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外面來了一個官宦。一筆閣 www.yibige.cc」
方休剛剛回信,便聽到一個小廝說話。
轉頭看去,那小廝又道:「小的問過了,似乎是陛下的意思,陛下想要見見您。」
方休聽見這話,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片刻後,擺擺手道:「知道了,下去吧。」
「是,少爺!」
那小廝應了一聲,轉身離開。
片刻後。
方休便出現在了皇宮前。
一切都還是記憶中的模樣,但是這個地方,他已經將近一個多月都沒有來過了。
城門前的兩個守衛看見方休,忙不迭的行禮:「見過新安候。」
這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不是在拜見一個侯爺,而是皇帝。
方休則是擺擺手,示意一下,並沒有說什麼,就這麼走進了皇宮,直接走向了暖閣。
沿途的守衛、宦官看見方休,皆是躬身行禮,態度畢恭畢敬,與之前還是不一樣。
方休卻好似已經習以為常,進了暖閣以後,端端正正的站好,恭敬的行禮:「臣方休參見陛下!」
一個多月沒有見,楚皇比方休記憶力的憔悴了一些。
他看著方休,表情十分的複雜,許久後方才開口道:「你來了。」
方休應了一聲:「臣來了。」
楚皇又道:「坐吧。」
「謝陛下賜座。」
方休拱了拱手,找了個椅子坐下。
以前都好像和以前一樣,可是似乎又有哪些是不一樣的。
楚皇開口道:「你知不知道朕為何要見你。」
這話的語氣十分的平淡。
方休聽不出什麼波動,想了想這幾天看過的從宮裡面傳出來的消息。
他想了想,還是回答道:「臣不知,不過臣猜測應當是為了科舉一事。」
楚皇聽見這話,笑了,道:「果然,你這個新安候對宮裡面的消息,怕是比朕還要清楚。」
方休拱了拱手,面無表情的道:「臣惶恐。」
此時此刻,他已經沒有過多的掩飾了。
這宮裡宮外全都是方府的人。
他們拿著方休的銀子,聽著方休的命令。
無論是宦官,還是親軍護衛。
無論是一個小小的御前侍衛,還是侍衛統領,都是聽從方休的話。
這段時間,楚皇應該也是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才會隱藏自己的憤怒。
當然,他也從來沒有真實的表現過自己的情緒,即便是曾經在方休的面前,也是如此。
這一點,方休比誰都要清楚。
這麼想著,楚皇又是開口說話了:「不錯,朕這一次要你來,便是為了這科舉之事。
科舉變革後,一年一次,不需要到京都府,只需要在各道主要的州府便好,這一點,其實朕是沒什麼好說的。
但是」
話音未落,便聽見方休道:「陛下,臣以為,科舉變革已經成為事實,無論是禮部,還是幾位閣老,皆是已經同意了。
甚至禮部和各州府的衙門已經著手去辦,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麼好討論的。」
楚皇聽見這話,臉色一變。
深吸了一口氣,表情變得有些凝重,看著方休,開口問道:「若是什麼事情都是閣老們商議後說了算,要朕這個皇帝做什麼!?
方休,朕這段時間,一直想不明白,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榮華富貴,地位權力,哪一樣,朕沒有給你?
莫非朕看錯了你,你從一開始想要的便是這九五至尊的位置!?」
說到最後,已經是憤怒的吼出了聲。
方休聽了,表情卻是沒有任何的變化,淡淡的道:「陛下,您想得太多了,臣覺得,如今這樣便挺好的。」
楚皇一時無語。
看著這個方休,他完全搞不清楚這個人在想些什麼。
或者說,這個人究竟想要什麼。
若是想要皇位,這一個月的時間,他又是沒有任何的動靜,便是那竹軒齋也是沒有任何的動靜。
這完全就不符合常理。
無論如何,方休都是要背負一個謀逆的罪名的。
即便是楚皇主動禪讓,所以楚皇搞不清楚方休要做什麼。
若只是想要這個皇位,他完全不必如此的忍耐。
楚皇的表情十分的複雜,看著方休的眼神也是如此。
他正要說話,卻看見方休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面無表情的道:「陛下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臣便先行告退了。」
楚皇聽見這話,再也無法克制住自己的憤怒,冷聲道:「你當這皇宮是什麼地方?是你家的後花園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方休轉頭,看向楚皇,表情也是變得有些冷,開口道:「若是陛下不介意,臣也是不介意將這裡作為臣的後花園。」
此話一出,氣氛瞬間凝結了。
楚皇看著方休,深吸一口氣,感覺自己已經快要無法呼吸。
旁邊的劉成則是低著頭,不停的顫抖。
這是已經撕破臉面了啊!
陛下啊,新安候啊!
別說了!
劉成惶恐,楚皇憤怒。
方休卻好似沒事人一般,說完了這句話,便轉身離開了暖閣,徑直的走向了內閣所在的暖閣,沒有給楚皇留一點面子。
楚皇看著這一幕,忍不住砸起了暖閣里的瓷器,大聲罵道:「逆賊!奸賊!逆賊!奸賊!」
劉成看著這一幕,瑟瑟發抖,不敢發出一絲一毫的聲音。
內閣的暖閣。
三個閣老正在處理各地呈上來的奏章,眉頭緊緊的皺著。
這各地的藩王似乎已經知道了京都府發生的一些事情,琢磨出了一些端倪。
這段時間,各地的藩王三番兩次的上奏,說的都是一些廢話,要麼是皇帝最近的身體好嗎?
要麼便是陛下,臣弟這裡的花開了。
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偶爾說兩句,還算是正常,可是這般,卻是很不正常了。
除此之外,這兩湖道節度使呈上奏章,說是代王和周圍的幾位藩王最近聯繫的很是密切。
而且在幾處不知道是何人的宅邸的那裡,搜到了幾處私自鑄造兵器的鑄爐。
除此之外,還有種種的跡象。
都表明了這楚國的天下,似乎是暗流涌動,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太平了。
這背後的原因,除了儲君的事情之外,怕就是科舉之變了。
科舉之變這麼大的動靜,朝廷上下如此的反對,許多的文武百官甚至已經不上朝了。
就這樣,還施行了。
任何人也都會察覺出不對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