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孩子,咋說話呢?人家金花在老家是咋照顧你的?沒有她你能活嗎?早就在山裡餵了熊瞎子了。金花甭理他,這死孩子從小就脾氣怪,以後他啥事惹著你了就找姨說,姨給你做主。」
飯桌上的氣氛是越來越尷尬,大家都悶頭吃飯不敢搭腔,這哪是來了客人啊?分明就是未來媳婦兒進門嘛!
「小爺,聽老三說你們昨晚上在雙陽鬧的動靜可不小啊,怎麼樣?陸局那邊有進展嘛?」為了打破尷尬氣氛,劉麻子趕緊把話題岔開了。
無雙說,這事我還正好要請教各位師叔前輩呢。他把昨夜的詭異遭遇原原本本說了一遍。最讓他猜不透的就是老高婆子明明已經下葬在回陰冢里,怎麼就憑空消失了呢?那神調門的本領再詭異恐怕也不能讓人起死回生吧?再說了,難不成是她自己推開棺材板子從那麼深的墳窟窿里爬出來的?
馬福祥輩分高,江湖閱歷也是最深的,以前跟著師傅吳功耀可是見多識廣了。他說:「小爺,這個問題你想的有點負責了,咱們盜門有一支脈叫千門,他們跟彩蝶的紅絹門本領有異曲同工之妙,玩的都是眼疾手快的技術活,偷梁換柱是他們的看家本領。您只想著老高婆子死了,埋進了墳里,那您有沒有想過,他們去年埋的確確實實是老高婆子嘛?」
「嗯?三姥爺,您的一句話可是讓我茅塞頓開呀!您是說……是說那屍體不是她本人?」
「斷然如此呀,神調門的本領詭異非凡,你帶回來的那個偶人還記得吧?他是不是與小花子很像?那有沒有可能當時下葬的也是一個偶人呢?只是那偶人製作的很像真人?」
馬福祥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就算這麼解釋的通,那她一沒有仇人,二也無人認得她,為何要掩人耳目詐死呢?他又到底為何要偷童子魂呢?這是一直困擾無雙的問題。
「這更簡單了,您怎麼知道她沒有仇人呢?我給您指條道,您按照我的法子試試,保准有收穫。」
馬福祥說,昨夜他也為這個案子久久不能入眠。無意間曾想起來年輕時的一段江湖恩怨。
原來當年神調門之所以被吳功耀驅逐出盜門,也並不完全是因為他們盜童子魂的詭法讓江湖人所不齒。其根本還要從金點師佟四喜說起。
具馬福祥回憶,佟四喜在同門師兄弟中悟性是最高的,他從小天資聰明記憶力極強,所以吳功耀才把最有學問的金點術傳給了他。金點術中什麼最厲害?要屬卜算和風水術了。而神調門中,那些滿人薩滿傳下來的本領又大多可通陰陽鬼神,也有占星卜算的本領。雖然兩個門派的本領不同,但最終的作用卻是大同小異。
那時候是民國亂世,各方軍閥都很迷信,打仗之前都要請高人算上一卦,卜個旦夕禍福。
這事發生在1922年,那時候佟四喜剛剛算是金點術小有所成。1922年初春,第一次直奉大戰即將打響。吳功耀和張作霖是拜把子兄弟,於是張作霖便派人請吳功耀和佟四喜去奉天大帥府算上一卦。
師徒二人去了之後才發現,原來同為賓客的還有當時江湖上的神調門傳人。神調門卜算講究的是天人合一,問陰陽神鬼卜算今生來世的孽緣,說白了就是跳大神,請神鬼上身。
吳功耀和張作霖在江湖地位上是平起平坐的,不好參與,只好跟張作霖上座飲茶,看著兩個門人斗本領。
可別看佟四喜歲數那時候不大,卻對金點術的精髓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師傅叫的口訣與法門都已牢記於心,此次是肯定要揚眉吐氣一番。
這個過程咱們不說,且說二人算出來的結果。
神調門卜算的結果是奉軍大勝,張大帥一統中原成就千秋萬載之帝王偉業。此話一出,樂的張作霖腮幫子都咧到耳垂下了,不由分說就賞了十根小黃魚兒(金條)。
吳功耀嘴角微微一笑,淡淡地搖了搖頭。
佟四喜則說,大帥此次上上策乃是按兵不動,且看孫中山與曹錕斗個你死我活再下手也不遲。此卦相大凶也!
張作霖一聽,立刻臉就拉下來了,但礙於好兄弟吳功耀的面子,沒有當面責備佟四喜不會說話。
當晚,張作霖在大帥府盛情款待了三位江湖高人,酒桌上卻把佟四喜冷落在一旁一句話沒說,一杯酒沒敬。倒是把那神調門的滿人夸上了天,借著酒意就差跟人家拜把子了。不但如此,張作霖還把他留在了府上,讓他陪同自己過幾日一同出師承德,見證歷史。
吳功耀在酒桌上沒說什麼,到底是誰算的准,他心裡有數。其實,就是不用金點術卜算,吳功耀也看明白現在的形式了。張作霖被孫中山碰上了天,有點心浮氣躁了,尤其是聽孫中山說此戰勝了就推舉張作霖做大總統,義兄可不就動了貪念?
可放眼中原,奉軍勢力雖強,但卻遠遠沒有達到跟直系軍閥一較高低的最佳時機,江湖上的耳目們早就傳來了消息,曹錕此次與張作霖決戰,他身後支持他的可是吳佩孚,吳佩孚最用整個華東和江浙,兵源和糧草源源不斷,而奉軍此次想入主中原就要翻閱天險長城,豈能是那麼容易的?
「師傅,那韃子太不像話了吧?您看看他今兒說的是什麼話?他這不是要把幾十萬奉軍推進火坑嘛?」佟四喜還太嫩,對人心叵測看的不夠透徹。
「呵呵……喜子,你今兒說的話有些欠思量呀!為人處世這點回去以後你還得跟你大師兄多學學,說話要圓滑,現在的張作霖早就不是我以前那個結拜兄長了,你知道嗎,就算今天你倆給他算的結果是一樣的,他也照樣要出兵承德。」
「師傅,徒兒愚昧,請您明示。」
吳功耀說:「大總統可是天子之位,大帥早已窺視已久,如今他有日本人的支持,兵強馬壯,正是信心爆滿之時,再加上有孫中山從中利誘,豈有不戰之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