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著對面董平以及他的部下,李子元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將這些人留下,究竟是好還是壞。成建制的老兵,的確戰鬥力遠遠超過幾倍的新兵。但是這些老兵換句話來說,戰鬥力雖強但也容易抱團。
尤其是來自一支凝聚力很強雜牌軍的成建制老兵,本身就是一個單獨的小團體,是最難以在短時間之內完成改造的。到了戰場上,這些人要是給你玩點花樣,讓你打了敗仗都不知道因為什麼。
那些被解救出來的新兵都是沒有主意的,可這些老兵卻不一樣。原本兩軍之間隔閡就很深,一旦這些老兵一鼓動。這些原本就是中央軍出身的新兵,沒準都能給拉走一半。尤其是環境一旦安穩下來,這些老兵就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
要想改造這樣一支部隊,是需要花很大的代價和精力的。這一點,李子元是吃過苦頭的。他當初跟隨部隊東進冀魯豫邊區,收編當地的一支被某方面打散的散兵時候,就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這也是一支雜牌軍被打散後,潰散在當地的散兵。東進的八路軍為了改造這支部隊,可是下了很大的力氣。最終在李子元跟隨老部隊,返回太行山區的時候,這支部隊也沒有能夠完成徹底的改造。最終部分叛逃,部分被打散編入冀魯豫部隊。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對於接受其他方面的老兵,李子元一直都很慎重,甚至持懷疑態度。有些時候他寧可用反正的偽軍,也不願意要那個方面的老兵。對於他來說,就算這些人的軍事技術再好,但改造的時候需要花費的心思太多。
留給自己做這些人思想工作時間,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將這些人都留下來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一時之間,李子元也有些說不準。這些老兵用好了是一把尖刀,如果用不好與一顆*,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眼下只能寄希望於馬永成,還有那幾個政工人員,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那些占據大多數的新兵,思想給穩定下來。只要這些新兵思想穩定下來,剩下的那一百多人就掀不起什麼大風浪來。
想到這裡,李子元搖了搖頭,將心思又轉回了自己下一步,究竟該向那個方向轉移上了。部隊的改造,是一件需要長時間進行的系統工作。但眼下最至關重要的,是部隊怎麼安全轉移出去。
要不是部隊無法安全轉移,被日偽軍給一鍋端了,那麼其他的事情也就沒有必要在費心思了。眼下十里嶺以北的日偽軍正在陸續的南下,雖說行軍的速度並不快。也許只是路過十里嶺,可也提供了預警。
而十里嶺上空,也出現了日軍的偵察機。以及被馬永成抓到的幾個便衣,都已經說明十里嶺一線,也在日偽軍的懷疑之中。只要他們認為自己有可能隱蔽在這裡,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撲過來。
距離西窯溝一線不過幾十華里的十里嶺,李子元知道這裡絕對不是久留之地。李子元很清楚,在南面壺關與陵川交界處的日偽軍,搜索行動撲空之後向北進行掃蕩,肯定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位於壺關中部,也是距離西窯溝最近可以隱蔽大量部隊的十里嶺,肯定會成為其掃蕩的重中之重。這裡地圖標高達到一千多米,雖不能說山高林密,但是地形上卻是對自己相當有利。自己能看到這一點,日軍自然也能看到這一點。
之前自己是利用燈下黑的道理,利用十里嶺距離西窯溝直線距離近。在八路軍的戰術之中,一擊得手後快速脫離,儘可能的撤離日軍遠,這已經被日軍所掌握的習慣。才就地隱蔽在距離百尺、西窯溝一線,並不遠的十里嶺之內。
自己當初在北撤的時候,儘管已經想盡辦法消除痕跡。但誰能保證這麼的多人,以及大量的物資和馱馬的轉移,不會被人給發現?要知道從十里嶺到百尺一線,是整個壺關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要是日偽軍得到情報,或是其反應過來,勢必會調集重兵向十里嶺這裡包抄過來。所以十里嶺並不是一個長久停留之地,這一點李子元還是有清楚認識的。走是必然的,只是下一步該向那個方向轉移,李子元卻是一時拿不準主意。
北面壺北與壺關交界處的日偽軍全部南下,還是只有這一部分南下。周邊其他方向的日偽軍,部署調整如何眼下卻是都不清楚。最關鍵的敵情變化無法即時掌握,讓李子元這個決心就很難下。
自己派出的偵察員,到目前為止不僅沒有找到壺關境內的兄弟部隊,居然連地方民兵都沒有見到一個。這十里嶺一帶不是深山老林,雖說也是山區,可也不是那種人煙稀少的地區。據李子元所知,十里嶺地區是壺關兄弟部隊一個主要的活動區域。
可自己兩次進入十里嶺,不僅未能發現壺關的兄弟部隊,甚至連民兵都沒有見到一個。派出的偵察員,即便是冒險進入村莊,也沒有找到任何的地方政權或是民兵游擊隊。找不到地方政權和兄弟部隊,眼下就得不到情報。
甚至老百姓見到穿便衣的偵察員,都是有多遠就躲多遠。這種情況之下,別說找到當地的組織,或是尋找到地方武裝。就是連糧食,都很難的籌集到。十里嶺這裡,在自己轉移來之前究竟發生了什麼?李子元很是有些撓頭。
得不到情報,就意味著自己的轉移行動,就會像是一隻沒頭蒼蠅一樣亂串。搞不好,就會一頭撞進日軍的伏擊圈。以自己眼下部隊的情況,一旦與大批的日偽軍遭遇,絕對不會是一件好事。
因為李子元很清楚,在那些被解救的戰俘真正融入自己部隊之前,自己的部隊別看現在人數不少,裝備也因為打西窯溝而發了洋財。但戰鬥力卻出現了很大的下滑,甚至都不如突破壺關封鎖線之前兩個營的戰鬥力。
即便是那些新兵已經完成全訓,但對於八路軍的作戰風格和慣用的戰術,卻是相當的陌生,遠還沒有到真正融入到自己部隊的地步。再加上那些同樣才編入部隊不久的前偽軍士兵,眼下的部隊幾乎是三種作戰風格。
如果打那種死守的陣地戰,也許還能頂的住。但如果打遭遇戰,這結果恐怕就難以預料了。西窯溝一戰的結果,李子元很清醒的知道,那場戰鬥並不是自己部隊,眼下真正戰鬥力的體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自己比較幸運而已。
如果當時的日偽軍能夠掌握自己真正的實力,沒有急於求成的將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到正面的進攻,在身後只留下少量的兵力警戒。他們如果只以部分兵力將自己黏住,將大部分的兵力用來打援。
同時何三亮沒有將解救出來的戰俘單獨編組作戰,並且作為增援主力的二營一個連,將日偽軍阻援真正的精華部分給吸引過去,那場戰鬥的結果就難以預料了。至少當時的那二百多戰俘組成的隊伍,在優勢的日偽軍衝擊之下不當場潰散,就已經很給面子了。
西窯溝一戰只是一個特例而已,絕對不具備普遍性的代表。如果真的因為那一戰,自己就認為那是自己真實實力的話,那倒霉的就只有自己。李子元對於這一點,始終有著極其清醒的認識。
自己不可能將七八百前前戰俘,始終單獨編組使用。打散編入自己部隊的各個營連,才是最好的處置辦法。可問題是兩支部隊混編之後,因為原本受過的訓練水平不同,以及作戰風格不同。那批新兵還沒有徹底的融入進來,反倒是戰鬥力下滑到最低的時候。
如果能給自己一周,甚至哪怕是三天的整訓時間,自己就有把握將那幾百前戰俘,徹底的融入自己部隊。但現在恰恰最關鍵的是,自己不可能有這些時間。最遲今晚,自己必須要展開行動,這就意味著自己的轉移,要在自己部隊最虛弱的時候進行。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在沒有系統的情報支持,便草率行動是極度危險的。一旦與大批日偽軍遭遇,部隊有短時間之內被打垮的危險。如果一旦被日偽軍包圍,李子元甚至連分散突圍都不敢做。
還有現在還不知道去向的三營,也讓李子元相當的惦記和牽掛。他們眼下究竟怎麼樣,是被日軍給打散了,甚至是已經全軍覆滅了。還是在擺脫日偽軍的糾纏後已經安全轉移,返回了壺北老根據地,現在的李子元卻是一無所知。
周邊的敵情不明,遲遲無法確定轉移路線,再加上對三營始終都沒有落下的擔心。讓李子元一陣陣的頭疼,內心之中甚至是有些煩躁。這是他調到壺北工作以來,還是第一次出現如此煩躁的情緒。看著眼前的地圖,臉色相當的低沉。
等到那邊與將七八百前俘虜分配完畢之後,一起來到李子元身邊的張子健與何三亮,見到李子元的時候。看著李子元有些鐵青的臉色,兩個人對視一眼都搖了搖頭。他們以為李子元還是在為最終被迫接納董平所部,而有些不愉快。
與滿心不情願的李子元相比,張子健反倒是很看得開。而且對於這個清一色都是老兵組成的連,張子健甚至還有些心動。他跟著何三亮一起來找李子元,就是想將這個連編入自己的一營。只是見到李子元臉色,張子健將自己的想法又咽了回去。
相對於有些心虛的張子健,何三亮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團長,你也不用太擔心了。你放心吧,老董他們都是老兵了。這個時候合則兩利,分則兩敗的道理,他們還是很清楚的。我相信他們,不會在這個時候搗亂的。」
更多鄉村言情流行小說,請關注微-信-公-眾-號:dingdian23 (長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