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初,一場神跡正在赤水上演。
之所以要管這場戰爭叫神跡,其原因是許朝陽在屬於他那個時代對著地圖自己擺過雙方對陣情況,他開了全局地圖都十分確定自己無法做出歷史上存在的預判,在毫無辦法之下,只能心服口服!
戰鬥之始,我軍由八萬六千人經過湘江一戰後只剩下了三萬多人,此刻,太陽在老家升起,在會議上確定了核心之後,開始主導局勢。
那一刻,我軍在GZ省與SC省交界地區陷入了合圍,國府周混圓、吳齊為八個師,湘軍何劍三個師、滇軍龍雲三個旅、川軍劉鄉十二個旅、桂軍厲宗人三個師、黔軍王甲列三個師在前擋後別、圍追堵截。
光從雙方兵力配置上來看,這場戰根本不用打,從敵我態勢上來看,敵軍對我軍已經形成了全面包圍,我軍處於岌岌可危之中,稍有差池,即將全軍覆沒。
當時在寫日記的看來,這支部隊已經馬上就要被剿滅了,與此同時,他們已經判定了我軍的行軍路線就是要度過長江去匯合大部隊,可最終的結果,竟然是殲敵一萬八千人,俘獲三千人,不光擺脫了敵軍的圍堵,還一大嘴巴子抽到了國府所有部隊的臉上!
而流經土城鎮、赤水鎮的赤水河,則作為自然奇觀親自見證了這場神跡的降臨。
當時載入史冊的遵義會議剛剛結束,如此情況下,我軍突破烏江所召開的遵義會議令寫日記的極為惱火,急調川、滇、黔、湘外加廣西一部威逼遵義。
對於他來說,這叫決戰,或者說,是寫日記的逼著我軍在打決戰只要打贏了這一戰,叫長江以南再無戰事。
而我軍則在湘江之戰後,急切希望去尋找大部隊,也就是四方面軍,當時的四方面軍大約有八萬人至十萬人左右,這支部隊不光來自鄂豫皖,更是在人口密度極大四川發展壯大,這是我軍當時想要幹的事,而這件事,在國府眼裡也十分明顯。
我軍的另一條路,則是去湘西與紅2、6匯合,那攔住這兩條路,就成了國府的重中之重,其次,就是設置好包圍圈,徹底剿滅遵義的這支部隊。
戰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首戰,便是土城。
當時我軍北方是川軍的12個旅,攔住我軍前往湘西則是湘軍何劍;南邊是黔軍,黔軍稍微差一點,黑金給這支部隊糟踐夠嗆;再往南則是桂軍,然後是粵軍。
整個戰場幾乎被團團包圍
如果你是一個不了解歷史的人,或者說,是一個不了解四渡赤水這場戰鬥神奇之處的人,都不用親臨現場,光把這些紙片貼到地圖上人就已經蒙了,拿眼睛都看不過來,誰捅咕你一下,你都找不著人,這還打什麼?
這也是許朝陽那個時代的讀者時質疑男豬腳的原因,他們往往會用『你到那個時代不開掛根本沒法活』這樣的話來形容男主,這也無可厚非,起碼在這場戰鬥中,任何一個人來了完成了這個壯舉都令人沒辦法不去質疑,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但,讀者的確質疑過書中的主角,可許朝陽從沒看見過任何人敢質疑四渡赤水中的太陽,哪怕,這場戰鬥看著那麼讓人不敢相信!
戰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打響的,一渡赤水便是在土城迎戰川軍
不得不說,當時的川軍是真能打,這一戰,除了太陽本人沒親上戰場,天榜上的諸多名將都上去了,連老總都親臨戰陣,幹部團更是全員參戰,但,戰果卻沒看見多少。
川軍不白給,無論任何時候,這句話說出來都能砸實!
那一仗,川軍幾乎給我軍僅剩的三萬多人打得遍地傷員,川軍卻越打越多!
為什麼?
因為遵義往北就是重慶,人家川軍已經守住了各處入川的交通要道,任何地方只要一響槍,遍地都是支援。
對於將歷史看到這兒的許朝陽來說,他看到這種局面只能如同傻子一樣問上一句:「這怎麼打?」
對,這就是普通人的困局。
這仗怎麼打?
屁股後面是黔軍,前面是川軍,再往前還有姓周的率領的國府軍,往南還有桂軍
這一仗從戰報上的敵軍大約兩個團的兵力打到了兩個旅,最終給川軍打出來一萬七千多人,再打下去,結果只能是全軍覆沒。你在人家家門口打人家,人家哥兄弟的能幹嘛?
在如此情況下,太陽緊急下令一渡赤水,本來應該往北匯合大部隊,卻在川軍抵擋之下直接往西,全軍擦著敵軍的子彈硬闖到了扎西,這才能喘口氣兒。????那寫日記的能幹麼?
都燉鍋里了,還能讓你們跑了?
急調川軍、滇軍,分南北兩路追趕、包抄,最終又將我軍困在了扎西,算是圍回到了圈內,國府軍也在全力往這兒趕,這幫人勢要一鼓作氣。
在這最危險的關頭,神跡開始上演
整支部隊在由遵義千辛萬苦衝出來的情況下,強度赤水河、血戰土城,扔下了這麼條人命的情況下,都衝到了扎西哎,人家就一扭頭,回去了!
你們不是包圍麼?
你們不是圍追堵截麼?
不跟你們玩了,行不?
許朝陽第一次在部隊裡聽這段歷史的時候,腦子裡的想法只有一腔熱血,在這種情況下,他覺著已經到了誓死突圍的時刻當時講歷史的首長還誇他呢:「你呀,就是沒打過仗,不知道死人是怎麼回事,等有一天你上了戰場,看見人一片一片的死,你要是還能說出這種話來,那你就是個虎逼!」
這是原話,一字未改。
黔軍也的確沒想到我軍能回來,王甲列據說還在給老娘過壽,還找了堂會,直接被我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這才是二渡赤水。這回我軍一電炮就摟到了毫無準備的王甲列腦門子上,他怎麼也沒想到都跑出去的我軍怎麼敢再回來,用句網絡用語來說,當時王甲列恐怕是跺著腳在喊:「你們怎麼敢的!」
可我軍就這麼回來了!
還一戰功成!
殲他兩個師和八個團,俘虜三千餘人,繳獲子彈十萬發,槍支一千餘,極大鼓舞了士氣,這是我軍與國府之戰開始至今,最大的一次勝利。
這次由太平渡回來先占桐梓、又占婁山關、最後才是遵義,這兒還有個小插曲,在婁山關出現了那首流傳至今的《憶秦娥》。
這都不是文采的事,是在如此緊張的戰局之下,竟然還有這種佳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許朝陽無法想像,他真的無法想像,直到今天,他已經打了這麼多場仗,也無法想像在那種情況下哪來的閒情逸緻,他連一個人在同一陣地上面對兩個方向的鬼子攻勢都覺著腦瓜子疼
這個叫四十餘萬大軍,將三萬多人圍追堵截到包圍圈裡了,這時候雄心壯志是從哪來的呢?
而在對比之下,得知這次戰果的那位寫日記的,已經從金陵飛抵重慶,急忙調軍反撲,始終都被牽著鼻子走,這時候,才有了三渡赤水,由茅台鎮到了大村。
大村龍山地區有個特點,那就是林子又密又深,此刻,我軍一支小部隊打開電台往北走,大部隊卻藏在密林里關閉電台,保持電台靜默。
這時候,寫日記的以為我們的部隊要北渡長江,就開始瘋狂調動部隊進行圍堵,其實這時候寫日記的已經失去了理智,否則你起碼得派人偵察、核實一下再做決定吧?
我軍卻又在這個時候四渡赤水,直插貴陽,此刻,寫日記的已經到了貴陽督陣,這才有了歷史上那句著名的『打到貴陽去,抓他回來寫日記』,這個時候貴陽的部隊已經調到北邊去了,沒有足夠防守力量的日記控自然心慌,於是再次抽調滇軍部隊,而滇軍部隊在經過幾次抽調之後,已經所剩無幾,但為了救駕,也只能派兵前往。
最關鍵之處是在這個時間段出現的,我軍沒去貴陽,而是直奔滇軍駐地,已經空虛的滇軍迫不得已,只能調金沙江的守軍回來自保,隨後我軍一個大回,奔著金沙江就沖了過去,巧渡金沙江脫困。
這兩個月的戰鬥,每一幀都扣人心弦,每一次決定都是豪賭,只要有一次失誤被敵軍咬住,那就再也無力回天,偏偏,太陽就干成了。
當許朝陽在大沽拿到了那張手抄版的《憶秦娥》,整個人是木的,那時已經是三月末,老楊在217團團部開會的時候將這場戰鬥在地圖上一邊講解一邊說出來時,許朝陽看得目瞪口呆。
這段歷史他當然知道,但,每一次都看得是那麼無能為力
(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