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攝政大明》更多支持!
……
皇帝任命百官,百官輔佐皇帝牧民。
皇帝與百官、皇權與臣權,自封建王朝出現之後,便是相輔相成、相生相剋的存在,雙方誰也離不開誰,卻又時常對立、彼此爭鋒。
在趙俊臣眼中,皇權與臣權之間的爭鬥,從君臣兩大階層出現之後便開始了,時而皇權壓過臣權,時而臣權又壓過皇權,可謂是此起彼伏,互有勝負。
然而,若是遍觀中華之歷史,就會發現,雖然臣權一直都在抗爭著皇權,但隨著朝代的更迭、制度的完善,皇權越來越強,臣權越來越弱,到了清朝雍正時期,皇權更是達到了頂峰,臣權從此再也無力與皇權相抗衡,從那以後,即使是首輔宰相,在皇帝面前也只能唯唯諾諾、叩首領命,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卻再也不敢相爭。
為何會出現這般情況?
許多史學家認為,這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創建了軍機處取代了內閣的緣故,但在趙俊臣看來,「密折制度」漸漸盛起後所產生的作用,絲毫不小於軍機處的出現。
什麼是「密折。 制度」?
所謂密折制度,就是允許和鼓勵朝中一定品階以上的官員,直接向皇帝遞密折,或是表述政見、或是彈劾官員。
密折制度的作用有兩個,一是使朝政的運行進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權的神秘感、以及百官對皇帝的敬畏感。二是鼓勵朝中百官之間、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從而讓百官彼此牽制、相互內耗。最終使皇帝坐收漁翁之利。
可以想像,若是「密折制度」真的實行。那麼一定品階的官員都可以獨自上折密奏,身邊的同僚全都變成「特務」,甚至下級官員還可以越級狀告上級官員,誰都有打小報告的可能,那麼還有誰敢背著皇帝做不臣之事?自然是防不勝防,於是只好老老實實的「忠君」了。
而且,一旦「密折制度」實行,到時候廟堂之上必然會風起雲湧,每個人都會藉機彈劾別人。每個人也都會被別人彈劾,到了那個時候,皇帝手中掌控著每一個官員的罪證,即使一時沒有懲罰,今後想要整治,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到了那個時候,皇權自然會死死的壓著臣權,而百官自然再也不敢得罪皇帝。
…………
事實上,雖然「密折制度」創始於康熙。完全興盛於雍正,但明朝也有著類似的制度,那就是「密疏制度」。
只不過,與「密疏制度」相比。「密折制度」所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擁有密折資格的人數更多、保密措施更加完善、傳遞進呈的程序也更加的規範。
可以說,「密折制度」就是「密疏制度」的深入與完善,而其中最重要的改變。便是擁有密折資格的人數更多,以及傳遞進呈的程序改變!
在明朝。何人擁有密折資格,需要看他的職位為何。一般而言只有都察院的御史、六科的主官、欽天監官員、以及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擁有上呈密疏的資格,而一旦失去了官位,或者變換了官職,這般資格也就不復存在了。
然而在清朝的「密折制度」之下,除了密折資格的門檻降低之外,只要得到皇帝的授權,任何人都擁有上密折與密疏的資格,哪怕丟了官職也同樣可以直達天聽。
在明朝,臣子們給皇帝送密疏,京官一般都是送往通政司衙門轉呈,而外地官員則是藉由布政司通過郵驛轉呈通政司,如此一來輾轉多處,自然多了泄露的可能,而隨著通政司衙門漸漸被朝中各大派系所滲透,所謂「密疏」更是漸漸失去了保密的功效。
至於清朝的密折制度,則是臣子由自己或者遣派親信直接將密折送到皇帝的手中,無需轉手,如此少了幾道程序,保密性自然大大的增加。
如此種種,「密折制度」的效果自然遠遠大於「密疏制度」了。
趙俊臣回想著自己上一世所了解的「密折制度」,再對比李純臣在答卷中所描述的「密折制度」,發現兩者不僅名字相同,連內容也是驚人的相似。
想到清朝正是因為「密折制度」的盛行,造就了皇權的巔峰、臣權的衰弱,趙俊臣自然會慎重對待。
這絕不是一件小事!
「歷史總有其規律性,沒曾想自己來到這個不一樣的歷史時空,但密折制度竟然還是出現了!……
……原來如此,這份答卷一旦讓德慶皇帝看到了,自然會看出這般政策對於加強皇權的好處,也必然會心動不已,然後也必然會一步一步的實行答卷上所建議的政策,而李純臣提出了這般建議,也必然會受到德慶皇帝的寵信,到時候有了德慶皇帝的扶持,再崛起於廟堂之間,也不過是輕而易舉……
……怪不得李純臣他這般自信,竟是不打算投靠朝中任何一個派系,更不想讓自己身上沾有絲毫的派系烙印,恐怕他猜到了德慶皇帝在今科殿試的出題範圍後,就想到了這個答案,密折制度是他想出來的,而且身上又沒有任何派系的烙印,德慶皇帝在一步步的實行密折制度的同時,也必然會一步步的重用他,到了最後,說不定他就會成為負責處理與轉呈密折之官員的最好人選。到了那個時候,自然是一步登天……」
暗思之間,思路雖然越來越清晰。但趙俊臣的眉頭卻越皺越緊。
趙俊臣如今一心想著擺脫德慶皇帝的控制,然而李純臣所建議的「密折制度」一旦實行。怕是連首輔周尚景都會被德慶皇帝死死壓制住,更別說目前的趙俊臣了!到時候趙俊臣再想要擺脫德慶皇帝的控制。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這也是趙俊臣為何會第一時間通知周尚景的原因。
至少在這件事情上,周尚景與趙俊臣有著共同的利益,而且趙俊臣也信任周尚景老辣的政治眼光與手段,所以在這般時候,趙俊臣也不介意與周尚景聯手一番,一同阻止「密折制度」的出現與實行!
「不過,事情到了這一步,只要德慶皇帝下定了決心,即使我與周尚景兩人聯手。再加上黃有容、沈長茂他們,怕也很難阻止密折制度的實行,最多只是拖延些時日罷了,所以我的諸般計劃,也需要加快進度才行,否則等到德慶皇帝日後想要過河拆橋之際,我就真沒有任何的反抗之力了。」
暗思之間,趙俊臣心中原先對於李純臣的好感,頓時蕩然無存。
在此之前。趙俊臣一直以為李純臣只是一個有野心也十分聰慧的年輕人,對他頗是欣賞的——這種欣賞,也許有些類似於周尚景在看待目前的趙俊臣。
然而,在看到了這份答卷之後。趙俊臣卻發現這個李純臣雖然足夠聰慧,卻目光短淺!難道他不知道「密折制度」一旦實行,他自己就再也無法抵抗皇權的力量了嗎?到了那個時候。官階再高、勛位再貴,又有何用?更不要說他這麼做會把朝中的幾大權臣全都得罪光了。或者。他的野心僅止於「得到陛下賞識」這一步嗎?
而就在趙俊臣暗思之間,時光流逝極快。許慶彥終於去而復返。
只見許慶彥推門而入後,向趙俊臣稟報道:「少爺,去周尚景府中送信的人回來了,一同前來的還有周府的一位管事,名叫周全。」
趙俊臣點了點頭,說道:「帶他來見我。」
片刻後,許慶彥領著一名中年人進入書房。
「小人周府管事周全,見過趙大人。」
周全見到趙俊臣後,畢恭畢敬的行禮問安道。
趙俊臣點了點頭,說道:「不必行禮,我送去的那份紙卷,周首輔想必已經看了,卻不知他有什麼看法?」
周全垂首答道:「我家首輔大人說,感謝趙大人您的提前通知,但這件事情,他一時間也沒有辦法可以阻止,我家首輔大人雖然是今科殿試的閱卷大臣之首,但閱卷大臣總數有十餘人,其中更還有程遠道等愚忠之人,更何況今科殿試的題目意味深長,陛下他恐怕還會親自審閱,所以這份考卷陛下他無論如何都會看見的,而陛下一旦看到,也必然會按著考卷上的法子實行,到時候即使朝中各派齊心協力一同阻止,怕也只能阻擋一時而已。」
趙俊臣點了點頭,這些他事先已經想到了,只是問道:「那麼,首輔大人他對於這密折制度,又有何見解?」
周全微微一笑後,說道:「我家首輔大人說,自古以來,就從沒有完美無缺的政策,許多政策在設想之初會讓人覺得天衣無縫,看著頗是嚇人,但實行日久之後,總會被人找出破綻,而一旦有了破綻,那麼這個政策也就再沒了效應,所以趙大人您也不必擔心,只要靜觀其變即可。」
趙俊臣輕輕嘆息一聲,說道:「原來如此,首輔大人果然好城府,倒是我毛躁了,你回去轉告首輔大人,就說若是他日後找到了這密折制度的破綻,還望他不吝賜教,我這人愚笨,卻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制度的破綻所在。」
從某方面而言,周尚景的道理並沒有錯,這天下確實沒有完美無缺的政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本就是官員們的安身立命之本,任何一項政策與制度,只要認真尋找,就一定能找到破綻之所在。
不過,在趙俊臣看來,這「密折制度」的破綻即使真的存在。這個破綻恐怕也是極少極小,即使發現了也難以利用。否則另一個歷史時空中的清朝時期。為何就沒有任何官員能夠在「密折制度」下抵抗皇權的力量?
所以,趙俊臣覺得。周尚景這一次怕是輕視了這個「密折制度」的嚴重性。
事實上,明朝的「密疏制度」就已經夠煩人了,更別說是加強版的「密折制度」!
不過,既然周尚景已經表明了看法,那麼趙俊臣也沒有直接質疑,只是借著這一句話暗中提醒。
另一邊,聽到趙俊臣話語中的暗示,周全微微一愣後,點頭道:「小人明白了。回去後一定會轉告我家首輔大人。」
趙俊臣又是一聲輕嘆,見周全沒有別的話要說,便揮手道:「慶彥,送客吧。」
…………
當許慶彥再次回到書房之後,已經打定主意要加快自己各種計劃進度的趙俊臣,向許慶彥問道:「前些日子,我曾讓你在『悅容坊』的各家分店中,挑選一些忠心且精明能幹的掌柜,這件事你辦的如何了?」
許慶彥微微一愣。不知道趙俊臣為何會突然轉變話題,但還是答道:「回少爺,人選我都已經挑選好了,只是如今『悅容坊』的分店已經開遍了長江以北。許多被我選中的分店掌柜還沒有趕回京城,我原本打算等人到齊之後,再一起帶來見你。」
趙俊臣沉吟片刻。說道:「不必了,讓那些已經到了京城的掌柜們明天就來見我!我有許多事情要吩咐他們去辦。如今時間緊迫,需要提前開始。至於那些沒趕來的那些掌柜,就讓他們後續再加入好了。」
「明白了,少爺。」許慶彥很乾脆的答應道,沒有似往常一般提出疑問。
因為,許慶彥發現趙俊臣自從看到那份答卷之後,整個人都出現了一種緊迫感。
「另外,府中賬上目前有多少銀子?」趙俊臣再次問道。
趙俊臣雖然是個大貪官,但卻從未關心過自己的身家,這還是他第一次詢問自己手中的銀子數量。
不過,對於這件事情,一向都是財迷的許慶彥倒是十分清楚,事實上,這些銀子一向都是由許慶彥負責,趙俊臣平時身上甚至都不帶銀票與銀子的。
果然,聽到趙俊臣的詢問後,許慶彥馬上回答道:「少爺,咱們如今府中白銀有三百七十一萬八千餘兩,其中現銀七十三萬兩,其餘皆是存在銀號里德銀票,還有黃金二萬三千三百餘兩,而府下諸般產業與商鋪之中,也存著不少金銀,但這些一向是方茹在負責,具體數目我並不清楚。此外,府中的古董、珠寶之類,還有……」
回答之間,許慶彥神色滿是興奮,這是金銀數目,總是會給他帶來一種特有的滿足感。
「其他就不用說了。」趙俊臣揮手打斷道:「你馬上從這些金銀之中取出一半數目來,恩,全都要銀票,我明天見那些掌柜的時候要用。」
「一半?」許慶彥驚叫道。
趙俊臣皺眉道:「怎麼?這些錢我不能動了?」
見趙俊臣神色嚴肅,許慶彥不敢再質疑,連忙回答道:「我馬上就去準備。」
「還有,太子那邊可有消息?他什麼時候回京?」趙俊臣又問道。
「根據消息,若是不出意外,應該在兩日之內回京。」
「我派去揚州的蘇西卿和肖文軒,算算時間應該已經到了揚州了,目前可有回信?」
「還沒消息,若是有了回信,我會第一時間通知少爺的。」
……
「密折制度」的實行,必然會極大的增強皇權的力量,目前雖然還只是一點點苗頭,但依然是讓趙俊臣急迫性大增。
所以,趙俊臣開始加快自己各種計劃的進度了。
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虛的,唯有實力才是正道!
…………
ps:恩,第二更!今天共更新萬字!(我的小說《攝政大明》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I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