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拜見五行師伯!」
雖對祖鳳不曾一同現身有些驚異,通天卻也在入宮的第一時間,向著梅自寒拜道。
&須多禮,」梅自寒右手一抬,便令通天直接起身,其後方才問道:「汝不於碧游宮內靜修,反而前來混沌島,所為何事?」
明知師伯故意如此詢問,通天也未表現出絲毫異色,反而再次躬身道:「好叫師伯得知,弟子此來,是為眼下封神一事,敢請師伯相助一二。」
&為封神?」梅自寒故意問曰。
通天隨即便將先前鴻鈞所講,一一向梅自寒道出,最後才問道:「敢問五行師伯,計將安出?」
待其敘述完封神一事,梅自寒先是沉默片刻,此後方又言道:「自從人族出世之後,貧道便不欲理會洪荒之事,封神一事為鴻鈞道友所定,自然凡事以其為尊。」
聞及此言,通天之心一時間變得冰涼,原本其欲藉助混沌島之力,令截教安然脫劫,卻不料師伯竟然生出離世之意,倒令他不知該如何是好。
然而事到臨頭,也由不得通天不去拼命一搏,只見他再次拜道:「敢請師伯相救弟子,弟子感激不盡!」
對此梅自寒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好笑,通天竟將其弟子所使之法,用到自己身上,由此觀之,他雖為聖人,心性卻遠未有完全成熟。
&可知,天道已然參與封神一事。且以些許改變,令截教再無脫身之機?」於混沌島之內,全無天道絲毫蹤跡,是以梅自寒方才直接道明,並不懼為天道所知。
此言又令通天大驚不已,只見他不禁問道:「師伯所言,是為何事?」
&是那西方教一事,原本以鴻鈞道友之意,西方之人同樣身處封神之中,然而因天道偏袒。令其得以脫劫。如此便唯有截教弟子,方才可以補下神位之數,其餘道、闡兩教,即便門徒全部身隕。也不足其中十一。」梅自寒將此秘辛道出。
如此又讓通天一陣驚異。以三百六十五個主神位。以及四萬八千個次神推知,欲將之完全定下,僅有截教與西方教可以做到。既然因天道之故,西方教業已安然脫身,想必不會再有門徒入世,這般倒令通天十分為難。
次神倒還罷了,普通天仙便可為之,至於那三百六十五個主神,最低修為也要求金仙,甚至是太乙金仙,如此道、闡、截三教,唯有截教弟子數量足夠。
憑此不難看出,因天道插手,封神一事已經悄然改變,由天庭之事,變為針對截教之舉,無有外力相助的情況下,偌大的截教,將無法逃脫封神一劫。
見通天臉色不停變幻,梅自寒已將其心思猜出大半,於是再次問曰:「既已知自身困局,可有法解救?」
通天思慮良久,卻是不曾尋到良策,是以再次求道:「弟子無有良策,敢請師伯教吾,應當如何行事。」
&法有二,可分為上、下兩策。」說完,梅自寒便再次閉口不言,靜等通天相求。
果不其然,見師伯竟有兩個解決之法,通天急忙請道:「敢請師伯詳細解惑,弟子感激不盡!」
&策者,將封神一事歸於截教之內,汝門下過萬金仙,將其中良善之輩留下,行兇作惡之徒歸於封神榜上,以之全了天數,如此既得封神圓滿,也可保下截教基業,同時祛除蕪物,純化弟子心性。」此一解決之道,是為前生大多數凡人所想。
隨後梅自寒再次言曰:「下策者,便是將封神之事,置於洪荒萬族萬類之中,如此便不再僅為玄門之事,可擴大至整個洪荒大陸,其內自然不缺金仙、太乙金仙,可輕易圓滿封神之數。」
&此一法,卻有一大缺陷,那便是戰火一旦不加控制,枉死生靈將不可計數,又因眾多大神通者加入,量劫終戰期間天機不顯,因此極易脫離掌控,即便聖人,也無法護得門下周全。」
一旦失去天機優勢,戰火又蔓延至整個洪荒大陸,即便天道六聖,也無法控制局勢,聖人弟子雖然尊貴,其修為卻遠不如太古、上古種族,一旦對方因封神一事而戰,即便是多寶與無當這兩位新晉准聖,也很可能有隕落之禍。
畢竟其雖為準聖,卻也抵不過老牌強者,單單燭龍一人,在聖人無法知曉的情況下,便可隨意蹂躪玄門准聖,或可戰而殺之。
&問師伯,可有它法?」對於上下兩策,通天都不願選擇,上策雖好,卻要令普通弟子犧牲,至於下策,或許能讓其他修士替換截教門下,然而一旦失誤,截教之人死傷或會更為嚴重,因此通天再次開口,以求萬一的希望。
對此梅自寒心中暗自搖頭不已,只見他堅定回道:「除此之外,無有良法!」
既然如此,通天就必須做出選擇,相比記名弟子、外門弟子,通天顯然更為看重親傳弟子,不願其有任何損傷,因此待他考慮片刻,便唯有無奈道:「弟子只得選擇上策,多謝師伯指點。」
其實,通天不是想不到此點,而是因為其心性不堅,不願犧牲任何一位弟子罷了,亦或是說,他沒有斷尾求生的勇氣,這般心性,如若是在前世,根本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
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縱觀華夏古代歷史,無不如此,每每王朝更替,其中枉死者不知幾凡,也不見有豪傑之士憐憫,曹操最為困難之際,曾經以眾生之肉充當軍糧,如此方才贏得戰爭。
若非盤古遺澤甚厚,以通天之心性,基本無有成聖的可能,若非及早被鴻鈞收為弟子,其一旦出於崑崙山三清殿,便很可能在龍鳳量劫之內隕落,也就不會再有如今偌大的截教。
&已有了決定,便應毅然為之,不可左右搖擺,否則必生禍事。」見通天並未下定決心,梅自寒再次推其一把。
&叫師伯得知,無論品性如何,其均為弟子之徒,如吾直接棄之,安可再為人師?」於通天心中,仍舊不願捨棄任何一位門人。
如此令梅自寒一陣無語,作為一方聖人,爾怎可如此不智?
對於通天這一缺陷,即便梅自寒都能看出,更逞論其師鴻鈞乎?由此觀之,鴻鈞之所以應下天道之事,應該是欲以此健全通天心性,令其不再為門徒、弟子所累。
旁人或許不知,然梅自寒卻早已深知,於一眾徒弟之中,鴻鈞最為看重通天,因其一貫不服輸的鬥志,方可令修為精進到更為高深的程度。
至於元始之闡道,亦或說是維護天道之道,根本無法入鴻鈞法眼,至於老子之無為之道,雖較元始更好一些,卻也幾乎無有突破天道期的可能。
最後便是西方二聖與女媧三人,接引與准提早已是天道傀儡,因此最不被鴻鈞看重,而女媧一介女流之身,便於先天上限制了其成就,再加上修煉速度僅與准提相當,亦不為衣缽弟子之選。
為了通天本人,鴻鈞悍然毀去偌大的截教,可見其心性之堅,如若通天有著這樣的心性,自也不會收下萬仙,以致徒生大教破滅之禍。
既然封神一事已為鴻鈞定下,梅自寒也不願多加參與,是以對通天言道:「如何取捨,全由師侄一人決定,貧道原不欲參與俗事,此前為汝所定兩策,保全截教足以,至於之後該當如何,全憑師侄算計。」
見梅自寒語氣愈發淡然,通天不禁有些心驚,生恐自身惹怒對方,因此急忙再拜道:「此前一事全為弟子之過,望師伯見諒!」
&教之內,原本就有著良、蕪之別,去蕪方可存真,爾既不願傷及作惡之徒,又欲保全醇善之人,世間安得兩全之法?」梅自寒一陣無奈道。
如若通天是為自身之徒,他或許也會如鴻鈞那般,以封神一事,令偌大的截教毀去,如此通天方可從此脫離困境,以之完善心性,從此再也不為弟子所累。
見師伯話說到這種程度,通天也不得不應道:「弟子甘願取其上策,一經返回道場,便與眾弟子商議。」
聞及此言,梅自寒頓覺通天此刻已然無救,狠心將之寫入封神榜,汝竟還欲與其商議,如此誰人會甘願身死?勢必將於碧游宮內苦苦哀求,一旦通天不應,或許直接離教也未為可知。
對於此事,梅自寒不願再提,於是右手一指,又在島外大陣之中開闢一方通道,以供通天離去,其後才言曰:「此事汝可自便,貧道不欲多加理會。」
&謝師伯相助!」
向著梅自寒再拜後,通天才閃身進入通道,須臾間便已來到南海之中,此後偌大的混沌島緩緩隱匿,不到一時三刻,便已完全消失蹤跡,再也不為洪荒之人尋到。
眼見於此,通天不禁暗嘆一聲,卻是一步向著東海邁去,直接現身於碧游宮內,隨後方才令童子出於宮外,傳召一些弟子前來。
這些門徒的修為,均在金仙與太乙金仙之間,平時多做惡事,原本通天以其乖巧,不願其枉死於封神之役,然而經混沌島一行,卻不得不將之捨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