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詔獄共出人 話題轉移去永巷
「陛下,按理來說這四大詔獄皆可,只是眼下此事事關重大,不僅要讓文武百官心服口服,而且皇都的老百姓都在議論此事,老臣建議這仵作還是來自廷尉詔獄比較穩妥,而且廷尉詔獄就在皇都之內,仵作來大殿內也花不了多少時間....」魏其侯竇嬰,言辭懇切地奏請道,心裡想到的是只有廷尉詔獄裡的仵作才會讓人信服,若是換了其他的詔獄,別說時間來回耽誤,那人也是信不過的!
魏其侯竇嬰的話還未說完,柏至侯許昌立馬站出來,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魏其侯說得在理,只是單從從廷尉詔獄出一個仵作出來,恐難以服眾。正如剛才兵分兩路一樣,得要去義莊和長安街取樣,這樣回來好一一對峙。微臣提議,宣上林詔獄的仵作來此,和廷尉仵作單獨先後驗屍,如此這二人就不得串供和作弊,而且上林詔獄在上林苑裡,那裡的官差衙役都很少與文武百官有所接觸,不像廷尉詔獄可是是奉皇帝詔令拘系王公、將相大臣等...」
柏至侯許昌的話講得十分有道理,這廷尉詔獄雖是奉詔拘押王侯將相,但和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若僅僅是讓廷尉詔獄的仵作過來,只怕是難以服眾,還是柏至侯許昌提出得妙,這兩個詔獄各出一個仵作出來,單獨先後驗屍,如此就是有歧義的地方也不好當眾作弊。
話說此時,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都難得一致向漢景帝提議道:「陛下,柏至侯說得不錯,此事事關淮南王世子劉遷及匈奴細作,不可不慎重!」
神色冷寂了片刻之後的漢景帝,卻沒有應承滿朝文武百官,話鋒一轉對著太子劉徹,開口提問道:「太子殿下,覺得眾位愛卿的提議如何?」心裡不由地暗暗記下來,原來這幫老狐狸的手已經伸到上林詔獄裡去了,真是自己始料未及的事情。
起身站起來來到大殿上的太子劉徹,恭敬地回復道:「陛下,這些都是捨近求遠了,眼下兒臣覺得還有一個地方比較合適,只是一時眾人都難以想到。那就是皇宮中的永巷,永巷裡的人對朝堂以及對外,都是與世隔絕。所以,兒臣認為眼下為了查明真相而出仵作,此時永巷是最合適不過。」心裡想到的是,父皇為何把問題拋給自己,只怕是不希望此兩處詔獄真的出了仵作過來,而自己已經明白聖意,何不舍遠求近,直接讓永巷裡出個仵作出來,如此更能讓人信服,以及節省時間和來回的成本。
太子劉徹的話音一落,此時大殿上便鴉雀無聲,漢景帝面帶微笑地對著大殿上的眾位愛卿說道:「那就依太子殿下所說的去辦!」說完之後,招手讓站在自己身邊伺候的小宦官施公公來到自己跟前,附耳輕聲交待了幾句話之後,便讓辦事利索的小宦官離開大殿上,去永巷裡請一位仵作過來....
喜歡永州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