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山夜行 關於石棺葬

    石棺是石制棺槨,常飾以雕刻。是一種石制的棺材或屍體容器。

    石制的棺。《史記?秦本紀》:「是時蜚廉為紂石北方,還,無所報,為壇霍太山而報,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爾石棺以華氏。』死,遂葬於霍太山。」

    縱目人與石棺葬

    常璩《華陽國志?蜀志》有縱目人與石棺葬的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這是一條傳說色彩很重,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史料。其中透露了很多有價值的歷史信息,但有些說法也令人疑惑,使後來的研究者產生了不同的詮釋。

    關於蠶叢,根據文獻記載中的說法,我們知道是古蜀王國最早的創立者和統治者。揚雄《蜀王本紀》佚文有「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之說(據《古文苑?蜀都賦》章樵注引),聯繫到後世傳說的蠶叢事跡大多在岷江上游,可知蠶叢起初可能是棲息於岷江河谷地區以牧業為主兼營狩獵與養殖的部族,後來才由岷江河谷逐漸遷入成都平原。有學者認為,古代巴與蜀分別是以蛇和蠶作為圖騰的兩個部族。《史記?五帝本紀》中所說和黃帝聯姻的蜀山氏,實際上也就是揚雄與常璩記述的古蜀先王蠶叢氏。譬如任乃強先生在《四川上古史新探》與《蠶叢考》中就認為,蜀山氏是最早「拾取野蠶繭與制錦者」,正因為發明與馴養桑蠶,所以蜀山氏又稱為蠶叢氏。

    蠶叢氏既然以蠶作為族名,為什麼又被稱為縱目人呢?一種解釋是可能與族屬有關,是一種較為獨特的相貌特徵。有學者認為羌族傳說有戈基人,身材矮小,有尾巴,雙目縱立,不能平視,平視須埋頭,就與蠶叢縱目之說相合。任乃強先生則認為蠶叢氏為氐人,氐與羌同源,都是最古老的民族,羌主要居住於康、青、藏大草原等地區,氐則居於西康高原與四川盆地以及雲貴高原間的河谷地帶。據近世人種學者檢驗氐族體格,眼角多向上斜,由此可知即舊傳「縱目人」之驗。

    還有一種解釋縱目可能是作為一種神性的誇張,是古代蜀人有意為之的一種崇尚。《楚辭?大招》說「魂乎無西」,因為西方有「豕首縱目」;據王逸注釋,這是「言西方有神,其狀豬頭縱目」。從考古發現看,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縱目人面像就有類似「豕首縱目」的特徵,在藝術表現形式上顯示了一種「人獸同體」的想像力,在文化內涵上表達的應是對古蜀先王的崇拜,而這種崇拜往往是同神性的誇張與強化聯繫在一起的。後來的地方志中仍有這種縱目崇拜的記述,如民國《邛崍縣誌》卷二就說:「蜀中古廟多有藍面神像,面上磈礧如蠶,金色,頭上額中有縱目,當即沿蠶叢之象。」古代蜀人的這種崇尚,可謂源遠流長。

    ,應是古代西南夷民族中普遍流行的一種葬俗,常璩對此作了真實的記載。考古發現對此已有相當多的揭示,石棺葬主要分布在藏彝羌走廊與西南地區,但其影響卻比較寬泛,在西北、華北、東北等地也有發現。其時間跨度很長,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至秦漢時期乃至更晚。20世紀30年代,馮漢驥、鄭德坤等考古學者就在岷江上游與安寧河谷對石棺葬作過調查。隨著考古發現的增多以及研究的深入,學術界對石棺葬葬式、族屬、分布範圍與文化內涵,已經有了越來越清晰的了解。今天來看,常璩的記載可以同考古相印證,所以仍是一條非常珍貴的史料。

    瑪尼當石棺葬位於隆子縣三安曲林鄉西村以東約1公里處的公路北側陡坎上。石棺葬所在位置為加波曲北岩的高階地,由於修建公路使石棺暴露在陡坎上,該地點與現河床高差約40米,海拔3500米。石棺由於長期暴露在外,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僅存石棺框板。石棺葬從東到西略呈一線排列、方向一致,共計5座。由於石棺破壞嚴重,所以棺內未見有人骨和器物,且石棺形制較小,推測為二次葬,年代與聶拉木等地石棺葬相當。

    聶拉木石棺葬位於隆子縣斗玉鄉所在地東側約300米處的坡地崖上,海拔3030米。石棺暴露在距現地表深約0.6米的斷崖上,四壁皆用整塊石板拼砌而成。墓室內長1.16米、寬0.7米,高0.4米。石棺頂部有蓋板十餘層。墓底無石板,為平整的砂礫土。石棺平面中軸線大致與斷面垂直。聶拉木石棺共出土3件陶器、1件磨製石器。陶器有雙頸陶罐、短頸陶罐、長頸陶罐,均為夾砂陶,手制並經慢輪修整,頸部與器身均為粘結而成,素麵無花紋。推測此石棺葬為新石器時代遺存。

    2010年5月,在一次文化遺址考察中,西林縣有突破性發現:一座石棺墓在當地八達鎮被發掘。據介紹,這種葬式類型的石棺墓在廣西還是首次發現。

    西林縣發現的石棺墓位於該縣八達鎮土黃村從勒屯卜盆坡,這裡有一處古句町祭祀坑遺址。2010年4月下旬,為了考察句町祭祀坑遺址,該縣專門組織了一批文化界專家到此進行田野考察。專家們在祭祀坑遺址作業時,意外地發現這座石棺墓。

    石棺墓長1.99米、頭寬48.2厘米、腳寬34.4厘米、深39.8厘米。棺體呈長方形,棺壁全用頁岩片石拼砌而成,形狀古樸而奇特。棺中沒有發現遺骨和陪葬物,因此難以判斷其年代。但石棺的石料與右江流域廣泛出土的祭祀用石鏟的石料相同,都是容易破碎的頁岩。由於遺址附近地域沒有發現頁岩,所以專家估計石料是從遠處運來。

    聶榮石棺葬位於隆子縣列麥鄉六村,共發現石棺葬10座,海拔3560米,石棺葬位於地表下1.8米處,石棺即墓室一般長1.2米、寬0.7米、高0.6米。墓頂加蓋一層石板,石板厚4—8厘米不等,並經過粗略加工修整,較為規整。在該墓中出土1件條形石斧,石斧為粗玉製成,色呈墨綠,上有雲狀石紋。石斧長32厘米、寬5.3厘米、厚0.6厘米,通體磨光,一端有一穿孔,一面鑽成孔徑0.8厘米,上端未殘斷。根據聶榮石棺葬的形制結構及出土的石器和陶片推測,其年代可能屬於新石器時代。

    烏金古如村石棺葬位於曲松縣曲松鎮下洛村烏金古如寺東北約0.5公里處的一條沖溝西岸,該沖溝連接其南端的山麓沖積扇,海拔3950米。石棺暴露於沖溝西岸斷崖上,距現地表深約1米,其方向為東西向。石棺用略經修整的石板築成,兩側、兩端均為整塊石板,蓋板為兩塊石板,無底板。發現時石棺一側板及一端板已不存。石棺長0.65米、寬0.43米、高0.5米,石板厚0.05米,棺底墊有一層厚0.1米的灰白色粉沙土,土質細密,經掊打平整,上陳屍骨。

    根據陶片特徵及石棺形制、葬式等分析,烏金古如石棺葬的年代應是新石器時代。

    充古石棺墓葬群位於爐霍縣卡薩湖以北。1984年修建卡薩湖電站時挖掘的石棺墓葬群,共出土275座石棺墓,文物千餘件。這一墓葬群為春秋戰國時期,大約3000年前的原始氏族社會階段,屬於草原遊牧民族的公共墓地。出土了大批銅器、石器、骨器及玉石、瑪瑙等各類裝飾品和毛麻製品。反映了卡薩湖畔兩千多年人類繁衍生息的歷史,是迄今為止全國境內最大的古石棺墓葬群。

    庫久塔石棺葬位於隆子縣斗玉鄉政府駐地以東約1公里處的河流高階地斷崖上,石棺分布在崖頂下3—4米處,共計5座,呈一線排列,方向一致。石棺葬的建造方式是先平整地表,然後向下挖深約3—4米的豎穴土坑,坑底呈長方形,稍經夯打,其後緊貼土坑四壁嵌入四塊整石板砌成石棺四壁,置放屍骨後再用不甚規整的薄石板層層加蓋壘砌,厚度從數層到十幾層不等,最後填土與地表平齊,地表無封土等地面標誌。庫久塔棺葬是當地一種遠古時代的葬俗遺存,推測為石器時代。


    考古人員在麥坪遺址發現新石器時期房屋基址182座。麥坪人有的住著平面呈圓形、長方形或近方形,用木頭和雜草修成的類似柵欄為牆的房屋;有的住著開挖有基槽,用木頭做牆壁骨架,上糊泥巴的木骨泥牆式房屋;也有的住泥土壘築而成的房屋;貧窮的人家則住著簡陋的窩棚。他們的房子多為方形或長方形,做飯的土灶多為圓形。

    有些房屋只有一個房間,有的幾個房間,呈單元組合結構,類似於現在的套二、套三房屋。這些房屋門的朝向一致,北部牆體處在同一直線上,有明顯的組群關係,這可能是最早的街道雛形。考古隊領隊劉化石說,這種新石器時代的單元組織結構的房址,在川內是首次發現,在全國也很罕見。

    更重要的是,人們當時對自己居住的地方已經有了相當明確的「規劃」,生活區、墓葬區、作坊區分類明確。考古人員在麥坪遺址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棺葬26座,是目前四川地區發現最早的石棺葬。與其他地方石棺葬不一樣的是,麥坪人的石棺沒有用石板做底,雕琢精美的骨器和陶器是主要的陪葬品。

    在一座石棺葬里,墓主口中插著一根10多厘米的骨器。這是當時麥坪人獨有的喪葬習慣還是一種刑罰,還不得而知。在另一座石棺葬里,墓主沒有腦袋,可見當時麥坪也並非是沒有紛爭的世外桃源。當時人們以種植農業為主,有時也要到密林狩獵,到大渡河打漁。

    到了商周時期,麥坪人盛行土坑墓葬,在發掘的82座商周時期的土坑墓里,出土了大量陶器。麥坪遺址內還有成片的燒制陶器的作坊區,相當於現在的工業開發區。作坊裡面,工匠們生產出了盛裝食物和水的陶罐、陶缽、圈足器、平底器,以及飲食用的尖底杯和尖底罐,器類雖然不多,器身紋飾卻非常豐富和精美,再現了當年麥坪的制陶工藝的高超水平。一些男人還喜歡佩戴著由幾個圓圈套在一起的耳環;有些人佩著似乎是來自成都平原的巴蜀式樣青銅劍,顯示著自己的富貴。麥坪遺址內,有平面呈圓形、長方形或近方形的房屋基址,有用木頭和雜草修成的柵欄的牆腳遺存,房屋內甚至還有圓形的做飯用的土灶,設計相當合理。多數房址是單間,也有現代所謂的「套二」、「套三」的組合,且房門朝向一致,成街道狀分布,在川內是首次發現,在全國也十分罕見,專家認為這是最早的街道雛形。

    麥坪遺址內還有成片的燒制陶器的作坊區,相當於現在的高新工業區。盛裝食物和水的陶罐、陶缽、圈足器、平底器,以及飲食用的尖底杯,都從作坊裡面的工匠們手裡產出。

    已經清理的商周墓葬排列有序,均為西北朝向。墓葬裡面還放著似乎是巴蜀樣式的青銅柳葉劍,使得這裡的文明程度一下子進入了時光隧道。另在探區以西初步鑽探,可能還分布有一定數量墓葬。

    生活區、墓葬區、作坊區分類明確,證明當時的麥坪已經有了「城市規劃」的概念。這些考古中的重大發現也讓這裡一度成為所謂的「史前特大中心城市」。

    瑤族石棺葬

    石棺墓葬,是南崗排特有的葬禮。除了南崗排,連南其他瑤排至今尚未發現有石棺墓葬。石棺葬是權力的象徵,只有瑤王才能享用石棺安葬。在南崗現存的石棺墓群中,發現有2座刻有碑文和楚人文化色彩圖騰以及墓主「打道」(度戒)後安的法名的明代石棺墓,說明至少在明代南崗排已有石棺墓葬,道教也許就是那時傳入連南排瑤地區的。擺在此處的是末代瑤王備用的石棺和附件。新中國成立後,瑤王思想進步,自願不用石棺安葬,故此石棺在山寨保存下來。

    仁果鄉吉里龍石棺墓葬群

    仁果鄉吉里龍石棺墓葬群距縣城約20公里,坐落在雅礱江南岸山麓第二台階上,海拔3700米。墓葬為石棺、土坑、卵石鑲邊三種形制,屬「石棺葬文化」類型。石棺墓葬群的年代為戰國秦漢,但其確切年代有待進一步論證。

    考古之謎

    法國的庇里牛斯山西麓有個阿里休爾特什村,該村以一個奇怪絕倫的石棺而揚名天下。來訪遊人一直絡繹不絕。

    據石棺上文字記載:此棺是1500年前的能工巧匠用整塊大理石精雕細鑿而成。公元960年,村民們將專程從羅馬運來的波斯公爵桑特兄弟阿卜頓和聖南的屍首殮於其中,又別出心裁地在館蓋與棺體之間鑿一小孔,並安上一根鋼彎管。

    數年後的一天,突然一股清泉從棺內向外汩汩流淌,從早到晚晝夜不息,年夏一年不絕如縷。據測定.每天流量達400公斤左右。即便天干地涸的大旱之前,也照樣如此。這個全長193厘米的石棺緊緊密閉,固若金湯,棺蓋與棺體早已連為一體。棺內是否尚有骸骨,人們不得而知。但經過反覆多次的檢查試驗,清澈透明的泉水清涼純正而絕無任何異味,是不可多得的上乘飲水。

    1942年10月,希特勒納粹士兵闖入阿里休爾特什村,在石棺上撒尿拉屎,傾倒污水髒物,不久便出現了泉水枯竭的奇怪現象。數年後,當村民將石棺周身徹底洗淨以後,泉水又恢復了「生命」,直至今日,仍是源源不斷地日夜流淌。

    1961年7月,從法國格勒諾布爾市來了兩個決意揭秘的工程師。他們經過一番苦心研究後斷言,泉水是由滲透入棺的地下水,雨水以及空氣中的濕氣組合而成。他們請人用磚木將石棺墊高架空,四周裹以塑料薄膜,又親自守衛,以防他人從彎管向格內灌水。可是,這兩位工程師的斷語被事實否定了。他們辛辛苦苦地守護了40天,泉水依然長流不止。

    1970年,英國《泰晤日報》懸賞10萬美金,獎勵揭曉石棺之謎。於是英國、美國、荷蘭、德國、西班牙、瑞士、比利時等19個國家的100多名專家、學者,先後前來尋幽探秘,但均以失敗告終。



  
相關:  發丘門盜墓傳奇    神級插班生  龍皇武神  逆劍狂神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棺山夜行關於石棺葬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5s 3.6967MB

搜"棺山夜行"
360搜"棺山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