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部堂,你這是何意?」
「盧象升,你眼裡還有我這個兵部尚書嗎?」
相比起盧象升只是沉著臉,楊嗣昌則是臉色鐵青,直接撕破了臉皮。
也不怪楊嗣昌會發飆,這一個月來,他數次讓盧象升和孫傳庭進兵圍剿南陽的秦賊,可兩人都是以各種理由再三推脫。
這還不是最氣人的,最氣人的是盧象升坐擁十餘萬大軍,在汝寧府按兵不動。
他在襄陽,卻只有區區兩萬兵馬,南陽和襄陽又近在咫尺,所以數次讓盧象升抽調三萬兵馬來襄陽駐防,可盧象升依然找了一大堆理由推脫,就是不肯分兵給他。
三天前,得知華軍大舉南下欲攻打樊,谷二城,再加上盤踞在南漳境內的那伙內應,楊嗣昌是再也坐不住了,匆匆交代了一番,就連夜殺往汝寧府。
「楊部堂,信中我就已再三解釋過了,秦賊不比其餘各路反賊,麾下數萬賊軍不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且敢打敢拼,那賊首秦宇的軍事謀略,也都不在我等之下,加上這次在山東獲得了大量的戰馬,實力已今非昔比,若倉促間決戰,勝負實在難料。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而襄陽城高池後,又有漢水為屏障,自古就是阻北軍南下的一塊堅石,兩萬大軍足以守住襄陽三月有餘,待賊軍攻城受阻,士氣大跌之時,我兩路大軍再與之決戰,必定事半功倍,何故還要我分兵?」
盧象升臉也黑了下來。
對楊嗣昌這個時候不在襄陽加固城防,整軍備戰,而是跑來找他理論,心中同樣憤怒不已。
若襄陽當真危如累卵也就罷了,但事實是莫說穩如泰山,但也絕不是輕易就能被攻破的。
襄陽城被漢水三面環繞,加上北岸的樊城互為犄角,縱使百萬大軍,只要城中糧草充足,守軍同仇敵愾,也休想攻破。
所以他現在跑來分明就是私心作祟。
也的確如盧象升猜測的那般,對於孫傳庭和盧象升,輕鬆的就打跑了闖王和汝寧府的各路反賊,而楊嗣昌南下湖廣近一年來,卻毫無作為,反被八大王和曹操弄得焦頭爛額,這讓他情何以堪?
當然,楊嗣昌自是不會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如孫,盧二人,而是手中的兵馬太少了,可戰之兵就更少。
所以明知盧象升說的有道理,但心裡依然不願意死守在襄陽,最後讓兩人立這蓋世大功。
最起碼也要分他一些兵馬,讓他到時候可以渡江主動出擊。
畢竟他這次南下可是戴罪立功,陛下對他遲遲不能剿滅八大王和曹操已經十分的不滿了。
所以他其實是想讓盧象升去接替他守襄陽,他來率領汝寧府的十餘萬大軍和孫傳庭夾擊。
但這種話又實在難以啟齒,這才要求盧象升分兵給他。
現在見他這般說,於是沉聲道:「你說得輕巧,那秦賊當初離開襄陽時,在南漳境內還留下了一股人馬,如今已發展至近萬人馬,而襄陽守軍連兩萬都不足,屆時賊軍裡應外合,如何能守住?」
「楊部堂放心,我大軍明日就將東進,那秦賊必不敢再抽掉兵馬南下,區區兩萬賊軍,哪怕再加上內應,也休想攻下襄陽。」
南漳那股賊軍,盧象升早已打探清楚,所以知道他這是睜著眼說瞎話,於是擺了擺手。
楊嗣昌聽說他明日就要進軍,也是急了。
可楊嗣昌離京後,崇禎雖然沒有任命新的兵部尚書,但此時沒有崇禎的聖旨,也是壓制不住盧象升這個掛著兵部尚書銜的天下勤王兵馬總督。
加上兩人原本對對方就有些芥蒂,所以是吵得面紅耳赤。
楊嗣昌要求盧象升要麼分兵五萬給他,要麼帶領三萬人馬去助守襄陽。
可盧象升只願意分三萬俘虜過來的反賊兵馬給他,而楊嗣昌卻要宣府大同的兩鎮兵馬,結果自然是不歡而散。
兩人之所以會弄成這般,還得從盧象升當初要回家丁憂守孝的事說起。
盧象升是個大孝子,母親過世後就數次上書崇禎,請求丁憂回家守孝。
然而,當時宣府大同局勢剛剛穩定,根本就離不開盧象升,所以上書了九次,都被崇禎駁回了。
時任兵部尚書的楊嗣昌,卻認為盧象升在惺惺作態,也不知出於什麼心理,竟然在崇禎面前進讒言說盧象升不顧全大局,盡孝不盡忠。
盧象升從太監口中得知了這件事,誤認為是楊嗣昌從中阻撓他回家守孝。
於是忍不住編排了兩句,說楊嗣昌自己為人子不孝,還要拉著別人下水,當不孝子。
當然了,大致的意思就是這樣的。
因為楊嗣昌當時是被崇禎奪情,沒有回家守孝,所以對盧象升頻頻上書要丁憂,難免就有些看不慣,以為他在諷刺自己,畢竟當初他只上書了一次,就沒再繼續上書了。
楊嗣昌雖然對盧象升沒有辦法,卻和監軍高起潛的關係不錯,加上為人圓滑,又是實打實的兵部尚書。
所以一番暗箱操作下來,竟然拉攏了一半的將領,準備讓他們帶兵和自己回襄陽。
畢竟他在襄陽忙活了個把月,萬一襄陽城有失,那也是脫不了干係的。
第二天。
看著被楊嗣昌帶走的近五萬大軍,儘管盧象升氣得差點吐血,但對此也是半點辦法都沒有。
畢竟他這個天下勤王兵馬總督,在韃子退走後,就已經自動取消了,而楊嗣昌卻是實打實的兵部尚書,執掌天下軍事行政的大司馬。
八萬邊軍精銳,被帶走了五萬,只剩下了三萬,加上兩萬剛招募的新兵,和俘虜的五萬餘反賊,雖然手中還有近十萬兵馬,但盧象升清楚,若就這般直接進軍,多半是以卵擊石。
那天華軍在南陽城下會操的情形,探子可是一五一十全部報給了他,若沒那一萬騎兵,還勉強可堪一戰,可現在怕是連半點勝算都沒有了。
最終也只得選擇繼續按兵不動,操練兵馬,同時派快馬通知孫傳庭,情況有變。
老孫接到消息時,大軍剛剛出發,雖然同樣氣得半死,但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南下,不過行軍速度卻放緩了數倍。
沒辦法,沒有出動也就算了,現在都已經南下,要是再打道回府,恐怕彈劾他的文官會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