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到了第二天,朝議開始之後。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皇極殿內,王保仁正式接任了太子太師的位置,並且在德慶皇帝的聖旨之下,還接手了三法司的協作統籌之事。
這也就意味著,大明朝的律法、判罪、監督之事,王保仁皆是擁有插手過問的權力!
初回京城,就受到了這般器重,得到了這般炙手可熱的權柄,按理說應該是百官驚羨、王保仁也應該是春風得意才對。
然而,王保仁接受任命的時候,面色頗是有些陰沉嚴肅,而百官們打量王保仁的眼神也完全沒有驚羨的意思,反倒是有些幸災樂禍。
官場之中,關係網絡一向是錯綜複雜,任何事情一旦傳揚了出去,就再也稱不上秘密,很快就會人盡皆知。
所以,黃有容彈劾南京六部的事情,百官們都已經是知曉了消息,而王保仁負責三法司協作與統籌的事情,也早已是人人盡知,將這兩件事情聯繫到了一起之後,百官們就皆是猜到了德慶皇帝打算利用王保仁對付南京六部的意圖,看似「器重」的任命也只是這個陷阱的一環罷了,也很清楚王保仁如今進退兩難、前狼後虎的尷尬處境。
所以,百官們完全沒有羨慕王保仁的意思,反倒是有些幸災樂禍,想要看看王保仁究竟是要棄車保帥,還是要背水一戰,但不論王保仁如何選擇,他都不會得到任何好處,最大的受益者只會是朝廷中樞。
就在這種微妙的氣氛下,王保仁接受了德慶皇帝的任命,也接受了百官們的「誠摯」恭賀。
然而,看到百官們的表情神色,顯然是想要看自己的笑話,王保仁又是心中一沉。
事情到了這一步,王保仁已經非常清楚,他必須要儘快做出選擇了,不論是與朝廷中樞一起對付南京六部,還是與南京六部一起對抗朝廷中樞,雖然這兩種選擇對他而言都沒有任何好處,但若是繼續拖延著,任由百官們看他的尷尬笑話,那麼他的威望與聲譽就會徹底毀於一旦,這是他更加不能接受的事情!
&多兩天!兩天之內,必須要做出決定,這件事情絕不能繼續拖延下去了!」
王保仁暗暗下定了決心。
此時,德慶皇帝就好似完全不清楚王保仁的尷尬矛盾以及百官們的幸災樂禍,依然是一副器重信任王保仁的模樣,面容嚴肅的緩緩開口道:「三個月前,戶部尚書趙俊臣遇刺,可謂是震驚朝野,影響極為惡劣,然而三法司辦事不利,遲遲不能偵破案情,朕讓王太師負責三法司的事情,也是對三法司的督促之意,三法司一定要明白朕的心思,絕不要再讓朕失望了,距離朕定下的最後時限還有七天,若是三法司依舊無法破案,朕就只好將你們以『瀆職罪』論處了!」
然後,德慶皇帝又換了一幅和煦表情,向王保仁說道:「王太師,你是老臣子了,一向是經驗豐富、敏銳果敢,朕對你也是寄望深重,還望你一定要盡力督促三法司,切不要讓他們再生懈怠之心。」
聽到德慶皇帝的吩咐後,刑部尚書張伯崇、都察院左都御史杜白、右都御史呂純孝、大理寺卿方世文等人紛紛出列,齊齊向德慶皇帝保證道:「還請陛下放心,臣等絕不敢滋生怠慢之心,一定會趕在時限之前破案!」
擔保之際,三法司的四位主官皆是信心滿滿,並不像前幾日那般心虛忐忑。
畢竟,德慶皇帝已經有了明確暗示,要將趙俊臣遇刺案的髒水潑給南京六部,他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不過是儘快落實案情、盡力遮掩線索與證據之中的破綻罷了,「栽贓陷害」、「虛構證據」這種事情對他們而言皆是輕車熟路,只需要三兩天時間就能辦成!
王保仁只覺得心中憋屈,但他不希望百官們進一步笑話自己,表面上依然是一副沉穩模樣,同樣是緩聲答道:「陛下放心,老臣一定盡力!」
在此之前,王保仁在德慶皇帝面前一直是自稱為「臣」,這是為了表明自己依然是身強力壯、精力充沛,期望德慶皇帝能夠重用自己。但如今,王保仁的自稱已是悄然間變成了「老臣」,這是為了刻意展現自己的資歷與忠心了,希望德慶皇帝能夠看在自己資歷與忠心的份上,不要將自己坑得太慘,從某方面而言已經是一種服軟的表現。
德慶皇帝似乎完全沒有看出王保仁與三法司幾位主官的心思,只是滿意點頭道:「既然幾位愛卿這般信誓旦旦的保證,那朕就等著你們的結果了!」
說到這裡,德慶皇帝結束了王保仁與三法司的話題,又說道:「今天的朝議上,除了王太師的任命之外,還有另一件要事,歷經兩個月時間之後,朝廷四年一度的『京察』已經是塵埃落定了,讓朕深感欣慰的是,絕大部分京城官員都在『守』、『政』、『才』、『年』的『四格』之中評列一等,在『八法』之中列為劣等的官員也只是極少數,由此也可見朝廷的政治清明、百官們的勤懇用心……」
聽到德慶皇帝的說法,皇極殿內眾官員大都是一副振奮模樣,但實際上包括德慶皇帝在內,所有人的心中皆是不以為然。
每四年一次的「京察」很大程度上只是走過場罷了,京城裡的絕大部分官員都有後台靠山,想要在「京察」中評優並不困難,剩下的中立官員也一定會提前走門路、送好處,同樣不會在「京察」中列為劣等,作弊現象極為嚴重,除非是黨爭最激烈的時期,否則每次的「京察」大都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唯有那些地位低微、沒有後台、也不願意走門路的少數底層官員才會被評為劣等,用來裝點門面,純因政績不佳而受參罰者並不多見。
事實上,「京察」的優劣評等從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京察」結束後,究竟有哪些官員會得到外放晉升的機會!這才是各大派系暗中角力的真正戰場!
所以,德慶皇帝的話語並沒有實際意義,但百官們依然是神情專注,因為他們知道德慶皇帝馬上就要說到實際內容了。
果然,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語之後,德慶皇帝又說道:「借著『京察』的機會,朝野發現了許多可用之才,經朕與幾位閣老商議之後,決定讓他們前往地方衙門任職歷練!近兩年以來,先是發生了『南巡籌備舞弊案』,然後又是蘇長畛的貪賄結黨案,從京城到南直隸,有許多地方官員都受了牽連、落了罪名、丟了官位,讓朕很是震怒,只希望百官們引以為鑑,尤其是那些前往地方歷練的官員,切要謹記『忠君愛民』四字!」
說完之後,德慶皇帝向著身邊的大太監張德點頭示意。
然後,太監張德邁步向前,並且拿起一份聖旨揚聲宣布了總計三十一位京城官員的任命,這些官員皆是這次『京察』的直接受益者,不僅是在「四格八法」中評為優等,並且還得到了外放地方、晉升官職的機會。
事實上,這只是一部分任命,七品以下的任命並不需要在皇極殿內宣布。
因為「南巡籌備舞弊案」與蘇長畛的案子,從京城到南直隸的各地衙門出現了許多空缺,所以德慶皇帝這一次的任命規模也要比往年大得多,朝廷各大派系皆是收穫了好處,只是或多或少罷了。
但收穫好處最大的,無疑還是「趙黨」!
因為周尚景的主動配合,「趙黨」總計有一十二位官員晉升成為各地的知府知州,還有一十三位官員得到了知縣、同知之類的官職。
這表示「趙黨」的根基底蘊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一時間,「趙黨」官員們皆是喜氣洋洋,朝廷各大派系也是紛紛側目。
只是,等到宣布結束之後,不待百官們有所反應,德慶皇帝就已經結束了『京察』的話題,只是問道:「京察的事情,大約就是如此,眾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情呈奏於朕?」
隨著德慶皇帝的話聲落下,百官們的表現頗是默契,齊齊向著趙俊臣的位置看去。
而趙俊臣也沒有讓百官們失望,很快就邁步出列,向德慶皇帝呈奏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見到趙俊臣的表現之後,德慶皇帝的臉上閃過了無奈之色,忍不住輕輕搖頭,但還是說道:「趙愛卿有事就奏吧。」
趙俊臣揚聲道:「啟稟陛下,臣昨日看過了戶部的賬目,發現江南各地目前用來耕種糧食的土地已經僅僅剩下四百餘萬畝,只有成祖時期的半成多些,早已經不是我朝最主要的產糧之地,而朝廷目前最重要的產糧之地湖廣各府近年來用以耕種糧食的土地同樣是逐漸減少,僅僅近十年就減少了百餘萬畝,全部換成了水果、茶煙等物……若是長此以往,朝廷的糧食恐怕會愈加周轉困難,臣希望朝廷能夠頒布法令,讓各地還田於糧……」
隨著趙俊臣的奏呈,百官們同樣是紛紛面現無可奈何的模樣!
近段時間以來,趙俊臣每天早朝上都會建議朝廷強令百姓們重新耕種糧食,又或者是建議朝廷撥放銀兩用來大興水利與灌溉,依然是沒有放棄自己農業改革的最後兩項提議。
可以說,趙俊臣這段時間以來對農業的重視,已經是近乎偏執了。
許多官員甚至是私下戲稱趙俊臣為「趙重農」、「農部尚書」,以譏諷趙俊臣這段時間以來的表現。
於是,隨著趙俊臣的呈奏結束之後,百官們依然是寸步不讓,紛紛出列反對,這已經成為了近段時間以來每日早朝的固定流程,趙俊臣每天都會因為這些事情與百官們進行一場激辯,不論是德慶皇帝還是朝中百官都是煩不勝煩,但也都是無可奈何——到了如今,絕沒有任何人敢忽視趙俊臣的態度。
然後,這一天的早朝也同樣是在趙俊臣與百官們的激烈爭辯中落下了帷幕。
趙俊臣的表現看似偏執,但他通過一場又一場的激辯,卻已經是漸漸摸清了百官們的底線!
……
明天無事,會爆發一次,至少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