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八月二十五。
崇禎只略用了些早膳,便攜太子理政於弘德殿。
太子還迷迷糊糊有些睜不開眼。
崇禎過於勤奮了,不到卯時就起,略用些早膳,然後將新進的奏本、軍報粗看一遍。
然後早朝,與內閣議政,經筵,午朝。
午後讀書、看奏本、軍報,一直到深夜。
這兩年崇禎大部分時候都將太子帶在身邊,耳提面命、親自栽培。
太子的身心,都已經很疲憊了。最近人們越來越過分,連太子身邊宮女都換成了六十老嫗。
天天被六十老嫗圍著教道德禮儀,人能不心累嗎。
東宮講官們也是整天張口仁義道德,閉口道德仁義,時而含沙射影、時而明目張胆,左右不離戒女色、親君子、禁娛樂、遠奇技。
太子真想問問那幫講官,你們怎麼不戒女色,你們怎麼不禁宴飲娛樂。
但也只是心裡罵罵而已,大明的太子同樣不好當,雖然大明太子確實沒有被廢的,但被自己父皇處處擠兌的也比比皆是。
崇禎的體力精神倒是非常好,翻看了一會,便將一份奏本遞給了太子。
太子看了一遍:「父皇,這是?」
「這是監軍御史、前祥符縣令王燮,寫的守開封城時動員徵兵的策略。
他因為守開封得力,名聲大振,所以才被提拔為了監軍御史。」
太子有些疑惑:「兒臣知道啊,但這是闖逆二打開封時的事情了,都過去大半年了,王燮為何又寫一遍,邀功?」
崇禎搖搖頭:「開封眼看都守不住了,他邀哪門子功。」
「那是?」
「你再細看看奏本,王燮在守開封之時,創立『社兵』。
以城內八十四坊為基礎,每坊成立一社,每社組織社兵五十名。共四千二百人。
每社選社長、副社長各一人。
按照開封城的五個城門,劃分五個總社,每個總社選一人為社總。
這些社總、社長几乎都是書生,無奈之下被強征上陣。
但實際打起來,社兵戰力驚人,在守城中發揮了極大作用。」
太子更好奇了:「這兒臣也知道啊,但開封城都要被攻破了,王燮把這事再說一遍,是何用意?」
崇禎無奈地搖搖頭:「王燮想建議朕把這種守城方法在其他地方推廣,但是他不敢直說。
本來現在武將都已經離心離德了,再讓其他州、府、縣也像開封這樣搞『社兵』,用不了幾年就到東漢末年了。
你四弟,咱們那位大漢王殿下心心念念的漢家天下,終於重新現世了。
《三國志通俗演義》讀過吧,天下九州,遍地都是州牧、刺史,到時候你就是漢獻帝。」
太子笑道:「如今有誰的才能可做曹操的?」
聽到這個問題,崇禎心道:我不知道誰能當曹操,但你那四弟是真心想做劉備。
這話差點脫口而出,好在崇禎忍住了。不能輕易挑撥他們兄弟的關係。
不到迫不得己,不能玩用親王制衡太子那一套。
崇禎又低頭看了會奏本,突然神色一變,將一封信遞給太子:「看看吧,黃台吉又寫了封信來要挾,最後通牒了。」
太子接過來看了一遍:「奇了真是,今天怎麼總是有人舊事重提呢。
黃台吉又把和談條件重複了一遍:『每年金十萬,銀二百萬。兩國以寧遠雙樹堡中間土嶺為明國界,以塔山為清國界,兩山適中之地兩國於此互市。
若不從,九月即發兵,你家所失豈止此數!』
還說什麼倘願成和好,則速遣使賚和書及誓書來。予亦賚書以往,否則再勿遣使致書也。
建奴一再相欺,是可忍孰不可忍!」
崇禎只是冷冷地回道:「王燮的建議有理,至少應該在京畿、山東讓各府縣組建這種『社兵』了。
洪承疇的洪軍,宣大軍、關寧軍主力都折損在了松錦,清軍再入關。河南民心盡失,百姓幾乎全部附逆。
這次沒有大軍勤王了。」
大明即將走到窮途末路,弘德殿內的氣氛變得壓抑沉悶。
又是相顧無言,最終還是太子打破了沉默:「父皇,兒臣一會想去給母后請安。」
半晌之後崇禎點點頭:「天下都這樣了,講這些死規矩還有什麼意義。以後你想給母后請安就直接去吧,不用再請示朕了。」
太子大喜,連忙謝恩。
兩人繼續翻看奏本,忽的,崇禎將手中奏本往御案上一甩,被氣笑了。
太子忙問道:「怎麼了父皇?」
崇禎無奈地搖搖頭:「今天就不該提那位漢王殿下,看看吧,你的好兄弟又開始找事了。
我給他一百侍衛,讓他訓練,本意是讓他自己體會體會御人治兵的不易,別再整天好高騖遠、想東想西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這才幾天,他就又跟朕討要什麼武教習,讓朕從京營里給他選兩個擅長弓馬、勇武強悍的將佐。
就算真有這樣的人,朕也早派出去打仗了,哪還能給他留著。」
太子笑道:「四弟願意習武,找兩個人教教他也就罷了,這要求並不過分。」
崇禎擺擺手:「甭搭理他,你越理他,他越起勁。這次答應了他,下次他還不知道要什麼呢。
你和老三都很像朕,就只有老四,半點不像朕。
非要說的話,他很多時候倒非常像你皇伯父。
你皇父對手下人非常凶厲,你四弟對手下人卻極盡溫和仁愛。
就這點區別,別的地方他倆就實在太像了。
假如他要是當了皇帝,朕只是打個比方啊,他第一件事就得是給魏忠賢平反。
幸虧他是老四,要是你這當老大的也這麼想,那就麻煩了。」
太子答道:「魏忠賢是誤國奸佞,兒臣絕對不會給他平反的。」
崇禎讚許地點點頭:「去給你母后請安吧,多待一會,經筵開始前你趕到文華殿就行。」
太子行了一禮,便轉身出去了。
來到坤寧宮,給周皇后請了安,太子坐定,將自己以後隨時可以來請安的喜事說了。
周后大悅,忙命留飯,再叫定王與兩位公主來,中午全家人聚上一聚。
太子問道:「雖然四弟出宮了,但平日裡也不叫他一叫了嗎?」
周后答道:「他已經獨自頂門立戶了,我猜要不了幾日,咱們信王府的大門上,就掛上他漢王府的牌匾了。」
太子笑道:「十王府本來就是給在京親王臨時居住的地方,再過十幾年,又會有其他親王去占他的漢王府,人來人往,這也沒有什麼。」
「這幾天漢王有沒有惹事生非?」
「那倒沒有,不過是昨個兒寫了個份奏本,請求父皇給他在京營挑兩個武教習。」
周皇后本來有心事,聽到這話,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於是向馬雲程吩咐道:
「去找王德化,讓他中午務必把陛下請來坤寧宮,就說全家人團聚團聚,一起吃個飯。千萬別讓其它事情絆住陛下。」
馬雲程領命,急急忙忙去了。
與此同時,漢王府中,朱慈炤也起了床,穿戴得整整齊齊。
小桃問道:「主人今天神采奕奕的,又要做什麼大事嗎?」
「也算大事,前司禮監掌印太監高時明要來咱家做客,他教過我兩年書法,算是我的先生。
這是出宮後我們兩個第一次見面,應該也是最關鍵的一次。
他對我到底是什麼態度,今天應該就會有個結論了。」
「他的態度對主人很重要?」
「當然了,人走茶涼,餘蔭這種東西消散的極快。
母妃留下的人脈和資源,已經被我消耗殆盡了。
以後的路,就只能靠漢王這塊招牌和我自己的努力了。
好在父皇就三個兒子,要是十三個,朝野上下徹底分散開下注,我就徹底廢了。
不過高時明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自從他回家養老之後,影響力大大下降。
他自己年紀大了,對此倒是無所謂,但他的徒子徒孫們怎麼辦?
現在就看高先生有多心疼他的徒子徒孫,肯不肯為他們蹚渾水了。」
兩人閒聊了一會,方正化便進來稟報:「殿下,奴婢乾爹到了。」
朱慈炤聞言,親自接了出來。
遠遠見到高時明身後跟著丁紹呂、嚴弘兩人,朱慈炤心中大喜,暗道有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