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此人反抗朝廷,隱患極大,您為什麼還要放過他?」
「我早就答應過李定國,人不能言而無信。再說了,一個被困於籠中的老虎,終究會被漸漸磨掉身上的銳氣,對朝廷造不成什麼大的威脅了!」
「而且能在亂世之中混得風生水起的,都有著各自的本事。拋開本身的立場平心而論,李自成,張獻忠,還有北邊的皇太極等等,的確都是一代人傑,都是值得尊敬的存在!」
「可是殿下!」
「好了,我意已決,你不用再勸了!」
在年關之際,趙乾就接到了閻應元的戰報,張獻忠算是被徹底的被拿下了。這一次閻應元是發了狠了,圍著張獻忠打了大半年,把兩湖之地打的滿目瘡痍,實在沒臉了。
趙乾把大部的戰力都派給了他,結果他還拖了這麼久還沒被把人抓到,這臉都快丟盡了。在新年到來之際,閻應元誓要將張獻忠拿下作為新年賀禮送上去。
可是縱然張獻忠被層層圍困,可就是拼死力戰,也許連張獻忠自己也清楚,他已經忽悠過閻應元一次了,這一次在面對閻應元這一招可能就不好使了。貿然歸降,少不了要挨上一刀,還不如轟轟烈烈的戰死呢。
所以張獻忠從始至終都沒有派人來談投降的事情,而是一個勁的嚴防死守。雖然在閻應元的打擊下搖搖欲墜,可就是憋著這股氣沒有倒下。困獸猶鬥的道理,閻應元還是明白的。
照張獻忠這樣的防守法,他倒是能憑藉優勢兵力打下來,不過可那肯定是明年的事情了。所以他採用了最為穩妥的辦法,也是最為便捷的方法,招降!
面對閻應元的招降,張獻忠也有些懵了。這對方主將幾個意思,想要自己自縛雙手然後一刀砍了。面對閻應元的招降,張獻忠始終是猶豫不決。
一方面他深知只要一開門投降,結局肯定好不了。可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對方實在是太強了,打起仗來簡直不要命。就算自己再怎麼厲害,恐怕也撐不了多久了。
不過張獻忠雖然猶豫不決,但他身邊的人一個勁的攛掇著他接受招降。現如今城破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硬撐下去對誰也沒有好處。雖說投降有風險,但也有生還的可能,不投降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不如賭一把。
而且憑藉他們多年經驗來看,反正這種朝廷招降的情況,一般不會出問題。畢竟朝廷也要講臉面,要講信譽,而且自古殺俘不祥。面對他們的投降,應該不會動手才對。
就算是朝廷想要一絕後患,一般就是死領導。對於他們這些給人打工幹活的,朝廷一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是運作的好,送禮送對了門,甚至加官進爵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眾多手下的合力忽悠之下,張獻忠也決定試一試自己的運氣。這麼些年了,他的運氣一向不錯。而且他也不相信,自己縱橫天下這麼久,就到此為止了。
果然在張獻忠決定投降之後,閻應元非常熱情的歡迎了他。這也讓張獻忠放下了心,看來閻應元還是個絕對的君子,這樣的人還是很好忽悠的。可是張獻忠沒有調查過閻應元的背景,不知道閻應元是干典史出身,所以他註定要悲劇了。
典史,也就是相當於警察局長,天天跟罪犯打交道,什麼樣的人沒見過。對付各式各樣的罪犯,心眼也不能少了。閻應元既然上了一次當,那就肯定不會再上第二次了。
對於無奈開門投降的張獻忠,閻應元沒有立馬翻臉,而是還跟上次一樣,好吃好喝的招待著,好像完全是不計前嫌。親切的拉著張獻忠就是一頓狂飲,掏心窩子的一頓猛吹,直接就把張獻忠給說的完全放下了戒心。
張獻忠一邊跟閻應元虛與委蛇,一邊想著怎麼再離開。要是運氣好的話,還能從閻應元手裡在逃出去一次,他日未必不能東山再起。
可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獻忠滿臉笑容的想要離去的時候,周圍突然就湧進了幾十名甲士將他給綁了起來。張獻忠猜中了開頭,卻沒猜中結尾。
相對於其他的倒霉蛋,張獻忠無疑是幸運的,起碼他吃了一頓飽飯。其他的人一般被拉到酒席上,菜還沒上呢,就被拿下了。閻應元很照顧張獻忠,先讓他吃飽了喝足了再把他拿下。
不過令張獻忠有些詫異的是,他被抓之後心裡早已經準備好挨的一刀,卻是遲遲沒有到來。閻應元反而是派專人馬不停蹄的把他們送到了南京,面見了傳聞之中的小太子。
直到現在他才知道,他的義子李定國已經為太子效力了。原以為在太子軍中的騎兵統領,只是跟他義子同名而已。畢竟張獻忠一手把他們拉扯大,對自己的義子還是很相信的。而且自幼跟張獻忠造反,也沒想到趙乾這個小太子竟然真的敢用。
現在突然發現,兩者竟然真的是同一個人,一下子就讓張獻忠有些懵了。而且因為此事最後還保住了自己一條命,他也不知道究竟該哭還是該笑。
不過張獻忠屢次復起,聲勢一次比一次大,威脅絕不在李闖之下。若是猛虎出柙,還不知道會惹出什麼亂子呢。所以趙乾就下令把他關起來嚴加看守,把放到眼皮子底下,慢慢磨平他身上的銳氣,這樣趙乾才會安心。
從張獻忠之處出來,見識了這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趙乾也是微微一嘆。就算是此時被俘被關押在此,身上的那股銳氣也始終未能被磨滅。
如今張獻忠已經被俘,剩下的就只有李自成了。可惜太子軍歷經大半年的征戰,需要一定的時間休整。可是顯然,李自成的攻勢越來越猛烈,或許壓根就不想給他休整的時間。
貿然以疲憊之師,攻擊李自成氣勢正旺的幾十萬大軍,就算是趙乾那半吊子兵法水平,也知道此事不可取。要知道大明的威脅,除了李自成之外,還有關外。
「如今李自成兵鋒越來越盛,山西被占已經是時間問題了。山西一丟,京城便岌岌可危,若是父皇再不離開,恐怕就真的沒機會了。也是時候北上,勸父皇遷都南下了!」
京城,此時京城之中可謂是風聲鶴唳。戶部庫房接連三次被盜,被劫去了數千兩庫銀。按說對於一國國庫來說,幾千兩銀子算不了什麼。可是此時發生在天子腳下,戶部的庫銀之中,那就不是一件小事了,而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
要說這事情也怪,這盜竊的人也不看看,就直接偷盜戶部庫銀。那是庫銀麼,那是一國的臉面。偷了也就偷吧,竟然冒著殺頭的危險,只偷出了區區幾千兩的銀子,還不如找個殷實點的人家偷來的強。
這樣的作死法,絕對不可能是心血來潮或是缺錢缺瘋了。而且崇禎皇帝本來就沒什麼錢,一日三餐甚至都極少見肉腥,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艱難。
漕銀被袁承志劫了,已經讓他捉襟見肘了。現如今恨不得一兩銀子掰成八半花。一聽庫銀被盜了,哪怕僅僅只有幾千兩銀子也立馬就急眼了。
戶部尚書和五城兵馬指揮使因此事被牽連,下了大獄。這兩個人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對崇禎皇帝完完全全忠心耿耿的人了,而且又是手握重權。此舉無疑是自斷臂膀,也讓一些人開始蠢蠢欲動。
而袁承志,則是在這種情況下到來了京城。袁承志的目的也不純粹,這小子是想著要去刺殺皇帝。都知道皇帝身邊層層護衛,安全係數可為全國最高。
單看這一點,就知道袁承志的膽子有多肥了。絲毫沒考慮過自己失敗之後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想到了就去做了。他身邊的人也夠意思,這麼危險的事情也不知道阻攔一下,反而是在拍手叫好,大聲誇讚。不知道的還以為跟他有多大仇恨,巴不得他去送死呢。
懷著一顆極度激動的心情到了這裡,正準備干一番豐功偉業,可是一到這裡袁承志就遭受了打擊。在京城,袁承志遇到了焦公禮的女兒。然後從她的嘴裡面得知焦公禮已經被殺,還是死在仙都派閔子華的手上。
而昔日名震南直隸的金龍幫,也早幾月前在一夜之間,被太子徹底剿滅。這事情不用說袁承志也知道跟他有關,金龍幫跟他勾搭在了一起,所以才會讓太子不滿。
金龍幫主要是李在南京,又是在在太子的眼皮底下。而且金龍幫紮根南直隸幾十年,黑白兩道都有人,可以說是相當強的一大勢力。這麼大的幫派竟然跟袁承志勾搭在了一起,這不就是自己找不痛快麼。
萬一金龍幫突然起事,惹出什麼事情來也不好收拾。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還是有可能的,因而金龍幫會在一夜之間被連根拔起。
焦公禮也是個明白人,趙乾還沒有動手,他就已經察覺到事情不好了。他的地盤可是在南直隸,太子兵鋒之下,當時怎麼就腦子一熱直接跟袁承志幹了呢。不過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跑吧。
好在焦公禮混跡江湖多年,察眼觀色的本事一等一。見機不對立刻就跑,這才帶著一家人匆忙北上,希望躲過一劫。可惜啊,最終還是沒躲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