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
哈爾濱的道外區,是過去金朝上京會寧府的西北邊緣地區,這裡靠近松花江南岸,有著大片可以用來放牧的草場和捕魚的灘頭,因此本地人都稱呼這裡為"馬場甸子"。
在中東鐵路沒有修建之前,這裡的崗家店、五家子(傅家店)等村落,就是現在道外區的前身。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大批從關內招募來的工人和商人駐足於傅家店及周圍村落,以至於自發的形成了一個大集市。
由於人煙的稠密,因此清政府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組成了"傅家店辦事公所委員會",進行地方自治管理。同年,吉林將軍達桂會同黑龍江巡撫程德全,聯合奏准在傅家店四家子設置了"吉林濱江關道",於是這裡就成為了哈爾濱城市的一部分,即道外區。
宣統元年,濱江廳江防同知改稱雙城府濱江廳分防同知。到了宣統三年,除沙俄管轄的道里、南崗、香坊等地部分外,其他地區都屬濱江廳的轄界。濱江廳治下110餘個村屯,4萬餘垧耕地,5280餘戶人家,人口約占了哈爾濱總人口的六成。
從松花江上的鐵路大橋延伸過來的鐵道線,把哈爾濱分割成為了道里、道外兩大區域。鐵道線的兩邊屬於中東鐵路的附屬用地,不過從道外南北走向的景陽街開始往東,就算是濱江廳的管轄地界了。
和松花江南岸成平行線的正陽街,將景陽街以東分成了南北兩區。北面通往松花江的南北街巷就是道北街,南面和正陽街垂直交叉的街巷就是道南街。由景陽街往東,依次為頭道街、二道街,直到二十道街為止。
占地2.8萬平方米的濱江道署,就位於北十八道街和北十九道街之間的位置。至於濱江廳廳署則設於道外南十一道街處。舉凡電報、郵政、電話、駐防兵營等,就在廳署和道署之間的街道內。
由鐵路哈爾濱站前往這些地方,大約有3-5公里。而由香坊兵營出發前往濱江道署,則距離要超過8公里。
因此朱和中同軍事委員會的委員們商議之後,決定還是先藉助火車把主力從香坊運到松花江南岸,然後從鐵路線沿松花江南岸大堤和正陽街,自西向東進攻道外區的清政府各衙門、兵營和重要機構。
另外再動用55輛汽車,將一隻小部隊運到道外南二十道街,由南向北對濱江道署發起進攻。一輛汽車剛好能夠坐下一個班14人,一個連需要12輛汽車,55輛汽車可以裝下4個連多一點的兵力。和西面的主力部隊相比,這確實是一隻小部隊了。
帶領這隻小部隊的是軍事委員會成員梁廷棟,也是哈爾濱同盟會的首腦之一。事實上這位並不是東北人,而是安徽壽州人,他和弟弟梁廷樾在上海加入同盟會之後,才跟著宋教仁等人出關開展反清活動的。只不過宋教仁等同盟會員因為名氣太大,在吉林的活動被人舉報,不得不逃離東北,梁廷棟兄弟才不得不來到哈爾濱自行開展革命宣傳活動。
梁氏兄弟對於革命充滿了熱情,是最快接受吳川提出暴力推翻清政府建議的同盟會成員之一。他們的積極表現自然引起了吳川的注意,只是梁廷棟雖然充滿了革命熱情,但是在軍事上面還是不及朱和中等接受過一定軍事教育的留學生的,因此梁廷棟最終還是居於了朱和中之下。
不過梁氏兄弟是第一批主動申請加入共和黨的,梁廷樾更是被吳川推薦進入了革命衛隊,成為了革命衛隊哈爾濱支隊的支隊長。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吳川對於梁氏兄弟的信任還是要超過尚在黨外的朱和中。
且每次革命委員會會議中,梁廷棟總是在吳川之後第一個舉手支持,還能為吳川的主張查漏補缺,因此吳川一度想要讓其主持黨務工作。只是梁廷棟自己堅決要求參與軍隊的工作,並不願意坐在辦公室內看其他人去流血,因此這一次他還是搶到了帶領偏師出擊的任務。
此次跟隨他的四個連長,兩個是從受訓士兵中提拔上來的,一個是來自於奉天講武堂的畢業生,還有一個則是被梁廷棟親自說服下山的綠林好漢:天邊羊。
應該來說,這個配置對於梁廷棟來說還是相當有利的,起碼這裡沒有人能夠同他爭奪指揮權。且他的任務也不重,就是順著南北方向的街道,由南向北進攻,為西面的主力吸引一些濱江道署內兵丁的注意力而已。
每年9月下旬起,冷空氣就開始入侵哈爾濱的地界了。當梁廷棟這一路部隊乘坐卡車抵達南20道街的時候,天上還稀稀落落的飄起了小雨。這樣的天氣,街上的行人自然少了許多。對於起義的革命軍來說,倒也是增加了一點便利。
當梁廷棟帶著人從卡車上下來時,並沒有引發多少騷亂。本就沒幾個行人的街上,看到這麼一群拿著槍的軍人出現後,行人和商鋪的第一反應自然是躲避、關門,而不是上來問他們是哪裡來的軍隊。
和道里區經過規劃建設的街道和建築不同,道外的街道雖然聽著也有數字編號,但是這些非主幹道的小街巷,完全是按照原來的建築留下的空地擴展而成的,因此看起來就有些歪歪扭扭,並不是那麼的橫平豎直。
不過幸好街道兩側的建築都是舊式的四合院或大院子,因此雖然走入街道內視野不夠良好,但是卻不用擔心兩側會有什麼埋伏。只是做慣綠林生意的劉獻芹還是拉住了帶頭想要往北面小街走去的梁廷棟,對著他勸說道:「梁委員,這裡的街巷這麼狹窄,真要讓人堵住了街口,我們再多人也沖不過去啊。
我看咱們是不是分一分兵,再派一連人從隔壁街往北打,就算有一路被堵上了,起碼還有另一路可以接應。至於這些汽車,乾脆就留在這裡,免得堵了兄弟們的退路。」
梁廷棟看了看雨霧裡影影綽綽的街景,還是點了點頭說道:「也好,讓司機們留下看著汽車。葉聲你帶著人從19街過去,我們到濱江道署前匯合。」
「是。」葉聲趕緊立正對梁廷棟行了一禮,然後便招呼著自己的部下離去了。作為奉天講武堂三期學生,葉聲確實沒想過自己居然會成為一名反賊。他出身於奉天一名小商人的家庭,家裡的境況還算不錯。供他讀完了私塾和新式學堂,原本他應該去考取師範學校的。
只是年少的他目睹了日俄戰爭中,兩個帝國主義強盜對於東北的肆意蹂躪行徑後,義憤填膺的他一時激動去報考了奉天講武堂。但是在講武堂內讀了三年多的書後,他發覺自己想要從軍救國的理想似乎並不那麼容易實現。
第一,他並不喜歡那些從日本留學回來的教習對他們的教育方式,動不動就侮辱打罵學生,似乎不把學生培養成野蠻人,就不能稱之為一名合格的軍人一樣。
第二,他發覺自己缺乏一種對於指揮作戰的激情,和他的同窗不同,他總是試圖在戰場上先保護好自己的士兵,等到敵人露出了破綻後再發起反擊。但是他的這種想法並不為教習所認可,認為他的性格過於懦弱了,難以承擔起一名軍官的指揮責任。
對於這些從日本留學回來的教習來說,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了俄國人的日軍正是中國陸軍的學習對象。那麼日本人是怎麼打贏這場戰爭的,自然是依靠著萬歲衝鋒,用日軍的血肉擊敗了俄國人的機槍子彈。乃木希典這位日本的軍神,正是日本人和想要向日本學習的中國人的偶像。
在日本的軍校中,現在連彎腰衝鋒都被視為懦夫的行徑,大和武士應當直起腰板,以無所畏懼的勇氣直面敵軍的子彈前進,這才是一名合格的日本軍人。這種毫無理性的軍隊價值觀念,讓葉聲覺得自己果然不適合做一個軍人。
鑑於自己在測量學、製圖學及後勤管理學科上分數尚可,葉聲一度試圖尋找一個工程師方面的職位。只是這方面的職位一直都很難找,大清國缺乏理工科人才,所以僅有的一些工程師職位都會招募外國人,或是去國外留學過的留學生,對於本國培養的理工類學生,朝廷並不十分信任,也就不會給予什麼機會。
直到他聽說有黑龍江民政司的代表前來奉天各學堂招募理工類學生,據說黑龍江民政司打算在省內修築公路網以對抗俄國人控制的中東鐵路,因此急需大量的測繪類人才。他於是才跟著同學跑去冒險一試,沒想到居然就被挑中了。
接下來他們就來到了哈爾濱報道,然後葉聲這才發現自己還是上當了,對方根本不是在招募公路修築工程師,而是在招募推翻朝廷的軍事人員。在他們被招募之前,顯然已經被挑選過了一次,那些學堂內的保皇派分子一個都沒有中選。
當然,葉聲以為保皇派根本沒必要參與這樣的招募活動,他們的前途早就被家裡安排妥當了,只要一畢業就能按部就班的享受自己的人手。能夠跑來吳川這裡應募的,多多少少是找不到出路,對於朝廷頗有怨氣的年輕人。因此在吳川派人稍稍給他們上了幾堂課之後,大多數人就決定要加入革命了。
雖然也有幾個死活不肯參加革命的,不過葉聲卻不是其中之一,他雖然並不認為眼下的朝廷已經完全無可救藥了,但也沒有打算為了這個朝廷去死。因此在看到大勢已去之後,他也隨即跟著眾人表示自己要參加革命。於是在極度缺乏基層軍官的革命軍里,葉聲很快就被任命為了一連之長,對於他來說這倒真是一個意外之喜。如果他現在還在朝廷那邊的話,估計連個排長都不會輪到他。畢竟現在的大清新軍已經不是小站練兵時期白手起家的北洋新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