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張讓得到命令,當即開始著手調查太平道。
消息走漏,中常侍封諝、徐奉素與張角有所勾結,急忙將事情告知張角。
張角聞言大驚。
不過很快,張角就穩住了心神。
他雖然籌謀許久,卻始終沒有露出絲毫反心,只要朝廷不是立刻緝拿,並不畏懼。
饒是如此。
張角也迅速派遣弟子,攜帶大量財物賄賂張讓。
張讓本就對太平道不以為意,再加上心中不喜關羽,自然不願關羽再立奇功。
調查過後。
張讓發現張角雖信徒眾多,卻並沒有造反徵兆,當即上奏劉宏。
「角及其弟子遊歷四方,只因悲天憫人之故,並無反義。」
「陛下若聽信關羽讒言,貿然捕殺張角,還有可能激起民變,誠不可取。」
「不若封張角官職,以收其心,則太平道不足為懼也。」
劉宏心中猶豫。
中常侍封諝、徐奉等也都屢屢進言,聲稱太平道在民間口碑極佳,張角三兄弟所作所為有益社稷,能夠幫助朝廷穩定民心。
此等人物不僅不該處置,反而應當封賞。
劉宏又召集太尉許馘、司空張濟、司徒陳耽,商討太平道事宜。
太尉許馘、司空張濟,素與十常侍有所交往。
他們早就得到張讓知會,皆言張角幫助穩定民心,於國有利,不能妄殺。
司徒陳耽猶豫許久,終究沒有出言反對。
劉宏見眾人皆由此言論,當即下令冊封張角為『大賢良師』,責其幫助朝廷教化民眾,安撫民心。
卻說司徒陳耽離去以後,心中煩悶,回到家中就不斷飲酒,很快就有了醉意。
他喃喃自語:「張角雖暫時並未露出反義,卻圖謀深大,吾為黨人之故,非但不提醒陛下,反而極力掩蓋,枉為司徒。」
若關羽聽到此言,肯定會感到無比驚悚。
前世關羽對黃巾起義,就有許多疑惑之處。
就算張角掩蓋得再如何好,大漢卻也人才濟濟,不可能看不出太平道隱患。
然而。
史書從未記載黃巾起義之前,有人上表出言警示。
這固然與張角收買宦官,閉塞聖聽有關係,卻也不能阻擋公卿的進諫。
從陳耽口中,卻能猜出些許實情。
東漢末年,黨錮之禍極其嚴重,由於宦官強勢崛起,世家大族遭到無情打壓。
雙方屢次爭鬥,都以黨人失敗告終。
哪怕時至今日,仍舊有許多黨人及其親眷、族人,終身不得錄用。
若朝廷繼續這麼下去,黨人慾翻身困難無比。
想要打破朝中僵局,讓士大夫再度執掌朝廷話語權,必須有其餘勢力介入才行。
毫無疑問,太平道就有這種能力。
從歷史記載也能看出一二。
黃巾起義剛剛爆發,就有不少人上表要求解除黨錮之禍。
劉宏懼怕黨人與黃巾勾結,只得大赦天下,解除黨錮之禍。
世家大族及地方勢力,權利開始迅速攀升。
不僅如此。
為了平定叛亂,東漢朝廷不得不藉助地方軍事力量,州牧制度開始施行。
有人說,州牧制度的施行,乃是劉宏為了給大漢找條退路,才讓漢室宗親擔任州牧。
為此,他們拿出劉表乃荊州牧、劉虞乃幽州牧、劉焉乃益州牧的說法。
此言大繆。
其實除了劉虞以外。
劉焉乃是自請為益州牧,究竟是為了避禍還是有心割據一方,不得而知。
劉表的荊州牧,卻是董卓封賞,和劉宏沒有絲毫關係。
除此之外。
皇甫嵩大破黃巾以後,就被封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職位。
由此可見,州牧並非漢室宗親特權。
州牧制度的出現,讓地方最高長官,擁有了獨立的軍事、政治、外交能力。
他們成為真正的國中之國,為以後諸侯割據埋下了禍根。
所以說。
大漢之所以走向諸侯割據境地,和黃巾起義脫不開關係。
黃巾起義的爆發,讓劉宏不得不解除黨錮之禍,世家大族權利急劇攀升。
州牧制度的出現,更讓各州郡長官擁有獨立的軍事、政治能力,朝廷影響力再次遭到削減。
對大漢而言,黃巾起義就是催命符。
然而,對那些有準備的世家大族而言,黃巾起義卻是發展的最好契機。
也許正是為此。
許多野心家固然知道太平道隱患,卻仍舊視而不見,反而暗中積蓄力量。
雲中郡,溫泉縣,將軍府。
關羽遞出表文已經三月有餘,卻始終沒有得到消息,不由心中焦慮。
「兄長,我聽說張角被陛下封為大賢良師。」
就在此時,張飛手持丈八蛇矛大步走了進來,臉上滿是不解。
張飛剛剛來到雲中,關羽就將丈八蛇矛以及烏雲踏雪交給贈送出去。
張飛得到兩件東西大喜,每日縱馬舞矛。
好在這麼多年來,關羽也領悟了些許用人之道,並沒有直接大肆提拔張飛。
經過荒谷之戰,徐晃、關雄都被封為軍司馬,軼比千石。
張飛初來乍到,若封賞過甚,反而會寒了眾人之心。
故此。
如今的張飛,僅僅在關羽身邊擔任親衛,並沒有任何官職。
好在張飛通情達理,也知道關羽難處,並未心存不滿。
「你說什麼?」
關羽聞言,猛然站起身來,臉上滿是震驚。
依照關羽所想,張角三兄弟謀劃這麼多年,不可能沒有露出什麼馬腳。
以劉宏對自己的信任,只要奏疏抵達雒陽,張角三兄弟肯定在劫難逃。
如此,動搖大漢根基的黃巾起義,也就有可能會被阻止。
他如何都沒想到。
劉宏非但沒有捕殺張角,反而冊封其為『大賢良師』。
在此之前。
張角所謂的『大賢良師』只是自稱,雖然得到不少信徒認可,終究缺乏合法性。
劉宏倒好。
非但沒有捕殺張角,反而將『大賢良師』稱號合法化。
如此,張角以後再發展信徒,勢必也會如虎添翼。
「這簡直是自掘墳墓啊!」
關羽又驚又怒
他想不明白,滿朝公卿那麼多能人異士,居然會看不出太平道危害。
「究竟是陛下執意如此,還是無人出言進諫?」
關羽面沉如水。
對劉宏,關羽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
兩人雖然理念上有所衝突,劉宏對自己的器重,關羽自然看得出來。
融合了關羽靈魂,關雲長本就義薄雲天。
劉宏既然如此對待關羽,關羽自然想要盡力報效朝廷,甚至想改變大漢未來。
可惜,他的努力終究是竹籃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