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曹文詔就帶著一萬將士前往山海關赴任去了。
曹變蛟雖然已經升任前鋒總兵官,但他仍然住在自己原先的軍帳之中,每天仍然來向墨離請示各種事務,眾將和將士們也仍然如往常一樣正常操練,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墨離已被降職的事情。
蘇素住了兩天就走了,回了北直隸家中去,繼續誦經向佛。而蘇蘇卻留了下來,她說要繼承何可綱的遺志,和墨離一起繼續戰鬥,爭取早日消滅韃子,守衛國門。
蘇素拗不過她,只得隨她去了。其實蘇素也知道,那不過是她的藉口罷了。
又過了幾天,這段時間,由於燒制出了簡易水泥,大凌河城採取了水泥澆築工藝,各處被摧毀的城牆城門都已經完全修復加固,並且城牆也在加高加厚,完善各項城防設施。
由於剛剛取得了對韃子作戰的大勝仗,以墨離為首的新遼軍在遼東民眾中得到了極大的擁護和愛戴,同時,因為戰死了不少士兵,曹變蛟報請朝廷同意後,開始在當地招收大量兵員,許多青年踴躍報名,應徵入伍。
新遼軍在墨離的實際帶領下,一邊鞏固城防,一邊操練新兵,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這天,北京,紫禁城,乾清宮東暖閣,深夜。
二十一歲的年輕天子呆呆的望著御案,御案上堆著一疊塘報,那塘報上說得都是民亂的事,前陣還是西北一地在鬧,現在連河南也鬧起了民亂,且有越演越烈之勢。
據地方上報,各地的賊軍儼然已經勾結,聽說賊軍已經結成所謂三十六營,推舉賊首王嘉胤為領袖。
在王嘉胤的率領下,賊將王自用、高迎祥、老回回、曹操、李自成、張獻忠等部東渡黃河,糾集流民二十餘萬,已於近日相繼攻克寧鄉、石樓、稷山、聞喜、河澗諸州縣。
賊軍所過之處,如蝗蟲席捲,家家殘破,一片狼藉。截止前日,僅河南一地,失於賊軍的府縣大小官員就有八十多人,聽說賊軍現正向開封殺去,河南巡撫都派人告急數次了。
原來,王嘉胤自從在河曲被墨離打得大敗逃走後,隨即躲入周邊的溝壑密林里繼續打游擊。後來,羅汝才建議,既然河曲的平陽軍厲害,不宜硬拼,不如避其鋒芒,退入河南繼續起事,招兵買馬。
王嘉胤等人亦深為贊同,於是各路起義軍結成聯盟,共同往河南轉戰。
河南各路州府戰力低下的衛所兵不堪一擊,紛紛望風而逃,一時間,河南各地紛紛告急,求援奏章像雪片般飛到崇禎的案頭。
王承恩侍立一旁,望著崇禎日益消瘦的臉龐,心裡不由得一陣暗自心疼。王承恩是信王府跟過來的老人了,並且可以說是看著崇禎長大的,對崇禎一向忠心耿耿。而且王承恩為人也比較低調忠厚,日子久了對崇禎也有了一種類似親情的情感。
如今見到萬歲爺天天寢食難安,沒有一天不在為國事操勞,才二十歲出頭的人,本是精力充沛龍精虎猛的年紀,卻顯得過分憔悴和消瘦。
而朝中那些大臣也真是的,滿朝文武卻沒有一個能夠為萬歲爺真正分憂解難的,以致於萬歲爺天天為這些國事煩心操勞,而他卻只能在一旁看著干著急,一點忙也幫不上。因為,他只是宦官,由於先朝有了魏忠賢的教訓,崇禎對於宦官干政可是深惡痛絕的。
王承恩既是跟隨日久的老人了,對於崇禎的性子自是摸得很透,自然不可能隨便觸犯崇禎的底線。
「萬歲爺......」王承恩正要開口勸崇禎去就寢的時候,忽然,高起潛老遠就慌裡慌張的叫道:「陛下。陛下。」
崇禎眉頭一皺,這高起潛三更半夜的咋咋忽忽的又有什麼屁事。
「起潛,何事驚慌。」
高起潛快步走了進來,遲疑一下,忐忑不安的說道:「陛下,登萊巡撫孫元化有急報,說是孔有德在吳橋反了。」
「哪個孔有德。」
崇禎一愣,大明疆域這麼廣闊,他還真不知道這個孔有德是何許人也,但這吳橋是什麼地方他卻是知道的,那是北直隸與山東交界的一個小縣城,屬河間府管轄。
高起潛忙道:「陛下,這孔有德乃皮島毛帥的舊部,原是礦工出身,曾為廣寧軍游擊。」他說的「毛帥」便是被袁崇煥擅殺的原平遼將軍總兵官,掛征虜前將軍印鎮守東江的毛文龍。
袁崇煥死後,朝廷已經為毛文龍平反,崇禎對其評價也甚高,故高起潛不敢直稱其名,而呼之以「毛帥」。
「既是毛文龍舊部,為何會造反。」崇禎奇怪的道,毛文龍是東江總兵官,這孔有德既是毛文龍舊部,現下應仍在東江鎮,怎麼跑到北直隸吳橋造起反來了。
高起潛清了清嗓子,平穩了一下因急步趕路而有些紊亂的氣息,略整了思路,將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出來。
原來,毛文龍死前,曾經策反了投降後金的劉興祚兄弟,那劉興祚很早就加入到後金的陣營,很受老奴努爾哈赤的賞識,老奴將遼東漢人居住的金、復、海,蓋四州全部交由劉興祚管轄。
但是老奴在世時,對遼東漢人一直行高壓政策,因此李永芳、劉興祚等漢官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東虜的欺負和排擠,在這種情況下,劉興祚兄弟便產生了回歸大明的念頭。
毛文龍知道劉興祚兄弟有意歸明後,便親自策反他二人,最終劉興祚兄弟成功避開了女真人的監視,逃回了皮島,自此就在毛文龍麾下任職。
不過這劉興祚兄弟素有野心,想取毛文龍而代之,卻因毛文龍威望太重,無法下手。後來,袁崇煥以尚方寶劍殺了毛文龍以後,劉興祚見有機可趁,便幫助袁崇煥彈壓毛文龍舊部的反抗,最終得到了袁的賞識。
袁崇煥特將皮島之兵分為東西兩協,要毛文龍舊部陳繼盛與劉興祚各領一協,後來劉興祚被調往內地,其弟劉興治繼之。
「己巳事變」,袁崇煥通敵下獄,劉興祚在內地遇襲身亡,失去後台的劉興治在島內的地位岌岌可危,以陳繼盛為首的毛文龍舊部對其充滿了猜忌。
劉興治害怕自己的地位會動搖,便先下手為強,帶人發動兵變,襲殺了東協首領陳繼盛,企圖獨霸皮島。但是朝廷得到陳繼盛死訊後,卻又派去了總兵黃龍,這一下劉興治便無法獨霸皮島。
聽到這裡,崇禎點頭道:「派黃龍去當東江總兵,朕是知道的。後面呢。」
高起潛忙又道:「毛帥舊部張燾、馮國安等人因陳繼盛之死對劉興治不滿,所以又發動兵變襲殺了劉興治和他所率領的女真親兵。」
崇禎突然說道:「起潛,你說的這一切和孔有德造反到底有什麼關係。撿緊要的說。」
「是,陛下。」高起潛知道崇禎有點不耐煩了,連忙又道,「據奴才派人查探得知,在毛帥舊部與劉興治兄弟的鬥爭中,孔有德和耿仲明一直是站在劉興治的陣營里,因此當劉興治死了以後,孔耿二人受到毛帥舊部的排擠,無法再在皮島立足,因此率部投在登萊巡撫孫元化帳下。孫元化任命孔有德為步兵左營參將,耿仲明則被派往登州要塞。」
「孔耿二人既在登萊任事,何至又要叛亂。」崇禎越發糊塗了,登萊離遼東甚遠,隔著大海,這孔有德好端端的在登萊任事,怎麼就要反了呢。
「這個...奴才也不好妄加猜測。」
其實孔有德之所以在吳橋造反與祖大壽被困大凌河城有關。
當祖大壽被困消息傳來後,朝廷急令登萊出兵支援遼東,孫元化用人失察,派孔有德率軍前往。孔有德畏奴甚懼,根本就不願率部出關和建奴作戰,但又不敢違抗命令,所以便行拖延之策,一路磨蹭,想拖到戰爭結束。
然而皇太極在大凌河打得的圍困戰,自八月初,到十月初,足足圍了兩個月,孔有德沒有拖到戰爭結束,倒是把自己先拖垮了。
當部隊走到河北吳橋時,糧食己經吃完了,士卒無食入肚,怨聲載道。而且和當地權貴大族起了衝突,此時的孔有德己經走到了十字路口,要麼去遼東吃飯和建奴作戰,要麼就地搶劫填飽士兵肚子,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在兩者之間作出一個選擇。
孔有德進退兩難,最終,在部將李九成等人的慫恿下,孔有德長嘆一聲:「大將軍(毛文龍)功名卓卓,猶且不免,我輩死固晚矣。時事如此,尚可為耶。」
長嘆之後,便高舉反旗,縱兵虜掠府縣,倒戈殺回山東半島,連陷臨邑、陵縣、商河、青城諸城,率兵直趨登州。消息傳來,震動朝野。
自己屬下的悍將孔有德造反作亂,登萊巡撫孫元化更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生恐因為孔有德作亂而讓自己招致朝廷的問責,於是竭力想擺平此事。
但他分析過後,卻認為孔有德部不過是因為糧餉不繼鋌而走險,屬於一時糊塗,本質還是忠於朝廷的,仍想著招撫孔有德,以不致朝廷損失一支精兵。
然而當孔有德的軍隊殺向登州,且毫無投誠之意的時候,孫元化再次用人失察,派出東江舊將張燾、毛雨峰率遼兵出城迎戰,與登萊總兵張可大部共同夾擊孔有德。
這個張燾和毛雨峰與孔有德本來就是舊識,以前曾是過命的交情,張燾、毛雨峰決定與孔有德「共襄盛舉」,共搏富貴。隨著張燾、毛雨峰所部的兵卒被孔有德收入麾下,孔有德部力量大大加強,而失去友軍的張可大部被打得大敗而逃。
直到這時,孫元化才如夢初醒,知道憑自己的能力無法鎮壓孔有德的遼東兵,只能加急求援,期盼朝廷的援軍能夠早日來到,平定孔有德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