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眾人扶起。
村民們熱情的邀請戰士們進去喝茶。
儘管歡迎之至,奈何囊中羞澀,實在拿不出什麼好東西招待他們。
王驅燕推託不過,只能卻之不恭!
加之長途奔襲了幾天幾夜,已經很久沒有好好的休息了。於是,命令部隊就地紮營。
午後的陽光溫暖,就算是年輕人,也會困意難當,抽出一把稻草墊上,鑽進睡袋裡,衝刺的勁頭過去,合上眼,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眾人簇擁著王驅燕,進入了村中大屋,為了表示尊敬,還請來了村裡的舉人老爺作陪,這讓小將軍王驅燕...受寵若驚。
舉人老爺名叫宣國柱,天啟七年中舉,崇禎十三年中進士。
有明一朝,276年,共有舉人十萬左右,進士約兩萬五千名。
也就是說,平均一個縣、一年也不一定出一個舉人,極端情況下,有些小縣城,十年也出不了一個。
而且,秀才、舉人、進士是功名,他們享受的特權,是後世的學子無法比較的。
所以稱呼一聲舉人老爺,並不過分。
宣國柱談吐不俗,在這樣的一個鄉下小村,確屬少見。
得知來者是收復江南的漢家軍時,宣國柱很是熱情,寒暄之際,值班的戰士,把阮大鉞押了進來,此乃要犯,自然要隨時看管。
宣國柱顯然認識阮大鉞,看著這位臭名遠揚的尚書大人,眼中露出了一絲震驚。
拱手問道:「小將軍怎麼稱呼?」
王驅燕很是謙遜:「好叫舉人老爺得知,督爺賜名王驅燕,取自岳爺爺的北伐詩。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長久的文化培養,他如今也算是文化人了,難免顯擺一番!
宣國柱眼睛一亮,能得督爺賜名者,自然非同凡響,哈哈大笑道:「驅除韃虜、收復燕京,好名字,好氣魄!早就聽聞漢家軍悍勇無雙,今日一見,果真是名不虛傳。」
王驅燕見眼前這位舉人老爺,對他們漢家軍還有些了解,不由客氣的回道。
「都是督爺的功勞,若是沒有督爺帶領我們,怕是現在,末將還在鄉子裡,為了尋口吃食...而發愁呢。」
宣國柱眼中充滿了讚賞。
「王將軍過謙了,盧小督爺是當代真正的少年英雄,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加冠之年便收復了半壁江山,真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老督爺得此麒麟兒,也當含笑九泉。」
文人講話就愛虛誇。
如此滔滔不絕的一大套,卻令王驅燕十分的受用,滿臉的贊同。朝著督爺的方向,虛空拱手道。
「小督爺自然是...天下無雙!」
「哈哈!都說強將手下無弱兵,王將軍年紀輕輕,便能在萬馬叢中,生奪敵軍重臣,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宣國柱也不忘誇獎了王驅燕一番。
「舉人老爺過獎了,末將實在當不起英雄之稱,督爺常教導我們,臨陣之機,不可畏縮,狹路相逢,需勇於亮劍,末將今日之功,皆是仰仗督爺栽培。」
宣國柱悠悠一嘆:「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可稱百戰雄師矣。」
兩人談笑之間,氣氛也變得融洽,一旁的阮大鉞,看著這兩人捧來捧去的,不由頻翻白眼。
這可是他一貫的台詞。
客套過後,宣國柱神色一肅,語氣變得鄭重了些:「小將軍此行,是為了解安慶之圍嗎?」
他本是懷寧人,左夢庚大軍來了以後,因為懷寧緊靠著安慶,只能來到這個小村子裡避禍,所以更加關心,安慶之圍。
王驅燕笑笑,關於戰略方向,除了小爺,沒人知道,但是安慶肯定是要收復的,於是答道。
「雖然暫時不會收復安慶,但的確是為了安慶而來。」
「哦!真是太好了!」宣國柱顯然有些興奮,接著問出了心中疑惑:「為何不能馬上進攻,是有什麼困難嗎?小將軍不妨說說,若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還請小將軍莫要客氣。老夫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自認為,在安慶這一畝三分地上,還是有些人緣的。」
王驅燕笑答:「多謝了,倒是沒什麼困難,只是我等初來乍到,並不清楚敵軍的整體部署,不好輕敵冒進。」
「哈哈...哈哈!」聞言,宣國柱竟激動的一拍大腿,毫無文人風度,大聲說道:「這個好辦,前些日,我們就把安慶大軍的布防,做了詳細的構圖,馬上拿來給小將軍過目。」
難怪他激動,如今的抗清活動,最怕的就是,主力明軍怯戰避敵,而他自己,當然是抗清的積極分子。
只是,憑他一介舉人的威望,還是遭人陷害,下過獄的諍臣,得罪的權貴又多,能做的實在有限,何況,明末的文人幾乎不識戰陣。
如盧象升這種文官從戎,且驍勇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的,真正算得上獨步天下。
如今,江南過來一支勁旅,又是完全值得信任的天雄軍後裔,這讓宣國柱看到了一絲希望,最後的一絲希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反覆試探後,也確定了這支部隊,絕非烏合之眾。
端著的架子終於放下,樂顛顛的跑到門口,大聲的呼喊:「翟素臣,速速把清軍布防圖取來。快...要快!」
好似慢上一步,王驅燕就會跑掉一般,守在門口叫做翟素臣的,也不知發生了何事,趕緊往村後疾奔而去。
村後是連綿的群山,安慶之地的抗清志士,大多隱居於此。
很快,一大群人匆匆趕來,好幾位秀才公,鞋都跑脫了,也沒有轉回頭去撿,清軍布防圖,非同小可,宣國柱必有大動作。
當一張手繪的地圖,攤開在王驅燕面前時,戰場嗅覺超乎尋常的小將軍,立即喜上眉梢。
左夢庚果然只是個公子哥,戰陣之才,實在是太過稀鬆平常,不及左良玉之萬一。
只要是途徑的城池,左夢庚皆有駐軍,戰線之長,匪夷所思。
說是五十萬大軍,卻從湖北,一路延伸到江淮腹地,這怕不是個傻子吧。
這是王驅燕此時心中,唯一的想法!
眾人默默的看著小將軍,在仔細的審視著地圖。
滿腹疑惑,卻不敢出聲,生怕打攪了小將軍的思緒,謹慎之態,異乎尋常,顯然是急於收復失地。
這些人雖無多少真才實幹,但這份愛國之心,是令人敬佩的!
良久,王驅燕心情大好,朝等待的眾人施了一禮,拱手問道:「不知宣老爺,如何能把這...清軍布防,繪製的如此詳細。」
「回將軍,此舉都是素臣之功。他是漢留會的堂主,不如讓他詳細的給將軍說說。」
說著話,側過了身子,讓出了後邊肅立的翟素臣。
王驅燕雖聽過漢留之名,卻不知漢留會是何物,於是拱手問道:「翟兄有禮,你們是如何做到的,還有這漢留會...?」
回禮後,翟素臣侃侃而談:「如今天下之勢難解,我等志同道合之士,取...留存漢家文化之意,成立了一個民間結社,大多是些底層卑賤之人,還請將軍莫要見笑。」
王驅燕擺擺手:「翟兄過濾了,我漢家軍從來都是一視同仁,督爺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翟兄自當如此。」
雖說漢留會是底層人成立的組織,但是翟素臣卻是博學之士,聞言,細細品味這震驚天下的八個字。
神情開始變得激動莫名,說話的聲音也顫抖不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好...好!小督爺...真乃不世出之奇才!」
這句話,對於別人,或許只能起到激勵的作用,但是對於他和他們的漢留會,卻是意義非凡。
不但確立了鬥爭的方向,方法。還確立了,他們的政治正確性。
有著超乎尋常的意義,難怪他激動難抑。
其實,若不是盧傳廷橫空出世,顧炎武等人,也會成為漢留會的一員。
這個組織在不久後,還有個分支。名叫『哥佬會』!四川等地,因為方言的原因,也叫『袍哥會』。
後世還幫助過中山先生,發動辛亥革命!
大名鼎鼎的川軍、湘軍都有這個民間結社的影子。
咱們兩把菜刀鬧革命的大元帥,也是出自哥佬會世家。
漢留會,一直從事著各種愛國活動,怎奈能力有限,倒被人誤以為是江湖幫派。
翟素臣接著說下去:「正如王將軍所見,我等都是底層百姓,活動不是很引人注目,於是大家把看到的,全部繪製了下來,一人記錄一點,拼接在一起後,才得到了眼前這張布防圖。」
王驅燕聞言,方知此圖來之不易,不由感慨道:「我華夏民族,遍地都是義士,真是辛苦諸位了。」
得到了認同的翟素臣滿臉的激動,一時不覺,竟生了效忠之心,一抱拳,居然單膝跪地:「請將軍代為轉告督爺,若是督爺不嫌棄我等卑賤,素臣願意從中斡旋,帶上全部兄弟,投靠督爺,為匡扶社稷...盡一點心...出一份力。」
此舉雖然看似魯莽,但翟素臣也是有難言之隱,漢留會成員複雜,基數龐大,卻沒有真正的領袖。
一盤散沙,與江湖門派無異,他作為崇禎四年的舉人,知道長此以往。
定會泯然眾人,毫無建樹。
喜歡援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