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人叫小原澤太郎,是倭國松摩藩的一個破產手工作坊業主。
六年前小原和家鄉的浪人們一起被鄭芝龍的次子田川七左衛門招募,不過因為他的本領並不高強,加上也有些怕死,所以幾年下來都沒能進入田川的衛隊成為鄭家武士,或被鄭家某位大人物選為衛兵,而是一直在鄭家船隊做水手。
水手和船上打雜人員是鄭氏軍隊最底層的人員,也是最辛苦的人員,這些人的成份十分複雜,有鄭家從沿海招募的漁民和農民,也有被他們俘虜的海盜和商船人員,也有一些是如小原這種因為破產或犯事而被鄭家收留的倭人。
和明朝軍隊重視家丁,而視其他士兵為「炮灰」一樣,鄭氏也視那些底層水手和打雜人員為「炮灰」,想要脫離炮灰的命運,就得這些人自己去拼。如果他們不肯賣命,那麼只能在船上過著暗無天日、沒有前途和希望的日子。
鄭氏水軍在鄭鳴俊、鄭纘緒叔侄帶領下投奔太平軍後,被整編為東海水師。軍中的倭人和紅毛鬼面臨被遣散的局面,不過隨後太平軍徵召了他們,並且開出了誘人的賞賜,本就無處可去的他們大多選擇繼續留在水軍效力。
雖然不被視為正規軍,但至少也餓不著他們,更重要的是,這一次太平軍給了他們希望,前提是他們願意去賣命,去拼。
被小原稱為「鄭君」的年輕人叫鄭齊,論血緣,倒也算是鄭家族人,不過卻是離得遠了。鄭家族人上千,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姓鄭的,所以鄭齊一直在水手和浪人這個階層里打混。因為姓鄭的緣故,他被任命為小隊長,有13個手下,其中2個是倭人,1個是紅毛鬼。
小原說的《頭令》是前兩天繼《封土令》後專門下發的又一道軍功賞賜令。
《頭令》除了補充《封土令》外,明確軍功賞賜等級,上面更說,倭人和紅毛鬼如果能夠在北方取得胡人首級,那麼不但可以憑藉首級換取太平軍給予的高額賞賜,還可以憑首級向太平軍申請成為大明子民的身份。
一旦被允許成為大明子民,那么小原他們就可以擁有大明子民的所有權利,包括分配土地,參加科舉考試,成為明朝正式官兵,以及在明朝境內經商貿易權利等。
具體的權利根據首級的多少來定,即殺的胡人首級越多,那麼如小原這等非中國之人就可以享受更多的明國子民待遇,哪怕他們不願意成為大明子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軍功在大明從事之前無法想像的貿易活動。這,在從前,是被嚴禁的。
鄭齊這隊人,只有三個是海外人,其他的都是大明人。雖然在此之前,他們中的多數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明國子民身份,甚至編造姓名和籍貫,為的就是防止自己在外面犯的事被官府知道,從而牽連家人。畢竟,鄭氏水軍的前身就是海盜,如果當年鄭芝龍沒有被招安,鄭家上上下下就是大明朝最大的海盜組織。其影響力甚至不比當年的倭患差。要知道,就是當年的倭患,其主力人員也是清一色的明朝人,那些所謂的真倭不過是明朝海盜僱傭來的打手而矣。
漢人重視鄉土,非不得已絕不遠離家鄉,因此在海上討飯吃的漢人,少部分是受生計所迫,絕大多數卻是亡命徒,在家鄉有人命案子在身的。
《封土令》和《頭令》的頒布,讓這些對從前心有顧忌的漢人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也給了那些倭人和紅毛鬼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自然是得到了他們真心的擁護。
鄭齊很肯定的告訴小原和另一個倭人,還有那個叫比利的紅毛鬼,軍令肯定是真的,不用懷疑,但能不能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卻要看他們自己。如果和從前一樣,那麼再好的賞賜也和他們無緣。
「鄭君請放心,我等一定為大明朝赴湯蹈火!」
小原也是為了再次確認《頭令》的真實性,內心裡其實是深信不疑的。他的漢話說的不錯,比另一個同伴九木要流利。
紅毛鬼比利放下被他舔得乾乾淨淨的飯碗,打著飽嗝笑道:「太平軍的大帥,是東方新的征服者。對強者的話,我是從來堅信不疑的。」
天知道這紅毛鬼比利是怎麼學的一口閩南腔,若不是鄭齊就是閩南人,恐怕也聽不懂這紅毛鬼說什麼。
「鄭君,我們何時才能上船?我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索滴斯乃。」
小原關心的問道,征討滿州胡人,是包括幕府將軍在內的所有倭國人士的一致心聲,哪怕他這個浪人中的底層人士對滿州人同樣也是仇恨不矣的。他這次已經拿定主意,一定要在北上攻擊滿州胡人的戰鬥中有所表現,以生命捍衛中國。
「小原君著急,我也著急,但是我們必須要等侯命令。這個,辛苦小原君了。」鄭齊哈哈一笑,將手中的碗遞給小原。
「哈依,能為鄭君效勞,不勝榮幸。」
小原將腰一點,很是高興的拿去洗了。看著小原離去的背影,鄭齊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倭人別的不好,但在服從這一點上,卻是讓人不得不誇讚。
鄭齊這邊讚賞小原的同時,一條船隻駛向了南岸的白茂鎮,隨後一隊穿著倭人服飾的人群從船上上岸,在等侯多時的太平軍人員的帶領下,很是恭敬的前去覲見大明的齊王殿下。
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就是剛剛從倭國返回的鄭芝龍次子田川七左衛門,和他並排而行的是是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也是整支隊伍中惟一穿著明朝服飾的人,此人名叫朱之瑜,號「舜水」。
「二公子,舜水先生,請隨我來,齊王已經等侯你們多時了。」
出來相迎田川的是閩親王鄭襲派來的代表鄭全,此人也是鄭芝龍的堂弟。
「十三叔!」
田川這是第二次再見鄭全,上一次還是十二年前。朱之瑜和鄭全點了點頭,以示客氣,隨後二人聯同隨從便被鄭全帶到了齊王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