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輕輕拍了拍趴在她懷裡默默流淚的王婉容。
這個媳婦她認了,不為什麼,就為了她不要王家的勢力,一心陪著兒子。
看起來沒有人逼她,至少高保融和梁氏沒有逼她。外人再逼,只要高保融和梁氏不發話,別人就不敢把她怎麼樣。王家,南平國最大的一個家族,雖然為了家族利益,有著一些私心,但是只要王保義還在,就還是最忠心的一個家族。
王家出的人才多,倪家卻人丁不旺,倪家的一些旁支也沒有太出眾的人,倪可福一死,靠倪從進一個人,實在有些撐不起門面。
站在這個角度,高保融和梁氏雖然對這個小女子有些擔心,但是為了兒子能夠多一些助力,有些危險該冒的還是冒。這就是為了梁氏對王婉容萬分戒備,可是還是容忍她呆在兒子身邊的緣故。
現在王婉容主動規避了別人的口舌,一方面是為了和高繼沖成親做出的妥協,但是也不能不說這個女子懂得審時度勢,為兒子做出了犧牲。好歹別人也是蓬萊縣君,何苦與兒子一起北上,生死未卜?
王婉容確實是借了高氏的勢才得了這個公主的封號,但是高繼沖又何嘗不是王婉容的幫助才闖出了一線生機?現在拋棄高氏又如何?
這只能說,王婉容確實是喜歡高繼沖。
有很多事,梁氏也不太明白,這個姑娘為什麼對兒子死心塌地。高繼沖還不能稱得上男人,不過是個孩子,聰明一點的孩子而已。
高繼沖也趴在梁氏的腿上。不是以前搶寵愛的模樣,而是一種累,單純地想躺在母親的腿上休息的那種。
這也是非常奇怪的狀態。
「很累是吧。」
王婉容和高繼沖都點頭。
「這就是你們的命,你們生來就是王,就是王妃,要比別人付出得更加多。老百姓會因為你們而活得輕鬆一點。當年我和你爹成親,就不想當這個節度使。可是你外公說,現在民不聊生,總得有人平定天下,總得有人要為老百姓做事。你保不住百姓的幸福,你也不會幸福,因為你也是百姓。如果你不想為老百姓做事,還想當王。大唐就是因此而亡,一代代的君王都不得善終。所以你只有一條路,做一個為老百姓做事的王。」
梁氏環顧兩個人的書房,一架架的書籍,堆積如山。兩個人的書案,甚至床頭,都堆放這書籍,很多是翻開,用書籤作者標記。第一次進這個房間,頗為震撼,隨之而來的是可憐。看著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坐在書海之中,顯得渺小和寂寞。
難怪呂岩要在規定的時間把兩個人從書房拉出來,並對李載仁頗有微詞。
甚至說李載仁這是要用書把兩個人活活逼死。話雖然說得有些重,但是梁夫人看了之後,也不免心疼。規定兩個人每天只准在書房呆兩個時辰。
第一次陪著兒子和准媳婦讀書,也頗為震撼。
比如兩個人認為道家外丹術正確的理論應該是鍊金術和化學,用來治病也要十分小心,用來長生肯定不行。歷代的皇帝死於金石之藥的可以說數不勝數。
高繼沖一邊整理思緒,一遍說可能在那本書籍裡面有記載,王婉容能夠準確地從某一個角落找到這邊書,並準確找到可能記載。他們看一本書,要找幾十本書在證明自己的想法,速度非常快。
但是往往也導致他們在一個時辰內其實讀不完一本書,甚至讀不了幾篇文章。
但是卻往往能夠得出某項結論。
兩個孩子的記憶力,思路的清晰程度,活躍程度簡直可以用神來比喻。
難怪李載仁雖然反對王婉容和高繼沖在一起,但是絕對沒有貶低王婉容的意思。而是真的怕一旦沒有了王婉容,高繼沖會垮掉。因為兩個人就形同一體的左右手,默契,和諧。和諧到你想在兩個人的中間插一條縫都很困難。
可是事情總是有正面,也有反面。
「夫人,您想過您失去了您的右手會如何?蓬萊公主對於小王爺來說就是這樣的情景。我不害怕兩個人有矛盾,而是害怕兩個人沒有矛盾。每次我看到兩個人單獨在一起讀書或者做事的時候都害怕。」
李載仁是這樣解釋為什麼反對王婉容和高繼沖,而要在中間插一個人。
而同樣的理由,高保融和高繼沖的意見卻驚人的相同。
「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不可能把兩個人分得開,左手分開了右手,情況會有多糟糕?」高保融認為必須讓王婉容成為高繼沖的王妃。當然是正妃,還是側妃他沒有意見。
「左手不會離開右手,右手同樣如此。我不會離開王姐姐。」高繼沖說。他要娶王婉容為妻子。這是高繼沖的說法,他沒說王妃,他根本就沒有看得起這個王位,而是真正經,很認真地說要娶一個女人為妻子。
跪在高繼沖身邊的王婉容一臉的平靜,但是梁氏一看神情就知道,如果反對,這個親成不了,這個女孩子就完了,這是一種死志。
也正因為如此,兩個人的累,也讓梁氏憐惜。
梁氏也知道自己可能幫不了什麼忙,唯一的辦法就是鼓勵和支持。
有一條路,總比無路可走要好。梁震又一次這樣對梁氏說。對於國家是這樣,對於兩個人的感情來說也是這樣。
所以梁氏指出一條路,希望兩個人能夠一起走下去。
「你爹和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支持你們,就算所有人反對,也一定會讓你們成親。」梁氏說得很堅定。不堅定有什麼辦法?
梁氏見兩個孩子都笑了。才笑著說:「不過繼沖年紀還小,成親可以,住在一起也可以,但是圓房要等繼沖長大。」
這次王婉容臉紅了,她本來還想說自己年紀還小。再等上十年,也沒有問題,後世也不過是剛剛正式談男女朋友。但是這個時代年紀小嗎?不小了。圓房什麼的,兩個人根本想都沒想過。
那天高繼沖說,也不過是從這個社會婚姻年齡的角度來說的。到了遼東,要把婚姻年齡往後推延幾年,怎麼說也要過十六歲,而不是十四歲吧。十八歲以後是最好的。
只是考慮到已經形成的習俗和習慣,實現起來,不是那麼現實。
果然,高繼沖就拋出了婚姻年齡論。
「娘,您說什麼呢。女孩子太小生孩子,很危險的。男孩子也不好。再過上十年,姐姐也不過二十三四歲,那個時候生孩子最好。」
梁氏差點被嗆住了。
王婉容就拍高繼沖:「說什麼呢。」
高繼沖一點都沒為在母親面前說這些話感到難為情。
「以後生育年齡要寫進教科書,不然多少女人和小孩子夭折啊。」高繼沖感嘆道。
梁氏一驚。好吧,高繼沖還是孩子,他心無雜念,看到的是整個社會的一個早婚早育帶來的問題。
梁氏又好笑又好氣:「兒子,你光看到別人,你小心你自己。」
「切,我和王姐姐才不會那麼幼稚。」
高繼沖露出了後世的語氣習慣。
王婉容偷偷看梁氏。一位疼愛兒子的母親都自帶轉換功能,任何破綻全部變成兒子可愛的表現。