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71章 朝堂上的爭鋒相對

    有了戶部尚書郭允厚的支持,再加上左副都御史李夔龍在邊上敲邊鼓,想要反對的文官們頓時退縮了。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說到底改國子監為大學,和推行義務教育法這兩件事,跟這些文官的利益並沒有多大衝突,他們之所以站出來反對,也只是害怕皇帝藉此乘機加稅而已。

    現在皇帝願意動用自己的內庫,戶部尚書又願意為之背書,文官們頓時就熄滅了反對的心思。到了天啟時代,國子監這個開國初年為國培養人才的大明官學,現在已經完全被邊緣化了。

    明代嘉靖之前,入國子監起碼還能授個小官。但是到了今天,朝中文官講究出身,都已經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進士看不起同進士,同進士看不起舉人,科舉出身的官員,看不起非科舉出身的官員。在這些科舉正途出身的文官把持之下,不是權貴出身的監生,基本就沒機會授予官職。

    也正因為如此,到了天啟年間,國子監從國初數千人的規模,已經萎縮到4、5百人左右了。這還是北京城內的國子監,南京城內的國子監甚至都需要去抓人進監,以避免出現老師比學生還要多的窘態。

    一個已經荒廢到如此程度的國子監,改個名字又能有什麼變化呢?這便是朝堂上文官們的想法。

    而以王守履為首的東林黨人們,對於徐光啟剛剛入京陛見,就似乎挑起了和內閣的矛盾,顯然是樂於見到的。雖然魏忠賢被趕出京城之後,所謂的閹黨也風消雲散了,但是曾經的閹黨成員,現在依然還是掌控著大明的朝政。

    在東林黨人眼中看來,崇禎的做法過於婦人之仁了,不懂的除惡務盡的道理。但是在崇禎設立了朝會御史制度之後,明確宣布敢在朝會上進行人身攻擊的,一律逐出朝堂,閉門思過一周,且本次任期考察之內不得評為優等後,原本動不動就拿君子和小人之分來彈劾別人的科道官們,頓時發言謹慎了許多,朝會上也不再如以往般,動不動吵成一團的模樣。

    東林黨人孜孜以求的,就是把閹黨成員全部趕出朝廷,讓君王身邊都是東林黨人這樣的正人君子,恢復到泰昌年間眾正盈朝的局面。

    在崇禎的操作下,閹黨的首腦魏忠賢、崔呈秀雖然已經遠離了朝堂,但是對於其他的閹黨官員們,他卻沒有繼續清算的意思。而對於一些東林黨人上疏請求,召回被魏忠賢趕出京的東林官員,崇禎也只是同意了一部分。

    在這種狀況下,王守履等人發現,閹黨雖然被打壓下去了,但是東林黨人在朝中依然還是處於弱勢。為了防止閹黨捲土重來,他們需要一個朝堂之上的盟友。

    在這種時刻,徐光啟這些一向不涉入黨爭,一心研究自然科學的技術官員,就進入了東林黨人的視線。原本王守履等人還在擔憂,徐光啟等人會不會和朝堂上的閹黨妥協,以推行他們一直主張的,借用泰西之學來變革大明的改良之政。

    所以東林黨人雖然覺得徐光啟改革教育的政策,有違大明祖制。但是為了確保能和徐光啟等人聯手對付閹黨,王守履等東林科道官選擇了默不出聲。

    黃立極和張瑞圖看著大勢已然不可更改,隨即默默的返回了自己的隊列中去了。

    為人圓滑的次輔施鳳來看到這個局面,馬上做出了選擇,他站出了支持了郭允厚的主張。

    至此本就不激烈的反對聲音終於被壓制,改國子監為大學,及推行三年義務教育法的政策獲得了通過,此外崇禎還藉機成立了一個獨立於文官體制之外的科學院機構。

    黃立極退回去之後,抬頭看了看御座上的崇禎,又看了看站在丹陛下面的徐光啟。如果不是徐光啟昨日才進的京城,他都要懷疑,今天的事是不是徐光啟和崇禎已經商量好的了。

    他服從了天啟帝的命令,協助了信王登基之後,看著之前權傾一時的魏忠賢不聲不響的在朝堂中消失之後,對於崇禎沒有大肆替東林黨人翻案,一切力求穩妥過渡政局的方式,還是充滿了讚賞的。

    但是作為內閣首輔,大明文官集團的領袖,黃立極這個位置天然是要和皇權進行博弈的。


    維持皇權的順利交接,是他這個首輔的職責,讓新登基的崇禎明白皇權的限制範圍,維護文官集團的權力和利益,也是他的職責。

    大明自成祖設置內閣學士以來,內閣權力不斷增加,在今天事實上成為了大明的宰相,甚至可以說某些時候超越了唐宋時宰相的權力。

    但是內閣的權力始終沒有真正的明文固定下來,只是一種含糊不清的權力表述。每一任皇帝上任時,皇權和內閣的相權都會衝突,直到新皇帝和內閣妥協為止。

    如果是遇到了嘉靖這樣的皇帝,就算是楊廷和這樣的三朝老臣,也一樣要慘澹收場。是以黃立極自信王登基以來,一直謹慎小心的觀察著,希望能和崇禎獲得政治上的默契,從而可以著手處理大明風雨凋零的政局。

    上次朝會中李夔龍突然提出要改革商稅、廢除士人及勛貴等優免商稅的政策,讓黃立極大吃一驚。

    他雖然知道到了今天,大明的稅法已經不改不行了,但是一向阿附權貴的李夔龍,敢冒天下之大不違,把主意打到士人和勛貴身上去,實在是有些自不量力了。

    果然朝堂中的文官們迅速站出來彈劾了李夔龍,從這些文官們的彈劾內容來看,黃立極馬上察覺到,李夔龍的上疏早就被人泄露出去了,人家是早有準備。

    黃立極雖然是北直隸元城人,但是黃家祖上是從山西洪洞遷來的。山西人一向好商事,黃氏一族也不例外。而朝中的官員們,以黃立極所知,山西、江浙贛地區出身的族人或親眷沒有不經商的。

    大明文官十之七八都是出身於這些地方,向士人和勛貴收稅,無疑是在和大半個文官團體宣戰。連他這個大明首輔都不敢做的事,李夔龍居然就這麼大大咧咧的做了,而且還被文官們收到了風聲。

    以黃立極的人生閱歷來看,李夔龍無疑是要完。雖然在黃立極看來,魏忠賢離開之後,能指使的動李夔龍的也只有寥寥無幾的幾人。而敢提出這麼不靠譜提議的,應該也只有剛剛登基的崇禎了。

    但是在朝中群情洶洶之下,就算是貴為天子的崇禎,大概也會毫不猶豫的拋棄李夔龍吧,一位被士人和勛貴排斥的天子,可不是什麼好事。

    然而跌破眼鏡的事情發生了,崇禎居然跳出來為一個辦砸了差事的閹黨餘孽擋槍了。這可是大明開國以來未有之事,但是一干文臣可沒就此放過崇禎,當年萬曆皇帝收礦稅都被文官們指著鼻子罵搜刮民財。

    今天剛登基沒幾天的崇禎,卻想從士人身上收稅,這大明還有王法嗎?面對這些文官的勸諫,以黃立極看來,崇禎不是落荒而逃,就是用廷仗來堵上文官們口了。

    然而崇禎只是在開始時怒容滿面,當文官們不停的引經據典,把向士人和勛貴收稅比類桀紂之暴政時,這位少年天子卻反而平靜了下來。

    當日文官們輪流出列,噴了崇禎足足兩個時辰,一邊的李夔龍都已經聽的面無人色了。但是崇禎等眾人說完之後,只是默默的摘下了頭上的烏紗翼善冠,心平氣和的說道:「諸卿既然認為朕是桀紂之君,那麼就另選賢君好了,大明宗室幾近百萬,難道還找不出一個合乎各位心意的嗎?但是,只要朕當一天這大明皇帝,商稅就必須要改,士人和勛貴就必須要交商稅。昔日太祖皇帝何時允許士人和勛貴經商了?享受著國家的供奉,還要操持商賈之事,還不想納稅,難道就不是與民爭利了?」

    崇禎之決絕,頓時讓朝中文官傻眼了。自古以來有那個皇帝會以辭職來威脅臣僚的,皇帝者天下之主也,不管是誰就任了皇帝,除非到死,沒有人會自動放棄這個位置。

    崇禎要是學習他的父祖,對文官大臣責以廷仗或是流放偏遠州縣,他們還能落下一個規勸君王的直臣名聲。

    但是崇禎拿辭職來威脅,傳出去豈不是變成了奸臣亂黨脅迫幼帝的劇目了嗎。他們這些人中,有的本來在士林口中名聲就不大好,被那些趕出京城的東林黨人稱為閹黨敗類。要是被在外的東林黨人藉此機會發難,他們的下場比身死族滅也差不了多少。

    頓時原本氣勢洶洶的文官們熄火了,御門之外安靜的可怕。最後還是黃立極、李國普兩人出來打了圓場。把這個問題暫且擱置了,待條件成熟再議,方才平息了這場風波。

    而黃立極也從這件事中,看到了崇禎想要改革大明的決心。黃立極雖然想要改革,但是他想要的可不是崇禎這種有可能顛覆大明的激進政策,黃立極堅定的認為,只有像他這樣的老臣來主持大明的變革,才能阻止崇禎這位少年天子魯莽的行動。

    是以,黃立極迫切的想要和崇禎能有一次完全無保留的談話,但是他一直找不到這個機會。今天徐光啟的提議,更是加大了黃立極的憂慮感,他第一次覺得事情的發展似乎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握。



  
相關:  火熱的年代    重生都市仙帝  飛越泡沫時代  我才不要戀愛遊戲  諜海王牌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挽明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71章 朝堂上的爭鋒相對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s 3.7046MB

搜"挽明"
360搜"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