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細細的寫三皇五帝,有些水字數的嫌疑。
所以大概描述下算了
少昊執政百年,只感覺精力不濟,將王位傳給了顓頊。
自己去了聖城隱居。
此時的顓頊在國中頗具威望,順理成章的接受了少昊的傳位。
他即位後,嚴格遵循軒轅黃帝的政策行事,使社會安定太平。
傳說在軒轅黃帝晚年,東夷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廢棄人事,一切都靠占卜來決定,百姓家家都有人當巫史搞占卜,人們不再誠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於農業生產。
雖然那幾個大巫身死,可他們傳下的巫法,依然是流傳了下來,東夷方面十分的信奉這些邪教。
顓頊為解決這問題,決定改革宗教,親自淨心誠敬地祭祀天地祖宗,為萬民作出榜樣。又任命南正重負責祭天,以和洽神靈。任命北正黎負責民政,以撫慰萬民,勸導百姓遵循自然的規律從事農業生產,鼓勵人們開墾田地。禁絕民間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動,使社會恢復正常秩序
他又制定了新的曆法,還將整個天下分為了兗、冀、青、徐、豫、荊、揚、雍、梁等九州
他執掌了七十八載的天下,物色到一個賢能,便也去了聖城隱居。
他找到的賢能,叫高辛
高辛又名帝嚳是黃帝的曾孫,也算是跟腳不凡。
他在位,沒有什麼太大的功績,但人民十分的愛戴他。
帝嚳以仁愛治國,生活儉樸,他平常神色莊重靜穆,品德崇高如山。他廣施恩惠、仁愛、講究信譽。他了解民間的疾苦,對天下人都一律平等。他絕不違背自然規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靈降福萬民。
也算是一個守成之主。
他執掌了王位多年,便去了聖城隱居,將王位傳給了堯
這裡要說一聲了,為什麼退休的帝王都要去聖城隱居呢?
你想啊,若是他們在國境,新王能好好執政嗎?
堯,又名唐堯,是帝嚳次子。
堯為了管治天下,制定法度,禁止欺詐。他設置諫鼓,讓普通人都能對國事發表意見。他樹立謗木,鼓勵百姓批評自己的過失。他說:「如果有一個人挨餓,就是我餓了他;如果有一個人受凍,就是我凍了他;如果有一個人獲罪,就是我害了他。」堯無微不至地關心百姓,輕徭薄賦,因此百姓都十分擁戴他。他又大力提倡道德與和順,使天下百姓能融洽相處,使天下萬國和諧一致。
但當堯晚年的時候,發生了巨大的洪水。
堯問自己的臣子,什麼人可以治理洪水呢?
他的臣子盡皆說出了一個人的名字「鯀」
皆自一出可了不得啊,古往今來有幾個全票通過的?
說明此人確實是有本事。
堯說「他在族中名聲不好,怎麼能擔當重任?」
臣子齊齊說「不如試用吧」
於是,鯀光榮的得到了此次治水的任務。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
後來,堯傳位給了舜
舜接替堯當帝皇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大禹是個聰明的人物,他想到了借力。
有人說,天界上有息壤土,落地即生。
他就想,此物定能幫助人族治理此次的水患。
昔年神農以建木上天庭,帶回了瑤草和神鞭,大禹效仿,上了天庭。
大禹求幾個侍衛帶著他去找了昊天
好看得知他的來意,對他說「此物你找我卻是沒用,我雖然執掌天界,可這等寶貝確是沒有得到過」
大禹很失望「天帝都沒有這等寶物,難道我人族還要受洪水之害嗎?」
昊天想了想「息壤只有女媧聖人造人時出現過,據傳乃是陰陽聖人的寶物你為何不去聖城中找陰陽聖人呢?」昊天雖然沒有息壤,但還是給大禹指了條明路。
大禹辭別了天帝,便下了人間界,也不回國,騰雲駕霧的就去了聖城。
到了聖城,上了陰陽學宮,大禹便去拜見七個葫蘆娃。
葫蘆娃聽說外界人族大難,連忙聯繫自己師傅,說清楚狀況。
蓬萊仙島的陽明子,十分的驚訝,修煉果真是最浪費時間的了,此次入定,已經到了大禹治水時期嗎?
他取了些神鐵,煉製一根鐵棒,此棍可大可小,可長可短,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取名如意金箍棒。
連帶著息壤賜予了大禹,並告訴他可以拿此棒丈量水的深淺。
拿著息壤,帶著金箍棒,大禹是十分的意氣風發,他覺得自己一定可以成功!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把小腿上的毛也磨光了。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據說,大禹治水時,過家門而不入,據說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有人搞綠化?)
留下了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佳話。
舜年老以後,也象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於是舜也去了聖城,禹正式成為了這個國家的王者。
大禹年輕的時候也算是十分的優秀,勤政愛民,可到了晚年,一切都變了,
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
禹王在巡視期間,看到多數部落首領對他畢恭畢敬,可是也有的部落首領並不把他這個禹王放在眼裡,他便下令把各部落貢獻的銅湊集起來,鑄成了九個大鼎,象徵九州。每個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異獸,然後將九鼎運至宮中,號稱是鎮國之寶。各部落首領定期向禹王進貢時,都要向九鼎頂禮膜拜。擁有九鼎的禹王,當然也就成了九州大地的主人,這九個鼎後來就成了國家政權的象徵。
大禹年老,本來也想將自己的位置交給一個賢能,可是隨著他當帝王的時間越長,他越來越捨不得這個位置了。他想讓自己的兒子繼承這個位置。
可是大臣們想讓伯益繼承。
伯益也是大禹治水時的助手,他擅長畜牧和獰獵,曾教會人們用火燒的辦法來驅趕林中的野獸。所以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伯益是僅次於大禹的一位英雄。
於是大禹告訴大家,伯益是自己的繼承者,可他沒有給他權利,而是將權利給了自己的兒子,啟。
啟雖然沒有繼承者的名頭,可是因為立功越來越多,很受一些臣子愛戴。
有很多人表示「啟才是他們的王」
伯益很生氣,於是造反了,可畢竟不如啟的勢力,被啟的部眾殺死。
從此,夏啟的王位終於坐穩了,父死子繼的家天下制度正式開始了
夏啟,也喜歡週遊天下,可是與幾位先賢不同,夏啟巡遊則完全是為了炫耀和享樂。他覺得,在外巡遊,有武士保駕,美女陪伴,每到一處,有諸侯迎送,百姓助興;吃遍萬國佳肴,閱盡天下美景,真是勝似天仙,於是更加恣意玩樂。
各位諸侯十分眼紅他的生活,於是紛紛起兵造反。
無需顧忌時光的流逝,一代代的王朝更替,轉眼間,時間便到了商朝!
========分割線
昊天得了天帝之位,帝俊太一二人也是十分的配合,這次昊天接位比歷史上強太多了。
按照歷史,帝俊太一,十二祖巫盡皆身隕,整個天庭是一片的廢墟,天庭寶庫被大能不知道收颳了多少遍,一些修為低微的都敢來刮點油水,昊天接位之後,收攏了一些散仙,開始重新建立天庭,十分的辛苦。
這次,帝俊太一的保護下,天庭還沒怎麼損毀,寶庫也留了小半給了昊天,甚至留下些人手幫助昊天掌管天庭。
可以說盡心盡力。
昊天也是十分的滿意,他本來就沒有奢求多少寶物,可如今留下了小半,說實話他挺感覺帝俊太一的。
至於人手,卻是不怎麼管用。
帝俊太一留下的大多是些兵士,沒什麼高端的人才,畢竟,妖族的妖神也不願意臣服昊天啊,都跟著帝俊去了妖界。
如果按照某卡牌手遊的模式說,留下的都是白板級別的張三李四,被帝俊帶走的,都是紫色,橙色的西門吹雪,獨孤求敗,頂多給昊天留個綠色的西門吹牛。
昊天勢力單薄,哪怕是鴻鈞給他賜號東王公,掌天下男仙,可沒用啊!
他修為太低,若是修為有個准聖,那些男仙誰敢不聽話?
可惜了,修為太低,沒人聽話,再次印證了弱國無強權的道理。
昊天瑤池二人整日的愁眉苦臉,沒辦法,需要求援啊,可招誰求呢?
三界裡最熟悉的也就是鴻鈞再有就是蓬萊的陽明子了。
唉,還是找老師商量商量吧!
昊天瑤池二人駕著雲就飛向了混沌,到了三十三天外,就是跪下「求見師尊!還請師尊現身一見」
鴻鈞也挺給面子,沒多久便顯出身來。
「你二人找我所為何事?」
隨著鴻鈞的發話,預示著,封神,即將開始!
一章水完皇朝更替多好,實在是懶得想了。
下一章開始吊打准提接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