隨後不久,摩根就按計劃向美國國會提出了新的十億美元貸款計劃,甚至在附加條件中承諾直接撥付給所有參戰的中國各勢力分配,這裡面既包括老蔣和范哈兒,也包括**和閻錫山、李宗仁等派系軍閥。
雖然德黑蘭首腦會議最後解決了盟國之間從哪條路線進攻柏林這個重大戰略問題上的爭論,但是聯合參謀長會議仍然不能決定從哪條路進攻東京。
原本從徐州方向突破,再從中國華北打到中國東北,最後朝鮮半島對日本本土發起大規模的登陸戰役,這無疑是最穩妥的方案。但是現在,美國在西太平洋島鏈的作戰順利,加上范哈兒成功實現對中國南部海域邊疆的收伏,卻是讓盟軍多了幾條更快更現實的選擇。
美國海軍於十一月攻占吉爾伯特之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計劃人員報告說:
「中太平洋的戰局預示從那裡能較快地向日本推進。」
而麥克阿瑟在和范哈兒了解廣州戰情後,直接報告:
「利用收復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直接攻占台灣島,再根據島鏈逐個北上進攻日本本土,絕對是最安全和最快速的方法……」
在阿諾德將軍的支持下(他需要為他的戰略轟炸機找到能飛到東京的基地),金說服馬歇爾同意以美國部隊全力支持他發動的攻勢。但同時,由於政治原因也不能放棄麥克阿瑟經西南太平洋向菲律賓發動的進攻,對於即將收復的中國東部沿海,更是不會放棄利用。
結果是決定繼續進行這兩個攻勢,並指示「沿著紐幾內亞-荷屬東印度群島-菲律賓軸線發動的進攻將與奪回各託管島嶼的戰鬥同時進行。在中國東部沿海省份、關島、提尼安島和塞班島將建立一支轟炸機部隊,以便對日本本土進行戰略轟炸。」
美國陸軍計劃人員現在十分重視他們的b-29型轟炸機。這種四引擎的「超級堡壘」轟炸機的翼展是一百四十一英尺,發動機是二千二百馬力,能運載四噸炸彈航行三千五百英里。b-29型轟炸機前一年首次使用時出了一些技術問題。儘管受到了挫折,阿諾德將軍發現,這種轟炸機具有極大的戰略價值,它的武器裝備威力強大,在遇到戰鬥機時可以自衛。他斷言,這種超級堡壘有可能使美國不必對敵國本土諸島發動代價極大的入侵。
對日本的轟炸將從印度和在重慶北部專門修建的前進機場發動,直到美國海軍的戰役推進到馬里亞納群島並奪取了向東京發動空襲的較近的基地為止。
「六分儀」指示在總結盟軍對戰略轟炸的效果所抱的信心時說:
「出兵日本本土諸島可能是不必要的,通過海上和空中封鎖並從前線基地進行的密集轟炸可能打敗日本。」
由於肯尼將軍的第五航空隊為通過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向前推進而作的努力,麥克阿瑟將軍已改變了態度,他開始熱烈支持空中力量的潛力,但是他還不相信出兵日本是不必要的,能否再占領菲律賓是他的「雷諾3」戰略和他個人的聖戰成敗的關鍵。然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遲遲不批准這個行動。薩瑟蘭將軍從開羅報告說,看來參謀長聯席會議贊成依靠海軍通過中太平洋推進,然後在台灣,甚至在中國大陸建立基地開闢通往東京的比較直接的道路。這個消息使麥克阿瑟非常欣喜,一邊拍電報恭喜范哈兒即將成為主場,一邊卻也是感嘆自己的菲律賓作戰計劃要被擱置了。
為了使這位難對付的西南太平洋統帥放心,馬歇爾將軍決定乘飛機經過繞地球一周的艱難航程回國,中途在布里斯班停留。麥克阿瑟將軍最初的反應是,他應當去領導盟軍預定在阿拉維島的登陸行動,以便避免同馬歇爾的「有點尷尬的」見面。阿拉維島登陸是開始對新不列顛的拉包爾的進攻。
儘管如此,他仍然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向馬歇爾推銷他對太平洋戰略的見解。使他感到驚奇的是,發現馬歇爾理解他的意見並堅持說,參謀長聯席會議還沒有就從哪條路線進攻東京問題作出最後決定。
因此,麥克阿瑟聽到羅斯福總統在聖誕夜的廣播講話時感到鼓舞。總統斷定,陸軍參謀長最近在澳大利亞舉行的會議「將使日本佬在不久的將來聽到大量的壞消息」。
雖然中國戰區最關鍵的徐州會戰沒有勝利跡象,但太平洋島嶼上的種種跡象顯示,美軍可以自由打擊日本本土的日子已經不遠了。至於日本的戰鬥力能力,更是在過去的一些日子裡,正在不斷被削減。
很明顯,它的戰力已經從戰爭的一個最頂點,開始緩慢下降了。
戰爭開始時,日本擁有六百多萬噸商船。事實可能已經證明,這個運載能力剛好能滿足在這個分散的島嶼帝國運輸貨物和軍用補給品的需要。但是東京政府幾乎完全沒有注意建立曾經幫助英國贏得對付德國潛艇的大西洋戰役的那種有效的船舶管理機構;當他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已經太遲了。陸軍徵用了大批商船作為貨船從日本開出;其實他們本來可以利用別的船隻,因為有許多船常常空船到南面的國家去運回從「共榮區」掠奪的貨物。已經被培養成象英國皇家海軍那樣野心勃勃的帝國海軍也同樣犯了輕視潛艇部隊和潛艇戰的錯誤。英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取得了沉痛的教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剛好及時想起了這個教訓。然而,儘管軸心國夥伴們的水下戰取得了極大的勝利,帝國海軍仍然執述不悟,看不到護航戰術的必要性。
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之後立即宣布了在太平洋進行不受限制的潛艇戰的政策,由於魚雷質量不高和美軍指揮官們作戰缺乏積極主動,這種戰術最初只取得了有限的結果。由於濫用無線電情報,最初總是讓太平洋艦隊的潛艇穿越整個大洋跟蹤敵人的巨型軍艦,而不是集中力量封鎖日軍的主要運輸線。在頭六個月中,美國潛艇只擊沉了三十五條日本商船,還不如能幹的德國潛艇在大西洋一次巡邏中擊沉的船隻多。東京海軍參謀本部作出的反應就反映了美國潛艇的拙劣戰績,他們在台灣建立了「第一護航艦隊」,任用的是年齡過大的軍官,分派給他們的只有幾艘古老的驅逐艦。護航效率低是不重要的,因為在整個一九四二年日本損失的船隻不到七十萬噸,而德國人在大西洋每個月差不多擊沉這樣的數量。那一年日本造船廠建造了一百多萬噸新船,補充損耗綽綽有餘。
直到災難性的第一年的年底,美國潛艇戰才開始整頓。查爾斯?洛克伍德海軍少將從領導駐紮在布里斯班的小艦隊的地位晉升為太平洋艦隊海軍陸戰隊司令。他原先在倫敦當武官,在那裡有機會研究關於德國潛艇襲擊英國航運生命線情況的第一手材料,被召回以後最初負責指揮從澳大利亞各港口出擊的一些小艦隊。他在那裡很快就斷定,他的艦艇性能不佳——在開進荷屬東印度群島時多次不能擊沉軍艦或阻止護航力量薄弱的運輸艦隊——一定是因為魚雷質量不高和他手下的艇長們缺乏積極主動精神。實驗證明,這個問題在技術上的原因,是標準的美國「馬克十七式」魚雷控制潛水深度的裝置不合格,如果不調整這種裝置,魚雷就會從目標軍艦的龍骨下面穿過而無損於軍艦。他們發出訂貨單,要求改進不精確的裝置,但是一九四三年頭幾個月沒有取得多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