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武控天下最新章節!
其實,「轉腰胯」只是用腰的一個方面,是一種平面轉腰的方法,在進退和虛實轉換中,還包括腰脊處的豎向屈卷開合。愛字閣 www.aizige.com腰脊處的豎向屈卷開合,是指命門向後頂和尾閭向前收的一種有意識的運動狀態,使人體脊椎形曲線在自然狀態下得到適當的彈性開合,就像一張弓的中間部位一樣,能前後開合伸收。這種調整腰脊的動作叫「腰頂」,是太極拳用腰動作中的重要概念。總之,兩胯與腰脊處(命門至尾閭間)的平面和豎向的立體聯動運用,才基本上是完整的用腰方法。若兩腰眼再能主動進行抽換摺疊的運用,則用腰效果更佳。因此,「轉腰」、「腰頂」和腰胯間的摺疊抽換,統稱為「用腰」。用腰的質量,對行功走架中保持和協調身形勁勢的靈活性、穩定性、整體性具有重要影響,並決定了勁力的方向、大小和速度等方面的運動質量,楊澄甫在「十要」中所說的「命意源頭在腰隙」和「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指的就是這個方面。
四、分虛實
關於分虛實,楊澄甫說,「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同樣,「全身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他進而說道:「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這段話意思從字面上好理解,是說在前進後退動作中,如果虛實分不清,動作就會僵硬滯笨,能分得清,轉動變化就能輕靈圓活而不易為人所制。要做到「分虛實」這一點,不僅是步法身法的問題,也是勁法技法的的要求。
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就指出:「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這裡有「雙重」一詞,說雙重是病,那麼何謂「雙重」?我認為「雙重」在拳術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練習功架中的「雙重」。就是說,在練習拳架時虛實變換得不徹底,拖泥帶水,該實的一側未能做到十分地松實,還帶有強實的感覺;該虛的一側不能做到全虛而帶有強虛的感覺。這樣身體某部位就會產生多餘的力,使局部關節肌肉僵滯,以致影響自身整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和穩定性。如「倒攆猴」動作,撤退之步未落地,身體重心就過早後移;如蹬腳分腿動作,腰胯不收住就出腿,使身體後仰,出腿無力;又如推出去的掌不松淨,肩起、肘抬、腰塌、胯凸等,均屬於「雙重」之病。這些都應在練習拳架時注意體察糾正。
二是推手技擊中的「雙重」。比如推手,對方推你時,你不可避免地出現滯笨的頂勁,若勁出在人後卻反被人所制,就叫「雙重之病」,這也是虛實不能分,不能自變之故。何為分?何為變?拳論中這樣啟發我們:「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能何為?!」只有「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沾粘靈活,甚至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境界,才能不易為人所牽動。
總之,所謂「雙重」,是指在行拳架或與對方推手時,身體或身體的某一部分不松,不自然,不能隨機變化地協調順達身形勁勢,從而產生多餘的力,這種多餘的力就叫「雙重」。克服了「雙重」的毛病,就做到了「分虛實」。而要克服「雙重」的毛病,就要從各種基本功法訓練和體用實踐中去體察糾正。
五、沉肩墜肘
對於沉肩墜肘,楊澄甫解釋說:「沉肩者,肩鬆開下垂也。若不能松垂,兩肩端起,則氣亦隨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又說:「墜肘者,肘往下松墜之意。肘若懸起,則肩不能沉,放人不遠,近於外家之斷勁矣。」這就是說,要墜肘首先要沉肩,沉肩首先要松肩,沉是建立在松的基礎之上的。能松然後能沉,能沉然後能墜,能墜然後有力。能松、能沉、能墜,則力能貫之。不能松沉肩肘,最重要的弊端是手臂的力與身體僵持,其勁浮而遲,連帶腳下無根,不僅不能發人,反而容易被人所制。能沉肩墜肘,接人勁時則能將對方來力引落在腰腿間,如水澎舟;能沉肩墜肘,發人時則能將手臂的力與腰腿連成整體形成整勁發出,如離弦之箭。
習拳者最容易產生困惑的問題是,肩肘鬆了反覺手軟身無力,哪來的勁?其實,松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將氣血勁力貫注於周身四肢,使兩腿足有活根,兩臂手有綿勁。這裡有個「引」字需要細細體味。比如,在兩肩松的同時,兩肘尖同時向下「引」,從而產生肩「沉」肘「墜」的感覺,接著再將兩掌心微張,五指骨間微開,將肘尖沉勁「引」向五指,這時就有勁貫指梢的感覺。這個過程叫做「換勁」,反之就是「泄勁」。這個「換勁」過程久久練之,則自能存身,形成「內勁」,達到用時則有,去時則無,純以意行,就叫「活勁」。王宗岳的「虛靈頂勁,氣沉丹田。兩膀松,然後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這裡要注意「窒」這個字的含義,它不是將勁或氣憋起來窒息、僵滯的意思,而是其字義的另一層含義——抑止住使不發泄,即蓄勢待發。這個「窒」,上承「順項貫頂」的「貫勁」,與下句「束肋下氣把襠撐」的「束」「撐」是一種遞進關係。另外,墜肘的關鍵是不翻肘,或叫不亮肘。亮肘容易引起抬肩。比如做「起勢」,兩手下落後,肘尖要不過背,過背就叫亮肘。又如做「白鶴亮翅」,右手上舉時容易翻肘,翻肘容易連帶肩起,使肋部、背膀部肌肉上提,力就易上浮。要避免這個問題,在右手上舉時就要同時收住肩窩,特別是身體右邊,肋部肌肉放鬆,將腰胯收住沉坐,根於足下,此時右手與右足下這條線猶如放起風箏一樣的感覺,上有拔勁,下有牽勁,中間有抻勁,這樣才做到了墜肘。
那麼,怎樣檢驗自己是否做到「沉肩墜肘」呢?有四種方法:一是反證法,二是照鏡子,三是別人看,四是試勁。第一、二種方法可以結合起來用,就是通過照鏡子,運用反證法來進行自查,自己對著鏡子,下意識地將肩端起再下落,這樣來對比起和落的狀態與感覺,從而體會到正確的沉肩墜肘方法。比如起勢,兩手平舉時容易起肩,可先將肩端起再下落(實際上正確的做法是在舉手時兩肩同時要下意識地沉住,此處用錯誤動作進行反證),下落時要感覺到胸背部、兩肋下的肌肉群也在下落,氣也隨著落于丹田,腹部感到松實圓滿,兩腿足下也感到穩固有力,從而節節貫串。第三種別人幫著看的效果也比較好,練拳架時只要肩一起,觀者就可以敲打一下,這樣感覺比較快。第四種試勁,可以通過兩人相互托肘的方法來試勁找感覺。托的人將兩手托住被托人的兩肘尖,隨意撫動,被托人將兩肘貼於對方手心,感應對方的勁而向下沉肩墜肘,並隨對方的撫動而隨動化解。若被托人的肩肘稍浮,則會感到根不穩而勢背。化解對方來勁的關鍵在於以兩肩作為活的支點,兩肘尖找腰眼走圈,兩腰眼配合兩肘開合抽換,使兩肘兩肩沒有死點僵勁,即可檢驗是否做到了沉肩墜肘。
六、用意不用力
所謂「用意不用力」,是指用心意去指揮周身內外上下運動,不要用拙力。拙力的表現是筋骨不放鬆或身體某些部位凸凹不順,使勁力變換僵持滯浮而為人所制。
太極拳並非不用力,其勁似松非松,將展未展,用時則緩應急隨,忽隱忽現。比如出拳動作,拳在腰間未出之前要虛握,及至伸出虛抵接觸點時,瞬間握實而產生松彈勁。其意有兩點要注意:一是拳發力時無論是寸勁還是長勁,都要有穿透之意,猶隔山打牛狀;二是拳力隨伸就曲,無過不及,方能招法連成,變化得靈。
但我們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就是過於用意、刻意為之,物極必反,這反而會產生拙力僵勁。我在教學中始終強調一點,就是行拳走架時,在意識上不要有「武術就是打人逞強」這樣一個先入為主的思想,要把武術動作看成散步,在情緒上首先做到放鬆,這就較容易將拳架動作和技擊內涵自然地融為一體,而不要刻意為之。
七、上下相隨
「上下相隨」的概念就是節節貫串,強調在動作中要上下呼應、左右顧盼、前後照應,突出手、眼、身、步的整體協調運動,一處動處處都動,一處靜處處都靜。這裡有幾個細節需留意。
一是貫串與整體的關係如「十要」所講「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需完整一氣」。比如後坐向前按推,習練者容易機械地一節一節向前伸展,這反而失之貫串,失之勁整。應在腳未發力之前,掌上著力點已暗入對方之骨,一經身形動展,對方已被發出。
二是勢與勁的關係仍舉上例,由後坐向前弓步,後腿膝關節部應主動向後繃起而產生向前之蹬力,稱之為「蹬之於足,行之於腿,縱之於膝」。若無此動作,腿部就無力,只是形似地向前位移;同理,前進之中,若肘關節不同時沉展,腰部不同時後頂,仍然達不到姿勢與勁力的統一貫串,放人不遠不脆,這叫虛架子。
三是局部與整體的關係行拳架中,一處動,周身骨節處處俱動,特別應注意腳部與手部。比如手掌,前推時手心要微開,五指要微揚,掌骨要微漲,如呼出之狀,使氣貫五指,勁滿掌緣;反之,虛守時則掌心微吸、手掌微合。無論是開是合,均以自然為度。腳下也如此,弓步時後腿腳掌與腳跟要互碾,虛步時前腳跟或腳掌總要落實入地三分。如此腳手配合,才能較好地達到上下相隨、勁勢匹配、通身貫串的協調一體效果。
八、內外相合
「內外相合」講的是意識與動作的統一。「內」主神,神即意識;「外」主體,體即身體動作。「內外相合」是心意身形一開俱開,一合俱合,包括內三合與外三合。內三合指「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勁合」;外三合指「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外三合」在動作中不能機械地理解為肩要與胯對齊、肘要與膝對齊、手要與足對齊,而是指它們在勁、勢上的相合呼應,做到勁勢合四方、周身得勁即可,不必刻意追求是否對齊。
太極拳有個修煉過程——「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要達到「內外相合」、意識與動作的統一性,須經「先求形似」的數年磨鍊階段,動作熟練純正後才能漸至「神似」,進而階及「外之所形,無非內之所發」、意識為先的「神明」層次。它好比騎自行車,初學時不穩,熟練之後則人車一體,身形動作雖似無心而能隨心所欲。
九、相連不斷
對於「相連不斷」,要從形與勁兩個方面理解。
先說形。練太極拳要練單式,練單式又叫拆架子。拆架子既有單式獨立的打化技術涵義,又有幾招連用的組合變化技術涵義。比如對方推來,我掤接捋化,將對方捋倒制勝;但若對方隨按即擠靠,我則不能儘是捋,而是要在捋中含回擠按推,再次用招來遏制化發對方。這種勁勢相聯的「運動戰」式技術動作變化,就形成了典型的「相連不斷」的推手動作。
再說勁。技擊是武術運動形式的本質,武術運動是技擊的表現形式,兩者缺一不可,相互襯托。太極拳套路就是由多個技擊的單式和組合動作相連而成,其勢「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故又稱長拳。這就提示我們,在行拳走架時不能單追求「相連不斷」的外在運動形式,而要處處體現其技術內涵。要達到這種外形和勁勢的「相連不斷」,就要做到勢斷勁不斷,勁斷意不斷;一處虛則另一處實,虛實互依;舊力雖去,新力已生;周而復始,循環綿綿,行雲流水一般。
十、動中求靜
太極拳「動」與「靜」的關係是統一的,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在運動中求松靜不僅是技術要求問題,也是個意志修養問題。能靜則能心寧,能寧則能致松,能松則能致微,致微才能致靈,致靈才能致變,致變才能致動,且能達到以少勝多、四兩撥千斤之戰術效果。故有「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之說。這種勁在人先、更為快速的反應毹力,是在「動中有靜」中求得的。
順便提及一點,對於楊澄甫提出的「練架子愈慢愈好」,我們要正確理解。這句話是從如何有利於呼吸深長、氣血暢通、功力增長、品味太極真諦的角度講的,其中包含著慢中寓快之靈機。若機械地理解,為追求慢而失去靈機就反而成「滯」,若為技擊而一味求快則會失去內涵而成「浮」,或動作乾燥,兩者都不可取。其實,練太極拳所追求的是從有意到無意,從有象到無象,從有快慢到無快慢,能從心所欲而不失其內涵,順達自然為好。
總體來看,「十要」中的前五個要領(「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分虛實」「沉肩墜肘」),論述和規範了人體頭部、軀幹、四肢的做法,這是基礎,也是根本;後五個要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是指在練拳過程中對心(心意)、體(體內體外)、形(運動形態)整體協調一致提出的要求,它與前五個要領不能截然分開,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關係。因此,「十要」中的每個要領都不能割裂開來,孤立地看待。比如「含胸拔背」動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受到「虛靈頂勁」動作質量好壞的制約,頭「懸」不起來則「背」拔不起來,「含胸」也難做好。另外,還要注意這些要領在行功走架動態中要保持一致、貫徹始終,避免時有時無、時好時壞的現象。
總之,楊澄甫的《太極拳術十要》總結概括了歷代太極拳經典理論的精要,並在其晚年定型的拳架演練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可以說超越了一般武術運動形式的層次,成為融合技擊、健身、藝術、哲理等為一體的高級武術運動形式。他的理論(「十要」)和實踐(85式拳架體用)已成為後人研習效仿的典範,我們應當將理論與實踐都完整地繼承下來,反覆揣摩,經年研習,以求提高之道。
武」與「道」相結合而成武道。武與道相合是一種必然性的結果。習武者先求心體合一,而得與自我相處的自在如意;其次求與人性相合,而得與人相處的自在如意;最後求與自然相合,而得天人合一的自在。
心體合一是一種肢體配合的練習成果,當每一根肌肉都能隨心所欲的運動,身體動作即可由拙而巧,而漸入大巧若拙之境。武術是解決人與人間衝突的一種工具(止戈也),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者應有的風範,故武者應與人性相合而直指人心。當一武者具備心體合一的修行,並有與人性相合的氣度時,其已具大威能而可為一方之霸主。此時應更進一步與道相合,順天應人,以達智慧圓融,無礙自在的境界。
一、論拙巧
行走是個看似容易的動作,然而嬰兒自爬至走,由走而跑,卻要花上數年的功夫才能穩定的達成這些動作。同理,練拳是個繁複的過程,一個看來簡單的單招,可能要初學者花上數月甚致數年的練習與改正才能達到圓轉如意、一氣呵成而又正確無誤的境地。身形、步法、手的位置、腳的落點,從前式的轉換變形到定式,每一個小動作、小細節皆有其武學上的意義存在,唯有透過不斷的練習與思考,才能漸漸熟中生巧。這些細節動作能於練拳過程中清楚的交待,並能得知其用法,則巧處自得。
以平淡的太極拳預備式為例:全身由標準立正站姿,胸大肌向內縮成涵胸拔背之姿,而因涵胸使兩手掌由原貼褲縫放置而成掌心向後,掌背向前。重心右移,收右胯而使身體右轉45度,順此勢以左腳尖為軸,左腳跟向外開45度,而使腳尖向正前方,腳跟向正後方。右腳微屈,再順屈膝之勢,左腳向左移一肩寬。重心左移,收左胯使身體轉正,同時右腳亦以腳跟為軸關門轉正,重心移至兩腳中央,而成雙重混沌無極之勢。
不過一勢把腳打開準備練拳,做來細節頗多,但卻是一個大巧若拙的動作!在應用上,設敵立於我左側而以手推我肩,收右胯以蓄勁,同時涵胸、轉身以卸其勁而引帶落空,左腳隨收胯之勢插入敵兩腳之間,我腳掌扣其左腳跟使其無法脫逃,右腳踩下發勁,重心左移而左肩頂出(藏左肘撞、左手撩打下陰、左掤),視肩撞點與敵重心之關係而決定讓對方向上拋出、向後直飛、向後挫倒或受左掤之力右右翻倒。其他尚可有:跪左足而斷敵左膝或一開始即順敵一推之勢右側身並起左腳直接擊打敵下陰等多樣的變化。僅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即可
有如此精采妙用,更遑論其餘!
武術練習使一個習武者肢體動作由拙而巧,使心靈由粗放而細膩,此即神秀云:
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放下身上不必要的負擔,揩去心中的灰塵。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廣泛的學習而不斷的思辨,追尋事物的原理,同時一方面要拋棄人家說、老師說的限制,去除想當然爾的慣性思想,體悟品嘗自己的心得,以與武術的道理相融合,大巧若拙的境界自會出現。
二、論心性
武術與兵法皆為精準應用時間與空間的一門技術,差別只在尺度的不同。兵法講究攻心為上,武術亦然。除了肢體的攻擊外,心理戰亦是決勝的關鍵之一。能以一敵眾,具劈磚破瓦之力,僅為匹夫之勇爾。蓋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善戰者能創造對己絕對有利之形勢,在絕對的勝算下出手,自然不需智計變化,不需勇破三軍。且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上乘的武者是以雄厚的武力為後盾,但不輕啟戰端,務求不戰而屈人之兵。亦即:需要動手才能解決事情的話,代表該武者尚需多加修煉!
心性之用,可操控他人於股掌之間。為避免本文為人所濫用、妄用,此處略做節刪,請諸位見諒。唯前後文的對照,應可略見節略處之意涵矣!
三、論合一
身心能夠合一,已具相當高之破壞能力矣(如李書文之流),能進一步與人性相合,則其勢可左右一國之興衰(如蔣介石、**之流)。但不管是具備哪種能力,因為「能」,所以才會有trt be, tat'' a quetin.的感慨,因為能,才有要做或不做的選擇權利。蓋殺之極矣應屬修羅。修羅之能,帝釋亦不堪其一擊!修羅能打,修羅耐打,更可怕的是:修羅不動心。修羅心中根本無殘忍、慈悲、愛恨等觀念,他只知:破壞!然而武自止戈而生,止戈未必一定須要破壞,武的目的在解決紛爭,能生能殺方是真正的武者。能殺而不殺才是真正的德性。能殺而殺只是霸者之格局(如秦皇漢武),能殺而不殺則是仁者。孔明七擒孟獲而不殺,故能以德服人,是以仁者無敵!也因能殺,故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能殺的人,連屠刀都提不動,能力有限,僅能求己身之保命,無力他顧矣。拿不起屠刀,如何放下?
什麼時候該拿起屠刀?什麼時候該放下屠刀?拿起屠刀做什麼?放下屠刀做什麼?要解決這些問題,須靠智慧。故修羅眾在面對波若波羅蜜時亦會敗陣下來。智慧並不是一句空話!常有人做事好稱替天行道,筆者常會懷疑:人常常連自性都不己知,如何去闡釋天心?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順其自然之謂道。無法了解自然演變的趨勢進而掌握自然的運行,則道遠矣。道本無言,知道者自會行道,不知道者亦在道中自行,「自然」二字乃是自己就是這樣,不需多加闡釋,故替天行道四字少說為妙,說出來反成掩飾自心**與忿怒而自以為是的藉口。
能力唯有德者居之,成而不為己有,得而不為己用。能力愈大,愈能為大善,亦愈能為大惡。如掌握炸藥技術的人可用於開山造路,採礦碎岩,但若落入無德者手中即為殺生害命的工具。故愈具大威能者愈須具大德性,德性若無法與能力相匹配,將會成為禍害之源頭。具大能力者需放下一己之私,為眾人謀利,即 國父所云:有千百人之力者,服千百人之務。如佛因證入眾生自性,而眾生與我無異,故能放下小我一己之得,四處隨緣開示,共謀眾生心靈心量的長進。能力來自不斷的自我修持,藉不斷的自我觀照以明自性,進而與他性相合,證入眾生自性。因知己知彼的正覺(無偏差、無私心的觀察以明覺事物真相),而以圓融的智慧,謀求雙贏之道,化解世俗零和勝利的紛爭。練氣者云: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還虛合道,合道歸一。我們內在以將心比心的如心之恕,取代心非己有、心為**奴隸的怒,以追求身心的合一。進而於外在以大平等心,追求人我一也、物我一也的天人合一,內外相合,無內無外,即為無上(因為平等故無上無下)正等(真正的人我平等、物我平等)正覺矣!故可曰:
入修羅道,得修羅力,能殺而不殺,見性自在;
體無量心,發無量願,常照而忘照,無內無外。
任何一門武術,皆是由外練入內,由粗糙而達細緻。外是內的根基,沒有外的基礎苦練,是絕對練不到也無法體會到內的精髓。以下即對武術 的各項外在表現,從基礎事項,到練功禁忌,以至鍛鍊的原理做一介紹。
一、論基礎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外家功夫所著重的是實體的肌肉、體骼的鍛練,而外形鍛練的基礎則在於形體姿勢的正確。中國武術相當強調 姿勢的正確,而為一切拳法套路的基礎,如下盤馬步的紮實,上身的涵胸、 拔背、沉肩、垂肘,這些姿勢的成因皆是在實戰的考驗下所累積產生,而在現代則可自人體工學的角度進行研究探討。
一、下盤基礎
人體的動作系透過骨骼的支撐與肌肉的拉牽而達成。當欲保持某一姿勢時,即由肌肉之緊張而生收縮力以與由外所施加之力(如重力)取得平衡, 這些平衡的基本條件在於骨骼需固定於一定範圍之內,故立姿時,數個可動關節重迭(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其相互之間的重心會排成垂直線,而關節迴轉軸若處於此垂線上時,其重心最為穩定。
處於平常立姿時,因各關節軸均在重心線上,肌肉的收縮力只需具有足以防止重心線前後方向的搖晃即可。而此種機制又靠內耳迷路(平衡感之感官)來不斷回饋修正(eed bak )來維持立姿的平衡。這種狀況下雖最為省力,但在受到外力推或拉時,容易因反應時間的遲滯,造成重心的偏移來不及修正而倒下。是以,有人即提出:在立姿時即利用肌肉來站立,肌肉不只是修正重心,而是直接用以支撐身體的重量。如此則不管何時有突發的外力影響,身體都能即時去承受。此外,一般立姿有重心過高而容易傾倒的缺點,在換用較低的姿勢、較開闊的「底盤」,可降低重心,並增加有效的反應時間。
人體之肌力雖是肌肉收縮力量,但也是與關節角度相互合成的作用力。以手舉啞鈴為例:當前臂與上臂之角度為30度與150度時,可能已動用 了手臂最大的肌力,當它成90度時,可能只動用手臂最大肌力的75%, 因此吾人可說90度時是肌肉收縮力量與關節角度最佳的配合。從這些觀點,我們可以知道為何各家武術都強調馬步,且南拳尤其著重四平大馬(兩大腿及兩小臂與地面平行)。
下盤的練法有許多,如:四平大馬、金雞獨立的吊腳椿、弓箭步、麒麟步、....等,由於本文旨在對練功原理做探討,在練法上此處不做介紹。
二、涵胸
涵胸是胸部略為內涵之稱,乃係由鎖骨前之胸大肌往內收縮而完成之姿勢。涵胸可使兩肩由原外張而使後背肩胛骨明顯凸出之狀態,變為一片平坦(兩肩胛骨與脊椎骨成一平面),在往後倒下或撞擊物體時,可使壓力平均 分布,不會集中在凸出點而造成凸出點附近組織受傷。
涵胸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內臟的運動。蓋呼吸動作系由橫膈膜上下移動改變 肺腔肺泡壓力而達成。在一般的擴胸呼狀態下,外肋間肌收縮,肋骨向上方拉起,胸部因此而擴張,將空氣由外吸入肺內,此種呼吸方式肺部中央與中上部的肺泡較常被用到,筆者把這種呼吸稱作橫向式呼吸,這種呼吸方式僅運動到了肺臟。而當涵胸且做腹式呼吸(丹田呼吸)時,涵胸限制了上半部的肺泡擴張,橫膈膜被迫更為下降而壓擠腹內各臟器,使大小腸等較柔軟而易移動的器官向外鼓出,這種呼吸方式使靠近橫膈膜的肺泡均勻的被運用到,筆者把這種呼吸稱作縱向式呼吸。在縱向呼吸過程,體內臟器之間會隨呼吸而相互擠壓按摩,而達內臟按摩之功。
腹式呼吸事實上仍是由肺呼吸,丹田並不會呼吸。有許多人錯解了丹田呼 吸的生理現象,而用「胃」去呼吸(空氣由食道進入胃中),造成了胃病、放 屁(空氣跑入腸中)、打嗝等諸多不正常的症狀。
三、拔背
拔背系指脊椎向上挺直的動作,其應與收下顎一齊做到。脊椎縱行於體干之背側正中線,是支持體干之主要骨骼,由32~35個重迭之短圓柱狀的椎骨構成,椎骨由上方之頸椎、胸椎、腰椎愈下方愈強大,而從已骨化的薦骨、尾骨再度變為弱小(荷重從上往下增加而在第5腰椎骨上最大)。椎骨內接有脊柱管,管內有神經。人體脊椎是由椎骨一節一節地接合而成,每節骨間均有一椎間盤,其功能在於減少脊椎骨間的摩擦,增加脊椎的彈性。
脊柱略呈形,若此生理彎曲不存在,則人體由高處往下跳時,其衝擊力將直接施加於腦部!但由於此形的關係,當脊椎在承受力量時,其作用力會在彎曲處會造成應力集中的現象,使脊椎異位。當異位點壓迫到神經時即會造成腰背酸痛的情形。更嚴重的話,會發生椎間盤脫出的現象,而形成骨刺。
當體干呈「涵胸拔背」的狀態,使脊椎成一直線,讓受力點節節下傳,即不致造成應力的集中點,而漸次由髖關節、腿傳導達地,反之亦然。另外,由於胸椎是不可動關節,而腰椎系屬可動關節,上身的轉動系透過腰椎而達成。腰椎是受力最大的地方,在可動與不可動椎骨交界處最易發生異位的現象,保持脊椎骨成一直線的狀況,可避免橫向剪力的產生而造成異位(此種運動方式即為腰轉推磨式)。
四、沉肩與垂肘
沉肩與垂肘是松的結果。在武學應用上,沉肩與垂肘是為造成物理學上最佳合力方向。當人體處在緊張狀態下,常會不自覺的聳肩,聳肩造成肩頸肌肉的緊繃,持久性的肌肉收縮將會造成脖子僵硬、腦部供氧不足、肩頸酸痛、血壓升高等諸般症狀,且在發勁時會造成向前向外的力量因聳肩而分向,使力量作用在自己的肩上,反先將自己拔了根,嚴重的降低了輸出的力量。而腦部供氧不足會造成判斷力、注意力及反應力遲緩,做出可能致命的錯誤決策。故肩不沉所造成的弊病極為可怕。
垂肘是在肌肉放鬆的狀態下,因手臂的重量而自然垂下。松是指為完成一動作所牽動最少肌肉且肌肉使用了最少力量,若未放鬆而造成抬肘,則會牽動到不必要的肌肉,造成緊繃僵硬,遲滯了聽勁的神經作用,不但使自己聽勁不明,且還因抬肘,在由下往上發勁時產生自體向上的分力,減小了輸出力量,而對肘 關節造成極大的負荷。肘肩相連,肘一抬,肩也會跟著牽動,是以沉肩與垂肘應一併注重。
二、論禁忌
武學的鍛鍊對身體而言,與一般運動並無太大的差異,所應注重的地方完全相同,其不外乎暖身的活動及與飲食習慣的配合。
一、暖身
暖身運動是練任何功法前不可少的保護措施。任何運動皆應由緩而急,以避免受傷。尤其在許多拳法套路中,常有許多開展式,所拉牽的肌肉相當多,活動幅度極大,若暖身不足,極易造成肌肉的拉傷。 另外,許多的拳術都有剛發勁的動作,這些動作需要肌肉充份的爆發力來完成。暖身不足,則血液循環不良,血管未能充份擴張,無法提供充足的氧氣與養份,則肌肉無法發揮最高的功效,所發勁力即十分有限。
暖身運動應自下而上,逐一活動各關節,使關節往各向度曲彎,確保活動到每根肌肉。暖身活動結束,應先自較緩和的動作開始練習,然後再漸趨激烈,最後再以緩和的動作活動而收功,切忌馬上停止練習。
二、飲食習慣
過飢不練功,過飽不練功,這是習武者應注意的要項。過飽練功,胃中食物會因過於激烈的慣性作用,造成胃下垂的病變。過飢練功,體內養份在無法獲得充份供應下,卻又過度消耗大量的能量,身體勢必得支用其他臟器的營養(如肝醣)以提供肌肉使用,非常的傷身。
練功完,體內溫度因肌肉活動輸出能量而上升,此時忌喝冰水(與體溫溫差7度以上的水),由於食道旁的氣管、支氣管被急速冷卻降溫,造成血管收縮,但卻又有大量的血液需要透過肺泡交換氧氣,當交通嚴重堵塞時,其後果可想而知(內傷!!)。相較之下,胃腸系統因急速降溫所造成的暫時性功能失調只是附帶損傷而已。
練功完亦忌馬上洗冷水澡。當體內大量熱能透過血管帶往皮膚散熱,冷水一 淋,體溫調節系統來不及反應,會造成過度散熱,使體內能量散逸過快(哇!練出的能量都被帶走了,白練了),此時抵抗力即會減弱,而造成感冒、肺炎等問題。故在飲食習慣上,應避免貪圖一時的涼快,一時的快意可能會造成身體一輩子的遺憾!
三、論鍛鍊
人體是由骨骼、肌肉、神經、內分泌、循環、呼吸、消化、泌尿及生殖等九大系 統所構成,其中骨骼系統與肌肉系統合稱為運動系統,乃是形成人體運動能力之主要 條件。肌肉附著於骨骼,由於肌肉的收縮與弛放,使骨能以關節為中心產生運動。值 得注意的是:只要是物體,就有其極限。在土木結構中會去計算鋼筋水泥的承載力是 多少pi(每英寸壓力),在機械會因工具設計目的選用適當強度的鋼材。同樣的道理,人亦有其極限,但與其他物質不同的是,除了生理結構的極限,尚有心理的極限。 人會恐懼,會怕痛,會怕死,.....武術修持者的目的即在於盡力的去提升自己生 理與心理的極限。不過,一個人練的再強也強不過一台坦克。一個人練的再強也無法去抗拒山崩水患。要先認識自己的極限,面對自己的極限與無能之處,才能提升自己的「能」。
人體的鍛鍊脫不了對皮膚、肌肉及骨骼的探討,習武者一生脫離不了這三者的強化。
一、皮膚
皮膚是接敵、查探敵情的第一線,對皮膚的鍛鍊方式向來分成兩派。一派在鈍化皮膚的感覺,另一派則在強化皮膚的感覺,兩者目的不同,鍛鍊方式遂有所差異。
支持鈍化皮膚感覺的習武者認為:皮膚為攻擊人時的第一線,皮膚應該要能承受巨烈撞擊時的能量,而不會皮破肉綻,且不應產生過多的痛覺,而影響了習武者的戰鬥力。是以此一派別利用不斷的打擊訓練,讓拳腳角質層增厚(長繭),使皮膚能承受攻擊人時的重擊,且由於繭的阻隔,使皮膚感覺鈍化。但此種修練方式所達效果仍是相當有限,有精於藥理的師父,即會更進一步藉由練功藥洗的調製,或調理練功時所產生的皮下組織瘀傷(內出血),消炎清瘀,或助長組織生長,甚或毒殺神經組織,使神經失去痛感。在這種門下習武,藥洗的花費甚鉅。
支持強化皮膚感覺的習武者則認為:皮膚的感覺是聽勁最重要的因素,所謂冬至衣服夏至毛,輕輕一貼敵身就要能藉由皮膚上敏銳的受器,探知敵人的動向,此派重在以皮膚為搜集情報的重要工具,而非攻擊之用。
二、肌肉
肌肉是由中間肥厚兩端細小之腱(tedn)附著於骨上,肌肉一方之腱從固著之骨開始,另一方跨過一個或兩個關節而附著於組成關節之另一骨上。肌肉因收縮而帶動關節, 收縮之處為肌腹部份,腱並不收縮。越過兩個以上的關節走向之肌肉,附有支持腱的韌帶,用以控制關節的運動方向與彎曲關節抑制肌腹作最小的收縮。
肌肉組織最基本單元是運動單元,其包含一神經元和一組與其終端鈕相聯接的肌纖維,每一運動單元所含的肌纖維數目隨運動類別而異。當一神經系統的動作電位傳送到肌肉,即會引發肌肉的作用。
由於肌肉是運動的根本,肌肉的肌纖維數目愈多或肌纖維愈粗,其肌力也愈大,亦即肌力與截面積成正比,此種肌力稱為絕對肌力。ik(1910)首先測定發表其數值為6~11 公斤每平方公分。rri(1948)則以iwa univerity的學生24人為對象測得男性為9.2 公斤每平方公分,女性為7.1 公斤每平方公分。習武者會藉由舉石鎖等重量訓練、兵器耍弄、鐵牛耕地等諸多方式,鍛練肌肉強度,從而增加肌肉的爆發力與持久力。
事實上一般人的肌肉能力都尚未妥善的運用。武術界中常能見到瘦削的大師輕易的發人於丈旬。為何他們有這種能力?有人會說:這是練氣發勁的結果,但實際上氣勁並不是多麼神奇的物事。一個人氣練的再強,亦會受到各種物理定律的限制!他的動作亦須靠肌肉牽引骨骼來完成,並不會因氣強就能直接以氣牽動骨骼。吾人一拳揮出,動用了相當多的肌肉。這些肌纖維的控制,有賴神經系統精密的的協調。可是多半的時候,我們所揮出的這一拳在各肌纖維中會彼此干擾,各分力相互抵消而減少合力,此乃因自體神經系統協調不良的原因。改善的方法,即透過不斷的練習,使肌纖維的動作能彼此協調而集中合力方向,不致造成相互抵消的情形。故招式套路須不斷練習,而單式又應拆開反覆練習,使肌肉能習以為常而達協調之功效。其他尚可透過精神的統一(靜坐)或練氣的過程以協調神經系統的控制,加強肌肉的輸出功率,減少輸出損耗。這些論述將於內篇做介紹。
除了肌肉的輸出力量強度,肌肉的延展性亦頗受習武者的重視。習武者透過拉筋的練 習,延展了肌肉長度,增加關節的旋轉角度,以自出人意料之外的角度攻擊敵人。更有甚者,藉由高度的放鬆與放筋的功夫,讓關節暫時脫開,而使揮拳攻擊距離增長了數寸(孫臏拳《或稱神鞭拳》、通臂拳、劈掛都有異曲同功之妙)。這些奇招異術都是習武者不斷突破生理極限成果的展現。
再進一層來看,攻擊時各家拳術中一些發剛勁的動作,事實上都是一種七傷拳,未傷人前先會傷己。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發出了多少勁道出去就有多少回震力是一定的。在空打時,力量未能發於物體上,所有功率都會全數作用在自身上,若身體肌肉強度不夠即會內傷。當接敵時,力量是作用在敵人身上,但反震的力道亦相對的強大。想想看:古時一些大師一腳可震碎七塊青磚,反震力會有多大!是以功夫愈高,肌肉強度的鍛練愈為重要。在防守上,外家會有硬氣功護體,其藉由鐵掃帚進行排打以鍛練肌肉。耐打原理與防彈衣完全相同。防彈衣由數十層凱夫勒纖維縫製而成,內部再加一些襯片(如陶磁板、鋼板等)。當彈頭擊中防彈衣時,彈頭能量即藉由凱夫勒纖維作橫向波的傳導,使彈頭能量延防彈衣周圍擴散。外家硬氣功即藉由肌纖維兩側的拉張,將敵拳的能量在擊打處延肌纖維而擴散,使敵拳能量無法透入體內。明白這個原理,我們就可以知道:金鐘罩鐵布衫是無法防彈的,肌纖維再鍛練亦有其極限,難以與高能量的子彈相抗衡......
三、骨骼
骨骼的鍛練可分橫向與縱向。橫向的鍛練在於骨骼的強度,縱向的鍛練則在關節的強度。
可動關節在關節在關節面蓋有一層薄而透明的軟骨,關節的外面包有纖維性的關節囊,內襯有關節膜減少肌肉在運動時與骨骼發生摩擦、關節囊外有韌帶,用以連接骨或 維持肌腱與肌肉在一定,使關節更加堅固。在揮拳或掌做擊打動作時,骨骼會受到縱向力,而作用在關節間,腕、肘、肩關節都會受力。若擊打力量過大,在兩骨相接的關節處,將會造成關節膜破裂,嚴重時軟骨會受損。而在施力方向不當的情況下,則有可能 造成異位或嚴重脫臼。在強化訓練上主要在增加肌肉強度,而由肌肉吸收部份縱向力, 並可使韌帶強度更高,減少脫臼的可能。此外,藉由逐漸增加打擊力量的練習,可慢慢增加關節膜強度,使兩骨節相撞擊時不致受傷發炎。
在橫向力方面,最常鍛練的部位是前臂(尺骨與橈骨)和小腿(脛骨)。洪拳素有銅橋鐵馬之稱,所謂銅橋即前臂硬如銅鑄。在習拳時,常有一指定中原的三運橋手,以貫氣入臂。骨骼的鍛練據筆者所知主要乃以杆面棍不斷杆脛骨或以啤酒瓶敲擊脛骨,使其骨膜破裂而再重生為更緻密的組織,而能承受更大的外力,打擊木樁或沙袋亦為相同道理。另有一種練法為:透過練氣,斂氣入骨,使骨髓充實於骨中,再配合前述之柔搓之法,輔以藥洗鍛鍊,而能較他人承受重擊。就算斷折,其復原能力亦較一般人快數倍。
武術入門--吊肩
兩腳並步站立,背部朝向橫槓(最好是肋木),兩手反臂抓握橫槓。然後下蹲,兩臂拉直,或懸空吊起。
要點:兩手緊握橫槓,兩臂伸直,肩部放鬆。
練習步驟:1.雙手反臂抓握橫槓,上體前傾拉肩,並上下轉動。2.屈膝下蹲,上體儘量直立,逐漸減少腳的支撐力,做向下吊肩動作。3.兩腳離地,做吊肩動作。
易犯錯誤:提肩,屈臂,躬身。
糾正方法:兩手握緊橫槓,抬頭,沉肩,立身。
武術基本功--貫拳
動作含義:是以拳攻擊對方太陽穴或後腦。屬進攻性拳法。
動作做法:1.兩腳並步站立;兩手握拳抱於腰部兩側;眼視前方2.左腳向前上步,3.屈膝,4.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右拳從腰間向右、向前上方弧形橫擊,5.力達拳面,6.臂、腕微屈,7.拳眼斜向下;眼視右拳
要點:以腰帶臂向前上方橫擊。
練習:參照「劈拳」練習方法進行。
易犯錯誤:肘關節太直。
糾正方法:練習時,有意識地保持肘關節微屈狀態。
武術基本功--撩拳
動作含義:以拳眼或拳背向前撩擊對方襠部或其它部位。屬進攻性拳法。有正撩和反撩之分。
動作做法:1.兩腳並步站立;兩臂自然下垂於兩腿外側;眼視前方 2.左腳向左側邁步,3.屈膝,4. 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右手握拳直臂向前撩擊,5. 高不過肩,7.力達拳眼,8.拳眼向上,9.左臂屈肘,10. 左掌附於右臂上;眼視右拳(1、2)。此為正撩。反撩為力達拳輪或拳背、拳心。
要點:以肩為軸直臂向前撩擊,速度要快,力達拳眼。
練習方法:參照「劈拳」練習方法進行練習。
易犯錯誤:撩擊時,易以前臂上撩。
糾正方法:練習時,臂部要保持適度緊張,並注意將臂伸直後再做撩擊動作。
武術基本功–壓肩
面對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開步站立。兩手抓握肋木,上體前俯下振壓肩.
要點:兩臂、兩腿要伸直,力點集中於肩部。
練習步驟:1.下振壓的振幅逐漸加大,力量逐漸加強。2.肩壓到極限時,靜止不動耗肩片刻。3.壓肩與耗肩交替練習。
易犯錯誤:肩部緊張,臂不直。糾正方法:練習時注意儘量沉肩,伸臂
武術訓練方法
在中國古代武術訓練方法裡,特別注重對於發、舌、齒、指的鍛煉,並稱此四個部位為四梢。特別是形意門,把四梢的修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特別提出四梢要齊的理論。在形意拳的修煉者中,常常流傳著這樣幾句歌謠:
氣存丹田自培元;運達四梢始稱奇;多出敗元堪折壽;多入龍虎兩分離。發欲衝冠舌摧山,齒斷柔筋指鉤齊,煉至虛含無領意,不出不入真消息。
可知四梢修煉對於武功修持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流行的氣功,多由武術內功脫化而出。因此,武術修持中的很多方法,對於氣功鍛煉者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氣功愛好者也必須注意四梢的修煉。
按照古人的說法,發為血梢,舌為肉梢,齒為骨梢,指為筋梢。因此四梢的鍛煉直接關係到血、肉、筋等人體內部組織的健康與功能鍛煉,當然已就能夠明了,四梢的鍛煉,實際上也與易筋洗髓(骨中精)的武功及氣功的高層修煉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上述歌謠的意義是非常明顯的。
氣存丹田自培元:是說當先以氣存丹田作為百功之根基。只有先實現這一步狀態,才能夠談到其他狀態的修持。正如古人所說:紅鉛黑汞,徹底不成大藥,金蟾玉液,不過只是還丹。是知:存丹之法,當為功修之第一要義。
這裡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自古丹功分為兩路,一路本丹,一路非丹。對於非丹之法,常需謹記「丹本非丹,映於玄遠」的要旨。則其存丹之法,大異本丹一路,其直闖先天門,外起身而身存,化人天本一之理而與大宇宙同修共演一套東西,以上洞九天、下徹十地無源有旋之機,吞吐奧遠穹極,成映於玄遠之非丹之存,學者不可不察。
運達四梢始稱奇:是說無論對於本丹還是非丹,兩路丹功均須使得外內兩功,於梢處實現對接,是為運達四梢。同時兩路丹功均有內出外入之法。即可以內出沖開四梢,亦可以外入沖開四梢。從而實現兩路對接,亦有稱內外合息。即以內功為一息,外功為一息,兩息合一漸入滅息(消息)之途(在丹道修持中,自身內息整體占位「己土」,而有「煉己」「自己」等說法,外息整體占位「戊土」,兩息合一為「圭」,即兩土合一,方現中宮,自成無心)。
多出敗元堪折壽:是說以內息之出沖開四梢,須知沖開即住,若久行此法,易致敗元,而其直接後果,可使傷壽。是古人有「煉成丹田一口氣,萬兩黃金不與人」之說。
多入龍虎兩分離:是說以外息之入沖開四梢,亦須謹記沖開即住,若久行此法,先、後天本命真元(龍、虎)兩相分離,而使後來功修平添障礙。其關竅在於,若果分離,必再經龍虎大交會,而後可以龍虎放飛,若不分離,直入混成太極、金丹暗結,立至龍虎放飛。
發欲衝冠舌摧山:是說四梢沖開的標誌,在於頭髮似欲衝冠而起,舌尖似有摧山之力,這是要特別注意一個欲字。即如如之象(《道德經》中稱為「繩繩不可名」),或說動本非動。
齒斷柔筋指鉤齊:是說四梢沖開時,齒似有斷筋之力,指有如鉤之感。其中齊字。既是說十指如鉤要齊至,也是說四梢兆象要齊至。
煉至虛含無領意:是說兩路催動,本來均具意領、心領等各種修煉竅要。必要煉至領意失機,或者說「無」為領意,方為本真。虛含兩字,尤為切要,含者,今之關口也,虛含即虛化今之關口。即入兩相不明法要。亦入客我(肉身)無存關竅。通俗點說:四梢均為內、外交匯之界限,虛化今之關口,就是說沒有這些界限,化剛至柔,終成外內無別之象。
不出不入真消息:是說到達不出不入的境界,方能明了消息之本來意義。須知消息者,消滅自心。而消者,水合肖也,故不出不入之存,不是停止,也不是不動。不過無其外內之別,成其恍惚之運。
上述各言,均為初步,煉至深處,另具含義。容留學者自參。而本無之學,自化此境。
武術基礎——內篇
內與外的差別一般可能會從氣、形等觀點去考量,而認為內家重氣重柔,外家重形而剛猛。但,太極圖上的雙魚是相互嵌合,陰中藏陽,陽中含陰。內家拳與外家拳都有剛有柔,內家重氣,外家雖不太談但在鍛練上亦多有包蘊。本篇所談的「內」系指由粗糙而至細微,由直接思考而達間接思考的一個轉換的過程。從微觀的個人角度來看,一個習武者從初習武時對外形的要求,會隨著功夫的著熟而慢慢的進入內心的思考,即動作上藉由不斷的練習由拙而巧,再進一步透過思辨的過程而達大巧若拙的境界。
自巨觀的總體而言,武術從最早的求生存(獵捕野獸食物、部落戰爭)的直接性攻擊目的,進一步因哲學思想的演進,將武術融於哲學思想中,而以間接性的手段達成使用者的目的(不一定是攻擊破壞)。
不可否認的,除了哲學思想,氣的冶煉亦是內家的一大特色。本文先對內家的思想進行探討,繼而介紹練氣的原理,並對氣勁之間的關係做分析。
一、論思想
若要說中國武術與其它民族所發展武術有什麼差異,那最主要的應該是在於武術發展的思想。道家思想起源甚早,但內家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是某位先民在一次實戰中,因為承受不住對方的壓力而讓開一下,不料這一讓開,竟使對方重重的跌了一跤。就是這一跤讓該位先民開始思考道家反者道之動的精神,要打人未必要直接攻擊敵人,捨棄硬格硬架的頂抗反更能輕鬆的獲致生存。也因此,道家的思想逐漸被融入武術之中。
太極圖中央是一個迂迴曲折的正弦(in)圖形,太極圖的外圍為一圓形。這異於傳統上的直線式思考模式。在傳統上,武者想打哪就直接打哪,進入哲學式的思辨時則不然,一切先研判對方的思考模式,要先讓對方無法達成目的,且使對方想不透我的目的,這就是一種迂迴。故敵不動己不動,彼微動,我即偵知其意圖,從而移形換位,先其而動,將其引進而使其落空,並挫斷其根,讓對方目的完全落空,且陷入不知會遭何待遇的恐慌中,剩下的就看要不要打,要不要發出,要取其性命亦或斷手摺足?故單純的外家目的性極強,而內家則是無為、無目的。筆者常言:太極拳是一種因果拳,對方要下第幾層地獄完全是由對方自己決定,吾人只是順勢變化而已。
二、論原理
1.氣的定義
氣是以什麼形態存在?這個問題一直為人所爭議。科學昌明至今,對氣似乎未見較完整的報告提出。但回頭看看科學的發展史: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到富蘭克林放風箏對電做實驗,中間經過了多少年?有形的物質相較於無形的能量是好研究多了。武術上亦然,手腳招式的成就比打坐養氣容易看到成效,誰練成了氣誰沒練成,光憑肉眼實在難以判定,因此就常可看到假氣之名而做:兩手吸玻璃瓶、打瓶口破瓶底、空手摸燒紅鐵鏈、把一群弟子隔空吸發的秋風掃落葉......等江湖把戲的表演,嚴重扭曲了一般人的觀念。不過,若能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氣應該不是這麼的神秘,氣功的鍛練對身體亦仍有其極限存在。
事實上,氣即為神經電流。武術在「外」即為對運動系統(肌肉與骨骼)的鍛煉,在「內」即對神經系統的鍛煉。內外皆能由心控制,身心才能合一。人體內神經密布,而控制了身體諸多機能。腦部可透過神經元對體內各組織下達許多指令,如微血管的擴張、肌肉的動作......故練氣者云:「意到氣到」,練氣時會如蟻行、會癢、會熱等其實皆為神經電流通過時影響到了各受器(如ruini小體、kraue終端球體等)而有各種幻覺發生。
電流通過空間時會產生磁場,亦即神經電流在身體內流動時,會在體外產生感應磁場,此即為「外氣發放」,當神經受到外在磁場感應產生感應電流時,所產生的感覺即為氣感。另外運氣時可使微血管擴張而發熱,故對溫差的變化感覺亦為氣感的一種。神經電流因頻率的不同使人有舒服、憎惡、難受等感受,而有清氣、濁氣之分,人體所能產生的電壓強度、電流強度即為功力高深與否之研判指標。
當透過意志力的鍛煉,而能控制周身各神經系統時,想想看若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皆能受控制,那心跳速率都可自我調整了(止脈停息....)
2.氣的鍛煉
內氣的鍛煉不外乎透過呼吸的練習及意念的專注(守丹田)。練氣分有為法與無為法兩種。此處對其運作方式做簡單介紹,以供讀者明白其運行經過,但若無老師的指導,請勿自行修持!
有為法的鍛煉方式系以吸氣、提肛、鼓腹、閉氣等方式(進武火)對下丹田加壓再加壓,強化丹田的納氣量,待加壓至一定程度時,以意念開始導引,自丹田向下到會陰,通過長強進督脈,經命門、夾脊、大椎、玉枕、百匯,而下眉心達人中。繼而以舌頭(天橋)抵住上顎往下接任脈,自承漿通過食道(十二重樓)到膻中、中皖等穴而回到丹田,完成小周天的運行。此過程於道家稱為河車倒運,在佛家稱**常轉。修持此法者,小腹會較為凸出,身體的筋膜會騰起,身形會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