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荊州鹿林山,人文薈萃,地靈人傑,上面坐落著天下所有讀書人最嚮往的聖地,天問書院,每一代能從書院中畢業的學子,不是出將入相,執宰天下,就是退隱山林,著書立作,成為一代大儒。
「老師,外關傳來消息,靈河散人徐客清送來拜帖,想要進入藏書閣借閱上古秘典,目前已經進入關內,不日便要抵達書院,不知老師可否應允?」
鹿林山下面是天問書院,上面則是天問門真正的山門所在,這一日,鹿林山山頂三問齋中,一個中年儒冠修士靜靜的看著他的老師寫完一副《龍庭貼》,然後神色恭敬的問道,仔細一看,此人正是與張志平一同從海外歸來的洪泉道人。
「書院之中早有規定,任何人都可以來藏書閣中借閱典籍,洪泉,你為何有此疑問呢?」
洪泉道人的老師,是天問門的門主,名為孟長河,學識淵博,好為人師,曾為多部文宗經典作注,一力在天問門中推動改革,帶著天問門從千年前的衰落進入了鼎盛時期,聽到洪泉道人的疑惑,不緊不慢的問道。
「徐客清代表著豐冠玉,這些年來一直拉攏著那些中小勢力為豐冠玉搖旗吶喊,現在突然找到門上,又提到了上古秘典,會不會是察覺到了門中的······」
洪泉道人慾言又止,眼中也帶著一絲猶疑,徐客清的拜帖確實有些突然了,以他的地位,應該知道不可能現在便拉攏到他們,畢竟太玄道人春秋鼎盛,至少還有五百年壽命。
當然,魔災之中,發生什麼意外也不足為奇,不過,這也不是豐冠玉膽敢提前拉攏他們的藉口,原本他也覺得是不是自己多想了,只是徐客清又提到了上古秘典,自然就由不得他們不懷疑了,此書正好關係到了他們這些年的謀劃。
上古秘典,乃是記載著上古王朝隱秘的一部史書,哪怕是當今仙盟,對這方面的記載也大都含糊不清,絕對沒有天問門記得齊全,只是說到底,此書也不過是一部史書罷了,又有多少人會對仙盟之前的那段歷史感興趣了?
不過,對於天問門來說,卻有一項極其隱秘的計劃與此有關,現在恰好也正處於關鍵時期,小心起見,任何與此有關的意外自然都會引起他的注意了。
「不必多心,到了這個時候,仙盟的那幾位老友對於門中的計劃其實早就有所懷疑,否則也不會多次應允大唐的擴張,如今魔劫再起,盟中的目光都放在了魔劫之上,哪怕是門中的計劃暴露,也不會引來盟中的討伐。」
孟長河放下狼毫筆,看著洪泉道人溫和的說道,見洪泉道人依然還帶著幾分戒心,一臉謹慎的不苟言笑,便搖了搖頭說道:
「罷了,既然你擔心,那到時候就由你來接待此人吧,總歸是在鹿林山,難道我天問門還會怕區區一個金丹期修士不成?」
說完,孟長河便揮了揮手任由洪泉道人行動,一個金丹期修士,確實不需要他太過留意,而洪泉道人見此,也沒有多言,恭敬的一拜後便離開了三問齋······
在天問門對徐客清的突然到來感到疑惑之時,徐客清已經進入了唐國之中,不過一路上,他並沒有再一直御空飛行直達鹿林山,而是以縮地成寸之法在山野間行走,偶爾經過一些人煙密集的大城,也沒有進入遊覽,只是觀察了一下城中的修士情況後便直接離開,漸漸對於天問門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按照天問門的規定,法術不可輕顯於世,比起中土修仙界其餘地方,修仙者直接插手凡人管理來說,唐國境內的情況更類似於靈氣稀薄的小型修仙界區域,就像張志平以前所在的五國修仙界一樣,凡人歸屬於王朝管轄,修仙者大都隱世而居。
不過,這裡卻有天問門特有的文修駐世,他們出生天問書院,能孕養出一種特殊的法力,名為文氣,大都入朝為官,藉助治理一方的人道運轉磨礪心境,增長法力,像是信仰,卻又不僅僅只是香火之力。
除此之外,這裡的武將士兵也修煉一種特殊的煉體之法,增長氣血,鍛煉筋骨,雖然最高修煉到築基期就必須轉修修仙之法了,但比起其餘地方的武功秘籍來了,也堪稱是神功了。
「看來唐朝,不,天問門確實得到了不少上古王朝的遺韻啊。」
細細考量了一番唐朝修士的修煉環境後,張志平不由回想起了天問門的更多資料,傳聞之中,天問門乃是繼承了上古王朝文修的傳承,修煉之法在修仙界中也是別樹一幟,看起來,確實是很符合王朝修煉之法。
只可惜,如今乃是修仙者的盛世,天問門也僅僅只是繼承了一些基礎罷了,更多的還是結合修仙之道,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修煉之法,總體而言,還是處於修仙者體系之內。
因此略微考察了一番後,張志平便沒有了興趣,讓徐客清加速趕路,很快便到了鹿林山山腳下,一位位青衫儒冠的書生來來往往的絡繹不絕,三三兩兩的匯聚在一起不是針砭時政,就是討論天下大事,當然,這個天下僅僅只是指唐朝的天下,往來的書生雖然有修為在身,但還是太過淺薄,最多不過是築基期罷了。
不過,他們談論的一些東西倒是有些意思,徐客清走在書院前的青石古道上,忽然聽到了不遠處柳樹下兩個年輕書生的爭論。
「天地有道,聖人述之,當今仙法亂世,但也不過癬疥之疾,又豈可興亂法而廢聖道?書院這些年大力推行修行之法,實在是捨本逐末!」
石桌旁,一個看起來衣服有些陳舊的年輕書生激動的說道,引起了旁邊一些人的注意,不過,他們看向此人的目光卻都隱隱帶著一絲嘲諷。
「迂腐之見!當今乃是仙法盛世,又豈可因偏頗之言而視而不見?惶惶天下,各國散亂,非眾人心不一也,乃是力不足也,力不足,自然要以法補之,難不成你杜明和還能憑藉一張嘴,便為我大唐開疆拓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