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遜認為,自己已經盡力了。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並非自己能力或者意志問題,而是對手實在太強。
這種戰爭,就算換任何一個將軍來打,都不可能打贏。
所以,他決定投降。
說到投降,他還是比較安心的。
因為這些年來他們葡萄牙和明國的關係還算不錯,一直也沒太大血仇,所以他不認為對方會殺了自己。
確實,秦書淮也特意跟張嘯交代了,如果對方投降,那就可以不殺。
原因很簡單,展示肌肉歸展示肌肉,能少樹敵還是得少樹敵,即便實在不行得樹敵,那也不要樹死敵,大家互相留點體面,以後也還能打招呼不是?
要不然呢?在家門口一頓殺,殺得歐洲各國都跳起來聯合一致地來打你,你真的好受?這不是怕,而是同樣能達到稱霸的目的,用極端的方式與溫和的方式,付出的代價將是天壤之別。
比如歐洲人如果真的組成聯合艦隊殺過來,大明雖然有能力取勝,但是損失決不會小。
就算對方不組成聯合艦隊,只要在歐洲的洋面上到處阻擊大明的商船,那也夠嗆不是?大明的戰艦總不可能真的遍布全球吧?
所以秦書淮不但要拉攏主動靠過來的西班牙,而且也不想和葡萄牙結死仇。
納爾遜總督很快下令,打開總督府大門,無條件地讓明軍進來。
明軍見大門已開,瞬間一擁而入,不過進去之後並沒有開殺,只是讓所有人放下武器,原地蹲下。
之後,張嘯帶著一眾人走進了總督府。
納爾遜見到張嘯,不卑不亢地說道,「將軍閣下,你們贏了。從今天起,滿剌加就是你們的。我會下令所有部隊放棄抵抗,並將一切設施完整地移交給你們。」
張嘯聽完通事的翻譯後,笑了笑,說道,「好極!奉我大明安國公令,只要閣下與我們和平交接,我們可保閣下與所有士兵的生命及私人財產安全。如果閣下離開時需要協助,我們還可以提供幫助。」
納爾遜遲疑了一會,說道,「將軍閣下,想必貴國安國公大人現在應在艦隊之中吧?我有個最後的要求,能不能讓我見見這位傳奇的將軍,這樣我在告別遠東之時,也就沒有遺憾了。」
不折不扣地說,秦書淮的大名現在已經遠播海外。海外的普通人未必聽說過他,但是那些貴族精英消息來源廣,大多都聽說過他的事跡。
納爾遜也不例外。
在納爾遜看來,秦書淮這個遠東的傳奇將軍,如果在葡萄牙,那也將是一等一的大英雄。
歐洲人向來崇拜英雄,所以在即將離開這裡的時候,納爾遜想見見這個傳奇人物。
張嘯聽明白他的意思後,微笑道,「我們國公爺是不會見你的,若是要見,恐怕你得代表你們國王才行。」
納爾遜長嘆一聲,苦笑道,「那好吧……請給我們十天時間,十天之後我們一定按時撤離。」
張嘯說道,「可以,只要你簽了這份契約。」
說著,張嘯拿出早已擬定好的一份協議,遞到納爾遜的跟前。
其實按照張嘯的看法,既然已經攻下了這裡,那麼又何必簽這些東西,直接占領不就完事了?
但是秦書淮就堅持,一定要讓納爾遜簽署這份由葡語和中文兩種語言擬定的協議。
協議的名稱是《中葡滿剌加條約》,條約上標明,葡萄牙將無條件地把滿剌加海峽控制權移交給大明。
為什麼這麼做?
考慮到後世的領土紛爭時各國往往都拿條約說事,所以秦書淮乾脆也簽一個條約,白紙黑字地證明咱們正式占領了這裡。
這樣至少以後有理論基礎,可以永久性地占領這裡——除非後世子孫不爭氣,又被人搶了,那條約也沒轍。
但是只要能一直占著,或者就算被搶之後能快速地奪回來,那麼等進入文明社會以後,這個全世界最重要的海峽,雖然孤懸在海外,還是有可能被全世界承認是華夏領土的——就如同後世大量的英殖民地雖然獨立了,但起碼還掛著大英國協的旗幟,或者更進一步,米國孤懸在外的夏威夷不也始終在他們手上?
納爾遜接過條約仔細地看了下,臉上並沒有露出憤怒的表情。
他甚至有些欣喜。
因為條約上規定,今後五年之內,葡萄牙船隻通過滿剌加海峽時可以免稅,並且五年之後十年之內,葡萄牙船隻可以享受半折繳稅。
這是秦書淮給葡萄牙的優惠,也是一種顏面,用來緩和與葡萄牙之間的矛盾。
可以預見的是,攻下滿剌加之後,葡萄牙基於遠東的富饒和不可拋棄的利益,一般不敢與遠東新霸主大明發生直接摩擦,但是如果逼急了,他們暗搓搓的在遠東以外的洋面搞一搞大明商船是有可能的。
現在滿剌加已經打下了,秦書淮當然要想盡一切辦法去彌補和葡萄牙之間的裂痕——這個辦法就是以強悍的軍事實力為後盾,然後以可承受限度內優惠作為彌補。
談不上威逼,甚至氣氛還有些友好,納爾遜總督在條約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這個年代,只要不涉及本國的固有領土,殖民地的易主是很正常的,大家在計算得失的時候往往只考慮在這裡投資多少,被別人搶走時損失多少,根本不是以主權的概念在計算,而是以生意的概念在計算。
而生意,總是有盈有虧的。
海盜橫行的大航海時代就是如此。
協議簽訂以後,張嘯馬上派人將協議送到秦書淮那。
此時秦書淮已經上岸,找了個好地方舒舒服服地喝茶。畢竟在海上飄久了,陸地就格外親切。
收到協議後,秦書淮笑道,「老張的效率越來越高了嘛。好極,咱們又為後輩攢了點家資,希望他們不要敗光才好。」
一切搞定之後,明軍也並未馬上起航,而是在等待李定國那邊傳來的消息。
李定國的大軍由於走陸路,所以速度遠比走海路的秦書淮慢,現在他到了哪裡秦書淮都不知道。
不過雙方約定,李定國一旦進入暹羅境內就立即派人來滿剌加找秦書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