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 . ,最快更新狩宋最新章節!
凝陽書院,講壇四方閣三樓的四面牆壁,突然想起了花燈一樣的牆。讀字閣 www.duzige.com
萬適正為之驚訝的時候,就看見渤海的學生們都站立了起來,眼神熱烈地望著講壇入口的大門。
走在前面的是身穿淺黃色衣袍,頭上戴著一頂小冠,腰上簡單的腰帶上有一隻玉佩的渤海王。
渤海王比想像的要年紀大一些,長相很普通,但是行為舉止中正之中,還有很濃的書卷氣。他的步伐很大,走得很快。
他的身邊,是身材比渤海王還要高一些,披著長發,髮髻上只有一隻玉簪的王妃。王妃手中捧著十多本書,步伐與王爺幾乎保持著一致。
王爺和王妃後面,還有十多個戰士,他們手裡都拿著一些器具,身上的武器也都是滿的。
渤海王和王妃並沒有和人打招呼,而是直接快步走進了四方閣,很快就出現在了四方閣的二樓。護送的戰士一部分留在了一樓,一部分進了三樓。沒有人在二樓幫助王爺和王妃,而是任王爺和王妃飛快地整理著講課需要的資料和物件。
兩個人對能夠擴音的機關的使用非常熟練,很快四方亭就傳來了王爺安定,語速不慢的聲音。
「好了,我不知道今天為什麼同學們對我如此尊敬,就好像我突然長了十幾歲,比陳摶先生都要老。不過還是請坐下。」
學生們坐下,但是有幾個人大聲道:「王爺,您一心為國,京城卻百般猜忌,這不公平?」
高繼沖輕輕的笑聲傳出來:「不公平嗎?很公平。北方六省,確實是自行一套。皇太后生氣也很正常。不過我只是一個書院的院長。政務院是冀王負責,這些麻煩事,冀王會處理好。我還是在這裡安安靜靜教書為好。」
學生們也都笑了,氣氛也輕鬆了下來。
高繼沖笑道:「說起不一樣,我最近特別有感觸。南方來的同學,請站起來一下,讓我看看你們有多少。」
講壇的四周台階上,一群一群的人站起來,已經有了五六百人的樣子。
高繼沖示意他們坐下。
「看樣子人數比我預料的要多出很多,是不是你們很多人都不肯寫文章啊?其實你們都應該寫一寫,也許就是不一樣的格局。我已經在這裡講了七八堂課了,算起來有兩個月的時間。這七天是我收到的書籍最多的七天。」
高繼沖指了指面前的書籍。
「書寫的多當然好,不過我看了一下,九成都是琴棋書畫。就算是偶爾有一兩本不同,裡面也有一多半琴棋書畫。江南文風之盛,可見一斑。我以前看歷代史書,就發現從漢以來,個人的文集越來越多,風花雪月還真是迷人得很。」
渤海的學生們都轟然笑了,而南方來的文人都面面相覷。
「從則天聖皇后開始,就有科考取士,我一直在想,要是在過幾代,海量的文學之書,要是靠該怎麼考,真是頭疼。後來再想了一下,就覺得,似乎不需要靠那些東西,一時所感,賦詩一首,需要考嗎?」
萬適算是看出來了,高繼沖講課和其它的幾位先生太不同了,他講得很隨意,但是思想卻很跳躍和尖刻。
笑聲中,渤海王舉起了一本書:「這本書,算是我這幾天一直在看,一直在查證的一本書。他的作者叫做萬適,河南來的學子。這本書的名字叫做《雅書》,我們知道《爾雅》就是講古字意的書籍,《雅書》也是一本這樣的書。」
這次學生們都很安靜地聽著。渤海王的講話經過精簡修辭之後,很快就出現在了渤海報上。學生們已經知道了萬適和《雅書》,只是還沒有來得及打聽萬適是誰而已。
萬適也從圖書館裡的報紙上看到了講話內容。但是因為太簡略,他很像聽一聽渤海王對他的書到底是什麼評價。
「書是好書,不過一樣,大半都浪費在了風花雪月上。我這裡就選擇比較重要的地方講。」
隨著渤海王把一張卡片放進一個燈下,四方亭的三樓的「光牆」上就顯示出一個一個字。
這是一個只有在甲骨上才有的古字。
「這個字,《雅書》中沒有提到,萬適同學應該是從《說文》中了解到了這個,說文,哲,古字形是三個吉字。」
隨著又一張卡片放進去,古「哲」字就出現了。
南方學子覺得這有些像皮影戲,但是渤海王是在二樓,距離四塊光牆非常遠,他是怎樣把字投影到光牆上的呢?萬適也想不通,他對這種神跡有些目瞪口呆。
「這個字是甲骨中最早的字形,大家可以看一下,字形是三個人,正在用籌策進行卜算的樣子。非常形象。哲,在上古,實際上是一個動詞,就是請多個人進行卜算。」
「但是到了後來,人們認為,光是卜算還不夠,要的出結論才是真正的哲學,所以就有了一些細微的改變,籌策沒了,變成了手拿著刀契刻的樣子。契書,就是這個意思。」
「我知道大家可能很少看到甲骨,不過實際上甲骨卜辭中最後刻下來的,都是在得到驗證的,正確的結論,出現的最多的幾個字,就是貞和吉。所以一個人用刀刻下正確的結論,這個字就是吉。但是哲還不一樣,一種正確的結果,並不是一直正確,而三個正確的結果才是較為正確。」
高繼沖笑道:「古字,三為多。也就是說,一件事,並非只有一個正確的結果,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正確。這才是哲學的本意。」
高繼沖又換了幾個不同時期的甲骨文「哲」字。
「從這幾個字,大家就知道,古人在對字形進行簡化。這是為了刻寫方便。把三個人簡寫成為一個人之後,就變成了最後的這個字。就是一個人用刻刀在刻寫文字。字形中把刻紋進行了突出,其用意就是說,只有得到了眾人的共識,刻寫下來的知識,才是哲。否則都只是一家之言。」
「簡寫之後,到了周朝,又覺得不夠精確,於是就多出來了一個口字。口,就是辯論,講述,就像我現在這樣。春秋時期,辨士那是非常受重視的人物。」
「到了鐘鼎文石器,由於鐘鼎文都是刻在利器上的,字義要儘量精準,於是就又多了一些字形,大家看,在下面,除了口,還多了一個心字。心之所悟,這已經可以代替口字了。於是口就變成了一隻眼睛。」
「那麼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哲學,在先哲的眼裡,就是目之所視,心之所思,積眾人之所知,能夠寫下來,傳給後人的普遍真理,就是哲學。」
一個個字形的變過去。字形的演變,就是一個歷史的演變,也是認識的演變。
渤海王的講述,就變得生動而可觀。萬適從來沒有想到過這樣的字形之間的聯繫,他只是因為渤海王對於哲學的解釋,進行了獵奇,把他知道的字形寫上去了而已。
卻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字形的演變居然富含這麼多的意義。
「萬適同學,在不在,請站起來一下,你帶給了我們最好的歷史思維。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哲學並非是某個人創造,而是一代一代演變而來。」
萬適站起來,感受著同學們灼熱的目光,心裡卻十分慚愧。
「王爺,我只是找了幾個字形而已,萬不敢受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