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臣 第一章秋水夕陽琴音渺

    冰冷的雨,白天猛烈的向大地傾泄,黃昏時才收住雨勢,還有些雨沫子飄下來。

    整個崇觀8年的秋天,江東維揚府白沙縣都擺脫不了這樣的豪雨。

    無數民宅在暴雨中坍塌,縣城街道上的積水都可以行船,九月上旬就連縣城南城牆也給暴雨沖塌一段,露出恁大醜陋的豁口。這兩天,撕開口子似的蒼天略收住雨勢,讓白沙縣稍能喘息。只是各地都有積澇,水一時半會也泄不出去,縣城外的白水河也成了懸河,大水都快到漫過河堤了;要不是北面清河鎮十幾天前先豁了口子,指不定這縣城已經給白水河水倒灌過一回了。

    救災營設在城外河堤內的墳頭山上,山是土山,十多丈高,形狀像沒有墳帽的巨墳,有個雅名叫臥眉山,沒什麼樹草,光禿禿的,縣人都習慣稱墳頭山。

    一個身材高大的青年官員,頭戴烏紗冠,身著青色團領官袍,也不顧腳下道路泥濘,朝救災營所在的墳頭山走去。

    長官親臨白沙救濟民營頓時引起一陣喧譁,許多衣衫襤褸的災民圍上來:「董府君來了,就有指望了。」「大人不會看著大家餓死的。」「董府君是誰?原來是他。」

    青年官員正是維揚府知府董原,他素有威名,民眾尊稱他為府君。晉安府奢家叛亂橫掃東閩時,董原是東閩北部的仙霞縣主簿。叛軍來襲,原仙霞知縣孬種一個,只想著獻城投敵、保全自家的性命,董原邀集衙役縣民將知縣關起來、閉城堅守,堵住叛軍往北侵入浙西境內的道路;奢家叛軍圍城月余見強攻不下也就解圍而去。董原後在江寧兵部尚書、東閩總督李卓帳下任職,屢立戰功。東閩奢家叛亂禍起多年也難以徹底的平定,朝廷與負責東南平叛的李卓都有了招撫奢家的心思,董原與眾人意見不投,遂離開軍營重歸文職,今年春季調入維揚府任知府。

    晴了幾天,這黃昏時天上仍有些雨沫子在飄,董原走得急,不介意這星微雨點落在臉上,白沙縣知縣丁知儒與董原在東閩的同僚高宗庭落半步跟著。

    「知儒,江寧調撥的第二批糧食何時能到?」董原問道,維揚府不只白沙一縣受災,救災賑濟所需的糧錢要從留京江寧調撥。

    本朝太祖在江寧奠定基業,舉事後以江寧為都城;太宗時為抵禦北方的東胡等異族,遷都燕京府,以江寧為留京。江寧仍保留九部、國子監、翰林學士院等中樞官僚機構的編制,名義上與燕京九部、三院等是同級別,實權卻遠遠不如。由於太祖之墓昭陵在江寧,世人又將江寧所委任的閒散官員稱為守陵官。即使如此,江寧府兩百多年來一直都是帝國南方的政治軍事及經濟的中心。

    丁知儒說道:「剛接到快馬傳信,賑災糧昨夜在江寧已經開始裝船,今天晌午就應船,明晨應能運抵此地。」

    「好。災亡情況怎樣?」

    「境內河道多年失修,暴雨傾盆,連日來都能接到潰堤文書,這幾日雨勢雖歇,澇洪未泄,傷亡怕是不會低於萬人。怕就怕白水河跟外面的揚子江水位一時半會兒降不下去,大堤又非固若金湯——現在就怕這個……」

    董原沉默片刻,恨恨的說道:「賊,承平多年卻不知居安思危,白沙諸縣是水災,海陵、崇州等地是海潮回灌,又有海盜趁亂上岸來湊熱鬧,現在竟連崇州縣城裡的縣學都人給劫了……」說了這些煩心事,董原忍不住要在下屬跟故交面前唉聲嘆氣,恨恨了甩了一下手袖,吩咐丁知儒修堤的事情,「這時修堤也是來不及,只能等到冬後——險堤多派些人手盯著,堤下的人能撤出來就先都撤出來。這邊安置不了的災民都疏散去維揚城,縣裡災後振濟的事情,你要好好合計合計,拿著章程給我……」

    「遵命。」

    董原、丁知儒、高宗庭邊議救災事宜邊往山頂走去,那邊有座亭子,可遠眺白水河。

    雖說天上還有雨星沫子飄下來,天邊卻是一片晴艷,站在山頂的亭子裡,遠望去,清秋的夕陽紅艷似滲著血一般,懸掛在一碧如洗的青空上,堤外的白水河水面寥廓,清波丹紅似染。


    這會兒,一縷裊若輕煙的琴音從渡口方向傳來,四下的喧鬧似乎為這突如其來的琴聲陡然安靜下來。

    董原循著琴音往山腳下望去,幾葉輕舟系在堤外,中間一艘彩飾畫舫尤為顯眼,琴音似從畫舫中傳出來,渺如天籟。許多衣衫襤褸的災民都坐在石駁子河堤上聽著琴音入迷,俯看過去,小如螻蟻;也有幾艘漁舟圍著簡陋的臨時渡口,似乎專為這琴音而來。

    董原佇足聽了片刻,眉頭微皺問道:「誰在彈琴?」

    「江寧名妓蘇湄停船在這裡已經有多日了。」丁知儒稟道。

    「她不在江寧,在這裡做什麼?」董原也聽說過蘇湄的艷名,曉得她是個江寧城裡有名的歌姬,美艷又多有才藝,在江寧頗受文人墨客、達官貴人的追捧,心裡奇怪她這時候怎麼會離開江寧、出現在維揚府境。

    「杜榮返鄉為其老父辦九十大壽,邀蘇湄同行回維揚助興……」丁知儒稟道。

    聽到杜榮這名字,董原微微皺眉,鼻翼微微舒張,喘著粗氣,神色間對此人頗為不屑。

    高宗庭說道:「奢家有意歸附,除了燕京,留京這邊也有許多人替奢家活動、造勢,杜榮便是其中一人。有人檢書舉報杜榮私通海盜,李帥也坐視不管……」

    丁知儒眼神望向別處,他小小知縣可不敢妄議朝政,董原是有名的臭脾氣,跟江寧兵部尚書、東閩總督李卓也敢拍案對罵,大概是李卓賞識他的才能、即使心裡對其人不喜,也只是從眼皮子底下調走了事。

    董原冷哼一聲:「這幾年東海盜匪成災,跟奢家脫不了關係——這些年來要沒有海盜助紂為虐,李帥早就掃平了東閩,何苦行這苟且之事?」

    「只怕奢家歸附之後,更會養寇自重。」高宗庭又唉道,「我來維揚前,在江寧小住了幾日,西溪學社的士子也公開贊同奢家請降的事情,看來朝中跟李帥招撫的心思已篤定了。」

    「這些書呆子,自詡風流名士,卻只知道耍嘴皮子!」董原嘴裡十分的不客氣,語氣卻也有些無可奈何,他只是維揚知府,左右不了朝中政局,再說他就是在奢家歸降一事上跟他人意見不合,才給一腳踢到維揚來的。

    書呆子?丁知儒眼睛乜斜著看向堤外的畫堤,西溪學社哪裡只是一群耍嘴舌工夫的書呆子那麼簡單?又心想奢家歸附,封侯割地,手裡還將保留近萬精兵,再加入外圍的東海盜勢力,算是一方諸侯了,始終是朝廷東南方向的隱患;只是朝廷在北方跟東胡人的戰局吃重,朝中急欲從東南抽調精兵強將加強北方的防線,接受奢家的請降也是題中之義;當然,當中也並非沒有防李卓養兵自重的心思。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近十年來,為掃平東閩奢家的叛亂,軍資兵晌耗銀數以千萬計,使得朝中錢晌支應更加的捉襟見肘。

    丁知儒見董原眼睛看向自己,又不想接他與高宗庭的話題,便笑著說其他事:「蘇湄過白沙縣,見水患嚴重、災民可憐,從維揚回來就將船停在河堤外獻藝,縣裡有錢人可以上船聽琴聽歌戲,所得的錢物都捐給救濟災民所用;杜榮也湊興致,允諾蘇湄在白沙獻藝十日,他便捐銀千兩——這已經是第八天了……」見董原望著傳琴畫舫的方向,討好道,「府君若有聽琴的雅興,我可派人將蘇湄姑娘請上岸來以助酒興。」

    董原搖頭道:「災民遍野,我等在高堂雅室飲酒聽琴,成什麼體統?」

    丁知儒見董原神色並不堅決,說道:「我實有別的心思,望府君不要見怪;我實則想懇請府君嘉獎蘇湄的賑災義舉……」見董原沒有吭聲就掉頭跟高宗庭先下山而去,想來是接受了自己的這個委宛說法,心裡一笑:漂亮的美人兒誰不喜歡?看見一名皂衣衙差站在不遠處,招手讓他過來,一邊跟著董原往城裡走,一邊吩咐衙差去請蘇湄晚宴上陪酒助興。

    皂衣衙差是個寬眉眯眼的矮胖漢子,他領了差遣,下山朝河堤走過來。

    原先的渡口早就給河水淹沒,江堤外用打進河灘的立柱跟平鋪的松木搭了一座簡易碼頭,這時候也有小半浸在水裡。畫舫船體高大,白水河的水位上漲之後,船舷要高過松木碼頭一大截;皂衣衙差走過來站在碼頭上都冒不出頭來。船頭的梯子收了回去,皂衣衙差看不見船頭的情形,又不想狼狽的爬上去,指著邊上一艘烏蓬船,讓船家將船撐過來;烏蓬船比碼頭高一截,又比畫舫矮一截,從烏蓬船借下腳,總比四腳並用的爬上畫舫強。

    皂衣衙差剛跳上烏蓬船頭,一個青衣小廝從船艙里鑽進來,兩人差點撞上。皂衣衙差嚇了一跳,罵道:「做鬼啊,突然竄出來……你家那個廢物少爺死而復活,把請來的殮婆都嚇癱在床,***,你還想要嚇死爺不成?」



  
相關:  神之血裔  山河英雄志  大荒蠻神  重生之鋼鐵大亨  將軍好兇猛  大地產商  楚臣    三國之巔峰召喚  絕代神主  黑暗聖光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梟臣第一章秋水夕陽琴音渺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4s 3.5358MB

搜"梟臣"
360搜"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