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太宗皇帝趙光義一統中原。
時江湖局勢紛亂,鄉紳豪傑畫地立門,前朝散勇據山為王,甚有縱橫不法者,漠視朝廷號令。
大亂初平,各地廂軍軍儀不整,軍備不齊,以至於不敵綠林俠士,州府衙門無力管束。江湖群俠聽命於鄉紳豪傑,乃罔顧王法,江湖之中規章五花八門。
太宗皇帝為防秦漢之民亂,肅清北伐顧慮,聽從帳下幕僚建議,鑄「天地人」三枚金字令投於武林,並以重金收廬山洪武會為朝廷爪牙,每八年於廬山香爐峰舉辦洪武劍會,甄選三名武德出眾者賜予金字令,是為「武林盟主」。三人既受金字令,便是受朝廷之命行事於江湖者。
其帳下幕僚又密招武藝卓絕者數百餘為鷹犬,組建殺手組織,名曰「閻羅衙」,其暗殺目標從朝廷大臣到鄉間匹夫,是為太宗皇帝肅清質疑帝威者。
同年五月,太宗皇帝為收復燕雲十六州,率軍北伐,與遼爭地二十餘年,各有勝負。
至真宗景德元年,大遼皇帝耶律隆緒與蕭太后御駕親征,領數十萬大軍直入宋境。
遼軍大將,蘭陵郡王蕭撻凜先破遂城,生擒宋將王先知,後拔定州,俘虜雲州觀察使王繼忠。宋軍聞遼軍喪膽,各城城守堅壁清野,退居高城,向朝廷求援。
前線軍報傳至京師,朝野震動。皇帝幾欲遷都南逃,唯幸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諫皇帝御駕親征。
澶州城下,漫天烏雲與密密麻麻的遼軍使得不安的情緒像魔鬼般蔓延至整個澶州城。高築的城牆像要被壓得傾塌一般。
城門外,遼軍鐵騎陷陣穿殺,步步緊逼。宋軍在遼軍連續攻城拔寨後如驚弓之鳥,士氣低迷,雖背城而戰,卻已心生退意。
突然,一聲龍吟響徹天際——澶州城頭突現一桿黃龍旗,皇帝如天神下凡般親臨前線督戰,出鞘的龍尊劍氣盪乾坤,一時烏雲潰散,陽光破開陰霾普照沙場,引渡那血海中的怨靈。
「守我大宋河山,護我千秋霸業。眾將士,隨我上陣殺敵。」澶州城門下,突現重甲精騎萬餘隨著龍吟聲衝殺敵陣。
宋軍兵將望那澶州城頭如日中天的龍尊劍灼灼生威,皆呼「萬歲」,聲如洪鐘延綿百里。
頓時士氣大振,宋軍憤怒的嘶吼響徹澶州。
宋家精騎左突右殺,□□似飛龍出海,血花在銀光間肆亂飛舞。
蕭撻凜未料大宋皇帝竟有膽親臨戰場,而時遼軍長驅百里,本是強弩之末,力有不逮。他只得暗下撤軍之令,率領親衛八百前往截擊。
勇冠三軍的蕭撻凜策馬沖陣,刺宋騎兵將領於萬眾之中,八百親軍固如堅壁,為大軍撤退爭取時間。
宋軍兵將將蕭撻凜八百親軍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任蕭撻凜武藝高強,可宋軍盾牆固若金湯,突圍不得。
殘陽夕照時,八百親軍已死傷過半,殘騎裂甲猶作困獸之鬥。
血染征袍的蕭撻凜橫槍立殺一名宋軍的闖陣驍將時,槍桿也已斷裂,悲鳴大呼道,「願為大遼馬革裹屍,效死沙場。敗軍之將,雖死何憾。」
「大王為契丹之劍,國之屏障。勝敗乃兵家常事,怎因小敗而口出此言,輕生死志。」親兵長為振士氣,大聲呼道,「我等願拼死為大王殺出血路。」
酐暢淋漓的戰吼後,他們便如飛蛾撲火般策馬撞上宋軍的盾陣。
戰馬的悲鳴聲和軍士的嘶吼正為這一場戰爭劃下句號,蕭撻凜手執斷槍,心生悲戚,解下腰間酒袋自飲一口,然後澆淋大地,「願我的孩兒們死後,英靈能回到大契丹國,庇護年邁的父母,心愛的嬌妻,和年幼的孩子……」
遠處,蟄伏久時的宋軍大將張環觸動勁弩,疾馳呼嘯的利箭刺穿了蕭撻凜的眉心。
蕭撻凜的斷槍落插在地,挑起酒壺,遮掩落入山際的夕陽……
澶州之戰後,遼軍痛失主帥,蕭太后聞訊慟哭,綴朝五日。大軍失倚,無可再戰,議和始定。真宗皇帝在恐遼情緒的作祟下,以「寸地不讓,不惜財帛」與契丹於澶淵議和。
澶淵之盟讓宋遼兩家偃息二十餘年的干戈。在動盪年代轉向和平年代後,中原地方經濟文化等迅速發展,大宋內崛起各個新興的武林門派。其中以「雷雨風雲」四大世家為主。其傳聞四位老家主是出生入死的結義兄弟,曾為邊塞百夫長。盟約之後,因再無戰事而退伍回家做起了生意,後開門立派,揚名武林。
其權勢最大者為雷家,家居河南府。其老家主早年迎娶了名相寇準族妹,門蔭得寵。膝下獨子得天之慧,進士出身而任兩府,與宰相丁謂乃一時國中雙柱,權傾朝野。雷家在河南府有小衙門之稱,百姓中有蒙受不白之冤者多找雷家,江湖中有為忠義而逆法者,雷家也暗中給予庇護。雖一時得勢,但老家主為人謙遜,不好爭名,將一生心血灌注於經營自家的酒棧,松鶴樓。
其年長者為雨老家主,亦是武林中威望最大者。其在兵營中為人寬厚大方,善待子兵,深得兄弟信任,誓死追隨。其武門出身,槍拳橫掃武林。因急公好義,結交朝野權勢,討得輸運軍備輜重的好活計,並受朝廷御賜「威遠鏢局」金匾,號令一方江湖,莫敢不從。
雲老家主是為老三,其與兄弟們分離後回無錫老家,先與妻子還有幾個兵營里的部下販賣私鹽獲利後,通過雨家在江南做起了絲綢,玉石等生意。因經營得益,開了江南第一錢莊——鳴鳳銀莊。雲老家主自家財萬貫後,向朝廷權貴繳納了大筆金銀以洗掉了販鹽罪名。雲老家主為人慷慨,仗義疏財,在江湖亦奪得一席之地。
風老家主是為幼弟,其人不通經貿,不善言辭。據傳其偶得春秋鑄劍名師歐冶子的鑄劍術,天下獨絕。故風老家主向雨老家主藉資回湖州老家的莫干山建起了鑄劍山莊。一時武林求劍者踏破山門。山莊中最傑出的鑄劍師,江湖人稱「歐冶子」。一開始,風家為利益而販賣兵器,到了如今武林求劍者只有錢想要獲得風家的武器是遠遠不夠的,要麼關係了得或有威望權勢,要麼必需在蘇州水月山莊每年的水月大會中連勝兩場,方可從鑄劍山莊中求得一把稱手的兵器。
因有一次水月大會中,有一些外族的武林名宿士參與,風老家主以「願天下再無兵戈,折戟沉沙」盟約,在大會上「折劍為誓」。故之後將「鑄劍山莊」改名為「折劍山莊」。
風無心永遠不會忘記,那相傳於市集的說書人口中,爺爺與叔公的傳奇故事:
芝蘭玉樹的四大世家,其第二任傳人,以風老家主的兩位兒子風吹雪和風飛雪最為豪傑。
風家兄弟於天禧年間的洪武劍會上,雙劍合璧,以一招「狂風吹雪」劍法冰封香爐峰千丈飛瀑。風吹雪一舉奪得「人字令」,成為武林盟主,天下英雄無人敢挫其鋒。
折劍山莊因以號令江湖,威名之下,莫敢不從。
時十八歲的風飛雪已任折劍山莊「歐冶子」,劍術造詣更是無人能及。其父風老家主與兄長風吹雪都無法在他劍下走過二十招。
因沒有家族生意纏身,風飛雪十九歲便出外闖蕩江湖,求遍天下武學。
據關外客商傳聞,風飛雪前往西域武林高手聚集之地品武閣求習武藝。於閣中,以凡鐵鑄劍,劍成之後,立敗西域高手十數名。敗者手中兵刃不乏神兵利器者,皆斷為兩節。風飛雪將手中鐵劍插在品武閣門前,隻身遠走。
此一戰使得大遼王庭震動,暗中遣人入宋境尋找鑄劍之術,折劍山莊門庭若市。
然而風飛雪如遁世隱仙般,神龍見首不見尾。偶爾出現一次,都以匪夷所思的高超劍術擊敗享譽盛名已久的武林高手。其以劍術之詭譎,器術之高超而成為武林神話。
仙劍客俞少秋獨闖第一屆洪武劍會,以不知名的「織天劍陣」挫敗天下英豪,擊碎「天子令」已是數十年前,縱然被寫成書,也將壓作箱底。之後俞少秋遠走關外,隱匿無蹤。而二十年前,藍玄雲與風飛雪於長白山一戰,自此消失。關於那一戰誰勝誰負,風飛雪三緘其口,無人敢揣度其中因由。
風飛雪最後一次出手是在兄長莫名死去的前一年,於少林寺大雄寶殿前,風飛雪以一招劍訣逼得使出「龍吟水上」的丐幫幫主連退兩步,又接下出關的少林老方丈玄苦禪師一掌面不改色。
風飛雪聲勢威震華夏,名成「天劍客」,與「仙劍客」俞少秋,「飛劍客」藍玄雲並稱為「天仙飛劍」。
此後風飛雪回到折劍山莊,以傾己身武學創下「飛雪劍」,收錄「踏雪尋梅」、「飲風醉月」和「吹花落雪」三招劍訣。
折劍山莊一時門徒大增,爪牙遍布中原。
風無心剛出生時,風飛雪正值三十歲,武學之巔峰。折劍山莊於武林中的威望勢壓雷雨兩家,門徒已上萬眾,遍布中原。風吹雪以《道德經》中的「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為心」為孫兒取名。然而爺爺的慈容,他僅能在山莊年老的劍師口中聽聞——那是天聖四年,一個淒風呼嘯的黃昏:
莊主風吹雪突然橫死,折劍山莊上下縞素,其弟「天劍客」風飛雪亦杳無蹤跡。折劍山莊樹倒猢猻散。
老年喪子的祖爺爺身心俱碎,一病不起。而年僅二十歲的父親,風淵成了折劍山莊莊主。
風家兄弟常會出現在茶館酒樓之中,成為閒客和說書人的談資。這些性情中人總會輕易暴露他們對摺劍山莊和風家兄弟的惋惜,進而成為風淵心中疙瘩。因為他知道,自己再如何努力,折劍山莊也不可能重現父親在手中時的輝煌。
人們談論風家過往的輝煌時,聽得風淵雙耳生繭,家族復興之重擔全落在這剛褪去青澀不久的少年,日夜的操勞染白了他的雙鬢。
每當風無心持著心疼的撥浪鼓出現在他的視線時,風淵總會暗下決心不讓心愛的兒子承受這份非常人可以擔下的重任和煎熬,「他應該得到快樂的生活。」
可在風無心眼裡,風淵並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因為他曾為了家業,試圖將自己和母親推入萬丈深淵。而母親為了保護自己遭歹人毒手,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