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
在德國宣布退出巴黎和會加入莫斯科和會之後,原本還在猶豫的東歐各國就不得不派出代表參加莫斯科和會,夾在俄國和德國之間的這些東歐國家,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
之前他們指望巴黎和會給自己的國境進行保護,那是看在德國已經向協約國繳械投降的分上。當德國向協約國投降之後,也就意味著英法的力量將能直接達到東歐,而不再會遇到德、奧及奧斯曼帝國的阻擋了。但是在德國宣布退出巴黎和會後,英法和東歐之間的通道就再次被關上了。
這個時候再去指望英法給自己主持公道,無疑就是在向德國挑釁了,更別提在他們的身後還有一個已經公開和資本主義對抗的蘇俄了。因此,在德國徹底轉向莫斯科後,東歐各國也紛紛派出了代表前往莫斯科,以確保本國不會成為俄國和德國共同打擊的對象。
眼下東南歐沒有派人前往莫斯科的也就兩個國家,塞爾維亞王國和希臘王國,這兩個國家背靠亞得里亞海,算是能夠直接獲得協約國的支援,因此才能拒絕參加莫斯科和會。但即便如此,塞爾維亞王國對於莫斯科和會也沒有報以惡意,因為這個王國和義大利王國正在爭奪奧地利的舊領土,哪怕不念著戰前的俄塞關係,他們也不願意過於得罪俄國人。
隨著東歐各國代表的到來,莫斯科和會也正式進入了議事程序。為了和巴黎和會有所區別,在俄共布大肆批評和揭露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秘密外交後,人民委員會也難以容忍莫斯科和會變為另一個巴黎和會。因此列寧提出了參加和會的國家或民族,不分大小都應當擁有平等的一票的主張,且和會的一切協議都應當交給大會討論,禁止幾個國家之間秘密外交,然後把自己的決定強加給其他國家或或民族。
列寧的提議獲得了與會國家代表的熱烈歡迎,不過吳川也提出了一個補充條款,他認為大國不能把自己的決定加諸於小國身上,但也不能讓小國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大國,因此他主張和會應當賦予大國以一票否決權和主要議案的大國一致原則。
對於吳川的建議,列寧其實是反對的,但是托洛茨基、李卜克內西、波蘭、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的代表選擇了支持。
托洛茨基和李卜克內西的支持不難理解,德國和俄國必然是大國之一,他們顯然不願意被某些小國的投票所左右,且這些國家大多不是共產黨執政。至於後面這些國家的代表支持,是因為他們覺得本國應當也能算大國之一,自然就支持大國的特殊地位了。
但是這些國家的代表很快就發現,他們想要成為大國之一,其實存在著重重困難。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波蘭都反對匈牙利獲得大國地位;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互相反對給予對方以大國地位,還同時受到了周邊鄰國的反對;奧地利的機會原本挺大的,但是德國代表不願意奧地利在和會上獲得過高的地位;德國還反對波蘭獲得大國地位…
這樣一圈下來,最終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大國就剩下了中蘇德,奧斯曼青年黨甚至都沒有進入各國的討論階段。雖然列寧認為,莫斯科和會應當是一個各國代表平等的討論和平的國際會議,但事實上是沒辦法做到真正的平等的。因為各國之間的歷史和現實矛盾是客觀存在的。
不要說新復國的波蘭同相鄰的各國都有著領土糾紛,他們還試圖把立陶宛重新納入波蘭境內,而即便是蘇維埃俄國自己,不僅存在著和相鄰各國的領土糾紛,還要安撫住舊俄羅斯帝國境內的各自治共和國及少數民族,以避免他們採取脫離俄國完全獨立的行動。
因此,在莫斯科和會中地位最超然的反而就只有中國了。雖然和中國相鄰的朝鮮及中亞幾個自治共和國都參加了莫斯科和會,但是他們需要的不是和會調解自己和中國的領土糾紛,而是希望能夠獲得和會承認他們的獨立地位,特別是中亞地區的幾個自治共和國。
於是在和會進入議事程序之後,上門來拜訪吳川的各國代表就變得絡繹不絕了。7月5日,接受豪斯上校指派的紐約新聞報的記者查理.辛抵達了莫斯科,他下車後就立刻跑來拜會了吳川。
在見到吳川的第一時間,他就恭敬的說道:「開普蘭先生讓我代他向您表示問候。」
吳川雖然有些小小的驚異,但很快就恢復了正常說道:「佩奇先生還在紐約新聞報?他不是正在搞全美廣播電台聯盟嗎?」
見吳川確實和報社董事開普蘭先生熟悉,查理.辛心裡頓時踏實了不少,他趕緊解釋道:「開普蘭先生雖然把主要精力放了全美廣播電台的事業上,不過他依然是本報社的股東兼董事,有時也會來報社轉一轉的。」
吳川有些了解的點了點頭,於是又向他說道:「那麼你這次來莫斯科到底是代表報社來的,還是代表豪斯上校來的?」
查理.辛不假思索的回道:「雖然豪斯上校要求我跑一趟莫斯科,但我主要還是為報社服務。當然,我更樂意為開普蘭先生服務,我更欣賞廣播電台這種新的傳播新聞的方式。」
吳川這才認真的打量了他一眼,然後慢吞吞的說道:「如果您能表現出對於新聞的那種敏感性,那麼我倒是很願意為您寫一封推薦信。」
查理.辛按捺住內心的雀躍,保持冷靜的向吳川說道:「如果您有什麼吩咐的話,我很樂意為您服務。」
吳川看著他搖了搖頭說道:「不,親愛的查理先生,您應當為美國人民服務。您知道美國人民現在需要的是什麼嗎?」
查理.辛立刻直起了身體,做認真的傾聽狀,吳川這才說道:「美國人民需要的是真相,這場戰爭的真相。美國人民為這場戰爭捐贈了大量的款項,還把自己的父兄和愛人送來歐洲參加了戰爭。但是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終結這場戰爭,從而讓文明世界恢復和平。
但是英國人和法國人顯然欺騙了美國人民,他們拿著美國人捐獻的資金和美國人的鮮血,並沒有去捍衛文明世界的和平。相反,他們正試圖利用這場戰爭為自己獲取更多的殖民地和奴役更多的世界人民。
德國人才剛剛放下武器,英國和法國就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瓜分起德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殖民地及領土了,甚至於,他們連在戰爭中保持中立的波斯和阿富汗都不肯放過,試圖把這兩個國家也納入自己的殖民地體系中。
當然,在英國和法國的封鎖下,世界各地人民的不滿是無法傳入到美國人民的耳中的。所以,我希望您能去採訪那些來參加和會的各國代表,把他們對於英法殖民統治的不滿,和期待美國主持公道的心情,正確的傳遞給美國的民眾。」
查理.辛雖然才30出頭,但卻是一個相當具有靈活性的新聞記者,否則豪斯上校也不會找上他了。因此他迅速的的反應了過來,向著吳川毫不遲疑的回答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就像那些英國人在戰爭期間報道德國人是一群毫無憐憫之心的野獸那樣,去報道他們,對吧?」
吳川思考了數秒後說道:「那倒不至於如此過火,我們並不是想要挑動美國人民對英國開戰,我們只是希望讓美國人民知道,英國人和法國人試圖把美國人當成傻瓜而已。因此,你的報道只需要公正一些就行。」
查理.辛加重了語氣回道:「是,我一定會公正的報道英國人和法國人在和會上做了什麼…」
查理.辛確實是一個出色的記者,他之後發回美國的新聞報道,讓美國人激發了對於英法瓜分世界的不滿。這些輿論極大的加強了共和黨反對威爾遜外交方針的力量。共和黨本就不滿於威爾遜總統為了組建國際聯盟對英法讓步太多的外交,他們更希望美國能夠在和會上獲得更為實際的好處,比如在中東地區獲得一、兩塊殖民地。
只不過威爾遜強行推動的參戰決定讓美國成為了戰勝國,加上十四點和平原則極大的提升了其個人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聲望,這就使得更加傾向於帝國主義的共和黨不得不做出了退讓。但掌握了國會的共和黨並沒有放棄和威爾遜總統在外交政策上進行鬥爭,只是他們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而已。
但是現在,德國退出巴黎和會,莫斯科和會的召開極大的打擊了巴黎和會的聲譽,再加上英法對於同盟國領地的瓜分又大大的削弱了十四點和平原則的崇高性。於是待在國內的共和黨議員就開始對威爾遜在巴黎和會上秉持的外交政策進行了攻擊,順帶著也提出了反對英法公然瓜分世界的主張,特別是對於中東等地區的分割。
7月15日,莫斯科和會第三次大會上,根據奧斯曼青年黨代表的提議,大會通過了對於英國入侵阿富汗行徑的譴責,並要求英國應當立刻、無條件的撤離阿富汗,還阿富汗人民以自主獨立的權利。
而就在一周前,阿富汗政府宣布了一份對英印侵略軍的公告,公告中聲稱:阿富汗人民絕不會向侵略者妥協,哪怕只剩下一個阿富汗人,也誓要同侵略者周旋到底。並聲明阿富汗王國徹底廢除同英國簽署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在英國侵略者退出阿富汗國境之前,阿富汗王國絕不會和英國進行任何談判和接觸。
對於英印政府和倫敦政府來說,阿富汗王國的公告和莫斯科和會發出的譴責,對於大英帝國來說都是赤裸裸的挑釁。而在德國退出巴黎和會後,倫敦政府已經和英印政府進行溝通,認為現在不是和阿富汗開戰的時機,要求英印政府找機會和阿富汗王國簽署一份和約,然後體面的退出阿富汗王國。
勞合喬治內閣此時正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柏林的動向上,根本無心在阿富汗挑起一場長期戰爭,英印政府認為這會是一場乾淨利落的突襲戰,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不受各地軍閥支持的喀布爾政權,但事實證明他們錯了。阿富汗和印度邊界的部落都傾向於喀布爾政權不說,就連印度人也不願意為英國人賣命了。
之前的印度農民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卻普遍的激發了印度民眾對於英國人憤怒。就連一向討好英國人的印度上層精英們,對於英國人在戰爭結束時撕毀了給予印度人更多自主權利的承諾感到不滿。以甘地為首的國大黨黨員再一次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計劃,雖然這一行動沒有得到國大黨的認可,但卻得到了底層農民的支持。
在這樣的局勢下,雖然入侵阿富汗的英印軍有著數量上和裝備上的優勢,但是印度土兵們卻並不想和阿富汗人作戰,他們或是消極作戰,或是乾脆帶著槍支逃亡,從而引發了英印入侵阿富汗部隊的士氣低落。
而倫敦和巴黎這邊面臨的形勢更加的糟糕,7月16日晚,外交大臣貝爾福向勞合喬治首相報告道:「美國人拒絕了向德國重新發起進攻的提議。他們的理由是:美國人民認為戰爭已經結束了,再把這些已經送回家園的美國軍人從溫暖的家裡拉出來,那麼美國將會先陷入一場內亂,威爾遜總統不認為這是恰當的做法。
此外,威爾遜總統還說:德國人雖然退出了和會,但是他們並沒有撕毀停戰協議,德國依舊在按照約定解散部隊和解除國內的軍事管制,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去進攻一個已經放下了武器的文明國家,我們畢竟不是野蠻人。」
對於美國人的態度,勞合喬治還是有預感的,因此他只是沉默了數秒就問道:「你對於法國是怎麼看的?他們是否還能將戰爭進行下去?」
貝爾福搖了搖頭,面色凝重的向首相回道:「法國的底層民眾反對戰爭,不管是和誰打;法國的中上階層反對向德國妥協,他們需要從德國身上拿回自己在戰爭中失去的財富。克列孟梭總理能夠滿足法國中上階層的願望,也能滿足法國底層民眾的願望,但是他不能同時滿足法國社會各階層的願望。
我認為,如果要將這場戰爭繼續下去的話,克列孟梭總理面前恐怕只會剩下兩個選項,要麼政府垮台,要麼迎來一場革命。事實上福熙將軍支持戰爭的條件是,他指望美國人派出200萬大軍去進攻柏林,乃至更東面的莫斯科,他認為美軍參戰的時間最晚,因此士氣最高,完全可以把這場戰爭進行下去。
但是美國人不是傻瓜,根本不可能接受這麼離譜的建議,為了法國人的勝利成果,卻讓美國人去流血犧牲,還要他們自己承擔軍事支出。」
勞合喬治輕輕的敲打著面前的辦公桌,良久之後才長嘆一聲說道:「我真不應該聽丘吉爾的,要是我們沒有接受公海艦隊就好了。」
對於勞合喬治的感慨,貝爾福也是無言以對,他在心裡默默想著,「這誰又能想得到呢?失去了公海艦隊的德國對於英國來說就是一隻無害的貓咪,我們自然就要想著不能讓法國人徹底削弱了德國。可是得到了公海艦隊的我們卻嚇住了美國人,讓美國人不敢再繼續削弱德國了。結果就是,法國人被徹底絆倒了。」
勞合喬治思考了片刻後再次說道:「你說,如果只有我們和法國的話,能否攻入柏林?」
貝爾福沉吟了許久後向著首相說道:「我們也許可以消滅德軍,也能打到柏林城下,但是不會找到能和我們簽署和平條約的德國政府了。那樣的話,歐洲就徹底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