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騎對外的說法是大宛國王不尊『天子』,還意圖勾結大漢世敵匈奴人對抗大漢,實是罪大惡極,大漢此次征討,乃對大宛國的懲罰,只要大宛國百姓不『助紂為虐』,漢軍不傷及大宛國百姓。愛字閣 www.aizige.com
眼見漢軍一路逼近貴山城,都果然沒有進行擄掠,傷及大宛國百姓,大宛國百姓從一開始的恐懼、慌亂,慢慢平復下來,皆在觀望,甚至有些大宛國百姓開始責怪大宛國王,說他昏庸,大宛國小民弱,竟然還敢不尊漢天子,勾結匈奴,為大宛國遭來兵禍。
由此可見,大漢強盛到一定程度,面對漢軍的討伐,在抵抗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大宛這樣小國的百姓,甚至會反過來為漢軍找藉口,而責怪自己的君主。
漢軍五千飛龍騎分左右兩翼,相隔三十里,互為犄角並進。
每一名飛龍騎士兵都是精挑細選,本就身經百戰,銀甲、銀槊,腰掛精鋼劍,背上又背強弩,坐下漠南大草原最優良戰馬,加上鐵製馬鐙,釘了馬掌,來去如風,再配備如此精良之裝備,飛龍騎絕對是當前時代世上最強悍的精銳鐵騎,哪怕極西羅馬帝國最引以為傲的重裝騎士軍團,也絕不是飛龍騎的對手。
當然,飛龍騎並沒有在大漢以外的地方顯露過戰鬥力,特別是隔著天山山脈與帕米爾高原,大宛國與康居都不知道大漢飛龍騎的特徵以及無敵的戰鬥力。
在大宛國王看來,進入大宛國的只有五千漢軍騎兵,只是漢軍的先頭部隊,陳在大宛國東部邊境的鄧艾等一萬三千人應該才是漢軍主力。
北匈奴出乎意料的為了規避漢軍兵峰而毅然放棄千里領地一事,弄得康居上下發懵,心裡更難以遏制的忐忑,無法想像漢軍之威,竟然就嚇得兇悍的匈奴人不戰而逃?
大漢強大,康居也不否認,可大漢再強也遠在萬里,其勢力擴展到天山也應該已經是極限了吧,出了天山,大漢的勢力還能剩下多少?按照大漢核心都城長安的距離計算,大漢距離康居的確有近萬里。
不見漢軍欲攻大宛國,進入大宛國的五千漢軍加上陳於邊境的一萬三千漢軍,總數也不過一萬八千漢軍。
康居王設想,已經進入大宛國的五千漢軍應該是大漢的試探性攻擊,一旦受挫,大漢定然便會退出大宛國,而如果順利,那麼陳於邊境的一萬三千漢軍也會一同殺進大宛國。
基於這樣的想法,康居王最終還是決定派康居三萬大軍進入大宛國,與大宛國大軍一同抵禦漢軍,同時,康居王還派一支一萬人的康居騎兵北上,接管北匈奴撤出後的近千里領地。這近千里領地在一百多年前本就是康居的領地,如今不費一兵一卒『收復』回來,怎麼也是一個意外之喜。
康居大軍進入大宛國的事情第一時間被漢軍飛龍騎斥候探查到。
姜維、呂臻等的就是康居大軍。
原本應該還有北匈奴騎兵,在大漢一開始制定的戰略當中,趁著飛龍騎第一次在西域天山山脈之外展露鋒芒,大宛國、康居、北匈奴皆不知道飛龍騎的強大,如果三方聯軍,五千飛龍騎,連同鄧艾的三千陌刀軍與一萬普通漢軍騎兵,一萬八千漢軍精銳正可將他們一戰全殲。
只不過,令人意想不到,北匈奴不僅沒有與大宛國及康居組成三方聯軍,反而為了規避大漢,主動放棄與大漢臨近的近千里領地,再一次西遷,於是便只剩下大宛國與康居這兩個加在一起也沒有北匈奴強大的自己聯盟。
三萬康居大軍進入大宛國之後,當即與大宛國王調集的兩萬大宛國軍隊組成了一支五萬人的聯軍,正好是五千漢軍飛龍騎的十倍!
姜維、呂臻哈哈大笑,原本從數量上看上去極其勢弱的五千漢軍飛龍騎面對十倍於己的康居大宛聯軍,不僅沒有避退,反而一左一右兩翼包抄,主動迎擊了上去。
這態勢,好似漢軍才是五萬,而康居、大宛聯軍才是五千一般,簡直不按常理出牌。
果然,五千漢軍飛龍騎竟然主動迎擊上來,康居、大宛聯軍眾將們都驚呆了,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描繪這樣的事情。
不管怎麼說,『區區』五千漢軍就這樣張狂,這是自尋死路,聯軍正可趁機全殲這五千漢軍,首戰力挫大漢銳氣。
聯軍與漢軍飛龍騎在距離大宛國都貴山城不到百里的一處水草極為豐美的平原遭遇。
「殺!」五千漢軍飛龍騎在姜維、呂臻的帶領下,成左右兩隊的隊形直撲前方五萬康居、大宛聯軍而去。
如此囂張,康居大宛聯軍上下都難以置信,隨即更多的是憤怒。
「弓箭手準備射箭,射死這些猖狂的漢軍!」聯軍將領大聲怒吼。
聯軍騎士摘下自己背上的弓箭彎弓搭箭,聯軍步卒弓箭手也紛紛密集排列,箭頭向天,準備拋射。
漢軍飛龍騎越來越接近,當衝進兩百米以內距離,漢軍飛龍騎士兵也摘下自己的強弩,首先以強弩朝康居大宛聯軍射了一輪箭雨。
「咻咻咻……」
身經百戰的漢軍飛龍騎,騎射技術比之當年萬里大草原上的鮮卑諸部騎兵還強,更何況配備了超遠射程與強大殺傷力的當世最精良強弩。
第一輪箭雨就將康居大宛聯軍弓箭手與前部騎士射得死傷慘重,一片大亂。
很快,漢軍飛龍騎又射來第二輪箭雨,再一次射殺大量康居大宛聯軍弓箭手與前部騎兵,聯軍主將措手不及,根本不知如何反應。。
當漢軍飛龍騎衝到距離聯軍已經不足四十米,眼看馬上就要衝入聯軍之中殺戮,聯軍弓箭手才在聯軍將領的嘶聲怒吼下,匆匆射出一輪稀鬆的箭雨。
然而,漢軍飛龍騎全身皆是精鋼銀甲,就連坐下戰馬都披有鐵甲遮擋要害部位,康居大宛聯軍這種程度的箭矢根本不足以破甲,箭頭設在銀甲上直接被彈落,沒有一名漢軍飛龍騎墜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