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蹲炮首尾約2尺長,周身加了7道鐵箍,炮頭由兩隻鐵爪架起,另有鐵絆,全重大約在36斤上下。筆神閣 bishenge.com發射之前,須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面,每次發射時可裝填5錢重的小鉛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個重30兩的大鉛彈或大石彈壓頂,發射時大小子彈齊飛出去,可達500米之遠,特別適用於在野戰時轟擊敵軍的密集作戰隊形,有效地抑制其近距離衝鋒的攻勢。
這種武器從製造出來就是為了在東南地區的多山地形和水田河流密集區域打擊敵人的,戚繼光當年鎮守薊州時,都是按照每500人配備3門虎蹲炮的規格來裝備這種武器的。
而大明的官僚體系到了崇禎這個時代,已經變得因循守舊且運轉不靈起來了,官場做事講究的是:無例不興,有例不滅。這大約也是每個王朝末年官僚體系的通病。
戚繼光制定的練兵辦法,隨著他離開薊鎮後就人去政息了,但是他為薊鎮軍隊制定的武器裝備方案,卻在頑固的官僚體系自我運轉下依舊保持著。從京城兵部武庫撥付到薊鎮的各種火器,依然按照原有的數目按時運往薊鎮。
當然在這些火器製造運輸的過程中,兵部和薊鎮的文官們都在其中上下其手撈取了不少好處,這也是慣例為什麼會一直存在下去的緣由。
這數十年來堆積在薊鎮的虎蹲炮就算減去飄沒和發往軍隊的部分,儲備在遵化城武庫內的虎蹲炮差不多有五、六千具,去掉一部分過於粗製濫造的,還有三千多具可堪一用的。
而*也是如此,不過薊鎮的*都是自製的,以生鐵鑄成外凸內空的刺球形,放*杵實,插入小竹筒,穿火線於內,外用長線穿火槽,擇寇必由之路,連連數十埋入坑中,然後待敵經過時點燃傷敵。
這種早期的*技術難度不大,只要有原料、鐵匠和*就能製作,作為北方最大官營鐵廠的遵化城,在關閉鐵廠之前曾經大量製作了這種*。當然除了這種技術難度低下的*,還有一種戚繼光駐守薊州時,研製出來的「鋼輪發火」*,當敵人經過踏動機索時,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引爆*。
這種鋼輪發火的高技術*固然比人工點火的*要隱蔽有效,但不管是鋼輪也好,還是打造鋼輪的工匠也好,都是需要大量資源才能製造培養出來的。
戚繼光駐守薊州時,薊鎮還能製造出合格的「鋼輪發火」*,到了他離去之後,薊鎮的軍政不斷荒廢,能夠在戰場上正常使用的「鋼輪發火」*比例也就急劇下降了。薊鎮官兵都清楚這些*背後的貓膩,不過薊鎮數十年未經戰事,這些*製作出來也未必會派上用場,因此也沒人會指出這個問題。
等到這次後金繞道破關,進攻的速度又太快了些,這些原本應當埋在各個交通要道用於阻礙敵軍前進的利器,現在都還丟在倉庫內積灰。現在這些*,除了一部分被運到城頭當做守城之用,大多數都丟在了倉庫之內。
而對周三畏來說,這兩樣武器倒是很適合用來打這種小規模的巷戰。後金軍隊採用的切肉戰術,最主要的還在於其前鋒部隊能夠快速突破民兵組成的防線,然後按照街巷進行分隔包圍。
除了靠近西門大道附近的宅院,其他地方的民居多為單層建築,守備的明人想要攻擊韃子的前鋒部隊,都需要把大半個身體暴露在外。除了少數配備火繩槍的明軍士兵,民兵使用的三眼銃在射程上不及韃子的步弓。
而不管是火繩槍還是三眼銃,在射速上更是遠不及韃子的弓箭快速。這些韃子以2寸厚的松木做成大盾居於隊伍之前,再以步弓手居後射擊。
除了重火繩槍能夠在30步的距離上射穿這些大盾,其他火器基本對這些大盾無能為力,而一旦讓韃子拿著大盾掩護步弓手進入了弓箭射程,基本上明人就無法抬頭還擊了。
建州女真人所用的弓多為長稍弓,同明軍使用的小稍弓追求射速和射程不同,女真人的弓追求的是威力和準確度,這也同女真原本就是漁獵民族的習性有關,對付山林中的大型獸類,威力要比射程更重要。等到對上了穿著鎧甲的明軍,能夠擁有破甲能力的重箭對女真人來說就更為重要了。
女真步弓手使用的弓力大多在80斤到120斤之間,這種用牛筋牛角製作的反曲複合弓,比起明軍粗製濫造的弓箭威力要大的多,採用2兩重箭,五十步之內可以做到精確射擊,百步之內可以進行有效射擊。
女真弓箭的射擊距離已經同明軍手中的輕火繩槍不分上下了,但是弓手在一分內可以射出七箭,這還不是最快的速度,而最好的火槍兵也不過是一分鐘射出2發而已。
如果展開對射的話,女真步弓手完全可以壓制對面的火繩槍兵。更別提,現在女真人以大盾居前遮蔽後方的步弓手,然後玩拋射覆蓋的把戲。
這還是在狹小的街巷內,女真步弓手無法展開隊形,才能讓明人依靠圍牆、土壘支撐著抵擋一下。
但是等到周三畏用上了虎蹲炮和*,後金進攻遵化外圍民居的行動就遇到了極大的麻煩。
虎蹲炮的有效射程遠遠超過了女真步弓手,而狹窄的街巷又限制了女真進攻部隊的行動。在300步的距離上,兩到三門虎蹲炮一次發射,基本就覆蓋了整個街道的正面。
而在這個距離上,就算是2寸厚的松木板也很難抵擋住虎蹲炮發射的彈丸,大盾後面的士兵不是當場斃命,也是骨折肉爛的躺在地上哀嚎了。
為了避免明人再次裝填*,後方的女真士兵只能迅速衝上前去驅趕,而這時埋在前面道路上的*就被引燃,為了保證*的可靠性,周三畏摒棄了鋼輪發火裝置,只是採用了早期的人工點火*。
街道兩側的圍牆和民宅,完美的遮蔽了點火人的行蹤,只要把*的引信用竹管引入到邊上的民宅,然後讓人按照命令點火就可以了。
十一月四日,作為後金主攻方向的右路軍奮戰了一日,打殘了8個牛錄,這一日的戰果也只是燒毀了幾棟宅院,後金的防線依舊穩固在了昨日的地界。
事實上早上打殘了5個多牛錄之後,右路軍底下的各個牛錄對於進攻遵化西面城廂的任務,就完全失去了興趣。分派到進攻任務的牛錄小心翼翼的樣子,就好像是在春天過沼澤地一般,看到前方有什麼不對,就調頭逃亡,完全不顧及女真人滿萬不可敵的神話會不會被戳穿。
看到右路軍名下的各牛錄,特別是兩紅旗牛錄畏戰不前的表現,左翼固山額真岳托感覺自己的臉都要被打紅了。剛剛分派來的鑲藍旗幾個牛錄雖然也在磨洋工,但是也沒出現兩紅旗下這些牛錄落荒而逃的表現。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岳托反而不敢對這些牛錄進行懲罰了,因為這次出征在半路上更改討伐目標,帶領眾小貝勒支持黃台吉的,正是他自己。
此前大軍輕易破關而入,各處關口堡寨的明軍不堪一擊,讓後金各旗劫掠到了大量的財物,因此大家都覺得大汗英明,岳托的見識也遠超其他人。
要是沒有改變目標攻打明國,就算擊敗了林丹汗,那些蒙古人除了一身臭烘烘的皮襖和牛羊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讓他們搶劫的。
明人比草原上的蒙古人富有的多,又比蒙古人還要懦弱,只要攻破了城牆,他們就會乖乖的把自家的財物和女子都奉獻出來,因此八旗的中下階層都劫掠的很開心,自然也就更願意服從於大汗的命令一些。
後金三路大軍抵達了遵化城下之後,明人採取了和以往不同的守城辦法,還把城內的平民給發動了起來。如果這些平民組織起來依然對後金士兵造不成什麼傷害,那麼後金各旗的女真人也沒人會在意明人的這種變化。
但一旦明人的新戰術對各旗士兵造成了傷害,對於這場戰爭持反對意見的女真親貴們,自然就開始在私下抱怨了起來,認為這場伐明戰爭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這麼一個遵化城,還沒有正式開打,就已經讓近20個牛錄失去了戰鬥力,披甲兵的損失超過了300人。這個損失比這次入關以來發生戰鬥的減員要高出數倍。
後金此次出征雖然接近三萬人,但是除了科爾沁部5000騎兵外,最為核心的武力還是八旗披甲兵5000騎,從各牛錄挑選出來的擺牙喇兵2000餘騎,其次才是各牛錄的無甲兵和雜役,還有各蒙古附庸部落組成的左右兩營。
各牛錄的披甲兵還算是半農半兵,那麼擺牙喇兵就已經是完全脫離生產的職業士兵了,這隻類似於後金常備軍的精銳武力,現在還沒有正規化,只是作為八旗旗主身邊的護衛,作為決勝時的突擊力量使用。
擺牙喇兵雖然戰鬥力極強,但是以後金的國力也不過才養了3000人上下。因此作為後金在戰場上的中堅力量,還是八旗各牛錄中總數不到20000人的披甲兵。
不管是蒙古人也好、無甲人也好,這些人損失再多,八旗旗主還可以繼續從草原上的蒙古人還有東北山林中的野女真中補充,但是作為八旗中堅力量的披甲兵,每損失一個都會讓這些女真親貴們心疼不已。
而現在損失的300餘名披甲兵大多出自右路軍,其中屬於兩紅旗的披甲兵大約又占了三分之二。哪怕岳托現在在兩紅旗內威望日隆,也同樣受到了不小的抱怨。
特別是兩紅旗的將士們,還在耿耿於昨日被鑲藍旗燒了後路,而岳托卻沒有替他們在大汗面前據理力爭,因此多有埋怨。
此刻岳托如果再處罰他們,恐怕就要徹底喪失兩紅旗對他的信任了。在進攻遵化受挫的狀況下,當初支持伐明的人員自然會被代善和莽古爾泰聲討。
他們不能直接指責黃台吉,自然就會把矛頭對準他。就算代善是他父親,對於他也是一向有所不滿的,特別是在他替黃台吉爭奪兩紅旗的控制權後,父子之間的裂隙就更深了。
越是在這個時候,岳托越是需要兩紅旗對自己的支持,以避免淪為攻城不利的責任人。而
明軍戰術上的變化,中路軍負責的北面同樣也感受到了。黃台吉比岳托可機敏的多了,幾乎在第一次受挫的時候,他就換下了兩黃旗,讓阿爾津帶著鑲藍旗抵了上去,切實的觀察了一把明軍的新戰術。
四日下午2、3點鐘的時候,黃台吉便停下了進攻,命令岳托和濟爾哈朗到中路軍營地議事,討論攻城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