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烽煙四起(3)
天津,李秀成已經整整一個星期沒有好好睡上一覺了。作為新上任的直隸總督,楊一把所有的軍政大權都交到了他的手上,天津作為北京的門戶,這裡將是今後作戰的焦點。聯軍要想儘快結束戰爭,逼迫中國政府投降,拿下北京也許是最好的辦法,這一點所有的人都認同,李秀成也不例外。
李秀成一直沒有弄明白,楊一哪來的那麼多花樣。洋鬼子西門子從上海拉來了一車又一車的新鮮玩意,有帶刺的鐵絲,楊一說這東西叫「鐵絲網」繞在木樁上就能延緩敵人的進攻,還有就是西門子送的一車車鐵西瓜,那東西可是寶貝,李秀成找人做過試驗,被楊一 稱為「地雷」的鐵西瓜,基本上是人一踩上就炸,而且爆炸的威力也大,用來防禦再好不過了。
這一個月了,聯軍在南方和李鴻章、劉銘傳、陳玉成他們打的是熱火朝天,李秀成在天津也沒閒著,整天都呆在部隊裡,督促下面的人儘快把工事修好。
通過這次在天津城外的工事修築中,李秀成明白了,洋人也有很多個國家,而且國家與國家之間也互相有矛盾。象那個西門子就很夠意思,整天幫著用鋼筋和一種叫「水泥」的東西,加上些石子建起了一座又一座堅固的碉堡,裡面架上機槍,這基本就是步兵衝鋒時的惡夢了。
天津有多重要,李秀成完全清楚。天津外圍的防禦陣地,可以說每一個陣地李秀成都親自去視察了一下,可以說,就是閉上眼睛,李秀成也能清楚的知道每一塊陣地上的情況,兵力的部署,火炮的配置等等,李秀成都一一去了解,務求做到心裡有數,一旦打起仗來才可以從容調度。
對於天津的防禦,李秀成是很有信心的,可以說完全可以憑藉外圍陣地就能挫敗聯軍的進攻。李秀成的信心來源與手上兵力和武器的充足,聯軍十萬之眾,李秀成手上也有十萬左右的人馬,聯軍進攻,李秀成防禦,就這一點李秀成成就占了很大的便宜。更何況還有地雷鐵絲網這些秘密武器,還有臨時補充的三十挺重機槍,現在李秀成手上部隊裝備的重機槍數量已經達到八十挺,把這些機槍配置在正面陣地上,可以讓聯軍死傷慘重。
有是一個黎明來臨,李秀成又熬了一個通宵,手頭的事情總算略微能告一段落,防線的布置,兵力的部署等等,總算基本完成。李秀成打了個哈欠,已經三天沒合眼了,李秀成從書桌前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活動一下手腳。衛兵送來早點,李秀成吃完後便靠在躺椅上打算稍微睡一下。
疲倦的李秀成很快就進入了夢鄉,門口警衛站的筆直,盡職的守衛著李秀成。這時候門外進來一群人,為首的正是楊一。李秀成身邊的警衛都是跟隨他多年的部下,都是認得楊一的,一見楊一突然到來,連忙敬禮。楊一習慣性的回禮,問道:「你們的總督大人呢?」
警衛趕緊回答:「稟報大人,我們老爺忙的三天沒合眼了,現在正在書房裡小睡,小的這就去稟報老爺。」這警衛雖然說的是實話,但也有為李秀成解釋的成分,要不然楊一發現李秀成大白天在在睡覺,大敵當前怎麼也不好說的清楚。
楊一趕緊制止這警衛去驚擾李秀成休息,李秀成身上的擔子有多重,楊一比誰都清楚。可也沒辦法啊,北京城裡事情也不少,楊一現在大權獨攬,百官們除了嫉妒還有怨恨,一些皇親國戚更是想扳道楊一,奪回他們昔日的容光。各種勢力在北京城裡暗流涌動,楊一必須留在北京坐鎮。
為穩定局勢,楊一也沒少下狠手。一些原來的王公大臣,先後被楊一找出各種把柄,殺頭的殺頭,流放的流放,罷黜的罷黜,這一切也多虧得到慈禧的支持,才能順利的進行。
最近楊一不斷收到 南方來的情報,聯軍已經不斷的減少在南方沿海的活動,開始收縮兵力,估計是北上了。楊一雖然對李秀成很放心,可這事情太大,還是決定親自下來看看準備的怎麼樣了。才有下來就發現李秀成已經累的在睡覺了,李秀成現在能睡的著,說明他心裡有數,楊一也放心很多。
既然來了,楊一還是決定到前沿去看看,楊一對那警衛道:「你們大人醒了,請轉告他 ,我先到外面去看一看,記住了,別驚了你們大人休息,否則我軍法處置。」警衛趕緊一貫立正,表示道:「請大人放心。」
楊一帶著手下來到天津城外,城外已經是一派熱鬧景象,眾多民工在陣地上幫著修築工事,許多陣地上部隊已經進駐,士兵們有的在幫著加固工事,有的在休息,有的在擦槍,更多的是聚在一起說話。
楊一來的時候雖然穿的是便裝,幾個警衛也只是遠眼的跟著,陣地上也有許多幫忙的民工,可楊一那一身打扮怎麼看也沒辦法跟民工聯繫上,所以當楊一來到一個陣地前想仔細看看的時候,楊一那高大的身材頓時,特別的打扮,立刻就成了哨兵眼裡最醒目的目標。
「站住,幹什麼的?你沒看見這是軍事區嘛?」哨兵阻止了楊一前進,還很負責的上來要檢查楊一,免得被洋人的奸細探去了情報。
「你,說你呢,有身份腰牌。」哨兵明顯被楊一心不在焉的樣子惹惱了,說話的口氣也有些生硬。
楊一正看的入神,一開始還真沒注意到哨兵在說話,等哨兵用明晃晃的刺刀對著他的時候,這才反應過來。這時候後面的幾個警衛也發現了情況,生怕哨兵會傷著楊一,趕緊圍了上來。
楊一正打算拿腰牌給哨兵檢查,可一摸口袋,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沒什麼腰牌。那哨兵一見楊一拿不出腰牌來,槍栓就拉了起來,子彈也上了膛,對著楊一喊道:「老實說,你是幹什麼的?」這也就是這士兵不認識楊一這才敢拿槍指著楊一。
楊一剛打算解釋,後面跟著的警衛營長趙子平就擋在了楊一面前,趙子平掏出塊腰牌望哨兵面前一亮道:「瞎了你的狗眼,竟敢拿槍指著我們老爺,萬一走火怎麼辦?」當時就把哨兵瞎了一跳。原來趙子平亮出的腰牌可不一般,這腰牌是鑲著黃色金邊的,代表了主人顯赫的地位。不過剛才士兵把槍上膛也的確把趙子平他們嚇的不輕,真要是走火了,傷了楊一,他們回去真沒辦法交代。趙子平越想越氣,瞪著士兵就要發火。楊一趕緊攔著道:「子平,別這樣,這是他的責任。」趙子平這才收起怒氣,站回了楊一身後。
哨兵再怎麼不認識楊一,也知道來了個大任務,加上幾個膀大腰圓的警衛跟了過來,哨兵更弄不清楚楊一的來頭了。不管是什麼來頭,總之是來頭不小,哨兵趕緊收槍敬禮。
「大人,我這就去叫我們連長讓他來見您。」哨兵趕緊想辦法彌補。
楊一揮手道:「不用了,讓大家忙自己的,我也只是隨便看看。」
哨兵再也不敢攔楊一,等楊一走後,這哨兵也不由擦了擦頭上的冷汗。剛才趙子平瞪的那一眼,殺氣騰騰的還真把他嚇了一跳。
楊一很隨便的陣地上走著,一面走,還不時檢查一下工事的堅固情況。陣地上的士兵們見楊一氣勢不凡,所到之處,士兵悶紛紛站起敬禮。
「誒!你們都別鬧了,讓排長好好說說,上一次楊大人帶著大夥打洋人,我們都沒趕上,讓排長說說,在洋鬼子都是什麼樣子的。」一群士兵正圍坐在一起說話,楊一見大家說的熱鬧,也偷偷來到旁邊,想聽個究竟。
「想聽啊?來,先給我把旱菸點上。」一個三十出頭的老兵,看起來是這裡的排長。看來這排長還挺會賣關子,故事還沒開 講,就西那吊了吊大家的胃口,而且那付得以的樣子也挺有趣,連楊一看了也不禁一笑。
這排長抽了口旱菸,這才開始說到:「話說當年,也是在這天津城外,咱們這些跟著楊大人從廬州出來的老兵,在楊大人的指揮下,在白河邊上……」樣排長口才不錯,把當初楊一率領新軍全殲五千聯軍於白河邊上的事跡說的很精彩,尤其說到炮戰的時候,說到大炮都打的暴膛的時候,士兵們都發出驚訝的聲音。都在想像當初戰鬥的激烈。當然了,這排長說道也有誇大的成分,把個楊一說成能呼風喚雨的人物,連戰鬥中的那場秋雨,也被這排長說長了楊一的傑作。
「就這樣,洋鬼子一個也沒跑掉,都成了瓮中之鱉。要說著洋人還真沒用,水師讓我們一滅,沒了支援的五千洋人,就這樣投降了。」排長終於講完了他的故事。
楊一聽完,正起身打算離開,自己來的目的基本達到,戰士們看起來精神面貌不錯,李秀成帶兵很有幾下。正站起來呢,楊一的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全體起立。」士兵們立刻都站了起來。楊一回頭一看,原來是個軍官模樣的在喊。楊一還沒反應過來,那軍官已經走到楊一面前,猛的一個立正,然後一個有力的敬禮道:「報告校長,新軍第三軍,第三師,十一團,三營九連連長何有志向你報告。」
這軍官這麼一說,楊一明白了,自己被認出來了,沒說的,這連長肯定是軍校畢業的學生,自己還兼著軍校的校長呢。以前每期學員入校,楊一都有參加開學典禮,被認出來不奇怪。
這連長是怎麼來的?原來那哨兵等楊一走後,越想越不對,趕緊跑去向連長匯報。要是被連長知道,有大人物來連隊上自己不匯報,那肯定得蹲小黑屋了。
連長跟著哨兵來到楊一附近一看,自己先倒吸了口冷氣,這不是萬人敬仰的校長,新軍的最高統帥楊一嗎?怎麼跑這來了?
士兵們也被連長恭敬的樣子到,沒想到,剛才大家說話的時候身邊居然來了個大人物。這時候那排長也人出楊一了,吃驚的叫到:「楊大人,怎麼是您?我是李二樹,您還認得我嗎?當初跟您從廬州出來的。」
這時候,眾人才明白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什麼人了,雖然新軍沒有磕頭行禮的習慣,可這些從鄉下出來的士兵突然見到這樣的大人物,還是一起都給楊一跪下磕頭道:「參見大人,小的們給大人請安。」這時最害怕的就要數那個哨兵了,今天也不知道是撞什麼邪了,自己居然敢拿槍指著總老大,現在這哨兵真狠不得扇自己幾耳光,平時大家想見楊一都沒可能,自己倒好,楊一來到面前。居然拿刺刀招呼,要被連長知道了,肯定得倒霉。這哨兵跪在地上,兩腿還在不停的哆嗦。
楊一見如此,知道今天是裝不下去了,趕緊笑著對大家道:「都起來吧,把部隊的規矩都忘記了,以後在部隊上,不管是遇見誰,都不興磕頭。」
士兵們哪裡敢起來,楊一大聲喊到:「全體集合。」大家這才紛紛站起來,站成一隊。連長何有志也趕緊來到隊伍前喊口令:「向右看齊,立正,稍息。」然後回過頭對楊一道:「請大人訓示。」
楊一來到隊伍前,隊伍猛的又是一起立正,這連長看來帶兵有方,是個人才。楊一滿意的看了看連長何有志,對大家道:「稍息,我這次下來也只是隨便看看,大家別拘束。今天我下來看到的一切都很滿意,大家都是好樣的,部隊訓練的很好。我再次強調,今後在部隊裡,只有軍禮,見誰也不磕頭。聽我口令,全體解散。」
士兵們都不敢相信的互相看著,沒想到楊一這麼簡單就結束了講話。
「大人,您來了怎麼也不讓人叫醒我,真是失禮的很。」楊一的背後又有人在喊,楊一不用回頭就知道,是李秀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