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項重大的改革舉措,大明士紳的圈占的土地其實並沒有滿清那麼嚴重,占有率最高的是宗室。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據後世統計,到天啟年間,皇室宗親占有的土地是整個帝國的七成,到明朝滅亡時,皇室宗親的人數達到百萬。
這些人全部不生產,只等著國家供養,還占有大量的土地,國庫入不敷出是自然的,可按照分封的真實情況,是不可能這樣的。
除了親王其他人是不封給土地的,而崇禎時還存在的親王只有三十四個,其他的都是各系親王的子孫後代,三十四人再怎麼分封,也不可能占據七成土地,可見這裡面有多少是被強占的。
當然生活混不下去的宗室不是沒有,從嘉靖皇帝開始,朝廷已經經常發不出祿米,那些鎮國中尉,奉國中尉等俸祿少,又沒有土地的宗室跟市井窮人並無區別。
各地都發生了這樣的宗室去當地官府哭訴,要求支取俸祿,得不到回應後甚至衝擊官府,或者乾脆去做奸犯科。
別看最小的宗室爵位一年也有百多石祿米,可他們拖家帶口的,家庭人口多啊,無所事事的宗室什麼都不讓干,除了去生孩子還能幹嘛。
說白了,大明的宗室就是一個社會的小縮影,高高在上的親王郡王等占有絕大多數的土地和資源,底層的旁支宗室,如果不得寵,也是窮的叮噹響。
這次的清查對大多數沒有土地的宗室來說是個好消息,至少朝廷收回多於的土地,就能多收賦稅,也就能付得起他們的俸祿,故而反對的都是親王郡王等高爵位的宗室。
許多底層的宗室是舉雙手贊成的,故而這次的革新沒有引發動盪,畢竟人數最多的是底層,高層雖然蠱惑他們去鬧,可誰是傻子呢。
他們不是士紳,有其他人投獻土地在名下,士紳是不要交稅的,宗室也不用,可他們根本沒土地的分封,名下有了土地不是照樣要納稅。
不像親王也是不納稅,可人家原本就有土地分封,多出來的誰敢去查,這一有一無區別極大。
僅僅一個月,為首的周王唐王就清查完畢,上奏多出的田地,自動上繳或歸還原來的地主,皇帝極為高興,下旨嘉獎兩位親王。
內閣中這些日子極為繁忙,宗室革新不僅是土地的問題,還有對於宗室的控制,是大明兩百多年來形成的禁令,如今要商議的是放開哪些合適。
「首輔大人,科舉之事先帝時就放開了,可那些宗室根本不願意去考試啊,再強調這事又有何用。」
孔貞運無奈地問方越貢道,明朝晚期,大約在萬曆晚年就曾對宗室進行過改良,開放禁令不是沒有,可是讓他們科舉他們不去啊。
「開仲兄啊,不是所有的宗室都不想去,而是當初那禁令只是解除一道縫隙,考上了又能怎樣,宗室不得離開封地,他們就是中了狀元又如何,反正當不了官。」
方越貢搖頭苦笑,其實明朝的宗室改革,阻力最大的不是宗室,而是文官集團,放開禁令讓他們經過科舉當官而謀生活,這對士紳集團是有很大的衝擊的。
科舉的名額就那麼多,多了宗室來搶奪名額他們當然不願意,明朝的奇葩就在這邊,誰都知道放任宗室遊蕩不是好事,可誰也不願放棄既得利益,寧願坐著破船跟它一起沉了。
宗室不像百姓,許多百姓是沒能力讀書的,宗室卻不然,再窮的宗室,從小都經過讀書教育,大明很早就建立了宗學,專門讓宗室子弟讀書用的,等於說他們的起點比絕大多數人要高。
古代讀書並不容易,書籍數量不多造成價格貴,不是窮人買得起的,文房等消耗品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除了有錢人,只有家裡本身有讀書人的人,才能讀得起書。
陳子強要不是因為這裡的父親是秀才,他也不可能讀書,就那些啟蒙的書籍,普通人家就要花費幾個月不吃不喝的生活費去買。
方越貢的話讓大家苦笑,這一關難過啊,大明到了現在,士紳集團已經把持了朝政,別看內閣高高在上,若是全體官員反對,他們也頭疼。
可再不放開這限制,宗室的革新不過是飲鴆止渴,人員是在不斷增加的,一代代子孫生出來,全部要供養,再多的賦稅都付不起這巨大的窟窿。
萬曆晚年女真崛起,遼餉增加到780萬兩白銀,可宗室一年的俸祿就要這麼多,想想都覺得可怕。
雖然現在已經改了爵位,可原來封賞過的不可能把他降了啊,要改的只是以後要繼承的子孫,可基數在那,就是再少的俸祿那也是銀子。
范景文遲疑了一下,嘆了口氣說:「看來還是用繡虎的策略,另開恩科吧。」
孔貞運點點頭,望著方越貢說:「四長兄以為如何,為兄贊同夢章兄的意見,繡虎所言極是,咱們先拋出同科考試,若是反對者太多,再改為恩科考試。」
「好吧,只能如此了,可那小子把百官比喻成猴子,小弟聽了就生氣。」
方越貢無奈地答應後,氣惱地嗔道,范復粹哈哈大笑,連說有趣,楊嗣昌卻是讚賞地說:「諸位別說,繡虎那腦瓜子就是好用,他把人性看的透徹啊。」
原來幾天前大家就這事商量了許久,陳子強拿出一套方案,另開恩科把皇室宗親和士子考生分開來。
原本的科舉是三年一次,而所謂的恩科是皇帝因為國家有重大事情加開的考試,陳子強把宗親的考試列為恩科,說的是天恩浩大,恩從上出,定為每五年開一次皇室宗親的科舉,並定下宗室非進士不得為官。
不像普通人舉人要是有門路就可以為官,這對士紳來說是個尚能接受的範圍,可陳子強說為了不被人反對,先拋出一起考試的策略,若是反對在提出這方案。
方越貢問其故,他得意洋洋地說了一個小故事,就是現代人都知道的猴子吃香蕉的故事,養猴子的人早上給了兩根香蕉,晚上給三根,猴子大鬧不同意,養猴子的人改了一下,早上給三根,晚上給兩根,猴子很高興地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