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
不管是朝鮮戰事還是山東戰事,對於北京的袁世凱政府來說都是一個預料之外的狀況。原本在袁世凱看來,革命委員會能夠和日本陸軍打個有來有往就已經是最好的局面了。
事實上北洋諸將普遍認為,革命委員會雖然勇氣可嘉,但是在英國人支持下的日本肯定不是革命委員會這樣一個偏居一隅的地方勢力能夠抵擋的住的。上一次南滿事件讓革命委員會占了便宜,按照日本人的說法,那是日本當時根本沒有做好和革命軍開戰的準備,才會一時不查掉進了革命軍設下的圈套內。
而且當初有德、俄兩國在背後支持革命委員會,英國卻不願意支持日本開戰,所以日本不得不吞下了這杯苦酒,從南滿暫時撤離了。
可是現在,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的大戰已經開啟,日本現在是站在協約國的立場對德國在山東的租借地進行的攻擊,可謂是有著大義的名分在手的。德國現在已經不能給革命委員會什麼幫助,而俄國作為協議國的一員,自然不會再幫助革命委員會對抗日本。
這樣一來,日本和革命委員會之間再出現戰爭,革命委員會只能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而以雙方的經濟、軍事能力相比較,日本戰勝革命委員會乃是毋庸置疑的結論。因此袁世凱政府內的日本顧問很是樂觀的估計,一旦革命委員會出兵阻擋日英聯軍在山東的登陸作戰,他們要判斷的不是誰將贏得勝利,而是山東的革命軍究竟能支撐多久的問題。
從小站練兵開始,北洋集團就和日本政府關係密切。日俄戰爭時,北洋軍甚至公然讓日本顧問獲取清政府一方的絕密情報,從而讓日本方面確定了清政府沒有幫助俄國和趁機出兵收復東北的念頭,這才讓日軍可以下定決心和俄軍在東北放手一搏。
否則的話日本能否下定決心對俄開戰都是一個問題,即便對俄宣戰也將不得不將大部分利益交還給滿清。畢竟以日本的國力,對付一個俄國都要拼盡全力,如果滿清在戰爭最後階段對日宣戰,日本將不得不接受失敗,就當時的局面來說,滿清其實就是壓垮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不管壓在日俄哪一方身上。
但是滿清的懦弱無能,和袁世凱的投機取巧,使得日俄雙方都無視了這塊土地主人的存在。對於滿清和袁世凱來說,暗助了日本一把就能獲得日本承諾在戰後歸還南滿,實在是一件不用怎麼出力就能得到大利的買賣。
只是在這樣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剛剛成軍不久的北洋新軍居然不敢動用武力奪回本國的領土,自然也就為日俄兩國所輕視,結果就是日俄戰爭之後日俄乾脆一起分割了滿洲的土地,雖然在領土主權上還沒有進行變動,但這不過是日俄兩國在大戰後損失太大,因此才選擇了較為溫和的吞併方式。
日俄戰爭的結果,就是日俄都不再把滿清視為對手,而是把對方視為了爭奪中國土地的對手。日本雖然在日俄戰爭中挫敗了俄國,但是這場戰爭對於兩國來說意義並不一樣。
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說,這不過是一場遠東殖民戰爭的失敗,並沒有關係到帝國的生死存亡。而對日本來說,日俄戰爭實際上是關係著國家存亡的大戰。
正因為在日俄戰爭中看到了俄國的力量不是日本一國可以阻擋的,日本人才不得不將南滿的統治權力交還給滿清,試圖聯合滿清來阻擋俄國恢復之後對日本的報復。因此在日俄戰爭之後,日本陸軍和北洋集團依舊保持著相當密切的聯繫。
當袁世凱正式就任大總統後,更是在各部聘用了大量的日本顧問。而因為長久以來的聯繫,北洋軍上下對於日本顧問的判斷還是相當認同的。因此當日本顧問們就山東問題下了結論之後,北洋軍上下也是對此結論深信不疑。
段祺瑞當日在總統府開會,聲稱北洋軍最多只能擋住日軍48小時,雖然是對袁世凱抱有不滿的氣惱成分,但事實上北洋軍上下並不反對這個說法,甚至有人認為段總長的48小時還是高估了北洋軍的戰鬥力,這也是北洋軍將領沒有人站出來反駁段祺瑞這一判斷的根源。
對於袁世凱指望革命委員會和日本人打個有來有往,然後再出來調和雙方的想法,大多數北洋將領認為,老頭子這是在做夢。
只是事情的發展很快就超出了北洋上下,包括袁世凱的預料。當日軍登陸山東的時候,革命委員會居然毫不猶豫的讓軍隊跨過了中朝邊境,對駐朝鮮日軍發起了進攻,然後駐朝鮮日軍居然就被這頓亂拳給打死了,這實在是讓人跌破眼鏡。
而山東這邊,日軍從登陸開始就不大順利,等到等陸之後又陷入了革命委員會堅壁清野的戰術。在北洋軍將領眼中勇悍絕倫的日軍軍隊,居然就被革命委員會發動起來的數十萬山東農民挖出的幾條土溝給困在了龍口附近,戰前那些日本顧問所謂的登陸後十天內攻占平度,十五天攻下即墨等地的豪言一一破產。
原本對於日本顧問奉若神明的北洋官兵,面對日軍獲得的戰績一時也是大為譁然,開戰前鼓吹日軍速勝的北洋將領們開始轉變態度,紛紛指責日本和英國聯手進攻山東就是在入侵中國,而不是什麼保全中國的中立地位。
北洋將領的態度變更,不僅僅在於日軍在朝鮮、山東戰場上的表現,更為重要的是革命委員會和日軍的作戰,開始激勵起了國內輿論的民族主義。不管是南方各省還是西北地區,在去年北京政府鎮壓了二次革命之後,已經對北京俯首貼命,並無敢於公開挑戰北京政府權威的地方勢力了。
但是藉助著山東這場戰事,地方軍政力量、各省知識分子和反袁力量突然就冒出了頭,第一是指責北洋軍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只知道鎮壓國內的異己,而全無保衛國家民族之念;第二則是對袁世凱政府縱容孔教會和復辟分子大造回歸帝制的輿論不滿,認為袁世凱有背叛共和的意圖。
北洋諸將對於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撇開北洋舊人,反倒是去親近立憲派和滿清遺老的做法感到不滿。在他們眼裡,大總統這等做派頗有過河拆橋之意。
更何況,袁世凱親近梁啓超等立憲派也就罷了,但是去親近滿清遺老算是怎麼回事?大家保著袁世凱背叛了滿清朝廷,從革命黨那裡奪來了大總統的位置,現在袁世凱卻不想著酬謝功臣,反而去優待那些滿清的遺老遺少,這不是讓弟兄們里外不是人麼?
雖然北洋諸將都承認袁世凱依然是北洋軍政集團的領袖,但是大家並不認為北洋軍政集團就是姓袁的。過去小站練兵時大家都認為只有袁世凱才能做的了北洋新軍的主,一是袁世凱練兵時尚有幾分英雄氣,處事公道,提拔將領以才能為優先;二是朝廷昏暗,只有袁世凱才知道什麼是新軍,也只有袁世凱才能護著這隻新軍不變成新的綠營。
但是隨著大家跟著袁世凱背叛了滿清之後,北洋新軍的存在就失去了意義,畢竟這隻新軍從組建起給官兵灌輸的就是保衛大清,洗刷甲午之恥的觀念。大清已經不復存在了,洗刷甲午之恥也早就被諸位將領拋之腦後了,北洋上下自然也就剩下了升官發財四字。
中華民國的建立給這些北洋將領留下了一個深刻的教訓,首先手中要有兵,要是老頭子手中沒有兵也坐不上這個大總統的位置;其次要有名聲,孫、黃等人雖然手中無兵,但是憑藉著他們在國人心中的聲望,居然硬是拖垮了大清朝,可見名聲的重要性了。
眼下地方各界人士對於北京在日本軍隊登陸山東時保持局外中立的態度是群情洶洶,除了那些個剛剛被袁世凱提拔上來的北洋後輩,其他人自然是不願意為了老袁去跟著這些社會輿論對著幹的。畢竟在日俄戰爭中搞局外中立的大清已經亡了,只要稍有一些廉恥心的北洋軍人也不會認為,日軍強行登陸中國領土不算是入侵。
更何況,革命委員會已經在前線擋住了日軍,並揭露了日軍登陸山東以來的種種暴行,以山東人居多的北洋第五師官兵,在聽到這些暴行後就紛紛逃離了本軍,轉而去投奔了革命軍打日本侵略者去了。
因此在北洋內部,反對中央政府繼續保持局外中立地位的官兵是越來越多了。不少人都認為,日軍既然未在本國允許下就強行登陸了山東,自然就是入侵了中華民國的領土,北京政府應當斷然出擊,將日軍趕下海去,否則何以領導國家?
這些將領不管是真心想要保家衛國,還是只想在報紙上給自己留個好形象,他們的言論對於袁世凱政府來說都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
而對於袁世凱政府來說,革命委員會對日作戰的勝利可算不得是什麼好消息。在朝鮮戰場上打贏了日軍的革命委員會不僅在國人心目中獲得了極大的聲譽,也令北京政府處在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由於此前北京政府主張的局外中立,使得革命委員會從日本人那裡贏得的勝利果實,北京政府連半個都分享不到。
更為糟糕的是,革命委員會在對日作戰中獲得的勝利,正在促使國人把視線轉移到關外地區,原本支持北京的力量現在也正試圖更換門庭,想要投入到革命委員會的治下去。
而一直支持袁世凱的英國公使,這些天來也對其表現冷淡了許多。顯然朱爾典先生對於袁世凱之前的避而不見,感到了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