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允厚說完之後,朱由檢關注了一眼內閣諸臣臉上的神情。筆神閣 bishenge.com 郭允厚的報告雖然已經非常貼近了真實,但他也同樣避開了某個事實,不敢觸及。
那就是大明是一個等級社會,又怎麼可能人人都享用同樣的伙食。比如崇禎自己,一天的伙食費用就超過了 30 兩,這還是他例行節儉之後的成果。
昔日他的皇祖父萬曆皇帝,一個月的伙食費用高達 480 兩,而到了他這一代,因為物價上漲的因素,即便是每個月超過千兩的伙食費用,也及不上萬曆皇帝的伙食。
而在座的幾位閣臣,也未必會比他的伙食差上多少。占了大明人口百分之一的權貴們,他們每年所消耗掉的糧食,幾乎占據了大明每年糧食產量的 20%以上。
而那些普通階層的中小地主和中下級官吏,同樣不是一年只享用 3 石大米的人。事實上能夠一年消耗 3 石糧食的人,甚至還算不上是大明王朝最底層的人員。
只要大明不能從農業社會進入到工業社會,那麼大明就無法擺脫農業社會的局限性,農業時代的糧食產量就是靠天吃飯,自然也就無法給養超出土地負擔的人口。
是以中國的王朝自唐之後,國祚不會超過 300 年,這便是因為適合農業時代開發的土地已經基本開發完畢。
國朝初年稀疏的人口數量,在近 300 年的王朝和平發展期後,必然會突破土地承載的上限,如果沒有新的提高糧食產量的技術出現,多餘的人口就會為了生存而發動暴亂。
自然王朝末年的**政治,更是助長了這種農民暴動的激烈程度。但是能夠挽救王朝末世的,絕不是什麼清明的政治,而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的技術革命。
朱由檢不再理會這些閣臣臉上露出的為難之意,而是再次向著郭允厚發問道:「那麼今年我們需要向陝西輸送多少糧食,才能讓陝西度過這次災荒?」
「三百萬石。」郭允厚說了一聲,看著崇禎和同僚們狐疑的眼神,他趕緊解釋道:「這是能夠運輸到陝西的糧食上限,這還多虧了,陛下提議在洛陽設立糧食儲備市場,並修繕了洛陽到三門峽的道路。
這條道路大部分處於河南入陝的商道上,一直都是商人自發的在維護,只不過以前這條商道雖然通暢,但一直都是艱險難行,只能勉強容許一車通行。
陛下打算把這條道路擴展到四車並行,最狹窄的一些關口也要擴展到兩車並行,並鋪設以新式的水泥路面。
整條道路長約 300 里,需要新建大小橋樑 12 座,以縮短道路行程。整個工程原本預計要花費 25 個月,在後年 5 月底前完成。
不過洛陽知府孫傳庭到任之後,勤勞任事,道路修繕工程進展迅速。預計 10 月初,整條舊路就能擴展到 2 車並行的程度。
正因為這條道路的存在,所以輸送糧食入陝的數量才能達到過去的一倍。但是 300 萬石,也已經是今年輸入陝西糧食的上限了。
這 300 萬石糧食對於 300 萬受災的陝西百姓而言,也許並不能拯救所有人,但是讓陝西不至於發生大規模的民變,卻已經是足夠充分了。」
郭允厚的話讓眾人都默然了,雖然這位戶部尚書沒有直接說明,但是他話語中已經隱晦的表示了,陝西受災百姓中最強壯的一部分大約能夠得到救濟,但是那些連縣城都走不到的羸弱婦孺,能不能活下去,就完全要看天意了。
這 300 萬受災百姓,同樣只是官府登記的人口數目,而不是實際的受災人數。郭允厚之前才批評了張瑞圖報告中的人口數字的真實性,到了這一刻,他自己也不自覺的蒙蔽了自己的眼睛,假裝相信了陝西地方報上來的,300 萬受災人口的數據。
朱由檢沉默了許久,才無意識的問道:「那麼我們能做的,只有這麼多了麼?朕的意思是,不要只是考慮陝西會不會發生民變,而是能不能多挽救幾個人。」
黃立極心裡嘆息了一聲,終於接過了崇禎的話題說道:「陛下,如果能夠讓陝西不發生大規模的民變,就已經能夠讓更多的受災百姓活下去了。
往年朝廷對受災地區,最多也就是減免田賦,調撥一部分錢糧而已。今年陛下不但減免了陝西地方的田賦,還能調運 300 萬石糧食進入陝西,這已經是極大的德政了。
何況,除此之外,陝西一部分衛所家屬被移入四川,招募人手出陝,修繕河南入陝的道路,及修建山西的鐵路、煤、鐵礦等,光是這部分出陝的人員已經超過了 10 萬人。
預計到了年底,陝西饑民移至外省的人數會達到 30 萬人,這已經是大大的減輕了陝西救災的難度。
陛下雖然心有憂慮,但是人力有時而盡,朝廷能做的,現在都已經做完了。剩下的,就要看天意了。」
聽了首輔的話語,朱由檢覺得自己應該大大的鬆一口氣才對,雖然他不敢說,自己的應對之策已經是完美無缺了,但是相比起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他的確已經做的夠好了。
但是黃立極為他開脫的語句,並沒有讓崇禎覺得好過,他的心中依然是沉甸甸的。
如果他贊同了內閣諸臣的意見,認為朝廷的能力已經發揮到極限,那麼在他所看不到的地方,也許就會有數千、數萬、十數萬條人命,就這麼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史書上對於他們的記載,也許只是:某年某月,陝西大飢,百里無人煙。這麼一行字而已。
在這樣的時代,沒人會記得他們的出生,也沒人會記得他們的死亡,一如他們仿佛從未出現於這個世界一般。而這一切,僅僅只是因為,他們不過是一群普通人。
對於後世的人來說,這些普通人不過是大時代開啟時的一朵浪花。他們的出生和死亡,不過只是為了證明這個時代的殘酷,和襯托出那些大人物出場時的時代背景。
他們的喜怒哀樂完全是微不足道,不,應該說沒人會在乎他們的喜怒哀樂。然而蘇長青想要在乎,因為他的靈魂依然還是一個普通人,而不是一個封建王朝的帝王。
「如果我們想要救助更多的災民,還有什麼可取的方法麼?」朱由檢思索了許久,終於還是不顧黃立極的暗示,說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思。
崇禎登基一年以來的執政表現,作為接受天啟帝遺命,輔佐崇禎的顧命大臣,黃立極一直都是大為讚賞的。
他認為,崇禎雖然沒有其兄長的聰明睿智,但是對於世"qn rn"心的了解卻猶有過之。
而崇禎對於解決問題的天馬行空般的想法,常常出人意料,令那些已經習慣於按照僵化的程序行事的朝臣們,往往心存畏懼。
作為大明的皇帝,崇禎的表現簡直可以稱的上是出色,唯一讓黃立極感到擔憂的是,這位皇帝陛下喜歡親近小人,多過於喜歡君子。
在黃立極這樣的儒家士大夫眼中,君子和小人,不僅僅是指道德上的,也泛指讀書人同不識文字的市井百姓。
如果不是他們這些士大夫同東林黨人之間,已經斗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黃立極的內心其實並不贊成,崇禎推動的公共教育事業,和提高工匠、商人地位的政策。
黃立極同幾位同僚了下眼神,還沒想好怎麼勸說崇禎時,徐光啟突然開口說道:「臣以為,可以考慮推廣玉米和土豆的種植範圍,此外在北方推廣麥棉輪作制度…」
雖然徐光啟是吏部尚書,但是他平日裡對於皇家科學院、農業研究所及燕京大學的教育,卻更為關心。
京畿出現旱情之後,順天府便試圖讓京郊農民補種一些救荒糧食,以減少食物短缺的問題。
農業研究所選中了玉米、紅薯和土豆這三種,在大明北方還沒有流行的海外作物。
七、月份補種的作物,到了九月底長勢卻非常良好,農業研究所的人員認為,這三種作物普遍耐旱、耐貧瘠,且都不需要占用良田,作為主食口感也不錯。
其中玉米的種植要求最低,而紅薯和土豆則各有要求,紅薯不耐寒,而土豆不耐高溫。也就是說,紅薯更適應水熱條件較好的平原、丘陵地帶,而土豆則更適合於山區。
陝西除了關中平原這一小塊區域,陝北、寧夏、甘肅都屬於山勢連綿的高原地區。如此看起來,土豆和玉米倒是更適合於西北地區的種植。
連年的氣候反常,使得北方地區的氣溫總是提前降溫,這對於小麥的產量影響很大,但是土豆和玉米的生長時間要短於小麥的一半左右,因此受氣溫的影響較小。
因此如果能夠在這些地區推廣土豆和玉米種植,不僅能夠避開氣溫反常對小麥種植的影響,還能夠在一些原本不適宜種植的荒山進行開荒。
至於麥棉輪作制什麼的,眾人就沒怎麼放在心上了,這種過於專業化的知識,在座的幾人都沒什麼耐心了解。
朱由檢聽完了徐光啟的意見之後,頓時點了點頭說道:「其實朕也從農業研究所那裡得到了一些情報。
不過朕原本想要多做些實驗和比較再做推廣,既然徐先生認為西北地區的環境適合推廣這兩種作物,那麼就趁著這個機會以朝廷的名義進行推廣這兩種作物吧。」
郭允厚心裡有些苦笑,作為戶部尚書,在內閣中他的本管才是農業,不過作為次輔的徐光啟,他想要談論關於農業的問題,除了首輔也沒人能攔的住他。
待到郭允厚答應了一聲,會把推廣玉米、土豆的種植,在北方合適區域推行兩年三熟制,在南方合適地區推行一年兩熟制等農業政策,綜合寫一個條成送上來後,崇禎才終於放下了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