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及眼下大明政壇之上,最春風得意的一位,那麼便莫過於顧清宇了。
這位便是新成立的交通運輸部尚書大臣。
這位可是洪武二十一年生人,也就是說,到他履任尚書銜,也不過才三十三歲!
洪武二十一年,納克楚降明,山河一統,廓清帝宇,因此而取名清宇。
顧清宇也沒虧得這個名字,人生之路真可謂順風順水,就這麼一步步走到二品部院尚書的位置上。
這才剛履新不多時,便又迎頭趕上了許不忌提出的『一帶一路』新國策,負責承建鐵路的交通部因此享受到了國朝上下最豐厚的政策紅利。
「所有能利用到的資源,全部優先傾斜給交通部。」
內閣的批示既給了顧清宇支持和信心,也讓後者感受到了壓力。
如果不能在四五計劃內向內閣和皇帝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那麼顧清宇自己都會覺得很難有顏面繼續留朝為官了。
「按照內閣的批示和『一帶一路』的基本路線規劃,眼下我們要修建的一共有三條路,分別是:北京往漠庭的西伯利亞地區、北京往安西的撒馬爾罕以及北京往印度的德里。
三條路裡面,最難的便是北京往德里,途徑藏、川、滇三省,想要直接打通實現通軌就眼下來看基本不可能。」
在立項開工前的部內會議上,顧清宇召集了多名資歷深的匠人師傅,圍著巨大的明聯堪輿圖商量施工的可行性。
「這裡面比較耗費物力的是北京往西伯利亞,雖然北方苦寒且人煙罕跡,但到底是一條直路,沿途修建三到四十個補給站點,足夠支撐三十到五十萬勞工的用量,那麼,五年內完成北京--西伯利亞簡易線是沒有太多難度的。
而北京--撒馬爾罕呢雖然路途更遠且地況複雜,但可用的人力較多,包括帖木兒汗國、金帳汗國在內的兩個盟國都可以提供幫手,並且實現兩地同時開工,取點接軌通車,所以相對的難度最低。
唯獨這北京通德里的路線是最難的,想要直線通軌眼下來看幾乎不可能實現,其工程量之艱巨,遠超重修一座萬里長城加開一條大運河。」
一名老師傅手指點在堪輿圖上,北京--德里的那條紅線,搖頭輕嘆:「我們目前很難解決川、滇、藏三省的地理難題,川滇還好一些,可以用火藥炸山、伐木去林、移土填壑的方式來修整道路,但烏斯藏的高原難度是無法解決的,嚴寒、水土不服、物料難以輸送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不能炸。」
連片刻的猶豫都沒有,顧清宇便脫口而出道:「山不能再炸了、林也不能再毀了,陛下說過,我們不能總以犧牲自然環境的方式來換取發展的進度和速度,老祖宗留給咱們的青山綠水如果讓咱們毀的一乾二淨,那麼後輩子孫踩著廢墟殘骸,就該戳咱們的脊梁骨了。」
「那,最簡易的通軌方法就無法實現了。」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見老師傅這一連串的棘手問題拋出,顧清宇的眉頭皺的極緊,鎖的他都開始頭疼起來。
「有沒有其他解決的辦法?」
「中轉或者繞路。」
老師傅拿起一根硃砂筆重新劃了一條線,這條線的長度可是讓顧清宇瞪大了眼睛。
「我們先修北京--撒馬爾罕的道路,在這條路上開一條分岔通往喀布爾,然後經開伯爾山口進入德里,再修一條德里聯通南緬、暹羅、河內的曲線鐵路,經河內轉廣西走湖廣、河南、河北回北京。」
說到最後,老師傅深吸一口氣:「預計全長,將會達到一萬五千里。」
一萬五千里!
所有人都被震驚的臉皮發麻。
萬里長城能有一萬里嗎?
大家都知道是沒有的,而且萬里長城也不是一朝建起來的,始皇帝是將六國靠北方的長城連接在一起,所以修建的只是空白段。
秦長城、趙長城、燕長城和齊長城,四國前後修了多少年,加上秦朝統一後的補建才最終竣工。
現在,大明朝要修一條全程長達一萬五千里的環明聯的鐵路,這是多麼浩大的工程量?
光涉及的國家就有六七個了。
「才五年啊。」顧清宇倒抽一口涼氣,自己都開始懷疑起來:「咱們能完成嗎?」
這不僅是顧清宇的懷疑,便是所有人都很難有十足的信心。
雖然大明或者說明聯的體量,跟先秦朝沒有可比性,而且鐵軌的鋪設也遠比修長城更簡易,但從無到有,足足一萬五千里。
五年完工?
這也太夢幻了吧。
「很難,但也未必是絕對不可能的。」老師傅沉聲說道:「多地同時動工,所有涉及到的區域一起定點鋪設,最後實現接軌便可,所需要的,無非是海量的物資和人力罷了。」
人力、物力,一句海量,那便是沒有準數。
顧清宇反倒是在這一點上比較輕鬆:「這沒事,內閣批示了,上不封頂,馬工,您就直接做個預估吧,大概需要多少人力和物力,各國、各省該如何攤派修建任務。」
「那就以京津線來做參考吧。」
姓馬的老師傅提振起精神來:「京津線全程一百一十里,兩地同時開工接軌,去掉規劃、測繪以及動遷百姓的兩個月時間,實際督工一百一十三天就告結束,進度約為一天一里地。前後動用勞工僅兩萬人,總花費也僅為七億五千萬。
如今我們要修的這條北京--德里的環鐵路線,長度是一萬五千里,想要在五年內完工,需在金帳汗國、帖木兒汗國、印度、暹羅、南緬五國徵用工人四百萬以上才能保證五年內完成各自區域內的鐵路鋪設。
需在交趾、廣西、湖廣、河南、河北五省動員招募工人一百萬以上,總人數為五百萬,輸運物資提供保障的工人數量,亦不下兩至三百萬。
那麼總動員人數便趨近一千萬了。
勞工只需要管飯不用給付工錢,但國內五省招募的工人要給付銀錢,按一日八十文的工銀加上一日管兩餐,約合二十文,總計一百,五年一名工人是十八萬左右。
一百萬工人,一千八百億!
一里鐵軌加上枕木,花銷大概在三百五十萬,一萬五千里的原材料為五百二十億,運輸費因為運途太遠的原因,預計比成本價還要高出一倍甚至更多,即使大部分走航運,也很可能會達到八百億以上。
如此整算,又是一千三百多億的開支。
各國徵用的勞工即使不給錢,也要管他們的吃喝,一名勞工一天吃兩斤糧食,五年也是三千六百斤了,一斤糧食兩文錢,加上輸運折費兩文,就合到四文錢。三千六百斤,一萬五左右。
四百萬人,六百億!
輸運的工人也要吃喝還要給付工錢......」
馬工一邊報數一邊拿紙筆記下這些數據,最後一條橫線划過,身旁就有人噼里啪啦的算盤打起來,一個數字報出。
「總數預計四千三百億。」
四千三百億!
財政改革前的,四億三千萬兩!
即使以大明眼下的國庫收入來衡量,也要一年半不吃不喝才能積存下來。
而實際上,大明已經連年在持續的進行財政赤字政策,推動民間經濟繁榮和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國庫一直花的,可都是前些年瘋狂掠奪的老本,真按照戶部的度支來說,國庫早多少年就已經空了!
而現在光一條環線鐵路的開銷就高達四千三百億,還沒加上北京--撒馬爾罕線、北京--西伯利亞線。
這兩條再短,加一起也有五千多里地啊。
「我知道了。」
顧清宇深吸一口氣,駐足片刻便邁步:「諸位師傅現在就擬計劃吧,我去內閣匯報,只要內閣批了,咱們馬上[文學館 www.wxguan.info]立項著手測繪路線圖,爭取半年內定死並通傳各國、各省,立刻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