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周朝終於亡了,一個被諸侯鉗制的周天子能有多尊貴。」
他又對身邊的飛廉道:「你的子孫還不錯,替孤出了一口惡氣。」
周武王與姜太公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從西周滅亡開始,他們就不抱希望了。
「我大周能延續八百年,全賴太公輔佐!」周武王開啟了商業互吹模式。
姜太公:「多謝王上信任,老臣定當為我大周籌謀,破了這八百年的天命。」
後世的朝代表示羨慕,眼淚從嘴角流了下來。
我們也想要一個開周八百年的姜太公!
【被坑的最慘的要數楚懷王,秦昭襄王八年,昭襄王邀楚懷王在武關結盟。】
【屈原堅定地認為秦國有虎狼之心,楚國必須聯合齊國以自保,但朝中多的是被秦國打怕的公卿,不斷勸諫楚懷王與秦聯盟,討好秦國。因政見不合,屈原被流放漢北,在此期間,他寫下了《離騷》、《九章》等多篇傳世名作。】
李白:「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蘇軾:「吾文終其身企慕而不能及萬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秦昭襄王八年,屈原已從漢北的流放地返回,力勸懷王不要赴會,他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可楚懷王的幼子子蘭怕失去秦王歡心,竭力慫恿懷王前去。結果懷王一入武關,就被劫持到咸陽,昭襄王強迫楚懷王割巫郡、黔中郡的地給秦國。楚懷王拒絕,被囚禁致死。】
流氓啊!
嬴駟用驚奇的目光看著嬴稷,其他人看嬴稷的目光也有些奇奇怪怪,嬴稷尚且年幼,故而不明所以。
嬴駟心想,這可真是自己的好兒子啊,比他還不要臉。
不,孤還是要臉的,稷兒一定是遺傳了羋八子的蠻不講理胡攪蠻纏。
不過,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為了秦國,臉面算什麼!
已成為昭襄王的贏稷得意一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漢高祖劉邦更是擊節叫好,「大丈夫當如是!」
他過去沒有時間仔細研究秦朝的歷史,這也是第一次了解秦昭襄王的事跡,感慨自己終於找到知己了。
呂雉默默吐槽,「兩個老流氓」
【秦昭襄王十一年,楚懷王在秦國去世,秦楚絕交,楚頃襄王即位,那個膽小怕秦的公子子蘭成為了令尹,掌握楚國軍政大權。他與上官大夫聯合誣陷屈原,屈原被放逐江南,開始了永無止盡的流放之路。】
屈原:原來三閭大夫並不是低谷,流放漢北也不是結局,還有更悲慘的餘生等著我。
評論區
「子蘭勸楚懷王入秦被囚禁致死,他怎麼還能當令尹,楚國沒人了嗎,合理懷疑此人收了秦國的好處。」
「有沒有可能除了屈原等個別人,其他人都是贊成與秦國結盟的。」
「有時候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楚懷王盯著公子子蘭,「寡人也想知道,你還是不是我大楚的公子,秦國給了你多少好處,讓你那麼為他賣命!」
公子子蘭匍匐在地,痛哭流涕,「父王,兒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楚國啊,秦王想要的東西,不擇手段都要得到,若是父王不答應和談,秦軍必定頃刻而至,到時候,我大楚宗廟社稷一朝傾覆,兒臣又能得什麼好。再者說兒臣如何能知秦的虎狼之心,誰知秦王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挾持父王,如此無信無義之輩,當真是虎狼之君!」
楚懷王耳根子軟,見自家幼子如此痛苦懊悔,當即便原諒了他,反正事情還沒發生,自己定能躲過這一劫。
他決定強硬一回,等屈原從齊國回來便官復原職,只有屈原才是一心為自己著想。只是不知,在三人成虎,眾口鑠金之下,他的強硬又能堅持多久。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當時被稱為四貴的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涇陽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以公謀私,富可敵國,秦王室的財富還不及四貴。昭王聽從魏人范雎的建議,收回宣太后的干政權,驅逐四貴,拜范雎為相,採用范雎所提出的「遠交近攻」策略,奠定了秦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
天幕提到的四人立刻下跪謝罪,雖然他們還沒有做這些事,但王上斷案又不需要證據。
宣太后羋八子皺了皺眉,我可是一心為了秦國,為此不惜得罪母國,結果自家兒子居然還提防自己。
評論區
「宣太后太有個性了,好喜歡她!」
「宣太后是史上第一個太后。」
「她徹底滅亡義渠,使秦國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一心向東。」
「雖然手段不太光彩,但不妨礙我們喜歡她。」
宣太后看到評論區的文字,終於釋然一笑,雖然自己的兒子不理解自己,但千百年後,她卻得了無數人稱讚,很值得。
【「遠交近攻」策略即先把戰爭重點放在離秦國較近的韓趙魏三家,對較遠的齊楚置之不顧,結盟交好。范雎認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領地,這也是秦昭襄王在位期間所實行的國策。】
【蘇洵《六國論》中「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便是秦昭襄王蠶食六國的真實寫照。可惜當時的六國並沒有意識到「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或者說他們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但卻只能匍匐在大魔王的陰影下瑟瑟發抖。】
六國國君:天幕說什麼大實話,是我們不想反抗嗎,這不是有心無力嗎。
蘇洵立刻跟兩個兒子顯擺,「為父的文章被天幕認可了,你們也要努力啊。」
蘇軾:「父親,兒子的《寒食帖》早就出場了。」
蘇洵:「那是你未來寫的,現在可有什麼名篇?」
蘇軾:你年紀大,你有理。
【秦昭襄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是個不平常的一年,這一年不止楚懷王客死異鄉,魏襄王韓襄王也相繼去世,魏、韓局勢動盪。次年,秦昭襄王派兵攻打韓國,秦國將領向壽奪取了武始,左庶長白起奪取了新城。韓國眼看不能抵擋,便派人到魏國求援,魏國擔心唇亡齒寒,當即命公孫喜前去援助韓國,東周也派人加入了韓、魏聯軍,秦國以十萬人對抗三國聯軍二十四萬兵馬。】
【秦昭襄王提拔白起為主將,與三國聯軍在伊闕對峙。此時,韓魏兩國都希望對方當先鋒,自己在後策應,雙方都想保存實力,誰都不想先與秦軍交戰,兩軍貌合神離。】
評論區
「還沒打就想著撤退。」
「韓魏已經被秦國打怕了。」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打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白起發現後,便用少量軍隊鉗制韓軍主力,用主力猛攻較弱的魏軍,魏軍沒有防備,倉促迎戰,很快便大敗而歸。韓軍被魏軍的潰敗影響,軍心不穩,士兵譁變。立刻遭到秦軍左右夾擊,韓軍也步了魏軍後塵,潰敗而逃。】
【白起乘勝追擊,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攻占伊闕,奪取魏國數座城池及韓國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戰後,韓國精銳損失殆盡,魏、韓兩國割地求和,秦國則以不可抗拒之勢向東進擊。】
【伊闕之戰徹底掃平了秦軍東進之路,可謂白起的成名之戰。】
評論區
「人屠的出場秀。」
「東周是來當拉拉隊的吧。」
「他可能是來站台的」
周郝王:尊王攘夷,寡人支持的一方就是正義的一方!
秦昭襄王:你怕不是還活在兩百年前。
【自從楚懷王客死秦國,楚國上下都很懼怕秦軍,楚襄王與秦國議親,重新修訂盟約,秦楚之間保持了數年的和平。而這幾年,秦國一直在進攻魏國、韓國,兩國屢戰屢敗,不得不割地求和。】
【昭襄王十六年,秦軍攻打韓國,占宛城。十七年,魏國割地400里,韓國割地200里。十八年,白起再次攻打魏國,占據魏國六十一個邑。二十年,打魏國,占新垣、曲河。二十一年,打魏國,占安邑。二十四年,打魏國,占安城,前鋒打到了魏國都城大梁】
評論區
「」
「魏國:你不要過來啊!」
「求魏國心理陰影面積。」
【當然,魏國並不是獨一份,秦昭襄王是時間管理大師,在關照魏國的同時,對於其他五國也沒有放過,除了燕國距離太遠,中間隔著趙國,沒有發生直接戰爭外,其他國家都被大魔王贏稷頻繁攻略。】
評論區
「尤其是趙國。」
「太慘了!」
趙武靈王:「天幕倒是說清楚啊,我趙國怎麼了,還有長平之戰是怎麼回事?」
趙王也不必心急,趙國這麼重要,天幕總會說到的。
【面對秦國的強勢崛起,六國也曾合縱攻秦,但結果卻充滿了戲劇性。】
【秦昭襄王十九年,嬴稷稱西帝,派遣使臣尊稱齊湣王為東帝。齊王聽從謀士蘇秦之策,自去帝號,並約諸侯合縱攻打秦國,但六國各懷心思,合縱無功而返。】
【昭襄王二十二年,燕、秦、楚、趙、魏、韓六國在秦王組織下聯合攻齊,在燕軍名將樂毅指揮下大敗齊軍,長驅直入,攻占齊國都城臨淄,攻取齊國七十多城,齊國只剩下莒、即墨兩城,齊王逃奔於莒,近乎滅國。五年以後,在齊國名將田單指揮下,齊軍才打敗燕軍,收復失地。】
評論區
「這波是反向合縱!」
「從西往東或從東往西,都是縱向的嘛。」
【在此之前,秦國與齊國是戰國時期的東西兩極,其他五國都要受到他們的擠壓,秦國攻打齊國是為了與齊國爭奪話語權,從兩極成為一霸。那麼,為什麼其他五國也這麼積極呢——當然是因為齊國的騷操作。】
齊桓公:「後世的孽障又做了什麼?」
管仲提醒道:「此齊國非彼齊國!」
齊桓公:
是啊,戰國時期已經沒有姜齊了,哪個國家統一也與自家無關,但是,「寡人想看他們的笑話。」
管仲:您高興就好!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