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從來都不是那些所謂的賠償款項,以及礦物礦石。我要的,是英、美、法這些國家親口承認,德國強行攻華的不合理性。」柏總理冷然道。
表面看來,即便他們站在協約國的陣營中,所能夠獲得的好處十分有限,不僅要把本國最為先進的武器送給英、美、法等國研究,獲得的賠償款項也不占優,只能拿到些辛苦費。但是,只要協約國的成員們都承認了德國與華國所簽訂的條約的不合法性……以同樣手段逼迫華國簽訂各項條例,並在華國大肆掠奪資源和財富的他們的行為,也就站不住腳了。
柏總理的目標,從來都不是趁著這次的歐戰獲取多少好處,他要的,是站在道義上的制高點,徹底把那些殖民過的勢力全部趕出華國!
現在,也許英美法三國還沒有看出華國政府真正的意圖,又或許他們已經看出了一些,但是沒把這當回事兒。終有一日,他們要為此刻的輕忽而付出代價,不得不把到嘴的諸多利益吐出來。
&來如此。」憑著多年的默契,一聽柏總理的話,秦老便明白了他的意圖:「在政治方面,你的確比我有遠見。」
&不犯我,我不犯人。過往的事我無法改變,惟願從今往後,華國自強自立,再無人敢輕易犯我邊境,跨我國土!」
&志不渝,不忘初衷,甚好。」秦老點了點頭:「只怕那些洋人以己度人,以為我們只是想要在此戰中分一杯羹,卻不曾想到,我們不屑從他們手中奪走什麼,我們只要拿回原屬於我們的一切,捍衛我們的尊嚴。」
忽地,他似是想起了什麼,又蹙起了眉:「對了,你與英、美、法三國人訂立的盟約……槍支彈藥也就罷了,你當真要把坦克送過去?」
他們的優勢本就不多,若再將自己的尖端技術暴露在對方面前,只怕手中的底牌就更少了。
柏總理冷笑一聲:「若沒有坦克拋磚引玉,只怕那些洋人還不肯讓我們入局。」
顧氏的槍支彈藥以及大炮火藥在美國、歐洲等地的確暢銷,但也還沒有到讓英、法、美三國分外心動的地步。
誠然,現在他們讓華國入局,帶華國玩兒,或許可以平價買到這些,省下一大筆開支,但相對的,他們戰後所得的利益就要分一部分給華國,那個時候,他們能夠得到的東西,又豈是這麼一筆用於購買武器的開銷能夠比的?這並不划算,對於他們而言,分蛋糕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
但是,在這個籌碼的基礎上再加上坦克,一切就不同了。
坦克意味著一項新的、尖端的技術,它剛剛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震驚了大部分國家。
法國、美國,包括協約國的對手德國,無不對這項技術垂涎不已,就連坦克的初始製造國英國,也因為自身坦克技術才剛剛起步,局限性太大,而渴望得到改良坦克的技術。在他們的情報中,德、華之戰中出動的坦克就具備種種誘人的要素——他們都不知道華國的坦克到底是什麼時候研製成功的,但技術既然已經如此成熟,想必這個時間要比英國還早,華國應該是把坦克作為秘密武器藏了一段時日。
現在,他們與華國簽訂了那個協約,只要從華國手中拿到坦克,立馬就可以送上戰場,在戰後,他們也可以把各自得到的坦克帶回去,仔細地進行研究。這種機會,可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可以說,正是源於對坦克技術的重視,協約國的主要成員國才答應帶華國玩兒。現在,他們雖然對華國已經有所改觀,但在他們的心中,華國還是那個需要在他們手下討生活的小弟,這個小弟或許現在手中握有那麼一兩項尖端技術,但其餘方面還是不行,並不足以讓他們慎重對待。
如今,英法美三國用一張入場券換得了華國最先進的武器,看似是他們的勝利,實際上,究竟是誰得利更多,就不好說了。
&若是真讓他們吃透了坦克的技術,日後與他們對上,就不好辦了。」秦老的話語中滿是憂慮。
別看現在英美法三國對華國都親親熱熱,態度似乎好得不得了,但國家相交的本質,即是弱肉強食。利益一致時,可以結成暫時的同盟,利益不一致時,就要憑拳頭說話。
華國崛起的時間不長,根基不及那些老牌強國。在海戰方面,他們的技術還遠遠及不上歐美,若是再失去陸戰上的優勢,只怕又要回到當初被他們欺凌的狀態。
&心吧,我又豈會把最尖端的技術送給他們研究?我準備送去給英美法三國的三輛坦克,性能也就比英國目前用的好上一些罷了,花些時日,他們自己也能研製出來。顧丫頭現在正領著人研製的,可比那要好太多了。你就算不相信我,也該相信顧丫頭。那些洋人在進步的時候,我們,可也不會原地踏步,等著他們趕上來啊。」
秦老想了想,道:「說的也是。有舍才有得,有競爭才有發展,是我拘泥了。被人家遠遠甩在身後的時候,拼命想要趕上去,待有了些許優勢,倒開始瞻前顧後。」
柏總理哈哈大笑:「這也怨不得你。你有這方面的顧慮,我難道就沒有過?只是,再怎麼顧慮,我們都只能做出對當下最有利的選擇。」
在與英美法三國達成共識後,華國與這三國政府進入了短暫的蜜月期。這些國家的負責人對華國政府派去的外交官親親熱熱,仿佛前段時日柏氏政府把這三國的勢力趕出b市時產生的糾紛不存在,這三國在其後對柏氏政府進行的技術封鎖也不存在一般。
從種種事件中,華國方面看出,英美法三國雖然同屬協約國陣營,但彼此之間,也不那麼同心。加入協約國的國家不少,雖說都有同盟國這個共同的敵人,但真正能夠做到一條心的又有多少?那些矛盾,不過是被掩蓋在對同盟國的仇恨或覬覦之下。看穿這一點,華國外交官開始在各國之間製造小矛盾,爭取讓協約國的勝利沒那麼順利。
到現在,大部分人都已經認可,最後的勝利必定會屬於協約國。
同盟國的實力在不斷被消耗,本應作為同盟國中堅力量的義大利與協約國簽訂了《倫敦密約》,在背後狠狠地捅了同盟國一刀。在目前同盟國的主力中,奧匈帝國內部矛盾尖銳,奧斯曼帝國的輝煌早已是昨日黃花,真正扛起與協約國之間的交戰中重任的,也就只有德意志第二帝國。
協約國這邊,雖然英國、法國實力在連年的戰爭中消耗了不少,但新加入的美國卻還戰力充沛,不似德國一般,孤立無援。
因為內部革命爆發的緣故,俄國目前對於戰爭的貢獻已經大不如前。
除了給暗地裡協約國使些小絆子,讓協約國內部再多一些內耗之外,華國政府也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從俄國手中奪回失去的領土的機會。沒有哪個國家,如同鄰居俄國一樣,從華國掠奪了如此多的領土。
今年,對於俄國而言,註定是一個不平靜的年份。
二月革-命掀翻了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統治,目前,俄國內有兩個有實力的政權在相互鬥爭,一個是現在的掌權者,被後世稱為「臨時政府」,一個是列寧所領導的蘇維埃政權。
華國政府就在等待機會,準備把往日的恥-辱從虛弱混亂的俄國身上討回來。
大概是知道華國政府瞌睡來了,盤踞西北的張勳充主動為他們送上了枕頭。
見到華國政府勢力一日強過一日,聲望也與日俱增,張勳充坐不住了。他生怕哪一日,自己就不上了韓江的後塵。在惶恐和擔憂之下,他選擇了與俄國臨時政府聯手。
而俄國方面,也擔心華國新崛起的這股勢力會對他們產生威脅,干涉他們的內政,便打算把華國的水攪得混一些,好讓華國政府無暇顧及其他。
可惜,他們錯估了華國政府的勢力,高估了張勳充手中的力量,便註定要為此而付出代價。
這個月,華國政府對著向他們進攻的西北政府,亮出了寶劍。
沒有任何人會指責華國政府恃強凌弱,在張勳充聯合俄國政府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要被輿論所抨擊。
交戰的雙方一方剛剛把洋人趕出華國的地盤,為華國狠狠爭回了一把顏面,另一方卻為了奪-權,不惜聯合洋人攻打自己人……民眾會選擇站在哪一邊,一目了然。
俄國臨時政府雖然幫助張勳充抗擊華國政府,但畢竟自家門口還有那麼多事等著解決呢,自然不可能派出太多的援軍,只是象徵性地派了一小隊人馬過來。
張勳充看著那隊「援軍」,險些急紅了眼,彼時,華國政府軍已經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