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末之旅 第兩百五十三章 全體出動

    遠處海面上,那些西方戰船倒是行動起來,馬上升起風帆,朝著碼頭行駛過來,距離漸漸逼近。道友閣  www.daoyouge.com

    段有貴見狀,馬上大聲喊道:「夥計們,撤退,撤離碼頭,撤到貿易站裡面去,快!」

    短短几分鐘,那一百餘西方人已經被打死大半,剩餘的幾十人抱頭鼠竄,逃得飛快,大家也秉著窮寇莫追的原則,在段有貴的指揮之下,往貿易站裡面撤退。

    大家在段有貴的指揮之下,一邊射擊,一邊朝貿易中轉站之內撤退,遠處,那些幾艘西方戰艦,正升起風帆,正朝碼頭行駛而來。

    那每一艘戰船上,一門一門火炮已經準備就緒,估計只要再靠近一步,這些火炮就開始炮擊碼頭。

    「快,快撤退,其他的東西都不要了。」

    段有貴大聲的喊起來,這個時候,西方的戰艦在逼近,時間非常緊迫,其他的東西肯定顧不上,當務之急是將所有的人全部撤退到貿易中轉站之內。

    剛才,西方人吃了大虧,耀武揚威的來了一百多人,本來是想炫耀一下武力,順便挑起事端,哪裡想到,一百多人大半被東方遠洋貿易公司的夥計們打死,只逃回去區區幾十人。

    現在,西方的戰艦逼近,又一大隊西方士兵,端著燧發槍,貓著腰,朝著中國碼頭靠近。

    「砰、砰、砰……」

    夥計們端著火槍,一邊還擊,一邊撤退,撤退的人員之中,還有一些是民間貿易船隊的人,這些人也必須全部撤退進入貿易中轉站之內。

    貿易中轉站,其實是一個座中國小城,有四個城門,有高高的堅固城牆,城內有很多大倉庫,也有一條街道,街道兩旁有一些茶樓、酒樓和客棧等。

    這是因為中國貿易船隊經常跑呂宋,帶動了這裡的經濟發展,一些頭腦靈活的人在這裡開起店鋪,做起生意。

    至於城牆,則是東方遠洋貿易公司徵集當地大量的民夫修建了,採用大青磚,石料,用上石灰,甚至水泥,看似非常的堅固。唯一有一點,城不大,長寬都大約只有一里左右。

    這裡距離碼頭不遠,大約兩、三里左右的距離,有一條大道從城大門直通碼頭,平時,大量的商品,物資,到了碼頭之後,可以通過這條大道運往城內。

    大道上,大家一邊射擊,一邊朝城內撤退,後面,遠遠的追著一大幫西方士兵,這些人不敢追得太近,因為他們發現,這些中國夥計們的火槍似乎打得又遠又准。

    「快,關大門!」

    段有貴帶著數十人親自殿後,見大家全部已經進城,馬上就大聲的喊起來,於是,厚重的大門緩緩的關上。

    終於安全了!

    段有貴也鬆了一口氣,心中想道,當初是非常明智的,耗費大量的物力和財力,修建了這樣一座小城,平時是貿易中轉站,現在這能起到保護和防禦作用。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小城有一點小,方圓不過一里,也未裝備火炮,大家的武器只有火槍,以及少部分的手榴彈。

    手榴彈這種東西,城內存放得不多,銅殼彈倒是有很多箱。段有貴進了城之後,很快就登上了城牆,看著碼頭方向。

    那裡,隆隆的炮聲已經傳來,那些西方戰艦正在炮擊停靠在碼頭的中國船隻,有幾艘是民間遠洋貿易船隊的風帆大船,有三艘則是東方遠洋貿易公司的三千料蒸汽動力船。

    「總督大人,您看!「

    段有貴心中冒火,拿著我們的船隻出氣,算什麼英雄好漢,有种放馬過來,老子好好的陪你們打一場。

    一艘一艘大船,在西方戰艦的炮擊之下,漸漸起火,燃燒,沉沒,包括那三艘三千料戰船。

    「西方鬼佬,有種的話就放馬過來!」

    心中氣急,段有貴在城頭上大聲的喊起來,心痛的看著自己的三艘三千料蒸汽動力船緩緩的沉沒。

    這一次,西方人是有預謀的,準備得非常充分,且有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好幾個西方國家的身影,在印尼還組建了龐大的聯合艦隊,目前,這支艦隊正在雅加達。

    西方戰艦擊沉碼頭旁邊的中國船隻之後,靠近碼頭,企圖炮擊中國的貿易中轉站,但開了幾炮之後,發現距離太遠,隨即停止炮擊。

    約一個多小時之後,四、五百西方士兵,端著火槍開始攻城,不過,很快被守城的夥計們打退。

    一個攻,一個守,戰鬥打的很激烈,雙方也都有死傷,不過,總體來說西方人損失更大。

    因為東方遠洋貿易公司的夥計們是防守,大家有堅城可守,另外,大家的後裝槍遠比西方人的火槍先進。

    今天是第四天。

    馬尼拉港的那幾艘西方戰艦還未離去,碼頭上,負責總指揮的西班牙總督,看著中國貿易中轉站的方向,臉色顯示出凝重。


    西班牙總督萬萬沒有想道,骨頭會這麼難啃,已經四天了,一直未能拿下那座中國的貿易中轉站。

    旁邊一名西方少校,建議道:「總督先生,我們已經損失了三百餘人,我們必須改變策略。」

    西班牙總督緩緩的道:「少校閣下,你有什麼建議呢?」

    西方少校道:「非常明顯,我們缺乏攻城的重炮,靠我們的火槍,我想很難拿下這座貿易中轉站,我的建議是,暫緩攻城力度,等我們的聯合艦隊到來。」

    西方人的聯合艦隊,有幾艘是最新型的風帆戰列艦,裝備有大量重炮,船上的重炮能從碼頭位置輕鬆打到貿易戰。

    隨著西方殖民的發展和擴張,西方人大量研發各種戰艦,造船技術也是突飛猛進,尤其是約一年之前,荷蘭人在台灣被鄭成功的艦隊擊敗,消息傳到西方,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一種使用蒸汽動力的先進戰艦,西方人就加快了大型風帆戰列艦的研製和建造。

    新建造完工的那幾艘大型風帆戰列艦,馬上進入服役,這次更是調撥至聯合艦隊。

    風帆時代的戰列艦,指從十七世紀起在海上擔任主力作戰的武裝艦船。1840年前基本上全為木材建造的風帆戰艦,有時在水線以下包裹銅皮。

    動力為風帆,武器為前膛裝彈火炮,發射用於摧毀船體的圓形彈丸以及殺傷人員的霰彈、破壞帆具的鏈彈。

    由於當時以風力為動力,且單艦火炮威力射程均不足以對一艘敵艦造成有效的傷害,故使用戰列線作戰,因此為標準作戰方式,故云風帆戰列艦。

    風帆戰列艦一般排水量1000噸左右,艦上裝有滑膛炮,能發射實心彈。英荷戰爭後,它的噸位逐漸增大,頂級戰列艦排水量增加至3000至5000噸,火炮數量從幾十門增至上百門。

    西方國家為了在遠東地區的共同利益,居然形成了統一和一致,組建了聯合艦隊,動用了數艘風帆戰列艦,準備對付新近崛起的中國海軍。

    驅趕馬尼拉的中國人,只是西方人諸多行動之中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聯合艦隊進入馬尼拉,以馬尼拉為母港,進而進攻台灣,甚至遠攻中國。

    想道聯合艦隊的強大實力,西班牙總督終於笑了,高興的道:「那我們就暫緩進攻,讓那些中國人多活幾天。」

    這樣一來,西方人不再猛烈進攻中國方面的那座貿易中轉站,最多派兵偶爾騷擾一下,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

    ………

    台灣,雞籠港。

    經過近一年的建設,這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座大型軍港漸漸出現雛形,和平山上,明顯修建了大量的工事,部署了不少的後膛裝填的大口徑海防火炮。

    雞籠港內,停泊著很多大型戰船,全部都是清一色的蒸汽動力船隻,這是第二艦隊的戰船,不但有大量的三千料戰船,也有鐵甲艦。

    三艘排水量1800噸的「零一二甲」型鐵甲艦,三艘排水量2300噸的「零一二乙」型鐵甲艦,鐵甲艦的數量達到了六艘。

    第二艦隊,近一年都基本無戰事,主要任務是修建軍港,大力發展壯大。第二艦隊司令部之中,一大幫海軍軍官正在開會,會議的議題是向南發展,進駐馬尼拉。

    一名海軍軍官,急急忙忙進來,立正,大聲報告道:「司令員,最新消息,數天之前,西方人攻擊了東方遠洋貿易公司在馬尼拉的貿易站,擊沉了停靠在馬尼拉港碼頭的多艘中國船隻。」

    什麼!

    這還了得!

    簡直就是吃了豹子膽!

    鄭成功更是「刷」的一聲站了起來,大聲的道:「我們還沒有去找他們麻煩呢,這倒好,他們自己主動跳出來了。」

    「司令員,下命令吧,打他們!」

    「對,狠狠的打他們,沒說的!」

    鄭成功抬手,往下壓了壓,示意大家安靜,然後正色的道:「這一仗,肯定必須打,傳我命令,第二艦隊全體出動,目標馬尼拉!」

    當然,消息也快速的傳遞北京,幾天之後,張豐也知道了這個消息,張豐動怒,嚴令鄭成功,必須找這些西方人報仇,打他們,打痛他們,將他們趕出呂宋。

    不僅如此,張豐還給鄭成功下達了一道密令,在呂宋站穩腳跟之後,向馬六甲海峽進發,在那裡選址修建軍港,控制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從印度洋進入太平洋的咽喉,這樣的地方,張豐認為,必須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第二艦隊幾乎全體出動,只留有必要的人員在雞籠,幾乎所有的水兵登船,海軍陸戰隊更是出動了整整兩千人,分乘數艘三千料蒸汽動力運輸船。

    從台灣出發,目標直指呂宋馬尼拉。

    經過數天的航行,艦隊開始抵達馬尼拉灣。

    ………



第兩百五十三章 全體出動  
相關:  醫藥巨頭  抗戰之大國崛起  神級大礦主  我走上巔峰系統才激活  開局從航空工業開始  軍工重器  神級工業主    坐忘長生  浴火重生之鬼醫妖后  我在異界有座城  韓娛之崛起  櫻花之國上的世界末日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我的明末之旅第兩百五十三章 全體出動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1s 3.7399MB

搜"我的明末之旅"
360搜"我的明末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