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第八十五章當眾打臉
這一次緬北大撤退,作為第五軍主力的新二十二師,一直奉命跟著杜聿明向北進入野人山,試圖撤回國內,新二十二師這一路上吃盡了苦頭,因為對地形不熟,加上對胡康河谷野人山環境估計不足,再加上緬甸人的敵視,使得他們無法獲得嚮導的指引,部隊在進入緬北叢林之後,便迷失了方向,杜聿明帶著第五軍直屬部隊和新二十二師,整整在野人山之中轉了兩個月之久。
數萬遠征軍將士,沒有死在和日軍作戰的戰場上,而是大批倒在了緬甸的莽林之中,化為了枯骨,大批輜重以及裝甲車大炮坦克,沒有用於和日軍作戰,卻無奈之下自毀被拋棄在了撤退的道路上。
後來杜聿明軍長在叢林中也患了瘧疾病倒,軍部和新二十二師的兵將只能抬著他走,到了後來,他們徹底彈盡糧絕,整個部隊整整斷糧半月有餘,只能靠著沿途吃樹皮野草維持生命,不知道多少將士走著走著一頭栽倒,就再也起不來了。
更有不知道多少將士實在是走不動了,坐下之後,就再也沒有能站起來,還有許多絕望的將士,因為喪失了信心,選擇了自盡身亡,要麼是吞槍自盡,要麼是自縊而死,這一路上中國軍人屍橫遍野,到處都是倒斃的中國軍人的屍骸。
就在他們絕望之際,幸運的被英軍偵察機發現,給他們投下了電台,才使得他們從新和上面建立了聯繫,後來迫不得已之下,才只好轉道退入了印度,最終在從野人山中走出來,撤到了印度的利多。
可憐他們第五軍,三個主力師第二零零師戴安瀾師長,撤退途中身負重傷壯烈殉國,九十六師輾轉野人山之中,直到現在才剛剛翻越高黎貢山,撤回到了國內,全師九千餘人,撤回國內的時候,僅剩下了不足三千人。
而第200師沒有走他們西路這邊撤退回國,而是走了滇緬公路一帶撤回國內,除了師長戴安瀾壯烈殉國之外,九千多人的部隊,撤回國內的時候,僅剩下了四千左右的兵力。
最慘的則還是他們新二十二師,他們出國的時候兵力在九千到一萬人之間,等他們從野人山走出來,進入印度的時候,整個師僅剩下了兩千五百人,可憐他們之中大多數人,沒有死在戰場上,足足有四千餘人都死在了野人山之中。
現在雖然他們還沒法統計出到底多少人死在了野人山里,可是廖耀湘估算了一下,這個數字恐怕十分恐怖,起碼有三到五萬的中國將士倒在了野人山之中。
而廖耀湘和孫立人之間,因為杜聿明的關係,他們二人的關係並不算和諧,特別是孫立人違抗了杜聿明的命令,擅自抗命率部撤往印度,這讓杜聿明和他對孫立人都頗有微詞,認為孫立人太過囂張。
可是事後證明,孫立人當初抗命撤往印度的決定卻是非常明智的一個決定。
他們走西線從曼德勒撤退的中國軍隊之中,遠征軍司令長官部不算,他們最早跟著史迪威和羅卓英先行撤入了印度,剩下的第五軍軍部,軍直屬部隊,新二十二師,第九十六師和臨時跟隨第五軍撤退的新三十八師,只有新三十八師在孫立人抗命之下,保存了整建制撤入了印度。
而新三十八師在撤入印度之後,還保存了近六千人的實力,反觀第五軍除了第200師不提,數萬人馬現如今因為他們不肯遵從史迪威的命令撤入印度,而是服從了重慶那邊校長的命令,按照軍長杜聿明的命令向北撤入野人山,最終只剩下他們新二十二師兩千多人,加上軍部四百餘人,總共不到三千人走出了野人山,來到了印度,九十六師則只剩下不到三千人,撤回了國內。
所以現在杜聿明和廖耀湘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如果他們當時毅然決然拋棄和史迪威之間的成見,服從史迪威的命令,率領部隊向印度突圍的話,也不至於造成如此慘重的損失,起碼可以保全三萬以上的將士性命,在印度重振旗鼓。
現在回想一下,廖耀湘每每到了晚上就無法入眠,一幕幕在野人山之中所見到的那些慘景,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的神經。
杜聿明也因為此事,在撤到了利多之後,黯然以養病的名義返回了國內,他們第五軍到了這個時候,基本上已經算是名存實亡了。
剛才他在聽史迪威提及這個方漢民的時候,剛開始還沒有太在意,但是當齊學啟歷數方漢民之前在緬甸的所作所為之後,廖耀湘也被震動了,他完全沒有想到,這個方漢民居然如此悍勇,簡直堪稱孤膽英雄了,憑藉一己之力居然做出如此讓人不敢想像的壯舉。
他更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勇士,擺在他們面前,僅僅因為趙一廉一己私心,硬是逼得孫立人無法將這樣一個猛士收入麾下,為中國軍隊效力,反倒逼得這樣一個猛士,為了能多殺幾個鬼子,卻只能投奔美國人旗下的特遣隊。
這樣一個擅長叢林戰的專家,居然不能為中國人所用,這簡直就是暴殄天珍!如果當時他們第五軍在緬甸撤退的時候,能有方漢民這樣一個熟悉緬甸叢林的高手幫助的話,又如何能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
而且目前在史迪威的斡旋之下,中美英三方已經確定,未來必定將會發動第二次入緬作戰,他們這些駐印軍今後將會作為主力,從印度反攻緬甸,少不了還會進入緬甸叢林,去和日軍交手。
如果他能把方漢民這樣的叢林戰專家收入麾下的話,那麼對於未來反攻緬甸,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於是他根本不顧趙一廉的臉面,公開對孫立人說出了這番話,而孫立人很顯然並不打算放棄方漢民,這才讓廖耀湘擺明了態度,準備和孫立人爭奪這個方漢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