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尋真」論壇最近非常熱鬧,會員每時每刻都在增加,遊客更是會員的數百倍。這自然是託了方舟圖文公開那麼多資料的福,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都有很多話想說。一時間發帖量幾乎呈指數上漲,內容也包羅萬象,往往憑一丁點線索就扯出很大的話題,論據不足腦洞來湊,各種說法千奇百怪。
像《中國的存在性研究》這種論題,算是中規中矩。它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細緻分析了生產力與社會制度的匹配度,結論則是「中國」這樣的國度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的,也就是說,完全可能存在。作者倒是謹慎,沒有一口咬定必然有這麼個國家,只是表示就算這個國家是虛構的,也是合理的假設,沒邏輯錯誤。
有些人就更大膽,更不留餘地,乾脆把中國真實存在當做大前提,也得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結論。比如《中國在哪裡》,就提出「中國」不是一個地理的概念,而是一個文化的概念,民族的概念。
「中國」這個詞出現的很早,代表的也不是「國家」,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叫「中國」的。而當時百姓心裡也沒有「國家」這種概念,只有「一家一姓一朝一代」。但數千年裡,「中國」又確實一直存在,它的疆域不斷變化,時而侵略,時而被侵略。它的政府不斷變化,皇朝更迭,輪迴往復。甚至百姓的血統也不斷變化,每次外族入侵和領土擴張都伴隨著民族的融合。但它自始至終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中國。這代表著一種文化的傳承,不會隨著皇帝的姓氏和血統的改變而改變。
當然,對這一切持懷疑態度的也大有人在,不過證明某個東西不存在總是比證明它存在要難些。因為人類的認知永遠是有限的,而在認知無法觸及的所在是否正好就存在著我們以為不可能存在的東西呢?誰也無法判斷,這就導致了不可知論的產生,同時也是神學能夠蓬勃發展的基石。
基督教派發的宣傳小冊子上就經常以比喻的方式解釋上帝存在與否的問題,「我們若是在夏威夷的海灘上發現了XX鳥的腳印,當然可以說XX鳥在夏威夷是存在的。但若是我們在海灘上沒發現它的腳印。夏威夷是否就一定沒有這種鳥呢?甚至進一步推導它在整個地球都不存在呢?這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在最重視科學的歐美,反而很少有無神論者。
穿越的道理也是一樣,在沒有經歷穿越時空、死而復生之前,喬淑雅只把它當做小說的異想天開。但它的的確確發生了。甚至她都無法向別人證明這一點——精神病院裡可有不少患者聲稱自己來自過去、未來、外宇宙、高維宇宙、魔法位面……呵呵,說不定還真有幾個她的老鄉或同行呢。
總之,能找到「千古尋真」這個論壇來的,都是對華夏文化感興趣的人,就算心裡懷疑它的真實性。也不阻礙不了他們研究和討論的熱情。畢竟星際文明早就被翻來覆去地研究了個底朝天,幾乎沒什麼機會「發前人所未發,見前人所未見」啦。好容易天上掉下來個全新的課題,還不趕緊大展身手,甭管說對說錯,就是假說也先提出來,證明自己對這個問題是有先見的,日後說不定會被奉為某個學派的泰斗、祖師呢。
所以「千古尋真」論壇上,難得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奇景。這對文化界來說自然是好事。不過論壇站長林承衍卻皺起了眉頭。他此刻正讀著黃哲的《論朝代更替的客觀必然與積極意義》。
「帝制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但和大夏帝國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一直在改朝換代,沒有一個貫徹終始的皇室。
『朝代』這個詞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很陌生,我們知道的只有『國家』『政府』。但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同一片土地,由不同家族統治的時期,可以有不同的朝代。而改朝換代,就是統治者發生更替的過程。這個過程自然不可能是和平演變,往往都伴隨著武裝鬥爭。或局部、或全面、或短暫、或持久。
奇怪的是,這些推翻了前朝的家族,每每幾十上百年後,就會被另一個家族推翻。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而歷史就在這個怪圈中不斷地輪迴,看似一直在前進,實則不過是在原地踏步。數千年間,它的生產力和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地異常緩慢,有時還會倒退。
當然,科技和時間並不是呈線性關係的。如果一定要用數學模型表達,大概接近於指數關係——在最初的階段幾乎是看不出改變的,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突然爆發,由量變引發質變。用星際時代的標準來衡量那個遙遠的年代未免太過傲慢,畢竟有很大的可能,我們在久遠的過去也曾有過那樣一個歷史時期,甚至就是這段歷史本身。
受到生產力的局限,生產關係必然也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特別對於農耕社會,土地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分配卻十分不均,這就造成了很多內部矛盾。在朝代建立後的和平發展時期,這種矛盾會一點點的積累,並在改朝換代中完成爆發和重組——這仍舊是一個輪迴的過程。
不論是統治家族還是生產資料的輪迴,都不是個人的力量能夠推動或阻止的。哪個皇族不希望自己的統治千秋萬代?但社會是一架組織嚴密的機器,不會以某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只遵循自身的模式和規律。或者說,社會既然是所有人的集合,自然由所有人的意志來驅動。雖然每個人的立場、**、信念各有不同,但擴大到整個社會的層面,就會凝聚成一種抽象的符號,叫做大勢。
朝代的更替就是大勢所趨,也是社會的自我調節,使內部矛盾能夠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類似於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當然,強大的外力可以打破這一狀態,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這也就是後來中國的帝制戛然而止的原因。
所以,從歷史的觀點看,改朝換代。恰恰是社會制度成熟的標誌,具有積極的意義。」
這種鮮明的唯物史觀,讓英雄史觀的擁躉們想忽略都難,不由爭相反駁。不過這兩派從幾千年前就開始吵。吵到現在也沒個結果,甚至只剩下了意氣之爭。這個說如果X朝太祖沒有降世,說不定Y朝還能延續上百年呢。那個說即便沒有X朝太祖,也會有X』朝太祖,是時勢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時勢。這個又說,管他哪朝太祖,只要君明臣賢,統統碾壓過去,咱們大夏帝國不也是幾千年就這麼過來了麼?
林承衍的眉頭越皺越緊,不禁暗罵道,一群不省心的,學術討論你們討論學術也就罷了,扯上帝國算幾個意思?黃哲你好歹也是論壇的元老了,什麼話題敏感自己就沒有個數?沒事扯什麼改朝換代?當皇室是死的嗎?說不定一會就被調查局請去喝茶啦。哎。你自己去喝茶不要緊,要是連累論壇關門大吉才叫冤枉。年輕人啊,辦事就是不牢靠。
他剛想把這些帖子刪掉,就聽門鈴響了幾響,嚇了一大跳,「不會這麼靈驗吧!女媧大神保佑,千萬別是調查局啊!」
來的人自然不是調查局,是林重光。他得到了喬淑雅給的第一手資料後,一直在家潛心鑽研,廢寢忘食。還時不時地跑到林承衍這裡來請教問題。
沒錯,林承衍就是他二伯,帝國的太史令。不要以為史家都習慣和君主對著幹,那帝國早就沒信國公家啦。就算有也不是他們林家。而且大多數時候,皇帝也沒必要對史家發脾氣。
帝國歷史五千多年,見不得光的事幹了不少,就算見光的那些,也肯定不全是真相。真相誰知道?太史令倒是知道些,但肯定是半個字都不敢透露出去的。讓他知道。也是為了歸檔。
國家檔案館的卷宗都有保密等級,最低為F,最高為SSS。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權限,可以查閱不同等級的資料——喬淑雅開了掛自然都能看,只是她對政治什麼的向來避之唯恐不及,真知道了什麼不該知道的,又沒人給她當樹洞,豈不要憋死?
國家檔案館每年都會解密一批達到保密期限或是保密等級下降到F的檔案,這也成為了史學界的年度盛事,很多以前眾說紛紜的未解之謎,都能得到解答。
當然也有陰謀論者說,所謂的解密不過是為了掩蓋真正秘密的謊言。這還真不是杞人憂天,因為除了國家檔案館,還有個皇家檔案館。顧名思義,非皇室成員免進,連太史令都是只聞其名。不少人猜測,這裡面其實隱藏著帝國皇室得以維持數千年統治的終極秘密——天書什麼的。
不過普通人可不關心真相,最多八卦一下。比如某位皇帝表現出來的形象原本一直都是英明神武,殺伐果決。結果一千年後,當年的絕密資料公開,人們才發現,明君也有荒唐的時候。
當年他還是太子,偏偏不愛紅妝愛武裝——喜歡上一個年輕俊朗的將軍。江山美人不可得兼,只好舍美人而取江山——這也無可厚非,沒聽說過被廢的太子還能撿回一條命的。然後他娶了名門貴女,生了嫡長子,總算如願以償當上了皇帝,又想和將軍再續前緣。
請注意,將軍仍舊單身。倒不是情深似海,非要為皇帝守身如玉——人家前前後後訂了五回親,都莫名其妙地黃了,誰還能不知道這裡面有蹊蹺?立馬都識趣地退避三舍了。面對罪魁禍首,將軍自然冷笑三聲——跑前線去了。當時角宿星系有一夥反政府武裝異常囂張,三天兩頭搞恐怖襲擊謀求獨立。
將軍平叛三年,得勝歸來的路上卻遇襲犧牲。皇帝雷霆震怒,皇家調查局緊急出動,三天後宣布榮國公、寧國公勾結叛逆、謀害忠良、意圖謀反,給誅了九族。整個帝國頓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自此調查局威權日重,當然本質則是皇權日重。
千載之後,多少人讀到這段被埋藏的真相,不禁唏噓感嘆——衝冠一怒為藍顏,有權就是任性啊。林重光還以此為藍本,拍攝了全息影片《咫尺天涯》,摘得了當年帝國金鳳獎的最佳導演。可見皇室並不像某些人想像的那麼玻璃心。
對此,陰謀論者仍有話說。皇帝對將軍的愛,是真、是假、是深、是淺,我們其實不得而知。作為皇帝的基本素質讓他完全可以喜怒不形於色,所以他的悲傷、悔恨、憤怒更可能是一種刻意的表演,使之後的出手更加順理成章、情有可原。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搜羅到如此多的人證物證,邏輯嚴謹,毫無翻案的可能,讓人不得不懷疑皇帝其實早就盯著榮國公和寧國公,手裡捏著證據,只等一個合適的契機。至於證據是真是假,重要嗎?
這兩家也是取死有道,新帝登基卻倚老賣老,總攬朝政,絲毫不知臣子本分,也就別怪皇帝心狠手辣。至於契機本身,將軍之死和兩家到底有沒有關係其實很難說。如果有關係,一直盯著他們的皇帝可能不知道嗎?如果知道,是沒來得及補救還是壓根就不想補救?將軍手握重兵,桀驁不馴,封無可封,功高震主,是否讓皇帝寢食難安,正好借他人之手除掉?或者這根本就是皇帝的自導自演,一石N鳥?
這樣想下去,不免讓人細思恐極。這也是世家豪門,特別是皇室,總會產生秘辛的原因。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書上記載的,都未必是真相。真相是什麼?除了皇帝沒人知道。誰要是不巧知道了,呵呵,好走不送,下輩子長點心吧。
「所以說,真相其實並不重要?」林重光問道。他剛剛把玄武門之變的故事抽象簡化了一番,講給林承衍。而他的疑惑在於,高祖是否想過廢太子而立秦王,太子又是否想過除掉秦王,秦王造反究竟是被逼無奈還是蓄謀已久。
「歷史沒有真相,我們永遠只能被動地接受前人允許我們知道的東西。即便有幸管中窺豹,也看不透人心。更何況,皇帝的心思,比世間任何人的都更加複雜,或許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
林重光緩緩點頭,一邊消化著這種觀點,一邊思考著拍攝的分寸。是絕對地客觀冰冷,還是帶有觀點和感情色彩?這也是他每次拍攝歷史題材之前,都會考慮的問題。
歷史不僅沒有真相,更無關對錯。一千個人眼裡,會有一千個《咫尺天涯》,也會有一千個玄武門之變。這也正是歷史的有趣之處,它留給後人的只有無數的謎團。而我們本身,也正在編織著無數的謎團,留給後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